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源
摘 要:英語教學和計算機的融合,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整合策略
信息技術深層次融入英語課堂中,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中尋求主動發(fā)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得以體現(xiàn),也使學生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但在教學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信息技術深層次融入英語教學,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才能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課堂生成。在教學中通過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如競賽、合作、角色表演等),進行討論與總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xiàn)主體作用,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么,怎樣去學,遇到問題應怎樣處理,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信息技術深層次融入交互課件,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的深層次融入,高質量的交互課件的利用,使師生得以有效地交流和傳遞信息,使學生學會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設計課件中,應考慮以下內容:
1.課件設計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
2.課件設計要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要遵循教學基本規(guī)律和原則,要充分考慮教學過程的各個因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3.課件設計要體現(xiàn)高效課堂的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此外,教學課件應盡可能做到界面和諧,又要體現(xiàn)交互性。我在課件中設計了教師和學生操作的兩個主界面。教師在演示中可以隨意、隨時進入不同環(huán)節(jié),學生主界面上的三朵小花就是三道題目的按鈕,學生可以任意點擊一朵小花進入題目練習,完成每題后可以回到主界面再進行選題、做題。這種設計讓學生在感興趣地進行操作的同時,也便于教師、學生的使用。
下面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中四單元的Where is my car?中B部分 Lets talk為例,具體談談課件的制作。
課件分為以下幾部分:
(1)Free talk
先出示相關知識的對話訓練,讓學生圍繞Where is my pencil box?Its in your desk. 等句型,為即將學習的新授內容做好充分的鋪墊。
(2)Presentation
出示與課文內容相似的場景,在劇中小主人的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以下句型:
Where is my cap?
Is it in your bag?
Is it in your toy box?
Have a good time.
(3)Practice
將練習冊上的思考題制成分層次的網頁,學生可以利用幫助系統(tǒng)根據(jù)提示獨立完成,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協(xié)作學習,還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咨詢、求教。
(4)Expansion and Extension
用生活小錄像創(chuàng)設拾到各種物品的場景,讓學生先自由進行對話,把相互間可能的交流在現(xiàn)實中先小范圍操練,讓學生體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如何運用。
三、信息技術深層次融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基于信息技術的深層次融入,教學設計思想要突出以下幾點: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3.教學設計要有針對性
4.提倡合作學習
如,在教學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中四單元的Where is my car?中B部分 Lets talk,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在課前圍繞所設情景自編對話:Is this your pencil?No,it isnt.而教師課堂上通過投影儀出示新的句型:Is it in your bag?以及回答“No,it isnt.本節(jié)課主要掌握句型:Is it in your bag?Is it in your toy box?Yes,it is./No,it isnt.學生通過觀看網絡學習平臺上的課件,帶著上述主要問題隨機地進入教師設置的學習環(huán)境(即Where is my car?課件)中尋找答案,通過在網絡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師生間的討論或總結,讓學生知道怎樣詢問失主,以及怎樣把所拾物品歸還給失主。最后由學生自己整理并小結,再與課件中的總結進行對比、反思。
在信息技術深層次融入英語教學中,老師更多的是以管理者和引導者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他們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和研究各種知識和技能,其學習興趣、能力和效率才會不斷地提高。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