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
從司馬光到朱元璋
1397年(洪武三十年)春天,南京。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來京參加科舉的北方考生中傳播開來。在剛剛公布的會試結果中,北方士子全軍覆沒,入選的51名進士均為南方人,這在數百年以來的科舉歷史上還是首次出現。
對于這一結果,憤怒的北方考生們出于本能認為是“黑幕”,向朝廷聯名上疏狀告主考官劉三吾等人偏私南方人, “三吾等南人,私其鄉(xiāng)”。部分北方考生更是通過串聯走上南京街頭沿路喊冤,甚至當街攔下官員轎子告狀。
朱元璋聞訊后派人復查試卷,希望以增補北方考生名額來息事寧人。誰料主考劉三吾聲言“江南本多俊才”,其中絕無舞弊之事,以致復查結果維持原榜不變。此后幾經博弈,雖然還是未找到舞弊的確實證據,但朱元璋還是下令將劉三吾發(fā)配充軍,其他數十名考官則悉數處決。
最終,朱元璋親自閱卷增補了61人為進士,全部為北方人,為這場史稱“南北榜之爭”的明初科場大案結案,也為大明王朝此后的科舉改革定下了基調。
到仁宗、宣宗之時,明王朝最終確立了“南北卷”的制度,十名之中南方人取六人,北方人取四人,北方的“進士”名額從此有了制度性的保障。不久之后,明宣宗又下令增加了一個“中卷”,將四川、廣西、云南、貴州,還有包括太祖老家鳳陽一帶的幾個府一并納入,南、北、中三個地區(qū)的錄取比例為55%、35%、10%。
科舉的“地區(qū)分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的孝廉制度。漢和帝時代,東漢政府決定地方推舉孝廉的名額必須與人口成比例,20萬以上人口的地區(qū)每年可舉孝廉一名,例如大郡百萬人口每年可舉五名,不滿20萬的小郡則每兩年舉一名。
在唐代,科舉雖已創(chuàng)立,但由于南方還未崛起,科舉的“南北之爭”還不是一個問題,事實上,以福建為例,直到中唐韓愈時代才出現第一個進士。此時唐朝也不是沒有地域之爭,只是沒有體現到科舉中來而已,此時的地域之爭主要體現為“關中與山東之爭”,而唐太宗則明顯暴露出對關中人士的偏愛。到了北宋,隨著南方特別是東南一帶的興盛,“西北之士”與“東南之士”在科舉制度中的嚴重失衡便成為當時一最大爭論。
早在歐陽修與司馬光之爭前,北宋已有政治謠言稱太祖趙匡胤是個典型的地域歧視者,曾有“南人不得坐吾此堂”的政治囑托,這雖然很可能是則謠言,但借皇帝之口廣為散分省狀況仍然延續(xù)了明代的做法。在整個清代,江蘇、浙江與明代一樣高居前兩位,只是江蘇變成第一罷了,但在晚明開始也就如此了。
相對江蘇、浙江的風光,一些西北省份在清初的表現簡直是災難性的。以甘肅為例,從1644年到1712年,竟然沒有出過一個進士。如甘肅這樣的落后省份,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迎來了改革的春天。從這一年開始,大清朝開始實行完全意義上的“分省定額錄取”制度,這可以作為司馬光“逐路取人”原則的充分實現。
“分省錄取”對落后省份有多大幫助?改革之后,曾經打零蛋的甘肅有清一代竟出了255名進士。不出意外的,江蘇在此次改革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但考慮到整體基本面過于強大,在清代還是保住了第一的位置,盡管已經相當勉強??傮w上看,在整個清代,北方省份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河北、山東分列三四名,河南、山東則為六七名。
作為總榜第一名,江蘇在清代取得的成績也是要打引號的,一旦引入了人均數據,就會發(fā)現,江蘇僅列全國第十,每百萬人口的進士數為93人,一萬人都輪不上一個名額,這一數據甚至要低于貴州,以116人位列全國第五。
終極訴求
