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忠
【摘 要】目前,我國水利施工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水利工程中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受到相關技術人員的關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方案的選擇與各環(huán)節(jié)有著密切聯系。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導流技術的應用進行相應探討。
【關鍵詞】導流施工;施工技術;水利工程;水利技術
近年來,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也相應帶動了我國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水利事業(yè)自然也不例外,其中尤其以水利事業(yè)中的施工技術發(fā)展較快。水利工程的施工對于水利工程的整體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導流施工技術在整個施工技術中占有關鍵的地位。因此,探討導流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導流施工技術的特點
通過導流施工技術,能夠確保水流原本的流經路線被切斷,使得水源避開施工建設區(qū)域,防止水流因為長時間聚集產生滲透等問題對施工項目建設活動造成影響。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導流施工技術需要注意多方面問題,首先,在壩址選定過程中,施工企業(yè)需要對施工區(qū)域基本環(huán)境條件進行勘測,整合施工區(qū)域實際地質情況以及水文條件來選定壩址,需要綜合考慮施工難度、工程建設規(guī)模、水能指標等多方面要素,全面提升壩址選取的合理性。其次,在制定施工方案時,為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布局規(guī)范性。等到壩址位置確定之后,在水利工程主體結構建設之前需要布設導流明渠的位置。施工計劃的擬定也是施工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條件,針對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不僅需要通過完善的施工方案作為基礎保障,還需要對導流施工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創(chuàng)新施工技術過程中,需要在原有的施工經驗基礎上,對現階段施工設備等物質資源以及施工技等進行整合,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基本需求。最后是在實際應用導流施工技術時,需要對多項影響要素進行分析,主要有施工區(qū)域建筑物分布情況、周邊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等。通過全面考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工程建設整體進度。
二、導流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2.1明渠導流
明渠指的是在圍堰修筑的過程中,在基坑的上下游,將渠道秀住在灘地或者河岸,流水利用渠道進行下泄,這是導流技術可以使用在岸坡較為平緩的平原河道上,可以對老河道進行利用,讓施工成本大幅度地降低,減少施工作業(yè)量。當河床具有覆蓋層較深的特點的時候,難以有效進行分段導流,采用明渠導流的技術,沒有大型挖洞設備和施工經驗,就要注意施工期限的控制,如果河岸的量變有較寬的古河道等,則要計算導流的水流流量。明渠導流的布置,要確定明渠的進出口的位置,對于明渠的導流的軸線等進行高程的確定,明渠導流軸線的過程中,需要有臺地布置,保證渠道的軸線要保持水平距離,通常設置為10cm,河道的主流和明渠的進出口的交角,要低于300°,在銜接上,要保持上下游的水流,注意明渠的轉彎半徑要比渠底的寬度大5倍,保證水流能夠暢通流出。
2.2截流導流
水利工程施工導流大都以分期導流為主,即借助圍堰將河床予以分段維護,使泄水建筑物下泄或是使河道水流能夠通過被圍堰束相對狹窄的河床的技術,該項技術主要被應用在河道存有分岔、河谷開闊等地形的水利工程導流中。施工的截流技術則主要以立堵法截流和平堵法截流為主。平堵法截流,即于工程所在河道處建立浮橋,并借助船舶、纜機等工具或設備沿河道全線均勻將混凝土塊或塊石予以拋入,使其形成戧堤,直到所鋪戧堤高于水面,進而完成對河道的截流。立堵法截流,即利用汽車等交通工具將截流材料拋投進占,使河床得以逐漸束窄,直到全部將水流攔斷,對于大流量、覆蓋層較薄的巖基河床,該方法尤為適合。
2.3隧洞導流
隧洞導流方法一般是指在基坑的上、下游各修建一道圍堰用來擋水。將河道內的河水順利導入已建好的涵洞后再向下游導流的方法。水利工程一般修建在山區(qū),受自然地形、地質條件影響較大,因此不適宜明渠導流。一般采用涵洞導流的方法進行施工導流,與其他導流方式相比,造價相對較高。在實際設計施工中如能考慮與原有水工建筑物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導流,便可以使利用率大大提高。
2.4成孔導流
具體來說,成孔導流的施工技術主要是通過應用混凝土土壩來實現的,在具體施工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注意將混凝土壩體預留一定的底孔并將其作為成孔導流的疏水通道,這樣有利于促進施工資源的節(jié)約,從而促進施工成本的節(jié)約,也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導流的重要作用。成孔導流主要是在施工的后期工程中應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能夠發(fā)揮既定的導流作用從而有效促進水利工程能夠在如期完成的情況下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2.5涵洞導流
涵洞導流是施工企業(yè)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實際情況在工程基坑上下游位置建設擋水圍堰,在發(fā)揮涵洞應用功能基礎上,將多余河水疏導到下游位置。此類方法適用于水閘和中小型土石壩工程。實際施工作業(yè)面較大、施工速率較快,成本較低。在應用涵洞疏導法時,可以根據施工區(qū)域周邊山勢分布情況進行建設,可以將涵洞設置在沿灘位置。也可以在大壩基巖位置布設溝槽,完善砌筑與頂部混凝土加設操作,這樣能夠建立涵洞。根據實際施工建設情況,也可以將涵洞布設在硬度較高的土層上,對土層不均勻沉降以及受壓強度過大變形問題等,確保涵管質量。涵洞需要選取直線布置形式,對進出口位置進行處理,確保水流能夠穩(wěn)定流通,不會出現滲透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導流施工技術是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的重要的施工技術,在整個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水利工程的順利完成,我們必須結合現場環(huán)境合理選擇導流方案。
【參考文獻】
[1]張梟.水利施工中導截流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