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8世紀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紅樓夢》與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作的《簡·愛》是中外文學史上不朽的著作。這兩部作品分別代表了一個時代,自誕生之日起,就引起了文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其中,最為打動人心的是兩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人物——林黛玉和簡·愛。她們身世相近,都是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女;她們性格相似,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特立獨行的叛逆精神;她們有著相似的愛情觀,都追求純真美好的愛情。本文擬從女性意識的角度,比較林黛玉與簡·愛的人物形象,并經(jīng)過分析,尋找兩人身上的差異及其原因。
關(guān)鍵詞:女性意識;林黛玉;簡·愛
作者簡介:高旖琪,女,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6-0-02
一、中西方女性意識的差異
褒雄貶雌,男尊女卑,是中國古籍經(jīng)常宣揚的觀念。三從四德、夫為妻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用來束縛女性的教規(guī)。女性從小就被迫接受的觀念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因此,中國婦女的一生都是在聽從男性的話語中度過的。進入封建統(tǒng)治時期后,男權(quán)統(tǒng)治進一步加強,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庸,在社會中居于附屬的地位。在西方文化中,女性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女性因為代表著死亡和生育,從而受到原始人類的崇拜。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古希臘的女神具有神圣的地位,女神是最早的祖先,她們多為先知,代表著公平與正義,所以當時都由女性來主持祭祀。進入父權(quán)制社會以后,雖然女性退居第二位,但由于深受原始思想的影響,在西方人的思想觀念中,女性仍具有較高的地位,女性美是受社會推崇的。隨著啟蒙運動的開展,人文主義的傳播,西方資產(chǎn)階級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進一步催生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二、林黛玉和簡·愛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林黛玉是曹雪芹筆下最讓人憐愛的形象,她不屑與老媽子打交道,也不屑于討好封建家長,她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她追求自由純潔的愛情,并為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封建時期,世人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林黛玉卻將詩歌作為自己的愛好,并在這方面展現(xiàn)出驚人的才華。林黛玉是一個具有才氣的女子,她才識過人,富有濃厚的詩人氣質(zhì)。林黛玉的才情有悖于當時的傳統(tǒng)觀念,但這體現(xiàn)出了她女性意識的顯現(xiàn),她是一個有個人價值追求的女子,她不把婦道三綱作為自己的規(guī)范,而是將信念寄托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她是那個時代的異類,卻是自己的主人。在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上,林黛玉與當時的貴族女子不同,她向往的是一種兩情相悅、心心相惜的愛情,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她對自由戀愛的追求完全違背了當時的封建禮教,她這一叛逆的行為與她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因此受到了來自封建大家庭的擠壓。但林黛玉自恃甚高、出淤泥而不染,她不屑去討好對她將來婚姻有決定權(quán)的封建家長,也不愿意去迎合長輩、討長輩的歡心,因此自然沒有封建包辦出來的大家閨秀薛寶釵深得大家的歡心。
除此之外,林黛玉會對當時社會問題十分關(guān)注。林黛玉雖然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貴族小姐,接受的教育也是傳統(tǒng)儒家學說,但她并不是一味地去接受這些傳統(tǒng)文化,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在接受儒家“學而優(yōu)則仕”思想的封建時期,文人學子皆抱著一朝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愿望,這自然也影響到閨閣中的女子。但林黛玉從不勸告寶玉走仕途經(jīng)濟的道路,因而與賈寶玉心意相通。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林黛玉雖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并沒有被其腐蝕心智。林黛玉雖出身封建家庭,但與當時的傳統(tǒng)女性節(jié)節(jié)不入,這也是林黛玉女性意識顯現(xiàn)的表現(xiàn)。
簡·愛是十九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的女主人公,她塑造了一位獨立自主、自立自強、人格獨立、個性自由的新女性形象。這一形象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她推翻了以往女性總是依附于男性的慣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簡·愛會為了自由而反抗。她從小就失去父母,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面對舅媽的冷漠、表兄的欺負、仆人的數(shù)落,她一開始總是選擇默默地忍受,她已經(jīng)習慣了逆來順受。原以為自己的忍耐能夠獲得些許平靜,但他們卻變本加厲地謾罵她、毆打她。后來她漸漸地意識到,為了自由、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她只能選擇反抗,選擇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她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進行斗爭。簡·愛把尊嚴看得無比重要,她不允許任何人踐踏她的尊嚴,所以當里德太太在布洛克赫斯特先生面前稱簡·愛是個撒謊精的時候,她感到無比地受辱。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當著全體師生的面稱簡·愛是一個“扯謊者”,是一個壞孩子,并公開對簡·愛進行了一番不好的評論。簡·愛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嚴重受損,感覺自己精心營造的一切在瞬間化為了虛無。經(jīng)過這次事件以后,簡·愛的內(nèi)心更加的成熟,她打算從頭努力,排除萬難披荊斬棘地前進。此后,簡·愛變得更加的獨立自強,成為一名不依附她人、靠自己雙手養(yǎng)活自己的新女性!簡·愛是一個追求愛情自由、人格獨立的女子。她擁有獨立的人格,在離開羅沃德學校之后,她到桑菲爾德莊園當一名家庭教師,通過自食其力養(yǎng)活自己,而不是像當時的傳統(tǒng)女性那樣,在合適的年紀出嫁,從此依附男性而生存。當簡·愛發(fā)現(xiàn)羅切斯特已經(jīng)有一位妻子了,如果她繼續(xù)留在羅切斯特的身邊,只能充當他的情婦,永遠都沒有合法的地位,她永遠都不能與羅切斯特平等地結(jié)合。對自尊自愛、追求人格獨立的簡·愛來說,這無疑是在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簡·愛雖然十分深愛著羅切斯特,但她無法接受這段不平等的感情,內(nèi)心經(jīng)過一番的掙扎,她決定離開自己深愛的羅切斯特,即使這對她來說是十分痛苦的,但她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三、比較林黛玉與簡·愛女性意識的差異及原因
