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權
人的眼睛,正中央細看有一粒黑色瞳仁,人稱“黑眼珠”,深邃如一口井,我喜歡稱之為“瞳井”。
瞳井四周有一圈虹膜,地球上不同的人種有著不同的色彩,不一定都是黑褐色。
瞳井的口可大可小,控制著外面的光進入井里的量,讓我們無論在明亮或幽暗時,都能看見而且看得清楚外在世界,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從自己井底望上去那一片唯一僅有的天空。日月追逐、風吹云走的天空,也許有限,但也無限,除非我們讓自己陷入絕對漆黑中,這正是人一生最需要努力避免的功課之一。
瞳井,是一口默默貯存過去歲月的深井。我常常不禁覺得井里住了一顆心,一顆經(jīng)常被我們忽視的心。
人生這一路走來,我看過許多人,看過各種不同飛禽走獸等其他動物的眼睛。
我看過饑餓的眼睛,看過受傷的眼睛,也看過貪婪、愧悔、無情、游移不定,或害怕的,甚至空茫的眼睛——那是一口什么也沒有的枯井。
當然也看過誠實、寬厚、勇敢,或單純得難以置信的眼睛,然而更常見的卻是無數(shù)說謊已成習慣的眼睛——那樣的井里看不見有一絲靈魂閃動的影子。
有幾次我也在城市邊緣騎樓下,看見了坐在輪椅上推賣彩券不時低頭、不敢正視過路行人的那一雙畏縮的眼睛。
然而所有眼睛,最痛的還是“孤獨”與“絕望”。
孤獨的眼睛不必然只出現(xiàn)在人少安靜的角落,人聲喧嘩的大街小巷更常出沒。人與人擦身而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經(jīng)意抬頭,總會瞥見似曾相識的孤獨就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
孤獨有很多種,最苦的是無法面對自己的那一種。人的一生,難免都有感覺孤獨的時刻,也許白晝,也許黑夜,也許日夜交錯時。無關年齡,無關男女,無關讀過多少書有沒有受過教育,也無關擁有多少時間或金錢。
常常,我自以為看見了別人的孤獨,別人卻也可能看見了我不自覺的孤獨。
絕望的眼睛則是一口喑啞的幽井,無論丟下去任何東西都聽不見回響,也許因為有話卻說不出口。有時,更像是一頭躲在洞窟里靜靜舔傷的野獸,也許那是最后再一次的掙扎,不知不覺再次泄露了希望有人看見,但又不想被看見的復雜與矛盾。
然而,我深信再深的孤獨、再深的絕望,都盼望有人最后能夠看見,期待絕對漆黑來臨之前會有人往井里垂下一根繩子。
眼睛,一口默默貯存過往歲月的深井,日日夜夜,訴說著一則又一則說不完的悲喜故事。心,在井里靜靜聽著,努力包容一切。
(劉振摘自《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