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他是“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如今在張艾嘉的電影《相愛相親》中出演男主角
田壯壯
著名電影導演、制片人。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早年間拍攝多部電影作品,代表作有《盜馬賊》《小城之春》《吳清源》《狼災記》等,近些年長期從事電影教育事業(yè),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由他參與主演、張艾嘉導演的電影《相愛相親》近日上映。
田壯壯的名字和身影已經許久沒有如此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一次緣于張艾嘉執(zhí)導的新片《相愛相親》。10月21日晚,第二十二屆釜山電影節(jié)閉幕式上,他身著格子西裝,手牽一襲黑衣的張艾嘉走上紅毯。此前《相愛相親》路演中,他跟著主創(chuàng)團隊各地奔波。每每出現,總是安靜地站在張艾嘉的身邊,好似影片中的那對夫妻從銀幕走入現實——兩人在片中飾演一對老年夫妻。
10月初,田壯壯的名字還與金城武、黃渤等一起,出現在第五十四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中,這是繼馮小剛憑《老炮兒》獲得金馬獎影帝之后,又一位導演入圍最佳男主角,網友紛紛感慨“不想拿影帝的導演不是好導演”,而他本人則以 “提名要湊足5個人嘛”一笑而過。
就在去釜山電影節(jié)之前,田壯壯和《環(huán)球人物》記者聊起了這次和張艾嘉合作的經歷,“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很敬重對方?!睂τ谧约鹤兩砟兄鹘牵卣f“純屬幫忙”。
讓大家看到什么是好演員
10年前,導演田壯壯拍攝電影《吳清源》,需要找一個演員來演吳清源的母親。戲份雖不重,卻是他非常看重的一個人物,“這是一個大家閨秀,見過大世面,從小不裹腳,跟父母闖天下,關鍵時候能拿主意,平時卻是沉默不言的傳統女性?!?/p>
當時的攝影師王昱向他推薦張艾嘉,他看了下資料覺得很合適。在一位香港朋友的幫助下,田壯壯打通張艾嘉的電話,對方說:“我知道這件事了,正在愛丁堡,回香港再說?!彼挥X電話那頭好冷淡,什么也沒說,遂掛斷電話。
過了幾日,電話響起,正是張艾嘉從香港打來的。田壯壯在電話中邀請她來演戲,張艾嘉爽快地回應“可以”。后來電影在日本開拍時,媒體提出讓一位有名的演員出席發(fā)布會,主演張震(飾演吳清源)因故無法到場,田壯壯在前一天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又撥通了張艾嘉的電話,她猶豫了一下,說“爭取來”。第二天一早,張艾嘉出現,田壯壯為此感動許久。直到很久以后,兩人一起喝酒聊天,張艾嘉才告知實情——接電話那天正好是她母親生日,老太太做了一桌子飯菜,她卻被一個叫“田壯壯”的叫走了。
10年后,張艾嘉寫了一個關于愛的教育的故事——《相愛相親》,講述3個不同年齡段的女人的愛情故事:已到結婚年齡的薇薇與酒吧駐唱歌手阿達正在熱戀,看似不會被家人支持;母親面臨退休,還有各種生活變化而帶來的焦慮,不僅和女兒時常爭吵,更忽視了丈夫的默默守護與關懷;外婆離世,意外牽扯出一段往日戀情,外公的原配因一紙婚約,在鄉(xiāng)下獨自堅守一輩子……
張艾嘉自己出演影片中母親這一角色,丈夫的角色則給了田壯壯?!拔以谒妓鲃”緯r,就在想誰會是那種會在生活中相濡以沫,話不多,卻能讓你感受到溫暖的人。想著想著,田壯壯就蹦出來了?!睆埌位貞浾f。她先把劇本發(fā)給田壯壯,之后忐忑地表達了想邀請他演男主角的意愿。
“劇本是好本子,故事打動了我。但我畢竟不是職業(yè)演員,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不過我知道張艾嘉不是那種隨便能找上你的導演,她每次找演員都很挑剔。所以我和她說我不會演戲,但非要讓我去,我肯定幫忙?!碧飰褖颜f,他就這樣成了《相愛相親》的“男一號”。
他演的角色是一名駕校教練,性格溫和內斂。和張艾嘉飾演的妻子在學生時代相愛,當兵回來后兩人結婚、生女。一家三口和外婆一起生活,后來外婆離世,這個溫暖的家隨之發(fā)生變化,“實際上是三個身份,丈夫、父親和女婿,充當的是三代女人之間的‘調和劑?!?/p>
