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么大,而我唯獨想念和熱愛的是那個村莊。因為那個村莊的水土養(yǎng)育了我,是我出生和度過童年的地方。
我們小時候吃飯很簡單,沒有飯桌,也沒有饅頭、燒餅。有的就是玉米磨的糝糝,早飯、晚飯每人一碗粥,午飯則是一碗高粱面剔尖,人人手里拿著一塊老咸菜疙瘩,喝一口粥咬一小塊老咸菜??删褪悄菢拥纳?,不論大人和小孩,一個個吃得可香呢。而且身體壯壯的,很少有人生病。那時大家吃飯都端著碗到各自的生活片區(qū),各找一塊石頭或木樁坐下來吃,那叫飯市。
我記得那時大人們邊吃邊低聲聊天,他們說:美國打朝鮮,我國志愿軍走出國門上前線援助朝鮮。前幾天都打過鴨綠江來了,又讓志愿軍給打過去啦!咱們志愿軍很可憐,缺吃少穿,吃的是雪拌炒面,穿的是破衣爛衫,風(fēng)餐露宿。
聽到大人們的言論,那時六歲的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錯怪媽媽了。媽媽平時所做的一切,我很不理解。媽媽常常曬一些胡蘿卜干,曬干以后裝在袋子里放在高處怕我們兄弟們吃。盡管那樣也防不住我和弟弟。我踩上板凳,弟弟在下邊扶著我,我伸著手使勁掏,總要偷吃一些。媽媽還把老玉米和黃豆炒在一起磨成炒面,然后同蘿卜干一起交到村公所,家家戶戶都這樣,最后再把這些東西運到前線,讓志愿軍叔叔們充饑。從那以后,我們再也不抱怨媽媽小氣、摳門了,而且我們兄弟也千方百計地每天省一口糧食,用來支援前線。
等我上學(xué)了,老師也常講戰(zhàn)爭的殘酷:朝鮮婦女、兒童、老人被殘忍殺害,房屋被燒掉。朝鮮小朋友的爸爸在前線犧牲,媽媽被殺害,無數(shù)孤兒過著流離失所、忍饑挨餓的生活。我聽了很恐懼,每當(dāng)天空飛過一架飛機,我就往家跑,覺得有媽媽在家好像就很安全。我想這是不是敵機來了,媽媽總是安慰我說:別怕,有志愿軍叔叔在為咱們保家衛(wèi)國呢!
我這年邁花甲的老人只想說的是老百姓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戰(zhàn)爭給人民會帶來巨大的傷害。不管是哪國民眾,人民安居樂業(yè)才是最終想要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