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
2014年10月。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梅景秘色——故宮、上博珍藏吳湖帆書畫鑒賞精品展”。展品中有故宮博物院所藏宋克《四體書陶詩并竹窩圖》手卷一件。該手卷長十二米有余,展示時全部打開,讓觀眾得以近距離、全面地品賞這件宋克書作。筆者在現場觀看數遍,流連不忍去。其筆精墨妙,洵為宋克書作精品也。此卷宋克用四體書楷、行、章草、草書錄陶淵明詩四十多首,并畫竹石小景《竹窩圖》,讀宋克題記,知此卷是洪武三年(1370)宋克于云間徐彥明寓所期間所寫作品,此卷共分三次寫成,具體年款分別是這一年的九月十五日夜、十九日夜、二十四日夜。自以為宋克得意之作無疑。《展覽圖錄》關于這件宋克書法有如下說明:“然而。近年人們發(fā)現,在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有一卷與此雷同的‘雙胞胎作品。1985年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蕭燕翼先生發(fā)表論文指出‘故本(下稱‘故本)與‘普林斯頓本(下稱‘普本)皆系偽作,并認為‘故本為錢博所臨仿(金運昌注)。蕭燕翼先生于1985年《故宮博物院院刊》初論此卷即下此論斷,再于2000年出版的《書法鑒識》一書中再申此論。2005年蕭燕翼著《古書畫史論鑒定文集》也收入此文。如此看來。這件宋克《四體書陶詩并竹窩圖》在故宮博物院專家的研究之下是被判成偽跡的。
筆者關注宋克書法多年,亦曾發(fā)表宋克研究之論文。故對這件宋克長卷被判定成偽作的結論一直有所不安。于是查檢蕭燕翼先生的論文,見其主要論據如下:
總的感覺是,“故本”的書畫水平要比“普本”略高,竹石小景的畫法有出入,但陶詩的書寫,雖然“故本”有烏絲欄界格,也有詩篇的多少不同,但其余的楷、行草、草書三體詩,不僅行款完全一致,用筆、結構亦絲毫不爽。其出于一人之手無疑。這就出現了問題:既然款書說明是宋克于庚戌九月問。因寓于友人徐彥明家,而為其所作,那就不可能有同時作兩本的道理。第二個問題是:兩本書法既然完全相同??梢阅胯b為出于一人之手。如此則兩本皆偽。亦應無疑議。
那么需要沿著蕭先生的論據原始證據“故本”“普本”考察。雖然憑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網上公布的不夠清晰的照片初步判斷,這兩件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因為基于基本判斷“出自一手”的“寫本”不可能每一個字的布局位置完全相同。但仍需實地考證查看原作再做定論。為此筆者于2016年4月末探訪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庫房時特別仔細查看了這件“普本”。確信“普本”為臨本無疑。并認為“故本”與“普本”之間有著較大不同。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對蕭先生的“故本”“普本”皆偽的意見提出不同意見。
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藏本即《石渠寶笈》《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本,沒有題跋。故宮博物院藏本未見著錄。后有天順七年(1463)錢溥、萬歷丙戌馮大受、光緒十五年(1889)費念慈題跋。
