支尕藏卓瑪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里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沉淀,小學語文中所學習的古詩詞更是詩詞中的瑰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古詩詞的教學不僅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還是教師弘揚中華文化不可推卸的重任。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國古典詩歌是華夏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nèi)涵和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它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淌的是祖先們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摯、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難抒之情;它寫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遙看“西嶺千秋雪”,注目“萬里送秋雁”,聽得“十里蛙鳴”,聞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詩詞當之無愧成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加強古詩詞習誦,重視古詩詞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中較好的古詩詞不僅能夠起到傳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從優(yōu)美的詩詞意境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一、抓住“重點”,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用重點字詞的欣賞來幫助學生增強對語言凝練美的體驗。簡潔卻凝練的詞語的選擇是詩詞創(chuàng)造中的主要特點,作為一個欣賞者把握詩詞含義和總體感情固然重要,但是把握文章中重點和字詞也是對詩詞進行品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教學者在教學時應當把握住這些重點或突出的字詞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掌握詩詞整體含義的基礎上找到詩詞中的“閃光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入對詩詞形象美和形式美的感知。
二、重視朗讀,在多元誦讀中抒情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庇绕涑浞掷贸孔x時間要求學生放聲朗讀,讓他們反復聲情并茂地朗讀,讀出氣勢,讀出感情。這樣加深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這一模式,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采用,操作簡單,化繁為簡,層層剝析,學生可循序漸進融會貫通。以李白的《靜夜思》為例,操作方法如下:一讀,讀準每一字。二讀,讀出一件事,詩人在做什么?夜晚,望月思鄉(xiāng)。三讀,讀出一個人,《靜夜思》寫的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一個深深的思念故鄉(xiāng)的人。四讀,讀出一種情,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用了哪些景物,怎樣抒寫這一種情感?五讀,讀出一種味道,指導學生用特有的節(jié)奏、感情誦讀全詩。最后一讀,是總結(jié)、也是回憶,是體會、也是感悟,把自己對整首詩中的人、事、景、情融合在一起,讀出自己對全詩的體味。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內(nèi)涵中融情
意境是詩人在作詩中積極營造的一種氣氛,通過這一情境的構建,我們可以從側(cè)面領會到詩人的心情,從而理解詩詞傳達的思想。詩歌的意境,就是詩人內(nèi)心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相融合,創(chuàng)造出的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境界。情境構建是在古詩詞教學時,通過圖片、音頻等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與詩詞內(nèi)容相近的情景,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感情。在古詩詞中,詩人通過對情景的描寫來側(cè)面烘托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構建詩人所描繪的情景,讓學生體會到詩人所傳達的情感。如在《靜夜思》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和音樂來營造出詩人所描繪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場景,通過幽怨的音樂讓學生體會到當時寂靜黑夜的氣氛,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思維的引導來讓學生感覺到詩人當時的孤獨和寂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我們中秋節(jié)時除了吃月餅還會做什么”“為什么我們要賞月呢?”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月圓代表著團圓的這一含義,從而領會到,詩人在夜晚睡不著抬頭望月是因為思念家人。同時,通過對情景的構建,讓夜深人靜的孤獨和寂寞感去感染學生,使學生能深刻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孤獨感,從而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通過情境構建,學生明白了詩人看到月光的感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也能夠被學生接受了。
四、鄉(xiāng)土資源——讓古詩詞教學“情景合一”
每首古詩都著力表現(xiàn)一種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詩的大意后,還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fā)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使詩中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這樣,就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同時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空間思維力,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如果說田園詩描寫的是一幅畫卷,那么有一類古詩詞則是記錄了一個場景。如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記錄的是兒童在油菜花中追逐蝴蝶的一個場景;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記錄的是一個小孩子在學釣魚的場景,高鼎的《村居》,記錄的是兒童放風箏的一個場景......捉蝴蝶、釣魚、放風箏,這些場景對于農(nóng)村學生而言是相當熟悉的,他們大多親身經(jīng)歷過或是親眼目睹過,教學這類古詩詞,教師可引導學生打開回憶之門,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那情景或是指導學生扮演古詩詞中的角色,然后對照詩文,穿越時空,去領悟千百年前,詩人筆下的那情那景,做到情景合二為一。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涉及的方面頗多,它要涉及到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知識水平、專業(yè)素養(yǎng)、調(diào)控能力、教學智慧、教學方式等多種因素,同時它還受到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以及學習古詩詞的氛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古詩文的教學研究還處于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發(fā)掘和檢驗。新課標也強調(diào)學科之間的交流與整合,這種古詩教學模式啟發(fā)學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語文古詩教學中,能力與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與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