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苦難與救贖

2018-01-12 10:57:15張磊
青年文學(xué)家 2017年36期
關(guān)鍵詞:救贖死亡宗教信仰

摘 要:遲子建是中國當代優(yōu)秀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特色鮮明,意蘊豐厚,以其濃厚的溫情風(fēng)格在文壇獨樹一幟。2013年,遲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問世。這部作者用時最長、篇幅最長的中篇小說,突破了以往溫情的風(fēng)格,顯得更加凄絕、蒼涼、悲苦。本文擬從三個方面探析這部小說的獨特之處。一是對傳統(tǒng)死亡主題的突破性敘述;二是愛情主題與女性意識;三是宗教信仰與心靈救贖。

關(guān)鍵詞:死亡;愛情;女性;宗教信仰;救贖

作者簡介:張磊(1994.4-),女,漢族,遼寧省普蘭店市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6-0-02

遲子建自八十年代踏入文壇以來,一直筆耕不輟,逐漸成為一位高產(chǎn)且優(yōu)秀的當代女作家。蘇童對她的小說曾如此評價:“遲子建的小說構(gòu)想幾乎不依賴于故事,很大程度上它是由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折疊而來,一只溫度適宜的氣溫表常年掛在遲子建心中。因此她的小說有一種非常宜人的體溫。如果說遲子建是敏感的,那她對于外部世界的隔膜和疑惑進入小說之后很神奇地轉(zhuǎn)換為寬容,寬容使她對生活本身充滿敬意。”[1]遲子建始終以細膩的筆觸描摹著故鄉(xiāng)北極村和生活在北極村的百姓,描摹生活在都市中的底層市民,她習(xí)慣將自己的生命體驗融入作品中,所以她的小說總能給人以最真切的感受,而這種情感往往是富于溫情的。讀遲子建的作品,如飲一杯熱茶。

《晚安玫瑰》是遲子建近年來的新作,講述了一個來自鄉(xiāng)村的女孩趙小娥在哈爾濱的各種經(jīng)歷。趙小娥在大學(xué)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報社做校對工作,在租房時結(jié)識了猶太女人吉蓮娜。小說以這兩個女性的命運為主要情節(jié),跌宕起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溫情風(fēng)格,使讀者感到一絲悲苦的氣息。本文結(jié)合這兩位女性的人生經(jīng)歷,從三個方面探析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

一、對傳統(tǒng)死亡主題的突破性敘述

在遲子建的作品中,死亡是常見的主題之一。她的小說中,死亡多是迅速的、自然的,沒有過度的渲染,給讀者帶來沖擊卻不顯得突兀,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悲傷而不絕望。小說《晚安玫瑰》則是遲子建對死亡這一主題的又一突破性嘗試,既保留了原有的死亡敘事風(fēng)格,又增添了新的元素,即復(fù)仇和弒父。

趙小娥來自鄉(xiāng)村,但鄉(xiāng)村給她帶來的回憶卻是痛苦的。她的母親在鬼節(jié)那天被強奸,她是強奸犯的女兒。養(yǎng)父性情暴虐,小娥的母親受盡折磨,在小娥十二歲的時候含恨離世。繼母的到來使她的生活更加艱難。長大之后的趙小娥離開故鄉(xiāng)克山,來到哈爾濱求學(xué)工作。離開家鄉(xiāng)以后,她從來不和任何人講述自己的身世,希望用這種方式掩蓋不堪的回憶,重獲新生。但在她內(nèi)心深處,卻深埋著永遠都忘不掉的恨,她恨自己的生父讓她身上流著骯臟的血,這種頑固的情緒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愈來愈牢固。終于,趙小娥在男友齊德銘的父親創(chuàng)辦的工廠中,發(fā)現(xiàn)了一絲線索。印刷工人穆師傅同是克山人并且有過犯罪前科,小娥費盡周折接近他,并拿到他的頭發(fā)做了親子鑒定。當鑒定結(jié)果證實兩人的血緣關(guān)系時,她便起了復(fù)仇之心。最終,在趙小娥的計劃之下,生父穆師傅溺水身亡。

