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蓮,畢鴻燕*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神經內科,北京 100050)
78例抑郁癥治療的護理研究
肖玉蓮,畢鴻燕*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神經內科,北京 100050)
目的 通過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的護理,改善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方法 選取2016年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通過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抑郁癥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護理研究,將其隨機分為A組與B組,比較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1]項評分,減分率,治療效果等。結果 經過治療前后對比,有效率,顯著率與HAMD17[2]項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可取得更好的臨床護理效果,且與HAMD評分改善相當,患者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均有提高,值得推薦。
抑郁癥;治療;護理研究
經顱磁刺激技術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種無痛、無創(chuàng)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實際應用中并不局限于頭腦的刺激,外周神經肌肉同樣可以刺激,因此現(xiàn)在都叫它為“磁刺激”。普通的經顱磁刺激線圈非常局限,只有裝置所在的大腦皮層一側才能接受到磁脈沖,大腦皮層僅能接收到微弱的脈沖,深度大約2 cm。目前經顱磁刺激裝置使大腦皮層可以接收到更深層次的脈沖磁刺激,臨床治療抑郁癥經常應用該裝置。我院于2016年3月7日,應用該方法治療患者78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1 入組標準:
(1)入選標準18~60周歲之間,性別不限;(2)符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tǒng)計分類第10版》(ICD-10)抑郁癥診斷標準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HAMD-17)評分>17分,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抑郁,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腦瘤等;(3)患者或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1.2 排除標準:
(1)不自主意識無法合作的患者;(2)孕婦或哺乳期患者;(3)刺激部位有植入性金屬和電子儀器(如電子耳蝸、脈沖發(fā)生器、起搏器等)的患者;(4)藥物濫用者和藥物依賴者;(5)癲癇發(fā)作期患者及具有癲癇家族史患者;(6)其他顱腦器質性疾病以及嚴重的心肺肝腎疾病患者。
選取2016年就診我院的抑郁癥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女59例。年齡21~60歲,平均(50±6)歲;病程3個月~1年,平均8個月。
①打開MEP(是刺激運動皮質在對側靶肌記錄到的肌肉運動復合電位;檢查運動神經從皮質到肌肉的傳遞、傳導通路的整體同步性和完整性。),連接同步線,粘貼電極片;②確認MEP已連接;③注冊患者信息;④單脈沖刺激,尋找M1區(qū)(水平段或眶后段,自頸內動脈分出后,水平向外行至側裂動脈分叉處,長約3 cm。該段發(fā)出的中央支稱外側豆紋動脈,供應豆狀核、內囊和尾狀核。),調整程度;⑤確定閾值,保存;⑥關閉軟件;⑦關閉MEP;⑧重新打開軟件;⑨登錄;⑩重復脈沖刺激;11.方案選擇,抑郁癥,確定;12.開始治療;13.治療結束,關閉軟件。
圖1 結構示意圖
1.確認MEP處于關閉狀態(tài);2.打開軟件;3.登錄患者信息;4.重復脈沖刺激;5.開始治療;6.治療結束,關閉軟件。
血常規(guī)中的白細胞數(shù)(WBC)、紅細胞數(shù)(RBC)、中粒細胞數(shù)(NEUT)、血紅蛋白(Hb)、血小板(PLT)。尿常規(guī)中的尿白細胞(LEU)、葡萄糖(Glu)、尿膽紅素(BIL)、尿蛋白(PRO)、PH。肝功能中的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白蛋白(ALB)。腎功能中的尿素氮(Bun)。肌酐(Cr)。見表1、表2、表3。
1.控制和調節(jié)機構要靈活可靠。2.連接件、緊固部件不松動。3.腳踏開關要靈活。4.安裝方法、操作方法、嚴格認真,按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5.不出現(xiàn)設備漏電現(xiàn)象。6.設備電磁干擾不影響其他設備。7.A、B兩組數(shù)據(jù)清晰準確。
分別分為AB兩個組別。將治療前的抑郁情緒,失眠,焦慮,性癥狀等數(shù)據(jù)與治療后對比。A組減分率平均值為51.90,B組為37.38。
采用自陳式問卷,來評估患者的依從性?;颊咭缽男猿潭龋?0%者,為依從性良好,依從程度≤90%以下者為依從性差或不依從。這種對依從程度的劃分已經在文獻中報道證實。問卷內容效度為0.84,是安全可靠的,再預調查中測試重測信度為0.91。見表4。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生化指標
表2 AB兩組肝功能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
表3 AB兩組腎功能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
表4 兩組依從性比較(例)
采用中文版SF-36簡明健康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人員進行常規(guī)測試,所有測試人員都具有良好的信譽度。是一份由36個條目組成的結構式問卷。問卷包括8個領域,測定與健康相關的8個維度:軀體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將每個領域原始得分進行轉換后,得分范圍為0~100,分數(shù)越高,表示此領域質量越好。見表5。
表5 護理患者生活質量相關的其它因素
