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逢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是學科能力結構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指導;同時對學生作品要善于積極地評價與引導。
關鍵詞:英語寫作;全程滲透;多維指導;積極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64
一提起寫作學生就犯愁,甚至一字不寫,有的干脆放棄。寫一篇像樣的英語作文對于80%的學生來說是“難于上青天”。針對這種現(xiàn)象來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一、教學現(xiàn)狀
筆者所教學生的英語基礎處在廣西河池市的偏后位置。筆者連續(xù)循環(huán)了三屆初中英語教學工作,期間最頭痛的就是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據(jù)調(diào)查,幾乎每個班都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對寫作充滿思維定式的畏難情緒。筆者在帶畢業(yè)班時,一直有個習慣,及時將學生每次答卷的失誤做分類統(tǒng)計,在九年級的第一次模擬考試書面表達時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有的是干干凈凈的空白卷;有的寥寥幾行瞎寫一通;有的是卷面隨意臟亂的涂改;有的句子結構缺頭少尾;有的是常用單詞拼寫錯誤??傊Z法漏洞層出不窮,中文式的英語句子,詞不達意、句不成篇的現(xiàn)象讓人擔憂。
二、問題分析
為什么學生學了三年的英語還是寫不出一篇像樣的作文呢?究其根源,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 從寫作本身看,作為一項輸出技能,必須要有充分的語言輸入。寫作能力的獲得和提高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努力,不是一兩天就能提高的。
2. 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現(xiàn)象。部分教師缺乏對整個初中階段寫作訓練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在作文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策略,與平時教學相脫節(jié)甚至用測試代替訓練,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必要的指導。在講評作文時,往往忽視對文章內(nèi)容、用詞、結構及行文連貫等方面的要求。
3. 從學生的角度看,對寫作產(chǎn)生畏懼心理。學生在寫作中普遍存在:詞匯貧乏,詞語搭配不當,表達單一,母語痕跡明顯。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在語言輸入過程中沒有做到扎實準確。尤其是對一些固定短語,常用句式及寫作框架掌握的不夠全面、鞏固。如何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和訓練呢?筆者結合自身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在此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三、具有可操作性的寫作指導與訓練
1. 把“寫”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
英語的聽、說、讀、寫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體。筆者的體會是:“寫作”訓練要借助聽、說、讀的教學訓練為載體,要有意識地滲透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寫”的訓練,從而實現(xiàn)百川歸海的境界。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找到聽說讀寫的結合點,指導學生寫作。筆者在教學七下第二單元Section B 時,在學生完成1c的聽力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時間從早到晚的順序復述他們聽到的句子,小組長report后,要求各小組成員大聲朗讀至熟練為止,然后讓他們在練習本上寫出剛才誦讀的句子,寫好后在組內(nèi)相互校對,然后用多媒體把一位學生寫出的句子呈現(xiàn)出來,并讓學生給這段文字一個題目,于是本單元的寫作主題My Day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不僅如此,筆者還做了更進一步的延伸,用My mothers day為話題,完成了單元寫作主題的人稱轉(zhuǎn)換,拓寬了學生表達范圍,為完成本單元的作文_____Day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形式,只有語言輸入大于語言輸出,語言輸出才有可能。英語寫作訓練作為英語綜合能力訓練之一,是與英語的聽說讀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體,必須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步發(fā)展。比如筆者實施多年的“五分鐘課前訓練”:在上正課前五分鐘里,要學生用英語講述一個故事(積累素材);或者課前朗讀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讓大家課后模仿;或者就大家平時關心的話題寫一個發(fā)言稿或演講稿進行課前發(fā)言;或者讓學生自立主題,圍繞自己喜歡的主題寫一段。
