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珍 劉美紅
【摘 要】目的: 探討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抑郁癥的影響價值評價。方法:參與研究的100名患者,從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100名患者分為兩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患者為對照組,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的患者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護理模式護,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各項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可比性。結(jié)論: 老年抑郁癥患者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療效顯著,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 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老年抑郁癥;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98-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Methods:A total of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receiving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ame nursing model was used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data discrepancy is comparable.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car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geriatric depression; nursing effect
老年抑郁癥患者是指年齡≥60歲的抑郁癥患者,患者臨床癥狀不典型,最為常見的是激越、焦慮,同時伴有認知障礙以及生理不適,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xiàn)自殺的念頭,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較大,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的系統(tǒng)化護理十分必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研究的100名患者,從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100名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性有27人,女性有23人,年齡區(qū)間在60-84歲,平均年齡為(70.28±2.92)歲,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2.55±0.7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有24人,女性有26人,年齡區(qū)間在60-84歲,平均年齡為(70.24±2.38)歲,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2.51±0.44)年。實驗對象中的94名患者,必須符合以下標準:①年齡在18-80歲之間;②體力、精神狀況良好,對答如流;③無影響研究的既往病史以及合并病史;④了解本次研究后自愿參與;研究人員將上述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護理人員予以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傳統(tǒng)的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對于抑郁癥患者,護理人員應多多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盡可能的給予患者情感關懷,大部分患者由于晚年生活的角色改變,親人陪伴在旁的時間較少,極易出現(xiàn)抑郁癥狀,護理人員可鼓勵病友之間相互交流,從而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護理人員應與患者講解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糾正患者的錯誤觀點,引導患者進行自我安慰,保持愉悅的心情,讓患者正確的認識疾病,鼓勵患者勇敢的面對疾病;護理人員可對患者的進行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方式以及肌肉放松,通過調(diào)整呼吸狀態(tài),緩解緊張,達到放松的狀態(tài),同時可讓患者自主進行肌肉放松,培養(yǎng)患者的肌肉放松意識,讓患者獲得最佳的放松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在科室定期舉行團體活動,鼓勵患者參與,讓病友之間多多互動,為早日融入社會打下基礎,可讓患者一起進行簡單的小游戲,跳健美操、剪紙、繪畫等,也可鼓勵患者講述自身的往事,增加對生活的熱情,減少臥床休息時間[1-2]。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滿意度評分 評分量表由科室自制,0-100分,70分為分界線,70分以下為不滿意,90分以上為十分滿意;收集好每位患者填寫的評分表,評分表應讓患者簽名簽日期,以保證量表數(shù)據(jù)真實性,評分表中的內(nèi)容包括: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評價、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度、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工作態(tài)度等。
1.3.2 護理人員使用HAMD評分(漢密斯頓抑郁量表)對患者的抑郁狀況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低,抑郁程度越輕。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4 統(tǒng)計學方 100名患者的觀察指標均使用SPSS20.0數(shù)據(jù)包處理,實驗中的計量資料(x±s)使用t檢驗,計算出的P值,(P<0.05)以證實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具有可比性。
2 結(jié)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我國已經(jīng)逐漸進入老年化社會,隨著空巢老人數(shù)量的增加,我國老年抑郁癥[3]患者的人數(shù)也不斷的增加,老年抑郁癥的發(fā)生原因與心理、社會、軀體等密切相關,該疾病發(fā)病早期癥狀不典型[4],通過會被認為是情緒低落,心情不佳,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而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的系統(tǒng)化護理是提升治療效果的有效方法。系統(tǒng)化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相比,通過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方法,有效的促進了患者疾病的好轉(zhuǎn)[5-6]。
本次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老年抑郁癥患者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HAMD評分,緩解患者的抑郁程度,促進疾病的好轉(zhuǎn),提升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顯著,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雙梅.一對一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對老年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癥狀的影響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12):99.
[2] 高彩霞,張利寧,郭小平.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SAS、SDS評分及 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15(2):220-222.
[3] 孔德花.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呼吸內(nèi)科老年焦慮抑郁患者中的 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7,7(12):283-284.
[4] 盧艷.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干預對老年病誘發(fā)抑郁癥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心理醫(yī)生,2017,23(26):39-40.
[5] 許修平,羅俊梅.心理護理干預結(jié)合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3):326-327.
[6] 應薦,徐福松,魯龍光. 心理疏導療法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