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雯
摘要:作者用機器人之間的父女情感來構架出感情的產(chǎn)生、責任的產(chǎn)生、時間對人的影響、以及人的欲望的呈現(xiàn)等一系列的表達。
關鍵詞:時間;情感;欲望
《花與鏡》是張?zhí)煲韺懙闹衅≌f,發(fā)表于2017年4月號的《山花》。故事通過機器人父親彼得對于警方質(zhì)疑而回憶了他之前二十四小時所經(jīng)歷過的事情,而展開了這個機器人父親,對他女兒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人類欲望和罪惡的故事。文章的題目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花與鏡”,花在這里有了新的解釋,作者從彼得講的故事開始說起,故事《毛毛與時間竊賊》當中灰先生本身沒有生命,不占有時間,只能靠坑蒙拐騙,竊取人類心中生長的時間花,把花瓣卷成煙抽下去才能活下去……
時間花在這里變成了一個具體的物,是一種花,這種花在溫蒂的配圖繪本當中,成為了用“果子露一樣橘綠和粉藍色綢緞縫上去的”圖案,這是一種具體的圖案,之后“我”說到了時間,彼得在給溫蒂讀書的時候,對她說書上的語言“時間是生命,生命在人心中?!边@樣一來,這朵被縫在繪本書上的有著具體形象的時間花,在“我”的闡釋中,就不僅僅是那種普通的橘綠和粉藍的形象,而是代表著生命的生命之花。
故事之后開始介紹永遠重復五歲的機器人溫蒂,說到作為父親的彼得對她的寵愛,并在其后繼續(xù)補充關于時間花的感嘆“她也得不到全本的《毛毛》。她的父親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與此相反,我才是那個時間竊賊,我偷盜時間花,讓它們一年一年為溫蒂續(xù)命?!?/p>
提到“花”的寓意,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小王子》當中對“花”和愛情的理解,小王子被教會付出了時間去對待的東西,是與其他同種類的東西相區(qū)別的證據(jù),他對他澆灌的花所付出的,使他的花區(qū)別于其他的所有的花。那種付出的時間和澆灌以及呵護,便是他的感情。
本篇當中,這種區(qū)分以及對感情的剖析是通過比較而來的,修護溫蒂的指甲,使得彼得不得不把溫蒂帶到開妓院的蒂亞戈那里,相同溫蒂的型號的機器人,大部分不是在博物館,就是已經(jīng)被淪為了機械人性工作者,這次溫蒂需要的腳趾甲就是從一個叫黛朵的小機器人性工作者的身上取下來的。
但在取了之后,黛朵卻用謊言與溫蒂調(diào)換了身份,在夜晚的幾個小時,彼得修理好了“溫蒂”之后,還去進行了自己的工作,等他回到家,他才發(fā)現(xiàn)了“溫蒂”并非自己的女兒,她是黛朵假冒的。
值得稱道的是,時間澆灌的愛以及愛最初的聯(lián)系,在這一區(qū)分的過程當中,由彼得給黛朵的敘述,敘述他與溫蒂如何相遇,溫蒂如何對他而言變得重要且不可取代而展開,就像最開始“我”敘述的那樣,彼得在照顧溫蒂,盜取時間花,延續(xù)溫蒂生命的過程當中,付出他的愛,感受溫蒂給予他的愛。
這種愛,在“我”給溫蒂講那本《毛毛》的故事當中時,就有所表現(xiàn),“讀到壞人灰先生與毛毛的第一次交鋒,我和溫蒂會暫時分角色扮演。我來當陰森森的灰先生。我陰森森的念不要白費力氣了,你根本不是我的對手!溫蒂-毛毛睜大眼睛,柔聲說,難道沒有人愛過你嗎? 在故事中,毛毛說完這句,壞蛋就大驚失色地敗退了?,F(xiàn)實中我每次都會從角色里跳出來說:“有,那就是你啊?!薄北说迷谶@里說著溫蒂對他的愛,在文章中間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當他們還叫做薩姆和露西的時候,文章也對這種感情進行過描述,薩姆被醫(yī)院的男助產(chǎn)士拋到了大街上,而此時的露西被她原來所在的家庭中的“爸爸”扔到了聚集著準備焚燒、搗毀機器人的集中地點,兩個機器人的相遇,語言的對話,成了第一次情感的交流,露西被薩姆鼓勵著,她說“我喜歡你,薩姆……”她即將要被報廢掉了,她問薩姆,報廢是什么意思,薩姆對她說,報廢是一種很小很小的病,簡簡單單就能治好,……在他們尚未被搗毀前,露西過來,對已經(jīng)被機器人堆埋得僅剩一個腦袋和半個胸膛在外面的薩姆悄聲說,“嘿,我要吻你一下,薩姆。我吻你一下,你就永遠不會忘掉我了?!弊罱K,所有被焚燒、肢解搗毀的機器人被送到了廢物熔煉廠,薩姆幸運的被變成了輪船工人彼得,過了三年,他贖買了自由,在一個流動馬戲團找到了露西,之后她成了他的女兒溫蒂。
愛,在文章的結尾部分以總結的形式進行了又一次的表達:“溫蒂,在你用一枚親吻把我錨定在時間的湍流里之后,我和你就不再有別的名字。我們沒有時間,我得從人類那里盜取時間花,來維持你的生命。不是因為尋找奧茲國的冒險,而是因為要承載你的治療,我才有了心。你是比正品更珍貴的贗品。在一切虛假的血肉呼吸之中,只有我對你的愛是真實的,比時間花還真?!睈墼谶@里對時間,對時間花和花做了類似于總結性的表述,彼得對溫蒂的愛,在付出當中得以真實得以形成也得以完滿。
如果說“花”以為著時間、生命以及彼得給溫蒂的愛、那么“鏡”可以看做是人類欲望的一種表述。
機器人被制造,被燒毀,陪伴型兒童機械人被研發(fā),但因其乖順可愛,激發(fā)了人的破壞欲而被停產(chǎn),最終被淘汰成了成人泄欲的工具,無論是與溫蒂有著同樣型號面孔的黛朵,還是普通被人類灌了硝酸的機械妓女亞希暖,甚至是被彼得找到前在馬戲團供人泄欲的露西,甚至結尾當中提到了露西作為陪伴型機器人的時候,她當時家庭的父親對她做的種種。她們沒有反抗的可能性和余地,她們甚至不是人類,她們都是機器人,但這些罪惡和表述都是人類的欲望的一種反應。
鏡,作為映照著現(xiàn)實種種的平面,無不體現(xiàn)著各種人性的殘酷,機器人并不是真正的人,從最初阿西莫夫所創(chuàng)作的機器人系列小說當中為機器人構造出的三大定律就指明了機器人的存在是為人類服務的。
然而這些愛與責任被幻化在了機器人彼得和溫蒂的身上,真正的人類卻表現(xiàn)的像是只剩下了獸性的存在。
這是“鏡”中之物,作者在標題確立的時候,就指明了這些問題,罪惡是不容回避的,相似的現(xiàn)實問題確實存在,人們無法將他們只是視為鏡中之物,而應將鏡,是做審視自身的參照,我們追尋著花,追尋著愛,為那些花付出我們的愛,付出我們的時間,同時,我們無法忽視那鏡,鏡像,和那些鏡像所代表的種種。
(作者單位:西安市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室,陜西 西安 710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