八十多歲的猶太后裔吉蓮娜和趙小娥一樣背負著沉痛的記憶。她的生父被反猶分子打死,繼父為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強迫她嫁給一位日本軍官。吉蓮娜誓死反抗,還是遭到了日本軍官的強暴,最后依靠裝瘋賣傻才得以擺脫。這件事給吉蓮娜的心靈造成了重創(chuàng),柔弱的她便開始了自己的復(fù)仇計劃。她按劑量把砒霜放入繼父吸食大麻的煙槍中,長此以往,他的身體開始感覺到不適,最終命喪黃泉。人們以為他是吸食鴉片過度而亡。毒死繼父的事成為吉蓮娜一生的秘密,折磨著她,成為她痛苦的源頭。

趙小娥和吉蓮娜溫柔善良的性格與她們的“弒父”行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也不難理解,她們不幸的童年在她們心里埋下了復(fù)仇的種子。她們的父親都是自私冷酷的,試圖以強大的父權(quán)將她們推向苦痛的深淵,讓她們感到萬分屈辱。作為具有強烈反抗意識的趙小娥和吉蓮娜,和作為施虐者的父親,對立的沖突爆發(fā),便導(dǎo)致“弒父”這一情節(jié)的發(fā)生。這種矛盾激化導(dǎo)致的死亡和之前小說中用溫情掩蓋死亡帶來的悲傷大相徑庭。這種方式意味著在男權(quán)壓迫之下的女性希望除掉作為施暴者的男性,但是卻并不能給女性帶來真正的心理安慰,反而把她們推進了心理的煎熬之中。她們雖然性格柔軟卻也帶著尖銳的刺,就像“玫瑰”一樣。她們復(fù)仇的行為使讀者感覺到陰森可怖。作者將女性置于矛盾之中,其隱含的感傷情愫又使小說有了一種凄清的色彩。

小說《晚安玫瑰》中,遲子建仍希望給讀者帶來美的體驗,仍希望用愛來消除心中的恨。溫暖的愛和死亡帶來的絕望使小說擁有了獨特的敘事美學(xué)張力,這種情感的跌宕起伏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死亡敘事,獨具匠心。

二、愛情主題與女性意識

“在文學(xué)作品中,愛情總是一個與女性相連的永恒主題,女性文學(xué)始終吟唱著愛情的歡歌和悲歌?!盵2]遲子建小說中也不乏愛情的元素?!锻戆裁倒濉访枋隽藘蓚€女人的愛情故事。

吉蓮娜是長期生活在哈爾濱的猶太后裔,但這個精致優(yōu)雅的女人卻終生未嫁。她的愛情故事如同一個謎一樣讓人好奇。后來才知道,她年輕時曾與一個蘇聯(lián)外交官相戀。這段戀情雖然短暫,卻讓吉蓮娜終生刻骨銘心,影響了她的一生。

吉蓮娜的愛情猶如一段曠世傳奇,相比之下,趙小娥的愛情顯得平庸世俗了一些。小說記述了趙小娥三段情感經(jīng)歷。她的初戀來自農(nóng)村,相貌平平,待人厚道,兩人惺惺相惜,最后卻因為陳二蛋父母的反對而分手。趙小娥的第二次戀情是通過網(wǎng)絡(luò)聊天認識的。宋相奎是政府的公務(wù)員,離鄉(xiāng)背井卻每個月都寄錢回家貼補家用,他的孝順打動了趙小娥,兩人走到了一起。但是沒想到宋相奎是個表里不一的人,他一心追求利益,對領(lǐng)導(dǎo)卑躬屈膝,對下屬高傲自大。趙小娥的一心一意換來的卻是他的背叛。宋相奎最終與在哈爾濱有房產(chǎn)的啞女柳琴結(jié)了婚。第三段戀情開始的有些戲劇化。齊德銘在超市險些丟掉錢包,在趙小娥的幫助下制服小偷,由此開始感情上的交往。然而,齊德銘卻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堅信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旅行箱里一直放著一件壽衣。兩人雖有爭吵,但也逐漸磨合,就在兩人即將修成正果時,外出的齊德銘卻因為突發(fā)心肌梗塞而不幸去世。三段失敗的戀情給趙小娥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刺激。雖然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慢慢恢復(fù),但是依然使她變得絕望。