“母親病逝,遷墳不成,又面臨退休,女兒也很快就出嫁……這些重擔壓在一個人身上,很容易崩潰的。”田壯壯通過理解片中妻子的角色,來定位自己的表演——丈夫的角色就是讓妻子相信人與人之間有愛和溫暖。在影片的最后,丈夫買了新車接妻子下班,妻子卻抱怨買車花錢,丈夫吐露心聲,說自己當年曾許下心愿,等她退休后帶著她兜風,妻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關于三代人的愛,田壯壯覺得有所不同,但從本質上講,他認為“愛其實在骨子里是一樣的”。
“愛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個人為真愛付出,背后都有一個支撐。比如在老家的姥姥,支撐她的除了感情還有與貞潔相關的尊嚴,父親和母親之間的愛靠的是‘家。愛這個事兒,真的是要有一個附著物,要不然長不出東西。愛不能是空的,不然就會危險?!彼f。
盡管自己也曾導過多部電影,但在這次拍攝過程中,田壯壯一點兒也沒越界,“我把自己的本行忘了,只是做一個演員,拼盡全力去演?!睂а輳埌螌λ脑u價是:“他的戲很自然,我覺得他給了大家一個好機會,看到什么是好演員?!?/p>
與其變成消費品,不如不拍
2015年,陳凱歌受聘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院長,拉田壯壯一起去,他說不想去。當時陳凱歌就問:為什么?田壯壯答四個字:無力補天。他覺得以一人之力,無法改變電影教育和電影的現狀。陳凱歌一再勸說,田壯壯被他的熱血和激情感染,這才應下。
田壯壯覺得陳凱歌是那種一直相信前面有光的人,而他自己則是更為消極的、更為復雜的人,“對所有的事情持懷疑態(tài)度”。至于為何如此?他將之歸咎為自己的個人經歷。
他出生在電影世家,是著名電影演員于藍和田方之子。少年時就很有個性,總是喜歡待在房頂上,家里吃飯時,于藍只要沖著房頂喊,“回來了,吃飯了”,田壯壯就“嗖”一下下來了。?
14歲那年,因為“文革”,家里突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下子讓我對很多事情都有一種不信任,總是游離在社會之外。”當時家中很多東西都被抄走,僅留下一大堆書堆在墻角。田壯壯藝術的啟蒙就來源于此,他每天坐在地板上從書堆里一本本地挑書看,讀契訶夫、羅曼·羅蘭、莎士比亞等。后來他去東北插隊,一年后又當了兵,他在部隊被分配的任務是給首長拍照,學到了一些攝影技能方面的知識。
1975年,父親田方去世,田壯壯回京,被分到北京農業(yè)電影制片廠。一開始,攝影師傅瞧他吊兒郎當,看不上眼。后來拍片子忙, 讓他當下手,發(fā)現他活干得利索, 就讓他掌機拍攝?!拔掖蜷_那架攝影機,機器咔咔咔地那么一響,那個舒坦喲,我的血都要爆出來了,渾身上下有一股舒坦勁兒,麻酥酥的。從那時起,我迷電影迷得不得了?!?/p>
3年后,北京電影學院重新招生。田壯壯順利通過考試,被導演系錄取。他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考題是寫一篇關于《英雄兒女》的影評。這對于他來說幾乎是送分題——父親田方在《英雄兒女》中飾演志愿軍的政治部主任王文清,當年拍片時導演經常到他家聊電影。他只用了30分鐘,就把小時候聽來的東西滿滿當當地寫完了。
那一年,同時考入導演系的還有他的“發(fā)小”陳凱歌和張藝謀——正是他們這幫人,在后來掀起了中國電影的第五代浪潮,他們也被稱為“第五代導演”。因為之前有過拍攝經歷,還在讀書時,田壯壯就和同學一起合作拍出了短片作品《我們的小院》,改編自王安憶的短篇小說《小院瑣記》。該片一問世,就在文藝界引起轟動。
畢業(yè)后,田壯壯成為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專職導演。當時,“第五代導演”分成兩大派:一派是以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通過對中國農民、農村生活的描寫,試圖去解開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沉重包袱;另一派以田壯壯為代表,去尋找更加邊遠的東西,比如少數民族以及城市邊緣人。
這一時期,田壯壯陸陸續(xù)續(xù)拍攝《獵場札撒》《盜馬賊》《鼓書藝人》等,探討人與文化、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之間的關系,他尤其重視人,將“人物”推到了影片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的位置上。
