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軍 王明輝 李景潤
摘要:比較了6組藥劑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田蠐螬的防治效果,得出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60%高巧+40%衛(wèi)福、22.2%噻蟲·咯·霜靈防治蠐螬和增產效果依次由最好到較好。
關鍵詞: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蠐螬;防治效果;藥劑
中圖分類號:S435.652;S433.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20-0085-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1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Six groups of pesticides were used to control white grub on test. The two pesticides groups of 70% thiamethoxam+Metalaxy- M· fludioxonil,60% Gaucho+40% Vitavax,22.2% thiamethoxam+fludioxonil+metalaxyl-M,whos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white grub,plot yield,and stimulation effect were from the best to better,in turn.
Key words: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white grub; control; pesticide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中國重要的油料和經濟作物之一,也是大別山不可替代的油料經濟作物。蠐螬等地下害蟲已成為影響花生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一般可造成花生減產20%~40%,嚴重時減產可達到70%~80%,甚至絕收[1-4]。蟲害是影響花生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以蠐螬為害最為嚴重。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甲總科幼蟲的統(tǒng)稱,是地下害蟲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為害最嚴重的一個類群,其數(shù)量占地下害蟲數(shù)量的80%以上,影響花生產量和品質[5]。蠐螬在中國各花生產區(qū)均有發(fā)生,花生整個生育階段都會受到蠐螬危害[6]。因蠐螬生活在地下、隱蔽性強、種類多、食性雜等特性,使其防治尤為困難,當前生產中,化學防治仍是控制蠐螬的主要手段[7]。本研究通過試驗旨在篩選出防治效果理想的藥劑,為生產上有效防治蠐螬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地點
參加試驗的花生品種為鄂花6號。
羅田縣三里畈鎮(zhèn)聶家塆村花生田,試驗田平整,地力均勻,排灌方便,水肥條件一致,四周無陰蔽,前茬水稻。
1.2 方法
試驗于2016年4月23日播種,施45%復合肥375 kg作種肥,開溝條播,株行距17 cm×30 cm,每穴播2粒,密度30.00萬株/hm2。小區(qū)面積13.2 m2,試驗設7個處理,處理1,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新沂市科大農藥廠);處理2,60%高巧(德國拜耳公司)+40%衛(wèi)福(美國科聚亞公司);處理3,28.08%噻蟲·咯·霜靈(先正達艾科頓);處理4,22.2%噻蟲·咯·霜靈(先正達邁舒平);處理5,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先正達銳勝和亮盾);處理6,27%苯醚·咯·噻蟲(先正達酷拉斯);處理7,空白對照。每處理4次重復。8月8日全小區(qū)收獲計產,所采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軟件統(tǒng)計分析。
花生收獲期地下害蟲調查采用五點取樣法,每個處理四點取樣,每點取1 m2,挖土深度30 cm,調查并記錄樣方內蠐螬數(shù)量,與對照進行比較;每個處理選取一定數(shù)量莢果,記錄被害莢果數(shù)和重量。
計算受害指數(shù)、防治效果、防蟲效果和增產效果。
受害指數(shù)=∑(被害果×該被害果級值)/(總果數(shù)×最高級值)×100
防治效果=(對照區(qū)受害指數(shù)-處理區(qū)受害指數(shù))/對照區(qū)受害指數(shù)×100%
防蟲效果=(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藥劑處理區(qū)活蟲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100%
增產效果=(處理區(qū)產量-對照區(qū)產量)/對照區(qū)產量×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效
由表1可知,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處理的蠐螬平均數(shù)量最少(0.50個),其次為60%高巧+40%衛(wèi)福處理(1.25個),空白對照最多(3.50個);除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處理與空白對照的差異不顯著外,其他處理均與對照差異顯著。
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受害指數(shù)最低,為1.48;其次為60%高巧+40%衛(wèi)福和22.2%噻蟲·咯·霜靈,分別為2.27、2.86;空白對照最高,為13.05。藥劑處理組間,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防治效果、防蟲效果最好,分別為88.66%和85.71%;其次為60%高巧+40%衛(wèi)福,防治效果、防蟲效果分別為82.61%和64.29%,22.2%噻蟲·咯·霜靈防治效果、防蟲效果分別為78.08%和57.14%;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最低,分別為47.66%和21.43%。
2.2 不同藥劑防治花生田蠐螬的增產效果
由表2可知,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產量最高,為6.59 kg;其次為60%高巧+40%衛(wèi)福和22.2%噻蟲·咯·霜靈,分別為6.27、6.22 kg;空白對照最低,為5.65 kg;各藥劑處理均與空白對照差異顯著。
增產效果從高至低依次為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60%高巧+40%衛(wèi)福、22.2%噻蟲·咯·霜靈、28.08%噻蟲·咯·霜靈、27%苯醚·咯·噻蟲、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分別比對照增產16.64%、10.97%、10.09%、8.50%、7.79%和5.13%。
3 小結
綜合以上6組藥劑處理的蠐螬防效、小區(qū)產量和增產增效最終得出,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60%高巧(德國拜耳公司)+40%衛(wèi)福(美國科聚亞公司)、22.2%噻蟲·咯·霜靈(先正達邁舒平)防治蠐螬和增產效果依次由最好到較好。
參考文獻:
[1] 段愛菊,韓端華,王利霞,等.不同藥劑拌種對花生地下害蟲的防治試驗[J].花生學報,2011,40(4):37-40.
[2] 李 楊,韓 君,于春雷,等.七種殺蟲劑對暗黑鰓金龜成蟲和幼蟲的毒力及田間防控效果[J].植物保護學報,2012,39(2):147-152.
[3] 李 寧,王明輝,胡海珍,等.不同藥劑拌種對花生地下害蟲蠐螬的防治效果[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41(33):12884,12952.
[4] 渠 成,薛 明,張文丹,等.花生不同種植模式對蠐螬發(fā)生的影響及藥劑防治效果的比較[J].花生學報,2015,44(2):12-17.
[5] 李 曉,鞠 倩,趙志強,等.8種殺蟲劑對花生蠐螬的田間防效及安全性評價[J].植物保護,2013,39(4):159-163.
[6] 劉 瑤.山東省花生田蠐螬類地下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D].山東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
[7] 鞠 倩,李 曉,蘇衛(wèi)華,等.不同施藥方法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評價[J].花生學報,2016,45(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