盡管這兩卷文字長短不同?!捌毡尽眱H錄陶詩二十九首,“故本”則如錢溥跋文所述為四十四首。而且用章草所書的十五首以及兩次題記“九月望日夜宋克書”“庚戌九月十九夜書陶靖節(jié)真書、章草數紙時已三鼓矣。宋克識”為“普本”所無。兩幅竹石小景畫水平差距較大。雖有這些不同。但凡是所錄相同內容的陶詩以及題記皆具有“復制型雙胞胎”(圖1)的特征。也就是說。除了文字內容一致之外。每行字數、每字位置、每字形態(tài)皆相一致。若是同一個人寫同一內容的文本,不可能去苛求每一字的位置相同,因此這類雙胞胎至少必有一件屬于以下兩種可能性中的一種:“雙鉤廓填”或“精確臨寫”。這兩卷比較容易排除“雙鉤廓填”的可能性。那么只要確定這兩件是否都是“精確臨寫”?;蚴谴_定其中有一件是母本。疑問就可以解決。
判別母本還是臨寫本的方法是:書寫節(jié)奏、運筆速度自然的就是母本。臨寫本總能夠看出筆法不暢、書寫節(jié)奏差失、關節(jié)臃腫、線條無力的毛病。也就是古人說的“行氣不順”。因為臨寫者不可以做到放筆直書。因為一邊要保證字形相似一邊還要保證布局相同??倳髀冻鲂泄P的不自然。失去節(jié)奏。這兩件正好體現了自然書寫與精確臨寫的不同。
“普本”經我上手細看后確認,紙張曾經做舊染色。更重要的是能比較出“故本”與“普本”二者書法習性不同?!捌毡尽钡膯稳伺曰蛘呷俗植渴椎摹柏保牍P角度夸張,是歷來所見宋克書法所沒有的,不論是41歲書寫的《七姬權厝志》刻本。還是44歲寫于九月望日夜為沈鉉之子用四體所書的《錄子昂蘭亭十三跋》。都未見這樣夸張的“丿”入筆角度(圖2)。
比較任意兩段行草,可以很明顯看出,“故本”書寫暢快,節(jié)奏自然,而普本雖是高手所臨。但明顯看出失去節(jié)奏速度后的線條軟弱。以及轉折關節(jié)處的臃腫(圖3)。
再比較幾個細節(jié)的單字,也不難得出相同的結論(圖4)。
判定了“故本”是自然書寫?!捌毡尽笔桥R寫。也就可以判定“故本”是母本?!俺鲇谝蝗酥帧钡目赡苄约纯膳懦?。因為沒有人自己臨寫自己的作品。也就推翻了兩本皆偽的前提依據。
再看兩段竹石小景?!肮时尽崩L畫水平明顯高于“普本”(圖5)。
宋克精于寫竹,在當時也有名氣,倪瓚有詩《題宋仲溫竹枝》:“畫竹清修數宋君。春風春雨洗黃塵,小窗夜月留清影,想見虛心不俗人?!蓖瑫r代人張憲有詩題《仲溫畫扇上作假山棕蕉梧竹》。據徐沁《明畫錄》記載宋克畫竹,“雖寸崗尺塹,而千篁萬玉,雨迭煙森,蕭然絕俗。嘗于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蓋自克始也”,可見宋克畫竹絕非俗手,而且是朱竹畫的創(chuàng)始者。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有宋克《萬竹圖卷》作于洪武二年(1369)。有同時代人董昶題跋,可信為真跡,與“故本”比較,筆墨頗為一致(圖6)。
蕭先生在其論文中也寫道:“‘普本的構圖筆法皆松懈無神采,竹葉作點狀,散亂浮躁:‘故本畫法要精整得多,無論窠石、竹葉,其筆法沉穩(wěn),并具有一定的變化,顯然,藝術水平高于普本?!倍疫@兩段竹石小景與書法皆為相同的紙張?!肮时尽钡漠嬇c最后的一段題記是寫在同一段紙上,只是畫了一道線隔開。也就排除了“故本”竹石畫是后配的可能性(圖7)。endprint
蕭先生進一步推測。錢溥、錢博兄弟參與了作偽這兩件。更指出錢博是作偽者。理由是錢博的楷書更接近宋克:“至于仿宋克書數本的做法,也許是居心作偽,也可能是一時游戲之作。當時已身為高官的錢氏兄弟。為了避嫌,又故意賣了個破綻:倘觀者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
錢溥(1408-1488)。正統(tǒng)四年(1439)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錢博,錢溥弟,正統(tǒng)十四年(1445)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錢氏兄弟華亭人,皆年輕中進士,書法皆學宋克。晚明詹景鳳評其兄弟書法“未免爛熟之譏”。
