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長春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吉林 長春 130022)
●劉佳賀(長春市圖書館 吉林 長春 130021)
●高 兵(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 吉林 長春 130112)
雪蓮果的栽培管理
●郭文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長春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吉林 長春 130022)
●劉佳賀(長春市圖書館 吉林 長春 130021)
●高 兵(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 吉林 長春 130112)
雪蓮果(俗名)原植物名菊薯[Smallanthus sonchifolius(Poepp.&Endl.)H.Robinson],又名雪蓮薯、亞龍果、“yacon”、亞(雅)貢即“神果”之意、苣葉杯苞菊、洋姜、洋生姜、地參果,為菊科(Compo sitae)菊薯屬(Smallanthus)多年生草本塊根作物。起源于從智利中北部到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中高原地帶。食部為肉質(zhì)塊根,呈甘薯型,被稱為“地下水果”。1985年日本琦玉縣引種成功。自從1989年美國出版的《Lostcropsofthelncas》問世以后,雪蓮果引起世人的關注,首先被新西蘭引入,后來傳入日本、巴西、韓國等地,在歐洲等國家頗受青睞。遼寧省經(jīng)濟林研究所于2002年從日本引入少量雪蓮果塊莖(生在根莖處,為不規(guī)則的球形)進行組織技術研究,2004年同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合作進行雪蓮果在大連旅順區(qū)鐵山鎮(zhèn)王家村進行試驗栽培,栽培面積1334m2,4月中旬栽植塊莖,5月上旬定植組培苗,11月3日采收,平均單株產(chǎn)量1.8kg,最高單株產(chǎn)量4.3kg,最大塊根重1.1kg。2004年引進中國云南省昆明嵩明縣試種250畝(667m2,下同),2005年擴大到400畝,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高于其他糧食作物,為當?shù)剞r(nóng)民群眾找到一條增收致富路。近年來,中國云南昆明嵩明縣,福建泉州德化縣、永泰縣伏口鄉(xiāng),貴州威寧、甕安、永泰、羅甸、貴陽永樂鄉(xiāng)、六盤水,四川西昌攀西地區(qū),湖南,湖北恩施市、建始縣、宣恩縣,陜西麟游縣,河南鄭州,山東,河北,臺灣,海南,北京,天津,遼寧大連等地都有栽培。雪蓮果塊根皮薄汁多、無渣,晶瑩剔透,香甜脆爽,不僅可削皮直接生食、配菜,熟食可炒肉絲、下火鍋、燉煮雞肉或排骨食用,能烹調(diào)成多種美味佳肴,還可加工成果脯、果脆片、果凍、果糕、罐頭、果醬、榨果汁、做水果沙拉、糖漿、果酒、果醋、凝固性酸奶、發(fā)酵乳飲料;葉片與花瓣可制成果茶,沖泡飲用;其莖稈可制作優(yōu)質(zhì)飼料等。產(chǎn)品出口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
據(jù)測定,雪蓮果塊根每100g含能量71kJ,蛋白質(zhì)1.5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3.2g、膳食纖維0.8g、胡蘿卜素120g。Ca50mg、Fe0.7mg、P31mg、Cu0.05mg、Zn0.38mg、Na57.5mg、Mg11mg、Mn0.15mg、Se0.49g。VA20g、VE0.76mg、VB10.04mg、VB20.05mg、VC31mg、煙酸0.6mg。
雪蓮果生產(chǎn)粗飼料等產(chǎn)品出口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其莖稈可制作優(yōu)質(zhì)飼料,對氣候、土壤條件要求不高,易種好管,病蟲害少,適應性強,栽培技術簡單,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新型的天然保健美食。春末夏初種植,秋季采收,高產(chǎn)高效,能栽培甘薯的地區(qū)就能種植雪蓮果。各省區(qū)(市)種植反映良好,生產(chǎn)面積不斷擴大,平均畝產(chǎn)2 000~3 000kg,經(jīng)濟效益可觀,如吉林省長春市蔬菜市場鮮塊根零售價格為12元/千克。另外,雪蓮果耐貯藏,常溫下可存放4個月。雪蓮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其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廣闊的市場開發(fā)前景,值得推廣種植。
