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最早的自行車——木馬
第一輛木制雙輪小車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他就是清朝初年的發(fā)明家黃履莊。但是,這輛車子只能直線前進,不能拐彎。直到1813年,德國人雷斯才做成一種可以轉向的木制自行車。當時正在德國訪問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看見此車大為贊賞,隨即把自己手上的一只鉆石戒指,獎賞給了雷斯。
最早的自行車是用木頭制造的,號稱“木馬”,它是自行車大家庭中的元老。這種自行車只有木制的車身和車輪,沒有鏈條和踏腳,騎車人要用兩腳拼命蹬地,才能驅車前進。
高輪車和雙人車
發(fā)明高輪車的是法國人米肖父子。這種車子重心不穩(wěn),行速不快。后來英國人吉姆斯-史太雷作了改進,使前后輪大小相同,還裝上了鋼絲;獸醫(yī)出身的鄧祿普,還發(fā)明了充氣輪胎,這樣,便產生了現(xiàn)代自行車的雛型。以后,歐洲又出現(xiàn)了一種雙人雙座自行車,一輛車子可給兩人同時乘騎,車速可快多了。
這是一輛高輪車。它是鐵結構的,前后兩個車輪一大一小,大輪直徑約是小輪直徑的2倍車輪外包扎的是實心橡膠輪胎。在車子的頂端有一個鞍座,騎車人坐在鞍座上蹬車,好象在作雜技表演似的。
水上自行車
要使自行車能在水上跑,人們就想把陸上的自行車與水上的船合二為一。六十年代有人曾用塑料和木制的船體,來代替自行車的兩個車輪,造出了上半身像自行車、下半身像只小船似的水上自行車。這種自行車用車把來控制船下的舵板,只要轉動把手,把手兩邊的鋼索,就能通過滑輪牽引舵板轉向。如果要剎車,就蹬倒車。
日本搞了一種水陸兩用車。方法是在普通自行車的前后輪上掛上四只充氣的塑料浮體,車身就浮上水面。騎車人在水面上蹬車,就像在柏油馬路上行駛似的。離開水面后,只要收起浮體,折疊在車后的架子上,就又成為一輛普通的自行車了。
空中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是飛機和自行車的混血兒,模樣很像一架滑翔機。1977年,美國滑翔運動員保羅-麥克里迪采用了“傘翼”型的大機翼,以及最新的輕質塑料和石墨纖維材料,裝配了一架人力飛機。
飛機的駕駛艙下安裝著自行車的鏈輪和踏腳,只要用腳蹬,就能帶動后面的螺旋槳,飛上天空。1979年月2日世界自行車明星艾倫,勇敢地騎上這輛“飛行車”,奇跡般地飛越了35公里寬的英吉利海峽,轟動了全世界。
臥式自行車
歷來的自行車都是坐式的,它有兩個缺點:一是直坐帶來的空氣阻力比較大;二是坐式騎車必然使騎車人消耗一部分支撐自重的力量,影響人力的充分利用。
為了克服這兩個缺點,1980年美國一家公司設計制造了一種雙人臥式自行車。這是一輛雙人腳踏車,兩個騎手都能臥著蹬踏腳:一個臉沖前,趴著;另一個頭朝前,躺著。兩人平均蹬力可以超過自身體重的2倍。車體外面還裝了一個用玻璃纖維做的減阻罩,使空氣阻力減少了一半。
沒有鏈條的自行車
自行車沒有鏈條行嗎?國外有人把普通自行車的踏腳改成了踏板,騎行時,用兩腳交替踩踏板,這樣不僅能使車子保持平衡,而且能產生很大的爬坡力量。
另有一種行星式自行車也不用鏈條。這種車子的前輪有兩個,分為內輪和外輪,靠內輪的轉動帶動外輪向前行駛。它的后輪很小,用來支撐車身和導向,倒踏時即可剎車,轉彎時只要轉動把手,可靈活哩。
電腦自行車
自從自行車發(fā)明以來,總是用腳來做它的動力的。能不能不用人力,完全用機械的力量呢?能。
近年來,由于能源不足,人們還設計制造了一種微型太陽能接收器,裝在自行車的書包架上。車上還附有新穎的光電池,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如果把這類太陽能裝置配在電腦自行車上,那么,這輛自行車便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了。
運動自行車
為了豐富青少年的體育活動,一些國家近來又制造了很多新穎的自行車,如大牙盤的、偏心輪的、方輪的等等。
大牙盤賽車中央的牙盤特別大,幾乎跟車輪差不多,乍看起來,好像裝了第三只車輪似的。這種自行車踏得快時,要費很大的力氣,因而常用來鍛煉騎行者的腳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