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雷杰
夏季有個特殊的日子,我總不會忘記。雖然我不清楚它什么時候來,在哪一天會來。但是我知道,人們穿得少還在汗流浹背的時候,它準(zhǔn)會來——那就是“小滿”。
大人們都在嚷嚷“小滿來了”的時候,想的是什么呢?是一望無際的金色麥田,還是堆滿倉房數(shù)不清的麥粒?小孩子們想的是什么?不猜也知道,當(dāng)然是一年一度熱鬧的“小滿會”了。這可是個比過年還要火熱的日子,要整整熱鬧10天呢!
小滿來的時候,莊稼人地里不忙了,天氣也正涼爽。每年這時候,鎮(zhèn)上都會請來兩臺“大戲”,讓莊稼人樂上一樂。東邊一臺搭在清涼河旁邊,西邊一臺搭在水利站前面。東西兩臺大戲天天對著唱,一是為了方便觀看,一是為了氣氛熱鬧。
每天日上三竿,就會聽到“鏘鏘鏘鏘鏘”之聲,緊接著是一聲長長的凄厲嚎叫,一幕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戲唱來唱去無非是《寇準(zhǔn)背靴》《小包拯》《鍘美案》這些,無論唱什么,觀眾總會擠得滿滿的。臺上是唱得投入的演員,臺下是看熱鬧的觀眾。
大人們愛觀戲,小孩子們愛湊熱鬧,他們在人群中鉆來鉆去找家長。找家長干什么呢?當(dāng)然是要幾個零花錢了。觀戲時家長都特別仁慈,總不會掃孩子們的興兒,吼上兩句,便伸手往口袋里摸錢。小孩子們得了錢,總是圍在戲臺周圍的小販們身旁轉(zhuǎn)悠。好吃的東西太多了,肚里的饞蟲都在咬腸子,口水也在嘴巴里打轉(zhuǎn)轉(zhuǎn)。
拳頭大的焦米團(tuán)被一根細(xì)線穿起來系在小樹枝上,風(fēng)一吹來回飄動,連尾端那個紅色的紙條也跟著動。真是撓得人心癢癢,讓人抵擋不住淌口水了。
還有好多好吃的:黃澄澄的砂糖餡兒,蘸了糖稀的糖葫蘆,冒著熱氣的水煎包,滴著油的糖糕,就連夏天常見的黃瓜,被人冰鎮(zhèn)在水桶里,看起來都格外清甜可口。
該吃的吃了,該喝的喝了,小孩子們就圍著戲臺轉(zhuǎn)。不是為了看戲,也不是為了零花錢,是為了看演員化妝。前面唱戲,后面化妝,中間隔了一層又大又厚又沉的布。戲臺柱子是很粗的竹竿,它們根根直插云霄,使整個舞臺高出人一個頭來。小孩子們總會順著竹竿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迎面來個演員臭罵一頓:“滾下去!”調(diào)皮蛋們便嬉笑著一窩蜂又從竹竿上溜下來。
我從來沒有爬到戲臺上,只是站在地上望著。風(fēng)吹過時,后臺遮擋的布就會扯開很大一塊空隙,能瞧見那些演員怎樣拿著筆在臉上勾勒圖案,那些顏色又濃重又鮮明的圖案。
在臺下,從來都看不清他們油彩下的臉是什么表情,從戲臺木板的縫隙中,你卻可以瞧見他們微妙的表情。他們會悄悄地吸鼻子,也會朝著對面的馬路開小差,有時還會瞪大發(fā)酸的眼睛。這可比看戲好玩多了。
當(dāng)時的我很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