上世紀90年代,“第五代導演”都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期。轉眼進入21世紀,在市場的裹挾下,張藝謀轉型商業(yè)大片,以《英雄》開啟大片時代;陳凱歌則一直在商業(yè)和文藝間掙扎、摸索。
“電影不再是一種藝術,拍一部電影不太需要文化,于是輕而易舉地淪為消費品?!迸c陳凱歌、張藝謀不同,田壯壯選擇的是不做、不拍——有好長一段時間,他一部作品都沒有。
2002年,他再次復出后,拿出的第一部作品是《小城之春》——改編自1948年費穆執(zhí)導的同名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已婚女人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況下,再次見到昔日戀人時的故事,依然是一部文藝氣息十足的片子。
拍這部電影很偶然。有一天,田壯壯看《小城之春》,特別激動,自己也想拍這個故事。于是找阿城征求意見,阿城說能重拍。談好投資后,就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但因為經典在前,一開始真不知從哪兒下家伙什兒,下嘴咬這東西?!庇谑莾扇司烷_始聊,田壯壯聊自己希望的樣子,阿城講應該是什么樣子,一來二去,輪廓就出來了。
重拍消息發(fā)出后,爭議隨之而來?!拔蚁氲猛γ靼祝沂侨ヅR張畫兒,這張畫我臨得再好,也就是一贗品,人那是原創(chuàng)?!焙髞碓诤徒牡囊淮螌υ捴校飰褖讶缡敲枋鲎约悍牡男膽B(tài)。當同行們紛紛轉向市場時,他依然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進著,拍自己想拍的電影,不計較輸與贏,得與失。
在眾人追問中沉默8年
田壯壯再一次成為電影圈的焦點人物是2009年。那一年,由他導演的中日美合資歷史奇幻大片《狼災記》上映,票房僅400萬。因為有性、暴力元素,以及小田切讓等國際明星的加入,這部片子被認為是田壯壯邁向商業(yè)化的轉型之作。
盡管他本人堅決否認“商業(yè)化”,但依然有人不停地追著問他,是否在向市場妥協?就在眾人的追問中,田壯壯再度沉默了。這一次沉默了8年。很多人都想知道這8年間,田壯壯究竟在忙些什么?他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都與電影有關”。
他是《道士下山》中主角周西宇(郭富城飾)的師父;在《大追捕》中客串了一名警察,與任達華演對手戲;他是《我心雀躍》《王朝的女人—楊貴妃》的藝術指導,也是幾部電影的制片;還為宗薩欽哲仁波切導演的《嘿瑪 嘿瑪》做了后期剪輯。唯獨沒有拿起執(zhí)導筒。
田壯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從2003年起,他回到北京電影學院擔任導演系研究生導師,“電影教育是我一直堅守的?;厝ソ虝?,可以天天和學生在一起,知道年輕人在想什么,還能知道電影前沿的東西,然后慢慢地你就知道今天的生產和教學之間的差距,這中間都變成溝了,我就想自己能不能搭一座橋?!?/p>
田壯壯堅守的另一件事是扶持青年導演?!澳贻p創(chuàng)作者都有一種激情,他們創(chuàng)作的東西可能不太完整,但能從其中看出青年人的激情,以及他們對社會、對世界、對整個影視語言的態(tài)度?!逼鋵?,早在十幾年前,“第六代導演”路學長、王小帥都是在他的幫助下成功走上電影之路的。
“電影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在一片混亂的世界中提供了安全感。特別是小時候,這個世界完全赤裸裸地打開給你,你其實一直想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我找到了電影?!碧飰褖颜f,曾經他有很多東西需要釋放出來,于是拍了一部又一部電影,無論人們看得懂還是看不懂,贊美也好,批評也罷,他都不放在心上。
“那么現在沒有東西要釋放了嗎?”記者問。
田壯壯說:“不可能沒有,到死之前都有。但有渴望并不一定就有結果。拍電影的那簇火苗還在內心燃燒,至于拍與不拍就看時間和機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