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正史文獻,對長江流域兩漢至兩晉600多年的大水災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結合其他災害的防治方法,對長江流域水災的防治方法進行了歸納和概括。
關鍵詞:長江流域;兩漢至兩晉;水災;防治措施
兩漢(前206~220年)至兩晉(266~420年)時期,在長達6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長江流域發(fā)生過各種大大小小的災害。其中記載在歷史文獻中的,一般是影響較大、災害較重的。相對而言,我國古代最為關注的是水災。正如《史記·河渠書》言:“河災衍溢,害中國也尤甚。”在經(jīng)過了先秦時期較為零散的災害防治經(jīng)驗和教訓之后,兩漢時期的災害防治措施初步具備了法律化、規(guī)范化特點;兩晉的災害防治承襲兩漢,雖然某些地方有所創(chuàng)新,但由于戰(zhàn)亂、政治動蕩等原因,總體上有所后退。
一、兩漢至兩晉的大水災統(tǒng)計
兩漢至兩晉時期,長江流域雖然有水災的記載,但記載得非常簡單。這里結合有關文獻,列舉較大水災。
二、水災的防治
(一)災前防備
兩漢至兩晉時代,最重要的防災思想就是重農(nóng)崇本,積貯備荒。隱患險于明火,防災勝于救災。漢代有識之士,如賈誼、晁錯等,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因而都大談重農(nóng)積谷及積貯備荒的重要性。他們總的看法是,國家要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盡量多儲備糧食,這樣不但國家安全有了保障,還能防災備荒。
積貯備荒防災理論是漢代乃至以后王朝防災救災的基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西漢的耿壽昌提出了設立常平倉的建議,并得到了漢宣帝的肯定。常平倉設置之初是為了平抑谷價,在谷價賤時,官府增價糴入;谷價貴時,官府減價糶出。后來成為國家的一種糧食倉儲形式。常平倉和中央糧倉——太倉、漢代郡國所設置的其他糧倉一道,在荒年賑濟災民。
兩晉時期繼承了兩漢時期的重農(nóng)崇本,積貯備荒之說。該時期皇帝經(jīng)常下詔令勸課農(nóng)桑,除了農(nóng)業(yè)是國家的基礎外,還有備荒防災的意識在里面。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州郡及縣)都設有糧倉,多層次的正倉系統(tǒng)已粗具規(guī)模,這種倉儲體系后來為隋唐所繼承。比起秦漢,這個時期防災的倉儲制度不太健全,倉儲時時虧空;另外,用于救災的常平倉興廢無定,這導致該時期防災能力較低。
另外一個重要防災措施就是加強水利建設。自古以來,中國對水災就比較敏感,大禹治水的傳說和許多關于旱災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在長期與水旱等災害斗爭的過程中,古人發(fā)現(xiàn)興修水利對水旱災害防治有重大作用。因此,興修農(nóng)田水利、防水抗旱,也是國之大事之一?!妒酚洝酚小逗忧?,《漢書》有《溝洫志》,這都表明興修農(nóng)田水利、溝渠堰塘等水利工程的重要。
西漢修建的農(nóng)田水利工程,是以京城所在的關中地區(qū)為重點,當時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六輔渠、龍首渠、成國渠、白渠等。東漢時期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以漢明帝時期(58~75年)王景和王吳修筑的黃河堤防工程最為巨大。與此同時,在長江流域的南陽地區(qū)、西漢時期的召信臣,東漢時期的杜詩,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對當?shù)胤乐嗡禐暮ζ鸬搅撕芎米饔?,被百姓歌頌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兩晉時期,總體看來,這個時期更多地是整修漢魏以來原有的水利設施,新修筑的水利工程不多,水利工程興修的高潮主要集中于東晉。比較有名的水利工程,如西晉時期,杜預在南陽一帶修復召信臣所筑的舊有水利設施,公私同利。陳諧在太湖西北曲阿(丹陽)修筑練湖(練塘)。張闿在曲阿建新豐塘,工程建成后,“溉田八百余頃,每歲豐稔。(《晉書·張闿傳》)
(二)災后救治
大的水災的發(fā)生,首先會導致饑荒和人民的流離失所,以及巨大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兩漢及兩晉朝廷在災異觀的指導下,通過既有的制度和一些臨時辦法,盡量減少生命財產(chǎn)損失,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并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生產(chǎn)。
首先從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的角度來看。由于兩漢及兩晉社會還主要流行天人感應的災異觀,因此,每遇到大的水災等災害,社會便認為是政治不清明造成的,認為災異的出現(xiàn)與皇帝及為政者的缺失有關,因此,要去除災害,作為天的代言人和國家元首的皇帝及重要朝廷官員如宰相等,有不容推辭的責任。因此,執(zhí)政者必須修德、修政,或者進行一些帶有巫術性的活動,這即修政禳災或巫術救災。因此,皇帝往往會進行敬天與修政活動,以期減少災害的發(fā)生。
