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嶺
試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種種“無人”值守的公共設施或公共服務已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從無人售貨機、無人銀行柜員機、無人售票公交,直到眼下的無人值守圖書館、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對此,我們或許會聯(lián)想到:便捷、關懷、規(guī)則、秩序、管理、信任、自律、道德、進步、時尚、創(chuàng)新、失業(yè)……
某網(wǎng)站開辟“我也來說說‘無人……”專欄,現(xiàn)在請你來發(fā)聲。你可以將最熟悉的某種(些)“無人”公共設施(服務)與某一個詞或幾個詞連結起來,展開思考與聯(lián)想,表達你獨到的看法或體驗。注意: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導引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寫作該題,最關鍵的任務是“將最熟悉的某種(些)‘無人公共設施(服務)與某一個詞或幾個詞連結起來,展開思考與聯(lián)想”,要求比較寬泛自由,與“無人……”連結的一個詞或幾個詞(可以在題目材料給出的12個詞之外)都可以入文,但必須建立有機聯(lián)系,合情合理,切忌牽強附會;而且要盡可能呈現(xiàn)自己的“獨到”看法或體驗。
需要提醒的是,下筆前應該先界定“無人”的概念。本題中特指“無人值守”的公共設施或公共服務,如寫“無人機”“無人駕駛”的創(chuàng)新,或“車上無人讓座”應該接受道德拷問等,則屬于偏離題意?!拔乙瞾碚f說‘無人……”專欄并未限定文體,但“表達你獨到的看法或體驗”則表明應該采用議論文、記敘文這兩種主要的文體。
下面,我們主要談談如果寫成議論文,這道題目應從哪些方面來開掘主題。
一、探討“無人值守”的可行性。我們所處的時代,一方面在科學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為“無人值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可以在道德層面為“無人值守”提供有力支撐。對于前者,已經(jīng)普遍使用的無人售貨機,是技術的初步運用,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發(fā)展,又為“無人值守”的推廣提供了便利。對于后者,可以從“慎獨”思想,古代“路不拾遺,門不閉戶”的太平景象出發(fā),結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fā)展來談。
二、探討“無人值守”的優(yōu)越性。對于這一點,可以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一系列詞語進行展開。如“便捷”,馬云創(chuàng)辦的無人商店啟用二維碼支付形式,解決了“無零錢”“排隊難”的問題。再如“進步”,時至今日,科技的發(fā)展使“無人”也可起到管理和監(jiān)督的作用……
三、探討“無人值守”的不足處或不利影響。“無人值守”作為一種新興事物,有一些不足之處或不利影響自然在所難免。如,便利店中物品繁多,如果沒有店員幫助,不容易找到所需物品,這樣,“便利”反而變成了“不便”;再如,在公共場所,人與人的交往是最溫暖的場景,但“無人值守”則使人置身于個體的孤獨之中;還如,“無人值守”,也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失業(yè)……
四、探討對于“無人值守”的態(tài)度。“無人值守”勢必會改變人在社會中位置,面對這種改變,人們自然會產(chǎn)生恐慌,如何對待恐慌,自然值得思考;在推廣“無人值守”的過程中,問題肯定會不斷出現(xiàn),面對這些問題,是對“無人值守”全盤否定,還是辯證思考,也是寫作的一個方向……
佳作展評
視線之外的自律
文/ 王旌揚
種種無人公共設施已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從自動售貨機,到地鐵站里的無人圖書館,無人服務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發(fā)展階段,至今,“無人”儼然成了一種潮流,一種常態(tài),一種趨勢。
無人售票公交現(xiàn)已在大小城市隨處可見,而一些無人便利店、無人圖書館也已悄然步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值得我們高興的是,這些無人設施運作良好。隨著時代發(fā)展,人們更加文明與自律,更加重視規(guī)則與秩序,在公共場合也學會了約束自己、維護面子。
很多人認為,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文明時代。實際上呢?可能還只是一只腳進入了文明社會,另一只腳還在文明之外懸著呢。人們還遠遠不夠自律。
上述事例中的無人設施,并非真正的“無人”。而是在管理人員視線之內的、相對的“無人”。例如,上公交車,司機大叔總會用余光瞄一眼你有沒有刷公交卡;在無人便利店,且不說攝像頭的存在,意欲偷竊者首先要被身邊的其他購物者用眼神鄙視個一萬次。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表現(xiàn)出來的自律只是“視線之內”的自律,是處于隱形的監(jiān)督管理下的自律。
而這些只擁有這種層次自律的人,并不值得更高層次的信任。一旦到了視線之外,這些人是否還能遵守無人公共設施管理規(guī)范就很難說了。這大概能說明為什么共享單車在一些城市運行不順?!疤映觥绷舜蟊娨曇?,一些紙老虎般的自律就分崩離析了。大街上的共享單車停放整齊,小巷里的共享單車卻“缺胳膊斷腿”,鎖也早已不見蹤影。
某城市搞過一個街頭測試,在公交車站擺一箱硬幣供人急用,測試結果是:人人都能遵守急用才取、一次取用不超過五元的游戲規(guī)則。但如果把箱子放在哪個稍偏僻的地方呢?整箱硬幣不出幾個鐘頭就被“一鍋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無人公共設施固然好,“無人”這種運行模式在不久的將來也必然成為主流。但公民素養(yǎng)是否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人們的自律是否跟得上社會信任的腳步?“信任”與“值得被信任”達到同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人人都能在公共或私人場合做到自律,這還需要長久的努力。
視線之外的自律在每個人心中扎根之日,就是文明真正深入人心之日。那時,沒有人會因為自動售貨機故障而多掉的一瓶飲料而興奮地發(fā)微博;沒有人會以騎了一個小時共享單車沒花錢為榮;沒有人會魯莽地越過銀行自動柜員機的黃線偷窺他人信息。那時,大家無論在他人的視線之內還是視線之外,都能清楚地認識到:“嗯,我要按規(guī)矩行事?!?/p>
點評
作者先談無人公共設施悄然興起,再承前例舉無人售票公交、無人便利店、無人圖書館,并道出許多人的看法,即“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文明時代”。隨即,作者筆鋒一轉,提到“人們還遠遠不夠自律”。在此基礎上,作者剖析前面所說的無人設施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這種無人狀態(tài)下的自律,不足以得到更高層次的信任。再談欲讓“無人”模式成為主流,人們無論在公共或私人場合都得做到自律。最后,作者展望未來,并以此為結,蘊理性于感性中,形象感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