用我們當下的邏輯來看,高考的“分省錄取”無非也是一種針對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的教育公平,所謂的“補償性正義原則”。如果采取“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性正義原則,可以想見的是,來自教育不發(fā)達省份的考生將被置于何種尷尬的境地。如果教育本身就擔負著突破階層固化,實現階層流動的功能,那么,分地域錄取本身也在這一大邏輯之中。但基于科舉時代的邏輯,如果教育公平的確是“分地域錄取”的一大考量的話,那也僅僅是考量之一,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考量。
再回到本文一開始朱元璋“南北榜之爭”的歷史情境。朱元璋為何要對考官們開刀?當然你可以說他是出于考試地域公平的考量,但背后一大原因可能依然是“大一統”。在明初的政治環(huán)境中,朱元璋所憂慮的北方,歷經金元異族王朝兩百余年的統治,對所謂的民族情感相較南方人要淡漠得多,對元王朝很難說沒有“故國之思”與“黍離之悲”。朱元璋定都南京,本身已容易讓北方人產生新朝是一個“南方政權”的猜疑,再考慮到元朝時代的科舉政策相對偏向于“北人”,如果再如劉三吾們不講政治地搞出一個北方考生全軍覆沒的考試結果,很難不讓北方士人產生“離心力”,一旦南北殊途,對明王朝統治鞏固的北方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因此,朱元璋的重手整治不僅僅可以看作一樁“科舉大案”,更可以看作是一樁離間南北感情的“分裂國家大案”。在此種政治考量面前, “南方人考試成績好”的話語顯得像政治白癡一樣。
這是第一點,大一統考量。
再說第二點,“間接的代議功能”?!翱婆e制自始便兼涵一種地方代表性,各地‘孝廉或‘進士往往在政府中為自己地方的利害說話。這當然談不上是代議制,但不能否認科舉制有時也發(fā)揮了一點間接的代議功能”,“在統一王朝的所謂‘盛世,中央與地方之間隔閡較少而予人以‘政通人和的印象,科舉制至少在其間發(fā)揮過一定程度的溝通和調節(jié)作用”。
以“孝廉”制度為例,在政治上,“孝廉”每年從各地走進政府,一方面可以使朝廷在重大決策方面不致過于偏向某些地區(qū)的利益,另一方面每一地區(qū)的特殊困難和需求也可由此直接反映于朝廷之上。
柯睿格《中國考試制度里的區(qū)域、家族與個人》一文認為分地域錄取“使得各區(qū)域在政府中都有喉舌保障他們的利益”,并且“鼓勵地方發(fā)展出個智識領導團體來協助中央派往地方的官吏”。如果不是置于科舉制的語境,柯睿格的說法很容易會讓人覺得他其實說的是代議制初期的英國。
從廣義上來說,所謂“間接的代議功能”仍然是服務于第一點大一統政治的。中央政府對地方利益的種種平衡與顧慮,自然可以置于央地關系的角度來看。
從以上的意義上來看,歐陽修“憑才取人”最終一定會敗給司馬光的“逐路取人”。
不過,從歷史上看,明清“分地域錄取”的科舉國策在總體上也并未損害江浙的核心競爭力,江浙兩省在進士總榜上不僅長期占據了前兩名,更重要的是,在清代的一些科舉“高階”指標上,如狀元人數、三甲人數上,江浙尤其是江蘇相對其他省份可以說占據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中央政府可以用“地域指標”限制江浙的舉人乃至進士的名額,但卻從未極端地在三甲和狀元這個最高端領域搞區(qū)域平衡,這或許也可以看作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補償性正義”。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時代“分地域錄取”的保護對象的確是老少邊窮地區(qū),對于京城這樣的特殊地域并未做過分偏袒。比如,朱元璋時的京城是南京,他的“南北榜之爭”直接就損害了京城人民的利益,但朱元璋肯定是不太在乎,因為他應該很明確地知道,“大一統”才是這一切背后的終極訴求。
朱元璋知道的事,可能太多了。
(摘自《天命與劍:帝制時代的合法性焦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