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推測史”與亞當·斯密的史學貢獻

2018-01-13 04:04張正萍
關(guān)鍵詞:斯密史學歷史

張正萍

(浙江大學 歷史學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亞歷山大·布羅迪在《蘇格蘭啟蒙運動:歷史民族的歷史年代》一書中寫道:“蘇格蘭人在啟蒙時代寫了大量的推測史,因此,斯圖爾特那‘不容置疑的格言’便值得好好研究一下。”[1]67這一“格言”正是亞當·斯密的傳記作者杜格爾特·斯圖爾特對“推測史”的描述:“在缺少直接證據(jù)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靠推測來填補事實的空白;當我們無法確定人類在特定環(huán)境下如何真正引導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只能根據(jù)他們天性的原理及其外在環(huán)境的狀況來思考他們可能以何種方式采取行動?!盵2]293斯圖爾特是在論述斯密早期發(fā)表的《論語言的最初形式》時提到“推測史”這個概念的。斯密在探索語言的最初形成時,因當時既無文字記載,也無其他證據(jù)可考,于是根據(jù)人類的天性和情感來推斷各類詞語的形成過程[3]203-204。這種方法即被稱為推測史。

斯圖爾特這段關(guān)于推測史的敘述也成為后來人們談?wù)撎K格蘭啟蒙運動時經(jīng)常引用的說辭。盡管在后人的研究中,斯密之前的伯納德·曼德維爾、維柯也被認為運用了推測史[4]2,但這個概念最早卻是與斯密相關(guān)聯(lián)的。雖然斯密不像其同時代人如亞當·弗格森、約翰·米勒、凱姆斯勛爵等那樣發(fā)表過完整的推測史著作,但他在探索語言、經(jīng)濟、社會和天文學的發(fā)展史時,對推測史有過長短不一的論述;在這些推測史中,他還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如“四階段論”“自然進程”等,這些概念現(xiàn)在仍然被經(jīng)常討論。因此,探討斯密如何從推測史的角度闡釋不同學科的原理,反過來思考斯密對啟蒙史學的貢獻,在當下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試圖揭示斯密在蘇格蘭啟蒙史學編纂中的貢獻:運用推測史,斯密歷時地展現(xiàn)了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在社會史中的運行;在天文學史中揭示了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轉(zhuǎn)型背后想象力的作用和天文學觀念的變遷;在對傳統(tǒng)史學的批評中賦予史學新意義,將歷史的疆域從政治史擴大到了社會史和觀念史。這些歷史思考是蘇格蘭啟蒙史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我們今天評價斯密史學貢獻的依據(jù)。

一、 “推測史”與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的歷時維度

《國富論》第三卷描述歐洲歷史的篇幅不長。從史學史的角度看,第三卷基本上可以歸為經(jīng)濟史的范疇*該詞條只談到斯密的《國富論》而未提及其他歷史著作,顯然是將斯密作為經(jīng)濟史學家列入18世紀英國歷史學家的行列中。[5]318-326,它勾勒了西歐經(jīng)濟發(fā)展史,論述了經(jīng)濟史上的重大變遷即封建土地制度的瓦解。相較于《國富論》其他四卷內(nèi)容,第三卷稍顯單薄,在后來的研究中也最易為人忽略甚至被貶低。熊彼特就說:“雖然這一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有點干癟和缺少靈感,但它卻本可以成為前所未有的關(guān)于經(jīng)濟生活的歷史社會學的極好起點?!盵6]292熊彼特可能沒有揣摩到斯密第三卷的意圖,他也沒有看到,斯密在這里其實塑造了一種經(jīng)濟增長的理想類型。這種理想類型便是斯密所說的“豐裕的自然過程”。在描述這個“自然過程”時,斯密采用了推測歷史的方法。從方法上說,第三卷是運用推測史闡釋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最有意義的一個篇章[7]61。