莖直立,圓形中空,紫紅色,叢生,高2~3m。葉對生,寬心臟形,表面粗皺,稍厚,葉長25~30cm、寬15~20cm,葉柄長7~12cm。頭狀花序簇生于莖頂,花盤3~6,舌狀花、黃色。瘦果。須根系,分布于耕層5~30cm。塊根紡錘形。塊莖著生于根莖部,不規(guī)則形,表皮粉紅色。
全生育期約10個月。耐強光,喜中低溫,忌澇怕旱。在年均氣溫18℃以下的地區(qū)都能生長。生長適溫 5~25℃,最適氣溫 10~20℃,相對濕度80%~85%。塊莖(即種薯)在播種后約2個月萌發(fā),溫度高于16℃時,塊根開始膨大,20~25℃時進入膨大高峰期。不耐寒,遇霜凍地上莖枯死,塊根在0℃以下不易受凍。因此,適宜在低緯度、海拔約1000m、常年云霧繚繞的溫涼山區(qū)種植。
選排灌方便、土質(zhì)肥沃、土層深厚(約50cm以上)、有機質(zhì)含量15%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地塊。整地時,要求細、勻、松,創(chuàng)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條件,以提高土壤的透性、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有利于根系充分生長發(fā)育和塊根膨大。種植前一年,于冬季深翻約30cm,曬白,開深溝作畦,在排水良好的地塊做寬畦,在排水差的地塊做窄畦或高畦(畦高35~40cm,寬約100cm,溝寬約40cm)。
育苗前,選擇表面光滑、無斑點、無霉變的種薯,每塊重30~50g,帶1~2個芽眼。切薯時,刀要消毒,切面要平,不損傷芽眼,切后用0.2%的百菌清或多菌靈噴灑,或用0.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也可用草木灰涂抹切口。將種塊平鋪于小拱棚內(nèi),覆蓋濕潤細土或河沙8~10cm,然后蓋上塑料薄膜或稻草保濕,切忌底部積水。待種苗長到13~15cm時,定植,即可移栽,深度為5~6cm,移栽時,澆足定根水。
采用單行種植的方式,行距約140cm、株距約50cm,種植密度為900~950株/畝。施基肥時,在畦的中央開1條深約20cm的溝,在溝內(nèi)均勻地撒上一層生石灰,再集中施基肥。基肥每穴用商品有機肥1.0kg和草木灰0.5kg。在基肥表面施一層薄土后,移栽種苗,澆透定根水。
雪蓮果在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在生長中、后期,隨著塊根的膨大,需水量劇增,要及時灌溉。施肥以基肥為主,適當追施鉀肥。在塊根膨大時,結合中耕培土,每株追施硫酸鉀50g,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并注意培土起壟,不要將膨大的根裸露在土面外。
當雪蓮果莖長到1m高時,會有部分分蘗枝,要將過多的枝條除去;長勢過旺的植株還需摘心,控制地上部分旺長,促進塊根膨大。苗期偶有莖腐病、蚜蟲、菜青蟲、紅蜘蛛、蠐螬等危害,可用72%的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1.8%的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蠐螬發(fā)生的地塊,用4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
雪蓮果尚未有法定的成熟標準和采收期,但生產(chǎn)中,采收早晚與其產(chǎn)量、貯藏、留種、加工利用和輪作有密切關系。由于塊根汁多脆嫩,采收過早易裂,降低質(zhì)量,增加裂薯率,宜在12月上旬土壤稍干、塊根自然失水后,再陸續(xù)采挖,可減少裂薯率;過晚采收易遭受冷害。
雪蓮果于11~12月份花謝后,待全部枝條、花敗后,植株莖尖開始凋謝,遇霜后葉片開始黃化,地上部分干枯或在薯轉(zhuǎn)為橙黃色時,先將枝條砍割留20~30cm的基樁,挖松兩側墑溝,連同基樁慢慢拔起,剝離塊根,然后用尖刀從底部切除,切口不得大于2cm,否則,易腐爛,把塊根拿下,放置陰涼、通風處。
由于塊根含水量高、皮薄,呼吸作用旺盛,與空氣接觸時表皮易變?yōu)榫G色,對品質(zhì)影響較大,所以貯藏時間不宜過長。
雪蓮果采挖后,把種球芽切下,待傷口晾干后,用75%的高錳酸鉀溶液涂抹,或用10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分鐘,撈出后,用濕河沙埋于地窖或無凍害的室內(nèi)假植,芽眼朝上,待來年2~3月份扒開河沙,種芽長約4cm時,便可定植(各地應根據(jù)氣溫而定)。
據(jù)吳亞京、艾辛、蔡雁平等(2014)以雪蓮果腋芽的莖段為試驗材料,研究雪蓮果試管苗快繁技術。結果表明:MS+2.4-D0.15mg/L+蔗糖(30g/L)+瓊脂(6g/L)對雪蓮果的莖段成苗效果最佳,成苗率達到95%,20天生根率達100%,平均根長6.4cm,培養(yǎng)25天,平均苗高6.2cm;以腐質(zhì)土、珍珠巖按3:1比例為基質(zhì),對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達97%。
