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上帝制造了驢子,給了它一張厚皮,這使驢子的處境比我有利?!?/p>
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兩年多沒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只好當(dāng)了一名代課教師和家庭教師。因生活所迫,他甚至想拿起小提琴沿街賣藝。面對生存的壓力,一向堅強、自信的他,也開始懷疑自己。在給一位同學(xué)的信中,他半是調(diào)侃半是無奈地寫下了上面那句話。
你猜出來了嗎?這位自嘆“不如驢”的人,就是愛因斯坦。
再來猜一個:她是一位窮困潦倒的單身母親,住在沒有暖氣的小公寓里,僅靠微薄的救濟金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在極度絕望中,她曾經(jīng)想過自殺?!拔逸?shù)靡粩⊥康兀肆骼藵h以外,找不到比我更窮的人了,”她說,“用普通人的標(biāo)準(zhǔn),我是我所知道的最失敗的人。”
或許你已經(jīng)知道了,這位自嘆“最失敗”的人,就是“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
或許,你就是“最失敗”的人。你是蟻族,你畢業(yè)即失業(yè),你用父母的血汗錢讀了十幾年書,結(jié)果卻不得不像央視春晚小品里那對滑稽的北漂兄弟,投身于小廣告事業(yè)。這由不得你不感嘆,自己或許真的不如一頭可愛的小毛驢。
你成了瑪麗·雪萊小說《弗蘭肯斯坦》中的怪物,“不管我在哪里看到幸福,”它說,“我都不可改變地被排除在幸福之外?!钡悴皇且粋€人在戰(zhàn)斗,否則,“你幸福嗎?”也不會成為全民惡搞的對象。
你真的絕望了,就像哈姆林·加蘭小說中的那個自嘲為“掉在糖鍋里的蒼蠅”的農(nóng)民,“越掙扎,越容易折斷大腿”。但你還是要掙扎,你必須掙扎,因為你知道,掙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拼搏”“努力”“奮斗”,是你唯一的希望。
如果當(dāng)年羅琳放棄了掙扎,她還會成為一個“在空中飛翔,眩暈而快樂的巫師”嗎?至于愛因斯坦,他更是從來沒有停止過掙扎,在談到自己為什么會取得成功時,他否認了“天資”“機遇”等說法,“上帝在分送禮物時是毫不公平的,”他說,“他只給了我騾子般的頑強?!?/p>
摘自《知識窗》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