《國富論》第三卷之所以吸引很多研究者的關(guān)注,主要是因為斯密提出的“豐裕的自然進程”[8]376與歐洲真實的歷史產(chǎn)生了沖突。斯密說:“根據(jù)事物的自然進程,每一個發(fā)展中的社會的大部分資本,首先應(yīng)當投入農(nóng)業(yè),然后投入制造業(yè),最后才投入對外商業(yè)。這種事物順序是極其自然的,所以在每一個擁有領(lǐng)土的社會,我相信總是可以看到在某種程度上遵循這種順序?!盵8]380這是斯密所認為的投資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自然順序。他認為這種順序“在每個國家都是由人類的自然傾向促成的”[8]377。人類的自然傾向是什么呢?斯密認為是人們對財產(chǎn)安全的欲望。在同等或差不多相同利潤的情況下,人們會最先投資于土地改良,而不是制造業(yè)或?qū)ν赓Q(mào)易,因為投入到制造業(yè)和商業(yè)的資本更易受意外風險的沖擊,而土地收入是穩(wěn)定的、可見的,因而是最安全的。以此類推,投資于制造業(yè)也比對外貿(mào)易安全。按照這個邏輯,財富增長的自然順序就是先農(nóng)業(yè)、后制造業(yè),最后才是對外貿(mào)易。然而,人類的天性并不能順其自然地發(fā)展,總是或多或少受到人類既有制度的阻撓。斯密不得不面對與其所謂的自然進程完全相反的西歐經(jīng)濟史:城市首先獲得發(fā)展,繼而是城市商業(yè)為鄉(xiāng)村發(fā)展做出貢獻,然后才是商業(yè)社會的興起。

對于斯密所謂的自然進程與真實歷史的悖論,學者們有不同的解釋。杰里·伊文斯凱認為,斯密希望他提出的一般原理即便在不自然的情況下仍然有效[9]169。這種有效性須在引進法律、制度和政府這些變量之后才得以成立,歐洲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正是這樣一個例子。保爾·鮑爾斯認為,斯密把農(nóng)業(yè)放在首位是因為他看重生產(chǎn)性勞動和非生產(chǎn)性勞動的分類,而且受重農(nóng)學派的影響,認為農(nóng)業(yè)是最具生產(chǎn)性的部門[10]117。誠然,斯密的確受重農(nóng)學派的影響,但兩者又是截然不同的。伊斯特萬·洪特指出,雖然斯密和魁奈都希望能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經(jīng)濟,但斯密始終強調(diào)重農(nóng)學派只是說出了部分真理,因為在斯密看來,“恢復自然自由秩序并不是一項‘設(shè)計’”,而“對于魁奈及其追隨者來說,這就是‘設(shè)計’”[11]362。洪特從自然法的角度闡釋了斯密的“自然自由體系”,以此來理解斯密所說的“不自然的、倒退的順序”,也是頗有道理的。這里,筆者還想從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的角度來解釋推測史和真實歷史之間的鴻溝。

斯密一直認為,應(yīng)該用“盡量少的原理”解釋復雜的現(xiàn)象*斯密在多處談到這個原則,見Smith A.,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edited by Raphael D.D. & Macfie A.L.,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299; Smith A.,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ers, edited by Bryce J.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45。[8]General Introduction,3,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也不例外。在《國富論》第一卷,斯密提出了一條基本原理,一言以蔽之,“分工本身被認為產(chǎn)生于一種人們喜歡以物易物的先天傾向,分工的發(fā)展則歸因于市場的逐漸擴大,某一時刻的市場規(guī)模決定著分工所能達到的程度”[6]293。其中,分工、交換傾向、市場范圍是三要素。在解釋自然進程與真實歷史之間的悖論時,斯密也引入了這些要素。他總結(jié)說,“工商業(yè)城市的增加和富裕,依照三種途徑對其所在鄉(xiāng)村的改良和耕種做出了貢獻”[8]411。這三種途徑是:城市為鄉(xiāng)村提供市場,善于投資的商人購置土地之后實行土地改良計劃,以及城市給鄉(xiāng)村帶來自由、安全和秩序[8]411-412。

