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擁有時的快樂和失去時的痛苦,哪一個更大?“怕麻煩”是一種什么心態(tài)?為什么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這幾個看似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其實背后都隱藏著同一種心理效應(yīng)——稟賦效應(yīng)。這個理論是諾貝爾經(jīng)濟(jì)學(xué)獎的理查德·塞勒教授率先提出的。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個“稟賦效應(yīng)”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深遠(yuǎn)影響。
假設(shè)你今天早上出門上班時的“心情滿意值”是100,忽然,你撿到一個大皮夾子,里面有100元錢,“心情滿意值”迅速上升50%,達(dá)到150。可是樂極生悲,你遲到了,扣工資100元,“心情滿意值”下降50%,變成75。一得一失,錢沒有任何變化,但“心情滿意值”卻從100變成75。
這個例子證明了“投資決策心理”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損失厭惡”:得到一樣?xùn)|西的快樂,通常小于失去一樣?xùn)|西的痛苦,所以我們不喜歡冒險,寧愿放棄得到的快樂去維持現(xiàn)狀,也不愿承受失去的痛苦。
“損失厭惡”暗含著一個假設(shè),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判斷,常常是非理性的。理查德·塞勒的“稟賦效應(yīng)”,就證明了這個假設(shè)。
假如你同時有兩份工作機會,別的條件都一樣,唯一的不同是一份工作薪水高1000元,另一份每年多五天年假。你覺得兩份工作都可以接受,其中一家先打電話通知你,你欣然接受。過了一會兒,另一家也打電話給你。此時,你十有八九會拒絕。
理查德·塞勒教授說,這就是“稟賦效應(yīng)”:當(dāng)你擁有一樣?xùn)|西之后,你對這樣?xùn)|西的評價會高于你沒有擁有它時。
不過,有人會問:當(dāng)我從自己的錢包里拿出500元錢,買一雙標(biāo)價500元的鞋時,為什么我對這自己擁有的這5張鈔票沒有產(chǎn)生“稟賦效應(yīng)”呢,為什么賣家沒有對他的鞋產(chǎn)生“稟賦效應(yīng)”呢?理查德·塞勒解釋:因為你知道,錢是用來花出去的,商家也清楚,商品是用來賣掉的,所以不會產(chǎn)生“稟賦效應(yīng)”。
反過來說:當(dāng)你對錢產(chǎn)生擁有感時,你就不能理性地面對“花錢”這件事。
窮人的錢是用來維持生計的,所以窮人常常對錢有“擁有感”,就產(chǎn)生了“稟賦效應(yīng)”——花100元錢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商品的快樂。而富人相反,他們的錢是用來“錢生錢”的,不停地進(jìn)進(jìn)出出,不會有“稟賦效應(yīng)”的心理負(fù)擔(dān)。
所以這個世界往往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用一句老話說:錢只有被用掉了,你才擁有了它的真實價值。
(呂曉文薦自《都市女報》)
責(zé)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