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Ins上一篇關于抖森(Tom Hiddleston)的推送文章,只看了一半就果斷路轉粉。
此前,我也不認識抖森,對這張臉唯一的印象就是雷神的弟弟大反派洛基,當年看那部電影還是沖著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去的。可翻開抖森的履歷,只說三條,就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會七國語言:英、法、西、俄、意、拉丁和希臘語。
放棄牛津去讀劍橋是因為:和父母吵架,想離他們遠一點。
《雷神》試鏡時,為了得到雷神一角,抖森特意增重20斤。結果視鏡之后,被告知要演洛基,他又默默地減掉了這20斤。
每一句輕描淡寫的描述,都是很多人一生都可能無法達到的高度。既阿米爾·汗、彭于晏之后,又一位男神印證了那句老話: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明明已經百里挑一,還覺得基數太小。明明已經出類拔萃,還覺得炮灰太少。每天像缺錢一樣勤奮,像欠債一樣努力。每每遇上這樣的人,我都會忍不住問一句:為什么?
曾經聽過一個資深投資人的講座,他洋洋灑灑說了三個小時的成功經驗,卻用了這樣一句話結尾:做投資的時間越長,越不敢投。
大概因為這樣,巴菲特才會只買自己熟悉的行業(yè)、熟悉的公司的股票,甚至反對炒股。他曾經說:“有時候我太過謹慎,但我寧可有一百倍的謹慎,也不想有1%的不小心。我不是靠炒股,成為世界首富?!?/p>
越優(yōu)秀的人,越能看見自己的無知。于是,步履躊躇、心生敬畏成了一種自然反應,但也正是這種心態(tài)。讓他們不想停下探求的腳步。相反,平庸的人卻經常一知半解,就覺得天下無敵。
傅盛在認知三部曲中提到,人有四種認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95%的人都處在第一層。
然而,是不是自知無知,正是優(yōu)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區(qū)別。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于他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所以,當我們問為什么越優(yōu)秀的人越努力的時候,或許我們更應該問另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不再努力了。
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恰恰是無知的開始。
經常有人問我,怎么樣能成為一個努力的人。我會反問他們,對于不努力,你的感受是什么?
他們通常會說,沒感覺。
我想,這就是差距吧。真正優(yōu)秀的人,是停不下來的,因為內心深處有一種對無知的恐慌。對于知識,他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
Richard st.John在《成功是一條持續(xù)的旅程》中曾說過,成功是一個由熱情、工作、專注、推進、靈感、提高、服務和堅持組成的循環(huán),我們一圈一圈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而不是一條從A到B的直線。
可是,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四十歲在吃三十歲的老本,三十歲吃二十歲的老本。
我不是說,人必要勇往直前,一次次地勇攀高峰。而是說,人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和一種謙卑的心態(tài),對于這個世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還很多。
笛卡爾曾說過,沒有知識的人總愛議論別人的無知,知識豐富的人卻時時發(fā)現自己的無知。
所以,為什么越優(yōu)秀的人反而越勤奮?
答案或許很簡單,他們比我們看得見更多值得努力的東西。
(大浪淘沙摘自微信公眾號“Jenny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