我們可以首先從市場入手。市場即交換范圍。斯密指出,隨著交換范圍和市場的逐步擴大,經(jīng)濟也在不斷增長。米歇爾·沙普里奧認為,“斯密的歷史敘述主要集中在交換的發(fā)展上,并且比較模糊地關(guān)注空間交換的發(fā)展”[12]45-46。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在歐洲史上,威尼斯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源于其市場即交換范圍的擴大,這一點促進了勞動分工和制造業(yè)、商業(yè)的發(fā)展。于是,威尼斯在沒有農(nóng)村經(jīng)濟支撐的情形下,依然能獲得較好的發(fā)展,并且還能刺激鄰近地區(qū)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威尼斯只是一個城市,不是整個意大利,因此威尼斯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不能作為斯密自然進程的反例,但可以作為交換范圍擴大帶來繁榮的一個案例。在這里,有必要重新理解斯密所說的“財富增長的自然進程”中的市場范圍。在斯密的設(shè)想中,按照農(nóng)業(yè)、制造業(yè)和對外貿(mào)易的先后順序進行投資的這個“文明社會”,或許并不局限于政治意義上的領(lǐng)土國家*“國家”概念的模糊性還可以從斯密對美洲殖民地的態(tài)度中看到。[13]186,它更可能是一個有能力進行充分交換的大市場。歐洲中世紀城市和農(nóng)村的市場最初的壁壘隨著交換的不斷擴大而逐漸被打破,成為一個大市場。斯密對歐洲經(jīng)濟史的考察也并非特指后來所謂的民族國家。盡管他談到瑞士、意大利等國的經(jīng)濟時使用了“國家”這個概念,但我們知道,中世紀的“國家”是分散的聯(lián)合體。因此,“財富增長的自然進程”不是指個別“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而是指整個“經(jīng)濟體系”的發(fā)展。沙普里奧將第三卷所寫的歷史與其價值理論關(guān)聯(lián)起來,與第一、二卷中斯密對分工和交換傾向的論述聯(lián)系起來,從人的欲望出發(fā)來解釋,正好說明斯密是以“人性科學”來推測經(jīng)濟史的發(fā)展。

其次,是土地投資人的變化,即早先沒有改良土地欲望或改良欲望不強的大地主被受利益驅(qū)使的商人替代。斯密認為,人的交換傾向在勞動分工中起主導作用,而商人作為土地投資人,其交換欲望比地主強烈得多。在改良土地上,商人比地主有著天生的優(yōu)勢:商人總在追求利潤,并且有望看到投資于土地上的利潤;而大地主在投資時總是不那么勇敢,且其資金來源也是節(jié)省所得。同時,商人還擁有“講秩序、重節(jié)約和謹慎小心”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使他的土地改良計劃更有利可圖、更容易成功[8]411。傳統(tǒng)社會的大地主更像一位君王,以自給自足為目標,因而怠于交換;而商人更愿意將土地產(chǎn)出用以交換,而不是存儲。斯密在《國富論》中描述了商業(yè)社會的畫面:那是一個人人以交換為生的社會[8]31。在這個社會中,地主需要更多地參與到交換或商業(yè)活動中,他也成了商人。但我們也知道,斯密認為,作為“四階段”中的最后一個階段,商業(yè)社會的到來只是晚近的事情。

最后,是自由、安全和有秩序的交換環(huán)境。盡管商人是商業(yè)社會的主體,但沒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經(jīng)濟仍然無法穩(wěn)定發(fā)展。斯密以極其簡短的文字概述了歐洲封建法律秩序在商業(yè)和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中逐漸瓦解的過程,并流露出“自發(fā)秩序”的思想:大地主為了滿足虛榮心,商人和工匠為了逐利,無意之中,“一方的愚昧和另一方的勤勉造就了這種大變革”[8]422。斯密認為,美洲殖民地因是以農(nóng)業(yè)為基礎(chǔ),故其經(jīng)濟發(fā)展是穩(wěn)定的、快速的:由于不存在歐洲的長子繼承制,美洲土地很容易分成小塊土地,小地主“懷著對財產(chǎn)特別是對小財產(chǎn)的自然激情”,對耕種和改良土地都懷有熱情,因此是“最勤勉、最明智和最成功的改良家”[8]423。

以上三種因素的動態(tài)發(fā)展其實回應(yīng)了斯密在《國富論》第一卷提出的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除此之外,在自然進程與歐洲經(jīng)濟史的不自然進程的背后,還有兩個因素需要考慮進來:一是美洲殖民地,二是法律和制度的歷史變遷。在斯密所謂的自然進程中,美洲殖民地在歐洲經(jīng)濟發(fā)展中可視為一種補充。在某種程度上,除了早期的金銀等貴金屬,美洲殖民地提供的是農(nóng)產(chǎn)品、初級加工品以及工業(yè)原材料,彌補了歐陸某些國家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足,殖民地經(jīng)濟彌補了自然進程中的“斷層”。進而,我們還可以大膽推論,斯密認為,在18世紀全球市場范圍內(nèi),自然進程仍然是成立的。至于法律和制度在歐洲不自然進程中的作用,杰里·伊文斯凱認為,“扭曲的法律和制度導致城鎮(zhèn)比鄉(xiāng)村先發(fā)展,但是這些法律和制度從根本上演化成這樣:鄉(xiāng)村在進步過程中緊隨城市”[9]168-169。斯密希望向讀者展示,“他的一般原理,即使在實際歷史即敘述史看似如此不自然的情況下仍然有效;自然的體系(economy of nature )、自然的欺騙、那位設(shè)計者的行為,能引導人類走向進步——盡管是沿著一條迂回曲折的路徑,甚至是扭曲的路徑”[9]169。這恰好印證了“看不見的手”的歷史作用。