林黛玉與簡·愛都從小父母雙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們的思想中都有著女性意識。然而,由于兩人處于不同的國度、出生在不同的時代,她們的女性意識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有她們個人的因素,也有時代的因素。
(一)林黛玉與簡·愛女性意識的差異
情感糾紛不同。林黛玉與賈寶玉兩人心意相通,即使經(jīng)常因為誤會而爭吵,但誤會最后都會化解,使兩人的關(guān)系更近一步。他們都出生貴族,從小青梅竹馬,還是近親,所以兩人之間并沒有門第的阻礙。他們愛情的阻撓主要是來自封建家長,當時的社會主要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由于林黛玉身子單薄,為人又尖酸刻薄,因此不像溫婉大氣的薛寶釵那樣深受封建家長的喜愛。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阻力主要來自簡·愛自身。在19世紀的歐洲,當一名貴族子弟的情婦并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但對于追求人格獨立、懂得自尊自愛的簡·愛來說,這是對她的一種侮辱。她雖然追求自由美好的愛情,但這并不建立在違背自己做人原則上。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與個性自由,簡·愛離開了羅切斯特先生。
人格獨立的程度不同。林黛玉出身于貴族家庭,雖然從小寄人籬下,但仍然是個有一群丫鬟服侍、深受外祖母疼愛的大小姐。雖然感受到失去雙親的孤獨,但由于外祖母的疼愛,為人尖酸刻薄,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傾吐而出,因而從未受過氣。加上體弱多病,更是很少干活、做女紅。簡·愛從小就過著艱苦的生活,忍受著舅母的冷漠、表兄的毒打、仆人的侮辱,但為了維護自身的尊嚴,小小年紀就敢和表兄打架,與舅媽爭論。之后在條件艱苦的羅沃德的學習生涯,更加強了她自身的獨立意識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
女性意識覺醒程度不同。林黛玉雖然保持自己的個性自由,但她還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當她初入賈府的時候,心中想的是母親當日的告誡: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恥笑。簡·愛雖然從小無父無母,還深受舅母表兄的欺負,但并沒有自嘆自憐,反而更加意識到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她從不為不能和表姐享受同等待遇而哭泣,也不因自己的出生而感到自己是個下等人。簡愛不管是對待生活還是對待愛情,都堅持維護自己的尊嚴,她心中的女性意識更加強烈徹底,是當時的一名女權(quán)主義者。
(二)林黛玉與簡·愛女性意識差異的原因
傳統(tǒng)文學及社會思潮不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女性一直附屬于封建社會各個階級,并且一直處于從屬性地位,因而她們具有悲劇性色彩。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宗教等諸多方面都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禁錮。隨著啟蒙運動的影響漸漸深入民心,法國婦女最先揭起大旗,反抗社會壓迫、爭取平等權(quán)利,瞬間席卷歐洲各國,英國社會自然也深受影響。婦女走向社會、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婦女與男性社會的對立,已經(jīng)在各個領(lǐng)域中表現(xiàn)出來,它們成為夏洛蒂生活感受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她塑造了簡·愛這一反叛的女性形象,直接向社會呼吁女權(quán),為婦女解放搖旗吶喊。
社會經(jīng)濟條件不同。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決定了男性主要靠體力進行農(nóng)業(yè)活動來維持家庭的溫飽,女性沒有任何機會走入社會,因而決定了婦女沒有能力走出家庭獨立生活,他們只能依附男人的勞作生活,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因而林黛玉作為一個封建大家庭中的小姐,她的一切生活都依附于賈府,她沒有能力也沒有條件到社會上去工作養(yǎng)活自己,所以她也無法通過自立自強來反抗自己的命運。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yè)國。機器大生產(chǎn)的發(fā)展破除了男女之間的體力障礙。資本主義生產(chǎn)開始侵襲宗法制農(nóng)村,農(nóng)夫、婦女開始走入社會,成為工廠的工人,這使得當時的女性能夠依靠自己生存,獲得經(jīng)濟獨立。簡·愛也是一名家庭教師,謀生的困難、求職的艱辛、屈辱的地位,在她的心中留下了痛苦的烙印,因而她那種走出家庭、要求廣泛就業(yè)、爭取平等人權(quán)的婦女形象,呼出了當時英國社會上廣大知識婦女的心聲,凝聚了她們的理想。
小結(jié):
中西方文學中這兩位身世相同的女性,自誕生以來就深受讀者的喜愛。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捐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讓人我見猶憐。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追求人格獨立、個性自由的精神讓人感受到她身上那股堅韌的氣息。林黛玉和簡·愛都是她們所處時代的叛逆者,她們都勇于向當時的道德教條進行反抗。她們與傳統(tǒng)婦女有所不同,她們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是中西方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
[3]陳倩:《喪服》女子“出嫁不降”考辨[J].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4]張嚴: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從女神到女奴的演變[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