通過對遲子建小說的歸納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她對女性生活和女性命運進行了大量的描寫,她的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女性主題和女性意識。她的早期作品主張男女兩性應(yīng)當和諧共處,平等相待。然而在《晚安玫瑰》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遲子建小說中一貫表現(xiàn)的和諧的兩性關(guān)系被打破,男性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保護者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傳統(tǒng)、封閉、勢力、悲觀的男性,愛情不再是美好的歸宿而是無望的存在。吉蓮娜和趙小娥追求愛情的過程也是內(nèi)心慢慢成熟的過程,她們在經(jīng)歷坎坷的童年之后,終于收獲了美好的愛情,然而甜蜜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久便墜入了深淵。作為對愛情充滿希望的女性,這種打擊是殘酷的,對她們的人生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遲子建超越了傳統(tǒng)的男女依附的性別意識,女主人公試圖從愛情里尋求慰藉,受挫以后孤立無援,只能自我救贖,獨立自主,自立自愛,女性逃離了男權(quán)社會的女性規(guī)范,更加強大。這部作品也反映了遲子建對愛情的新態(tài)度,就是,愛情不是萬能的,不是救贖心靈的解藥。

三、宗教信仰與心靈救贖

遲子建對生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體驗,她說:“我覺得生活肯定是寒冷的……人就是偶然拋到大地的一粒塵埃,他注定要消失。人在宇宙是個瞬間,而宇宙卻是永恒的。所以人肯定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蒼涼感,那么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這個蒼涼的世界上多給自己和他人一點溫暖?!盵3]在《晚安玫瑰》中,遲子建就塑造了這樣的兩個角色——吉蓮娜和趙小娥,她們的生命是悲苦的,是充滿負罪感的。在蒼涼的人世間給他人帶來溫暖是遲子建的追求,體現(xiàn)在小說中就是,犯下錯誤的主人公需要為自己的罪行贖罪,尋找屬于她們的救贖之路。

自我救贖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痛苦。吉蓮娜在幼時受到的傷害使她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于是她尋找機會,最終殺掉了她的父親。這件事給她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無法擺脫的記憶折磨著她。直到她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在信仰宗教的過程中,吉蓮娜常常懺悔自己的行為,因而在堅持了半個多世紀之后,她心中的善意和悲憫越來越多,對繼父的仇恨也日漸消泯。年過八旬的吉蓮娜,終身未嫁,在為外人看來,她本應(yīng)孤獨痛苦,而她自己卻說,與神相伴的自己并不寂寞。她生活精致,心地善良,既有風(fēng)度又不失童心。仇恨隨著時間慢慢消解,內(nèi)心也越來越純粹。對宗教的信仰使吉蓮娜實現(xiàn)了內(nèi)心的救贖。

認清自己的罪惡這件事在趙小娥身上卻進行得并不順利。起初,趙小娥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她理直氣壯地辯解之時,吉蓮娜卻在虔誠地反省自己。由于小娥始終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吉蓮娜決定用自己的經(jīng)歷寬慰她,她告訴小娥,一個人若是不懂得懺悔,就不會看到另一個世界的曙光。在吉蓮娜的感召之下,小娥終于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反思自己殺害父親的行為,并漸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趙小娥漸漸釋懷,她把自己省吃儉用積攢的錢給她的生父穆師傅買了墓地。吉蓮娜去世后,把遺產(chǎn)給了趙小娥,小娥在這棟房子里生活下來,又一段救贖之旅本應(yīng)從這里開始。但是好景不長,男友齊德銘的突然去世給這個女子帶來了強烈的精神刺激,最終使她發(fā)瘋。