隨著市場范圍的逐漸擴大、交換能力的逐步提高、交換傾向的日益強烈(這一點似乎暗示著商業(yè)社會的個體的形成,無論這種傾向是主動形成還是在外界影響下形成的),法律和制度的扭曲也逐漸被拉回到自然的軌跡之中。這種自然的軌跡讓后來的研究者將斯密與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關(guān)聯(lián)起來??梢哉f,斯密展現(xiàn)了一種范圍更廣的歷史,不僅涉及經(jīng)濟基礎(chǔ),還包括后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筑的歷史——羅納德·米克清楚地知道斯密和馬克思在這一點上的區(qū)別*米克寫道:“資本主義的每一個特征,在斯密看來都是資本主義強大和穩(wěn)定性的主要源泉——生產(chǎn)的原子化、資本的個人積累、財富和收入的不均等等,而在馬克思看來都是資本主義虛弱和不穩(wěn)的主要源泉。當然,在斯密18世紀70年代著書時,他想不到工人階級能在政治中或在類似不列顛已經(jīng)形成的‘大洋國或烏托邦’中的政治體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而馬克思在一個世紀以后,由于那些明顯的理由,他采取了一種非常激進的觀點?!币奙eek R.L, Smith, Marx, & After: Ten Ess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ought, London: Chapman & Hall, 1977, p.17。[14]17,但他還是使用了馬克思社會分析的術(shù)語*米克寫道:“我們關(guān)注的是,斯密可能第一個以清晰明確的形式提出那個影響深遠的觀點,即一般來說社會是通往進步的,經(jīng)歷四個或多或少連續(xù)的、明顯不同的社會—經(jīng)濟階段,每個階段都建立在不同的生產(chǎn)方式基礎(chǔ)之上:狩獵、游牧、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以斯密的話來說,在每個階段的基礎(chǔ)之上都相應(yīng)地存在不同的上層建筑: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觀念和制度。”見Meek R.L, Smith, Marx, & After: Ten Ess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ought, London: Chapman & Hall, 1977, p.15。。如果僅從經(jīng)濟史的角度分析,那么,《國富論》第三卷是斯密從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到批判現(xiàn)實政治經(jīng)濟學體系的過渡,即在第一、二卷闡釋他自己的基本原理,從歷史敘述過渡到對當時重商主義和重農(nóng)主義的批判(第四卷),以及對政府職能的闡釋(第五卷)。整個體系的立足點是作為第四階段的商業(yè)社會。洪特指出,“《國富論》不單是第四階段的理論——這個階段處于歷史的自然法理論所展現(xiàn)的事物的自然秩序之中,而且還是商業(yè)社會的理論——商業(yè)社會的出現(xiàn)是歐洲史‘不自然的、倒退次序的無意圖的結(jié)果’”[11]388。這一評論與“看不見的手”形成了呼應(yīng),并在自然法傳統(tǒng)中闡釋了所謂“完美的自然自由體系”。這個體系的“發(fā)條”或“齒輪”是斯密對人性在政治經(jīng)濟學中的基本假設(shè),而推測史與歐洲真實的歷史則為斯密的政治經(jīng)濟學做了最好的背書。

