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學生才會主動探究,而探究源于問題。數(shù)學教學過程需要問題來活化,教學對象需要問題來觸動。因此,新知的生長點往往來自于一些能突出認知矛盾,激發(fā)探究欲望的問題———探究點。通過探究點的引領,借助于情境的支持,引發(fā)認知沖突,學生在原有知識經(jīng)驗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及時地做出調(diào)整,以適應新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講授“圓周角”一課時,為了得出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這個結論,我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獲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師: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等弧所對的圓心角相等。那么,同弧所對的無數(shù)個圓周角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學生在課前準備的圓上作出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兩個圓周角,并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生1:我用的是度量法。我在同一個圓上作出了同弧所對的兩個圓周角,用量角器量得兩個角的度數(shù)都是41毅,所以我猜測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生2:我用折紙的方法先剪出兩個相等的圓,并在圓上作出兩段等弧,再分別折出這兩段等弧的圓周角。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圓周角是可以重合的,所以我認為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在肯定學生的方法之后,教師借助幾何畫板進行展示,讓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結論具有一般性。
師:請同學們看幾何畫板,此時弧AB所對的圓周角蟻ACB的大小為38毅,當我改變點C的位置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3:蟻ACB的大小不變。
師:這說明弧AB所對的任意圓周角的大小都為38毅。接下來我再改變弧AB的長度,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4:圓周角的大小是隨著弧的變化而變化的。
師:我們發(fā)現(xiàn)弧AB所對的這兩個不同的圓周角是相等的,但我們剛才所用的三種方法只是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數(shù)學學習一定要講究思維嚴謹,那么你能證明這個結論嗎?(學生思考)
師:我們回憶一下證明角相等的方法有哪些?
生:三角形全等,等邊對等角,兩直線平行可以證明角相等。
師:這些方法在這里可以用嗎?這兩個角是出現(xiàn)在圓中,我們能不能利用圓的特性來證明呢?雖然弧AB所對的圓周角有很多個,無法確定,但是我們能否找到一個與弧AB有關而又唯一確定的角呢?
師:當一條弧確定了,它所對的圓心角的大小是否就確定了呢?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作出弧AB所對的圓心角∠AOB,并提問:“我們知道當弧不變時,圓心角的大小不變,而我們需要證明同弧所對圓周角的大小也不變。我們是否可以從探究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入手呢?”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帶著一連串問題去實踐探究,采用了主問題導學策略。教師在實踐中積極幫助學生建構對新知識的理解,通過動手操作進行猜想研學,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圖習慣、觀察習慣。為了證明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教師引導學生將新問題轉(zhuǎn)化為已學知識,追根溯源到證明兩個角相等的常用方法。可見,抓住問題的探究點,能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自覺興奮地投入到探求新知的教學活動中,進而實現(xiàn)有效學習。
(作者單位: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