由此可見,宗教信仰對人的影響力是很深的。吉蓮娜雖然一生未婚,但是她信仰堅定,內(nèi)心充盈,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愛對待一切,她的生活永遠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失去生機。而在趙小娥的心靈懺悔之旅中,宗教并沒有直接對她產(chǎn)生影響。而是吉蓮娜的感染,才使她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吉蓮娜在趙小娥的生命里似乎如同一個傳授者、引路人的角色,為她排憂解難。所以當這個引路人忽然離去的時候,小娥失去了心靈的支撐,因承受不住生活的打擊而精神失常??梢哉f,趙小娥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所以她的心靈永遠沒有歸宿,因而,她的心靈救贖之路顯得更加崎嶇。遲子建通過小說中人物命運的塑造,向讀者傳達了什么是愛,什么是恨,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救贖,心懷善念是一切苦痛的解藥。

小說《晚安玫瑰》中,既有精致唯美的敘事,又不失迂回跌宕,可以說,這部小說是遲子建迄今為止情感最為復(fù)雜的作品,寫作手法新穎,敘事從容,過渡流暢,讓讀者思緒和主人公的命運交融,真實而自然,標志著遲子建作為卓越的小說家的完全成熟。

注釋:

[1]蘇童,《關(guān)于遲子建》,當代作家評論[J].2005(1).

[2]李素珍,馮鴻滔,《女性主體意識下的愛情婚姻觀——以新時期女性文學(xué)為例》,長城[J],2012(10):4.

[3]遲子建,郭力,《現(xiàn)代文明的傷懷者》,南方文壇[J].2008(1):63.

參考文獻:

[1]周麗娜.《“弒父”的玫瑰:一個嶄新的兩性故事——評遲子建新作<晚安玫瑰>》[J].文藝評論.2013(9).

[2]鄭宇華.《跋涉在成長的征途上——<晚安玫瑰>的一種解讀兼論遲子建的成長小說》[J].名作欣賞.2015(4).

[3]張德明.《流落民間的高貴與憂傷——遲子建<晚安玫瑰>及其他》[J].南方文壇.2014(5).

[4]何芹.李新青.《救贖與皈依——評遲子建中篇小說<晚安玫瑰>》[J].文藝評論.2014(11).

[5]桂璐璐.《一首蒼涼而憂傷的歌——評遲子建新作<晚安玫瑰>》[J].名作欣賞.2014(9).

猜你喜歡
救贖死亡宗教信仰
《追風(fēng)箏的人》的心靈療治與救贖反思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贖一生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25:05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歐洲豪門英超最需“救贖”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我經(jīng)歷了一次“死亡”
南方周末(2015-07-09)2015-07-09 18:38:31
創(chuàng)意與設(shè)計(2015年6期)2015-02-27 07:55:58
當代中青年宗教信仰問題一瞥——從上海M佛友QQ群調(diào)研談起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家居| 融水| 汝城县| 浦江县| 珠海市| 铜陵市| 晋州市| 绵竹市| 大冶市| 澳门| 云阳县| 马鞍山市| 慈溪市| 葫芦岛市| 巴东县| 大港区| 桓台县| 玛纳斯县| 双辽市| 永吉县| 宜丰县| 桂平市| 铜川市| 南部县| 怀远县| 桐城市| 辽阳市| 宝鸡市| 登封市| 廊坊市| 通榆县| 攀枝花市| 盐边县| 探索| 黔江区| 吴江市| 康马县| 白山市| 云和县| 遂溪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