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關鍵詞:提高;朗讀;能力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崩首x是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古人說得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就應該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水平,增強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體會閱讀的興趣?,F(xiàn)結合我個人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淺談自己的體會。
引言: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聽出節(jié)奏、停頓和速度,輕重緩急,情感表達讓學生進入意境。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教師范讀 在學生讀得不理想、不到位時,教師必須范讀。老師糾正學生朗讀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語病,講解,分析表達情感的方式,之后老師很認真的朗讀,并提倡學生反復模仿,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范讀作用,在正確引導下,改變學生原有的 朗讀習慣,使學生在斷句,節(jié)奏 感情表達上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 學生在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默讀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于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教給學生一定的朗讀方法,養(yǎng)成正確的朗讀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僅有教師的范讀還不夠,課堂上,老師在范讀的同時告訴學生讀書要詞跟詞連讀,長句子中間要停頓,標點停頓時間有長短,輕聲要讀得輕、短,表達感情要抑揚頓挫等等,教給他們一些朗讀技巧,就能使他們做到正確、流利的朗讀,從而達到有感情的朗讀的目標。
4.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 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了解文章背景,理解作者情感,然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啟發(fā)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5.采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強烈愿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采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教師通過提高自身水平,文化底蘊,提高朗讀教學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是無聲的文字變?yōu)橛新暤恼Z言的閱讀活動。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迅速提高還有一定難度,作為教師首先就應加強學習,在備課中自己也應該加強朗讀練習,通過以聲釋義,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從而設計出合適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其次教師還應拓寬自己學習的路子,并能對不同的文章進行鉆研,爭取正確把握讀物的內容。聲情并茂的演示朗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最求,教師自身朗讀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會自然油然而生,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總之,要提高學生朗讀,還要激起學生的情感。朗讀不是為了讀而讀,朗讀是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內心情感的過程。所以,課堂上,老師要運用各種方式激起學生的情感,比如老師精彩的范讀,精準的情感表達,優(yōu)美的讀姿,動情的語言,讓學生入情入境,聽得有滋有味。必然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小學階段,要想讓學生有效地朗讀課文,歸納起來除了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朗讀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去讀,這樣才能切實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學生朗讀的效果,就需要教師多方面和多層次地努力,不斷地挖掘探索,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而和學生共同成長,以便更完美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2]強海霞.《如何指導學生朗讀》 2010年8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