且不論錢氏兄弟皆年輕即中進士。難有作偽之嫌。蕭先生顯然忽視了。若是“錢博仿宋克書數本”,不可能會每字位置完全相同。其實在明朝初年,許多人的楷書都與宋克相似,因為宋克影響了這一代人。不止是錢氏兄弟,還有楊榮、沈度、沈藻、錢溥、于謙等人的楷書都與宋克有幾分相似,這樣沒有確實證據推理。不免有些隨意發(fā)揮而難落到實處。
蕭先生并不懷疑“故本”卷后的錢溥題跋的真,若觀錢跋,可以看見錢溥與宋克的明顯差距(圖8)。其中“陶靖節(jié)詩”“宋克仲溫”數字可以與前面的宋克書四體陶詩相同的字比較,筆力結字皆有不同,一代宗師與“好而樂之”的追隨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圖9)。錢溥題跋說明此卷的得到經過后云:“吾甫冠酷愛其書。及得是卷攜之展玩不釋諸手,至老雖無成,然亦不失其體,蓋好而能樂者也。是用珍襲以殆后云?!敝v明自己弱冠即酷愛宋克書。至老雖然書法沒有成就總算仿得其體,只能算是個“好而能樂者”,知道自己與宋克的差距?!肮时尽鼻昂笾虚g都鈐上“錢溥私印”可見對此卷的珍愛。
錢溥題跋于天順七年(1463),說此卷原藏于霍砂“富昺家”。被其兒子質押酒錢于京師,錢溥的兒子錢岐“用重價購而得焉”,據萬歷十四年(1586)華亭馮大受題跋,錢溥之后此卷藏于華亭曹時中(定庵,1432-1521),后歸戴玉臺又顧從義又潘完齋,馮大受又從潘完齋兒子潘汝貫手中購得此卷。從徐彥明到馮大受,皆華亭人,此卷明代皆在華亭人之間相傳。晚清費念慈題跋此卷。又有吳湖帆題跋稱此卷曾歸過云樓顧文彬再歸孫邦瑞,吳湖帆稱此卷比宋克《萬玉圖》(即前述《萬竹圖卷》)精美十倍,“精彩尤在《七姬志》之上”。
以“故本”與其他公認的宋克書法相比。則找不出任何筆跡學上或者文獻學方面的硬傷。唯一可議的是,宋克在卷中前后兩處提及他在云間寓居于徐彥明家,而前后兩次中有一字不同,前書“徐彥明”,后書“徐彥民”,蕭先生認為宋克沒有將朋友名字寫錯的道理?!靶焓?,字介庵,為宋克好友,前所述草書《唐宋人詩》,亦為徐彥明所書,宋克當不至將友人的尊名書錯。而錢博用意則分明告訴觀者,此非宋克真跡,信不信由你汝,他是不負責任的?!笔捪壬夹鞆┟魈枴敖殁帧钡醋⒚鞒鎏?。本人也未考出徐彥明更多的生平信息,尚無法核實,若徐彥明字“介庵”,宋克當書朋友字號而不會書其大名。
只知道宋克不止一次訪云間時住在徐彥明處。至正二十年(1360)書寫《唐宋人詩》即為徐彥明所書,此卷現藏上博。除此之外,未發(fā)現更多有關徐彥明的資料。最后的上款是寫錯了還是徐氏自己改了名?盡管無從揆度。但是確有一種可能性被蕭先生忽視了。那就是,入明以后,徐氏將“彥明”字改成“彥民”是為了避“大明”之諱。關于明初將國號列為禁諱一事,目前學界研究不多,學界常見例舉是洪武年間“明州府”因避國諱而改成“寧波府”,但這是地名避諱,還不能說完全對應我們此外的人名避諱。據筆者所知,明初人名避國諱的情況目前僅王崇武、陳學霖等學者有過討論。其中王崇武在《論明太祖起兵及其策略之轉變》一文中曾引宋濂所作墓志銘為例,如宋濂所撰《元故處州路總府經歷祝府君墓銘》,墓主為祝大明,墓志云:“府群諱大明,后避國號更之為大朋?!边€有畫家元末明初趙元入明后自稱“趙原”。也是自己改名以避前朝國號或朱元璋名號也是一例。祝氏在明初可將其名由“大明”改為“大朋”。徐彥明為什么不可以因避國諱而將“彥明”改為“彥民”呢?如此推之。則蕭先生所說因后人仿作而故意寫錯的說法是很難完全成立的。萬歷十四年(1586)馮大受題跋也稱“蓋為予鄉(xiāng)徐彥民贈者”而不稱“徐彥明”。說明馮大受對鄉(xiāng)賢“徐彥民”并不陌生。這種類型的避諱。并非官方要求,而是一種自主的行為,可避可不避,有人避了,不能以此作為辨?zhèn)蔚囊罁?/p>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故本”《四體書陶詩并竹窩圖》是一件符合宋克書寫、繪畫特征的作品,若根據虛構的依據判定其為偽作。則有可能會演出一出真?zhèn)蔚怪谩⒚髦槊蓧m的錯案。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