治療前要多和患者接觸,詳知患者病況,根據(jù)患者的狀況制定相關護理對策。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放下戒備緊張的心里壓力;在治療中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轉移注意力,盡快協(xié)調完成rTMS治療,并且時刻關注患者有無不良反應,比如癲癇,頭痛,血壓等,進一步加快治療降低隱患。見表6。
表6 治療前后HAMD和減分率評分比較(±s,分)
表6 治療前后HAMD和減分率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 減分率(%)A組3922±3.6510.97±7.2951.9 B組3921.43±4.0213.21±6.8237.38
表7 合并用藥記錄表
針對個別人出現(xiàn)短暫輕微頭痛、頭暈、聲音嘶啞的癥狀,進行對癥處理,如:清咽口服液一支3次/d,服用14天,散利痛一片對癥治療,癥狀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見表7。
A組患者治療后,顯著好轉22例,好轉15例,無效2例,顯著率為56.41%,有效率為94.87%。治療前HAMD總分為(22±3.65)分,治療后為(10.97±7.2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B組患者治療后,顯著好轉25例,好轉9例,無效5例,顯著率64.10為%,有效率為87.18%。治療前HAMD總分為(21.43±4.02)分,治療后為(13.21±6.8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治療前后心電圖、腦電圖檢查均未見異常;治療中僅有5例短暫輕微頭痛等癥狀,經休息兩小時后緩解,1例口服散利痛后頭痛好轉,1例聲音嘶啞,口服清咽口服液2周后好轉。余無其他不適。見表7。
抑郁癥是一種世界性的疾病,藥物治療費用昂貴。在臨床的不斷開發(fā)和總結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了前額葉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的確切療效,其治療效果與藥物治療效果相似,伴隨而來的護理也就十分重要,而且是一種局部的、沒有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因此對治療中的護理工作也就不容忽視
目前經顱磁刺激治療的護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抑郁癥以外不同抑郁亞型的治療上,以及是否可以用于抑郁癥的維持治療方面。對于早期的患者經顱磁刺激治療的療效出現(xiàn)的更快,因此主張早期使用。所以護理工作是很艱巨的,需要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早治療早護理,減少患者走彎路。
rTMS的護理研究結果表明,高頻磁刺激(15~25 Hz)能更多地興奮大腦皮層水平走向的連接及神經元,并可導致大腦皮層局部代謝水平增高。治療中出個別患者有短暫輕微頭痛、聲音嘶啞等,護理上及時發(fā)現(xiàn)控制癥狀,減輕痛苦,掌握好治療的有利時機。
在精神科中抑郁障礙尤其居多,隨著經顱磁刺激技術在精神疾病方面的廣泛應用,在近些年來通過臨床結果研究觀察,此方案用在抑郁癥方面有非常大的進步改善,經顱磁治療技術治療抑郁癥的護理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為高頻刺激左側前額葉背外側,此時頻率設定20 Hz。二為低頻刺激右側前額葉背外側此時頻率設定1 Hz。經過大量的臨床護理實踐來看,高頻治療也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普遍認可,而低頻治療相對較少,丹在護理實踐中得出,低頻治療也可以取得與高頻治療相同的臨床護理效果,降低治療風險,無特殊不良反應。rTMS是治療心理疾病的新技術,護理干預也要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治療前與患者溝通,詳細了解病情,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疑慮,主動配合治療;治療前要多和患者接觸,詳知患者病況,根據(jù)患者的狀況制定相關護理對策。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放下戒備緊張的心里壓力;在治療中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轉移注意力,盡快協(xié)調完成rTMS治療,并且時刻關注患者有無不良反應,比如癲癇,頭痛,血壓等,進一步加快治療降低隱患。
通過臨床結果得出,抑郁癥患者護理在低頻與高頻護理中都提高到良好的滿意度,兩種療法有效率與HAMD評分改善相當,結果顯示低頻治療不良反應更少,在臨床護理上值得使用推薦,與之匹配的護理也就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是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面臨的新技術挑戰(zhàn)[4]。
[1] 湯毓華.漢密爾頓,抑郁量表,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2):61-64.
[2] Hamilton M:DeveloPment of a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for Primary DePression.Brit J Soc Clin Psychol,1967,6:278-296.
[3] 王曉明,楊德本,喻元鳳,等.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重型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8(9):1770-1.
[4] Charney DS.DePression and biPolar suPPor unmet need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ood disorders in late lif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3,60(7):664-672.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6.136.03
畢鴻燕
外顯子測序探尋雙側紋狀體壞死家系致病基因研究(8130097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