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敏言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也勾起了許多人骨子里對詩詞的愛,但不免仍有非議之聲。有人說:“高考時古詩文默寫只有五分?!庇腥苏f:“我又不讀中文系,有必要學(xué)這么多嗎?”
面對這么多的疑問,我不禁反思: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教育開始變得如此功利?彈鋼琴是為一紙證書,背古詩是為考試服務(wù),連運動都成了浪費時間。
林清玄曾說:“白鷺立雪,愚者看鷺,聰者觀雪,智者見白?!鄙畋驹摵唵?,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的眼睛竟變得模糊,只能看見眼前的鷺,而看不見漫天一色的白。
也許,模糊人們眼睛的并不是那一只鷺,而是快節(jié)奏生活下人們越來越浮躁、越來越難以平靜的內(nèi)心。
16歲的詩詞學(xué)霸武亦姝往臺上一站,詩意就已流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讓人們驚訝的也許不僅僅是武亦姝回答問題時的迅速與準(zhǔn)確,也不是她在臺上、在眾多比賽選手緊張萬分時的那份淡定自若,而是她那份強大的氣場。我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逼渖羁虄?nèi)涵就是在說,中國詩詞的魅力就是通過日積月累而逐漸沉淀于周身的古典氣質(zhì)。
故而,像武亦姝這樣的才女才不是只會“背”的機器,所謂五分的古詩文默寫,只不過是拋出的膚淺的磚,它的深層意義就是要引出那塊玉,引出我們靈魂中對詩詞的記憶,讓我們顯現(xiàn)出人文氣質(zhì),而這種氣質(zhì)絕非考試能夠給予。人的一生是要活在對美的追求之中的,而大部分人似乎已經(jīng)忘了,所謂考試、檢驗等等,其實只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工具,我們只不過是要通過它們?nèi)Q得更好的環(huán)境,更好的生活,以此來獲得更純凈的心。
林清玄還曾說過:“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累,其實是我們的心累, 我們的眼睛接受了太多紛雜的色彩,我們的耳朵聽見了太多無趣的信息。其實生活本身很簡單。做一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猶記得我第一次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的心情。當(dāng)時我就想,能寫出這么驚艷的句子的人,他的內(nèi)心得有多么單純澄澈啊。
詩不為試,為余生。詩詞的魅力是貫穿整個人生的,從詩詞中學(xué)來的智慧是獨特而通明的,它幫助我們洗滌大腦中的雜質(zhì),讓我們余生都能做一個有趣的人。
點評
寫作帶有時評性質(zhì)的作文,往往需要兼顧和比較各家之言,然后客觀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本文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文章首先從《中國詩詞大會》遭受到的非議切入,繼而引出自己的反思:我們的教育何時竟變得如此功利了?接著列舉才女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表現(xiàn),以及林清玄對于生活的感悟,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地引出“詩不為試,為余生”的觀點,總領(lǐng)全文。文章邏輯嚴(yán)密、見解獨到,行文流暢自然,值得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借鑒。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