4.1.1 黑斑病 癥狀: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和塊根。病苗基部葉片變黃脫落,地下部分變黑腐爛,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斷壟。采收前發(fā)病最多。病斑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黑色霉狀物或刺毛狀物。塊根變苦,不能食用。
防治:實行輪作倒茬,建立無病種田,采用無病苗進行大田種植。栽插種苗時,用甲基硫美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高錳酸鉀500倍液蘸根底部6~10cm,浸泡2~3分鐘;種球芽(苗)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球芽3~5分鐘后,撈出晾干,或以高錳酸鉀500倍液浸種球芽后,放入栽植穴中。
4.1.2 根腐?。€根?。?癥狀:地下莖形成褐色凹陷縱裂的病斑。地上秧苗節(jié)間縮短、矮化,葉片發(fā)黃,發(fā)病嚴重的地下莖全部變黑腐爛?;疾K根表面粗糙、布滿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中后期龜裂,皮下組織變黑。
除上述病害外,在四川西昌攀西地區(qū)還發(fā)現(xiàn)由病原鏈格孢屬(Alternarispp.)真菌引起的葉腐病和主要為害葉片、葉面、葉緣及葉尖的紫斑病。該病初期病斑圓形至橢圓形,紫黑色,后期擴大呈不規(guī)則狀連片紫黑色大斑,最后發(fā)病部位焦枯,無明顯暈圈,感病葉尖稍向上卷曲。
4.2.1 地老虎(地蠶、烏地蠶) 為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包括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和黃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f.)]。
癥狀:以幼蟲為害,晝伏夜出,咬斷根莖,造成缺苗斷條。
防治:加強管理,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枯枝、葉片。用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1 000倍液,噴施在幼苗上或幼苗根際處。
4.2.2 金龜子 癥狀:成蟲咬食葉片和嫩芽,造成葉片多孔缺刻或芽枯。
防治:冬季清除田間雜草,深翻土地,消滅越冬蟲;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施后覆土,減少產(chǎn)卵量;危害期用90%的敵百蟲1 000~1 500倍液噴殺,在為害較重的田中,設置30W黑光燈誘殺成蟲。
4.2.3 蠐螬(白地蠶、白土蠶,即華北大黑鰓金龜[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癥狀:咬斷幼苗根莖,切口整齊,造成幼苗枯死,或蛀食塊莖,造成孔洞,使植株生長衰弱,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防治:秋季或春季深翻土地,可將部分成蟲或幼蟲翻至土表,使其凍死、風干或被天敵捕食。多施腐熟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改善通透性,提供微生物活動的良好條件,促進雪蓮果塊根、塊莖健壯發(fā)育,從而增強植株的抗蟲性??捎诓シN前撒生石灰拌土,用50%的辛硫磷乳油拌種(球芽)5~10分鐘,待種子將藥液吸干后,即可播種。在成蟲盛發(fā)期用90%的敵百蟲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在蠐螬產(chǎn)生較大危害時,用藥液灌根??捎?0%的敵百蟲5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150~250 克/株,殺死根際幼蟲。
食用雪蓮果,雖然稱為“果”,但食用的卻是它的塊根。在選購時,可從“三看”著手:
一看形狀:選擇體形偏小、表皮光滑,沒有碰傷和節(jié)、芽等。
二看顏色:表皮偏白的水分充足,口感甘甜。
三看果肉:果肉金黃色,剔透,汁液多的口感甜。
存貯時,用保鮮膜包裹起來,放入冰箱2~9℃保存。還可把表皮完整的雪蓮果放到陰涼通風、避光處保存。
已經(jīng)切開的雪蓮果,如果剩余部分還有表皮,那可以把切口處用保鮮膜包裹起來,之后放入電冰箱保存。注意的是,雪蓮果一旦去皮或者被切開,暴露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讓裸露的果肉變成褐色,為了防止變色,可將去皮的雪蓮果放入水中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