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念珠
英國有一個清潔劑品牌,前不久開展了一個“最佳銷售員”的選拔賽活動。
選拔賽為期一個月,參賽選手只要做好清潔劑出庫登記,需要多少產(chǎn)品隨時可以搬走。公司還給每位選手一個賬號作為他們的收款賬號,其他選手都開貨車來公司拉清潔劑,唯獨漢弗萊,只搬走了兩箱,共計20瓶。貨品出庫負責人問漢弗萊:“我們的清潔劑一瓶只賣幾英鎊,你搬走兩箱能賣多少錢?難道一瓶要賣100英鎊?”
漢弗萊笑著說:“如果運氣好,或許我的清潔劑一瓶真能賣幾百英鎊。”一個月后,“最佳銷售”選拔活動結束。十幾名銷售員的銷售金額都在1 000英鎊以上,而漢弗萊一個人的銷售額竟高達2.8萬英鎊!
公司上下都很震驚,漢弗萊只從倉庫里搬走了兩箱清潔劑,那么他每瓶清潔劑賣出了1 400英鎊!
原來,漢弗萊搬走清潔劑后直奔離公司不遠的一個房屋中介公司而去。他打聽到幾個已經(jīng)做過一次房屋價格評估的預售房屋屋主的姓名和地址后,花了一天時間找到這些屋主,和他們談合作:漢弗萊幫屋主免費打掃房屋,打掃好之后屋主再請人來評估房屋價格。若第二次評估價格上調,屋主就抽取兩次評估差價的1/10作為酬勞付給漢弗萊。
有人幫自己免費打掃,房價或許將更高,何樂而不為?因此,幾個屋主都同意與漢弗萊合作。漢弗萊雇來幾個幫手,花了一周時間,挨家挨戶去認真做清潔。在此之后的第四周,有兩戶屋主都打來電話,通知他去領酬勞。他們的房屋因為特別干凈,二次評估時房價分別上調了12萬英鎊和16萬英鎊。他們賣掉了房子,漢弗萊因此從中獲得了10%的酬勞,即2.8萬英鎊。
清潔劑公司的老板稱贊漢弗萊是“奇才”,為此,他特別開辟出清潔服務這個業(yè)務部門,讓漢弗萊擔任部門經(jīng)理。漢弗萊也不負眾望,每次都推陳出新,把公司的清潔服務賣出了極致價格。
一瓶清潔劑究竟值多少錢,并不取決于自身成本甚至自身品質,而是在于你將它置于怎樣的商業(yè)價值鏈條情境中。
而這,就是商業(yè)模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