3. 熟練記住單詞 ,鞏固單詞拼寫,培養(yǎng)組句能力。詞匯匱乏是妨礙英語寫作的最大障礙之一,有話想說,無詞可寫是大部分學生的苦惱。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堅持每天聽寫、默寫、循環(huán)記憶單詞,掌握鞏固詞匯。還要求學生給出與單詞有關的同義、近義、反義和詞形相似的詞,使詞匯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復現(xiàn)。這樣,通過大量的詞匯練習不僅能有效地積累詞匯,還為組句打下了基礎,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總結、歸納、比較的能力,為學生正確使用詞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上這些機械操練雖然枯燥,但很有必要,它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在詞句落實的基礎上,可向?qū)W生提出稍高的要求,如寫出高質(zhì)量的句子: What a happy family I have ! (I have a happy family.) The story is so interesting that everyone likes it.(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Everyone likes it.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 (He was ill. He didnt come to school.)I am good at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math.(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I am good at math ,too. )
4. 閱讀背誦精彩段落,圍繞單元話題設計書面表達。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熟練記住每一話題的單詞。熟記單詞后讓他們能夠熟練的運用,能夠把重點單詞用來造句。然后熟記詞組,特別是能夠熟練的運用詞組,能夠用詞組熟練造句。用詞組和單詞連成簡單句,只要學生將句子表達清楚,語意連貫,就是一篇好的英語文章。
5. 熟練使用簡單句,簡單句對學生來說相對好掌握些,可以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劃分主語、謂語、賓語。正確掌握并列連詞and/but/or等詞。在寫作中要求學生不能隨意發(fā)揮,也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譯所給的文章,要求學生能抓住題中所給的條件,只要考生能將題中所給的要點全部表達清楚,而沒有遺漏,在寫作中并且注意到語言的連貫,那么就是一篇很好的英語文章。endprint
6. 加強聽力訓練,促進寫作。GO FOR IT教材中的聽力訓練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單元主題進行的,這與單元的寫作主題是一致的。聽力訓練的設計一般都是填空、選擇、填表、補全對話等形式;常用的寫作練習的題型是:連詞成句、漢譯英、回答問題、句型轉(zhuǎn)換、完成句子、補全對話等,他們之間有很多的結合點。因此,在學生的聽力訓練過程中不但要關注他們聽到了什么,還要關注把聽到的內(nèi)容準確地表達出來,其實學生把聽到的內(nèi)容準確地表述出來就是寫作訓練過程。
7. 書寫規(guī)范,促進寫作。關于書寫的卷面整潔與否,字體如何,是老生常談話題??墒怯捎谟∠蠓謹?shù)的一分半分之差,很可能影響一生。在此處丟分純屬不值得,這也是筆者把它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要求學生書寫規(guī)范,寫好勻筆斜體行書,注意連寫,以及文面美觀。筆者所在學校堅持每天下午第一節(jié)課的前十分鐘是安排給學生練習書寫的,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綜上所述,在英語寫作中聽、說、讀、寫應同步發(fā)展。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形式,只有語言輸入大于語言輸出,語言輸出才有可能,英語寫作訓練作為英語綜合能力訓練之一,是與聽、說、讀、寫不可分割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體,必須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四、寫作后的評析反饋
英語寫作評價的反饋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缺陷,為學生提出改進的意見,為學生的下一次寫作指明方向。
1. 當堂評析
筆者用不同符號標識來批閱學生習作。如在用得好的詞旁打個星字符號,在佳句下畫波浪線,用詞不當則圈出該詞,語法不通則標注Grammar,時態(tài)錯誤則標注Tense。批閱后對這些問題進行篩選和統(tǒng)計,精心挑選學生習作中典型錯誤,集中整理成一篇錯誤百出的文章,在課堂上通過投影儀呈現(xiàn)給學生,并啟發(fā)學生修改完善,讓學生明白他錯在哪了。并得到及時改正。當然,筆者更一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習作,在批閱過程中認真摘錄習作中的佳句,并注明作者。在課堂上展示這些好句子讓學生一起欣賞,讓作者獲得一種成就感,從而能激勵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積極嘗試創(chuàng)新,也讓學生彼此借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2. 當面批閱
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筆者發(fā)現(xiàn)個別輔導式的面批效果要好點。
總之,英語寫作是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復雜和長期的訓練。學生要從點滴積累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勤訓練,勤動腦,勤動筆,并在教師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下進行,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實踐,努力擴大學生的生活面和知識面,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春詞,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