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蝴蝶,多么可愛的小精靈!它在百花叢中,像一朵朵飛翔的彩云,穿插飛舞,讓你的心隨之而動,人們說它是“會飛的花朵”。這個小小的精靈,把世界裝扮得絢麗多彩。然而,若你只看到蝴蝶的“美麗”,而忽視其背后的深刻內(nèi)涵——意象,那就太可惜了!
歷史上普遍認為,美的藝術(shù)應是“意”與“象”的統(tǒng)一。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惫湃怂f含義頗深,也晦澀難懂,簡而言之,“意”唯有依靠“象”和“言”才能語義表達。在語文教學中,“象”是眼前看到的物體或是情景;而“意”可以理解為作者的心思、情感?!耙庀蟆币簿褪乔榕c景交融合一、凝練升華所成的藝術(shù)表象。
外國人叫月亮為月球,中國人說月亮叫廣寒宮。中國人看到柳樹,會想到與友人依依惜別,看到窗戶,會想到“不出戶而知天下”,看到蝴蝶會想到自由、浪漫、勇敢、堅強、愛情……中國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在山水自然之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皆已烙上了中國人的民族情感。
由此可見,想要讀懂語言,讀懂文字背后的各種意象就是必不可少的,小學語文的教學也不應當脫離這一點。關(guān)于意象主題課程的建構(gòu),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發(fā)展、研究。
一、意象主題課程建構(gòu)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選擇意象,確定主題
從具有豐富文化意蘊的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世界中確立文化意象為主題,如“大雁南飛”“翩翩蝴蝶”“折柳送友人”“望月思人”等。圍繞這個主題,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文化閱讀和文化活動為拓展,從教學到教育,從環(huán)境到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校內(nèi)到校外乃至家庭,充分利用并統(tǒng)合文化資源中的“相似塊”,形成形式多樣的綜合性的語文教育文化活動。
(二)文化閱讀,整合資源
教師要做的就是圍繞一個文化意象,搜集多種教材來建構(gòu)課程資源,編制文化閱讀手冊,精心遴選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文、小說、故事、民歌、對聯(lián)、成語、農(nóng)諺、童謠等文學體裁,重組教學材料,帶有引導兒童閱讀的方法與內(nèi)容提示,交給兒童自主學習的方式。
1.課程資源的整合,需要教師的廣泛閱讀。首先是文學,詩歌、散文、童話的視野,做好自己的閱讀摘記。其次是歷史、哲學、美學、古代文論等與意象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字。
2.涉及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必定是基于兒童的學習,不是資源的堆砌?!棒骠婧钡闹黝},古代、現(xiàn)代詩文中有許多藏有蝴蝶的形象,選擇適合兒童閱讀的材料,是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心理發(fā)展水平和學習接受能力,站在兒童的視角去研讀資源,舍得忍痛割愛。
3.品讀教材,讀出真意。教學前,教師務必深入閱讀精選教材,才能引領(lǐng)兒童真實地去看、去想文本用語的精妙,作者藝術(shù)感覺的細膩和體驗的真切。只有教師自己感覺到了才能心領(lǐng)意會,深入淺出地教學生。再次以“翩翩蝴蝶”主題為例:古往今來,蝴蝶常常是文人筆下的精靈。無論是它迷人的色彩、輕盈的舞姿,還是對自由的向往,都成為人們的贊美話題。據(jù)查證,古代有關(guān)蝴蝶的詩作有五千余首,宋朝謝逸一人就有三百多首,人稱“謝蝴蝶”。細細研讀這一首首詩歌,我們的教學中的“情境”也應是活生生的、鮮靈靈的,是美的、悠遠的、趣味的。
我們應當給學生一些長久的東西——豐富的形象和經(jīng)歷的意義,這比特定的知識更重要。這是一種體驗終于分析的審美設計。
二、意象主題課程的基本模式
(一)話題入手
基于兒童的個體經(jīng)驗引入話題,如“折柳送友人”的主題:春天到了,同學們看到嫩綠的柳條兒想干什么?再如“望月思人”的主題:中秋剛過,你們在中秋之夜都做了什么事?
(二)生活切入
打開教學與生活的屏障,在生活的回憶中走進物象的世界。如“大雁南飛”的主題:大雁什么時候向南飛,你見過嗎?“牧童騎牛”的主題:你見過牛嗎?牛兒有什么本領(lǐng)?
(三)主題文本閱讀
通過文本的精要閱讀,帶動對語言形式的感悟,細細揣摩文字的魅力。如“牧童騎?!币怨旁姟端姟窞橹?,“翩翩蝴蝶”以《詠蝴蝶》和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主?!端姟贰对伜返裙旁姀奈淖?、文學層面的閱讀,通過文本的指引和啟示,借助有關(guān)的聽說讀寫活動,引向作品所營造的意象世界,進而把握意象背后的東西。
(四)文本拓展閱讀
精讀文本之后,融入與意象相關(guān)的一個或多個文本進行碰撞或多元閱讀,綜合藝術(shù)、哲學、歷史等多種學科的視野,逐漸讓閱讀變得豐厚起來,從審美層面進行文化的滲透,實現(xiàn)學生知識與精神的構(gòu)建,豐富意象。
(五)綜合藝術(shù)
在同一意象下的音樂、美術(shù)、繪畫等與文體相融合,不斷豐富兒童心中立體豐富的形象,如“翩翩蝴蝶”中的“破繭成蝶”畫面、詩歌古韻、蝴蝶國畫等。
(六)回歸精神生活
在重視文化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xiàn)學生知識與精神構(gòu)建的生態(tài)教學。充分體現(xiàn)活動、開放、綜合形勢下的教學之美。如“牧童騎?!弊詈?,讓孩子們走進紛紛擾擾的社會現(xiàn)實中:閱讀《現(xiàn)代的城市孩子》,從中感悟現(xiàn)代社會需要牧童般寧靜悠遠安然自樂的心境。
蝴蝶給人們的印象通常是它的美麗,然而它要歷經(jīng)苦難,才能最終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語文教育正如那只被繭所縛的蝴蝶,如果沒有破繭成蝶的決心,就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轉(zhuǎn)化與蛻變!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威尼斯水城分校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