皇帝的敬天與修政活動主要包括:第一,要下詔書進行自我譴責,承擔災異責任。自我譴責方式包括向天謝罪,避正殿、裁減后宮人數(shù)等。同時,官方或民間要進行盛大的祭祀、祈禱等禳災活動。第二,要要檢討施政得失,整頓吏治。包括改元(年號)、更換丞相、寬獄減刑等。第三,整個官僚階層都要厲行節(jié)約,減少耗費。除了皇帝本人,皇帝還常號召官僚、貴族等統(tǒng)治階層節(jié)約,減少浪費,有時甚至還削減官員的傣祿。節(jié)約的項目很多,包括諸如宮廷花費、工程建設、行政開支、裁減官員等方面。如東晉太元六年(381年)夏六月,“揚、荊、江三州大水。己巳,改制度,減煩費,損吏士員七百人?!保ā稌x書·孝武帝紀》)。
其次,政府需要實際做的救治措施:
(1)賑濟與賑貸。賑濟是指國家以糧食、錢款或布帛等物品無償救濟災民。這些救濟物品主要從國家的倉儲里調(diào)運。這類賑濟行為在《漢書》及《后漢書》等史書里的記載比比皆是。元狩三年(前120年),“山東被水災,民多饑乏,于是天子遣使虛郡國倉廩以振貧?!保ā稘h書·食貨志》)賑貸是指政府借給災民錢物,待災民恢復生產(chǎn)和正常生活后再歸還錢物,這種救濟方式一般針對受災程度不很嚴重的災民,并且借貸是無利息的。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大水,政府“轉谷振貸窮乏”。(《漢書·食貨志》)。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賑濟方式,就是移粟就民。如果當?shù)貍}儲的糧食及錢物等不夠用,則需要國家從異地調(diào)集糧食等物品到災區(qū)來救濟災民。
(2)蠲免。蠲免是指災后國家或減少或免除災區(qū)災民賦稅、徭役。不言而喻,大災之后,民生艱難。為了減輕災民壓力,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災民生產(chǎn)自救,災害發(fā)生后,兩漢王朝推行蠲免賦稅徭役措施,這也成為定制,并一直被后世所延續(xù)。西漢時期減免的賦稅項目較少,主要是田租。東漢時期,政府災后減免的賦役范圍擴大,除了田租之外,有時還包括口賦(人頭稅)、更賦(徭役錢)等。
(3) 安輯。當政治較為腐敗,政府對災區(qū)的賑濟有所欠缺時,有可能會發(fā)生大面積災民流亡現(xiàn)象,而流民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甚至可能發(fā)生流民起義。所謂安輯,就是為了防止災民演變成流民而實行的一些救災措施。最常見的安輯措施,就是把皇帝或國家的土地、山澤等“公田”、“園囿”租借給災民耕種、使用,并且時常不需交租稅。例如,宣帝地節(jié)三年(前67年),下詔“流民還歸者,假公田,貸種、食?!保ā稘h書·宣帝紀》)還有一種安輯方式是移民,就是把災民大規(guī)模、有組織地遷移到?jīng)]有遇災、收成較好的地區(qū),這也是所謂的“移民就粟”。如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山東被水災,民多饑乏,……乃徙貧民于關以西……”(《漢書·食貨志》)
(4)推廣旱作。在長江流域大力推廣旱作是東晉時期災后救治的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的措施。當南方地區(qū)干旱而無法種植水稻等喜水作物時,朝廷就會督勸百姓種植小麥、菽、粟等旱作物,以提高抵御旱災的能力。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太興元年(318年)連續(xù)大旱后,晉元帝下詔曰:“徐、揚二州土宜三麥,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種,至夏而熟,繼所益甚大?!保ā稌x書·食貨志》)。旱作作物在南方的移植,使南方原本抗災能力較薄弱的水田農(nóng)業(yè)向有效抗災的水陸兼營的農(nóng)業(yè)結構轉變,有效提高了防災、抗災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拓.中國救荒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1937年版.
[2]楊振紅.漢代自然災害初探[J].中國史研究,1999(4).
[3]卜風賢.周秦兩漢時期農(nóng)業(yè)災害致災原因初探[J].農(nóng)業(yè)考古,2002(1).
[4]袁祖亮主編.中國災害通史(秦漢卷)[M].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5]袁祖亮主編.中國災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M].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作者簡介:
陳拓(1971.07—),男,原名易德生,湖北鐘祥人,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