二、 想象與天文學史的觀念變遷

盡管推測史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是人性和外在環(huán)境[15]125,但想象也是推測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通過想象人性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才能推測歷史可能的發(fā)生過程。最能體現(xiàn)想象在推測史中的運用的,莫過于斯密的《天文學史》這份手稿。在今天看來,《天文學史》的結(jié)構(gòu)有些奇怪,因為它開篇論述的是人類一些情感(驚訝、好奇、贊美)的性質(zhì)和起因,而非天文學的起源[16]79。不過,結(jié)合“天文學史”“古代物理學史”和“形而上學的歷史”這幾篇未發(fā)表的手稿的標題來看,這一點就不足為怪了,因為這些論文的標題都有這樣一個說明:“引導和指引哲學研究的原理”;后面是“以天文學史為例”“以古代物理學史為例”“以古代形而上學史為例”*參見Smith A.,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edited by Wightman W.P.D. & Bryce J.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中譯本《亞當·斯密哲學論文集》(商務(wù)印書館2012年版)的譯文將“引領(lǐng)和指導哲學研究的原理”放在“天文學史”后面,容易讓人忽略斯密的原意?!短煳膶W史》的標題原文是The Principles Which Lead and Direct Philosophical Enquiries, Illustrated by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如此,天文學、物理學、形而上學等科學的歷史本身只是“探究哲學原理”的例子。

“哲學”和“科學”這兩個術(shù)語在斯密的用語中幾乎是同義的[2]45,note10。斯密認為,“哲學是研究大自然聯(lián)結(jié)原理的科學。自然界……似乎充滿了孤立的事件,與之前發(fā)生的不一致,因而干擾了想象的暢流,讓彼此相續(xù)的觀念顛來倒去、糾結(jié)不清,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我們前面所說的混亂和困擾。哲學則呈現(xiàn)那些將所有這些散亂對象綁在一起的看不見的鏈條”*在《天文學史》中,斯密多次提到“看不見的鏈條”“隱形的鏈條”(those hidden chains),這與這篇論文第四部分“論天文學史”中的“丘比特那看不見的手”形成呼應(yīng)。這一點已成為斯密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某種意義上,它也影響了斯密對歷史的看法。,“故而,哲學可被視為一種致力于想象的藝術(shù);因此,它的理論和歷史才順理成章地進入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nèi)”[2]45-46。因此,研究哲學也就是在研究科學。探尋自然界那些散亂現(xiàn)象的背后“鏈條”,其實是在研究“想象”這門“藝術(shù)”。當想象開始運行時,“驚訝”“好奇”“贊美”這些人類情感就成為哲學(或者說科學)探索的源頭。

那么,哲學的起源是什么?斯密運用了與他論語言時的相同邏輯:推測。缺乏秩序和安全的野蠻人最關(guān)心的是生命安全,缺乏安全感和秩序壓抑了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好奇心;在形成秩序和安全之后,人們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才開始滋長,才會努力探索隱藏在自然現(xiàn)象背后的“事物之鏈”,去了解“丘比特那看不見的手”[2]49的作用。這是一段推測的歷史。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雖然斯密從希臘哲學的誕生寫到伊壁鳩魯,但這部分內(nèi)容與前面分析哲學起源的篇幅幾乎相當,可見作者的意圖不是羅列哲學史上的觀點和流派*參見斯密《道德情感論》第七卷“論道德哲學體系”。該卷專門論述幾大哲學流派,但只是簡單扼要地介紹各派觀點并加以點評,而且,斯密顯然是立足于自己的道德哲學體系來評價西方哲學史的。,而是在這段推測史中突出人類思維和情感的地位。

如此便可理解《天文學史》為何以討論情感開篇了。這篇論文由導言和四部分內(nèi)容構(gòu)成:第一,論未曾意料的效果,即論驚訝;第二,論好奇,或論新穎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天文學史》是整理之后發(fā)表的手稿,因此斯密這里的行文與反復修改的《道德情感論》有很大不同,比如這里對“驚訝”和“好奇”兩個標題的表述在行文上就不太對稱。;第三,論哲學的起源;第四,論天文學史。對驚訝、好奇、贊美這三種情感的闡釋占據(jù)了相當?shù)钠T谒姑軘⑹龅奶煳膶W史中,讀者可以看到這三類情感所發(fā)揮的作用。他首先描述了這三種情感的性質(zhì)。“驚訝”是人們無法接受不尋常事物的初步反應(yīng)?!叭魏我环N情感突然沖擊心靈時所產(chǎn)生的強烈而驟然的變化,構(gòu)成了驚訝的整個本質(zhì)。但是,只有當一種激情、一種強烈的激情突然沖擊心靈,并且心靈最不適于接納它時,這種驚訝才是最強烈的?!盵2]35大喜大悲或極端情形都會令人驚訝。在這部分最后一段,斯密還說,風俗和習慣卻能讓人的驚訝之情有所緩和,而這種緩和自然會對人們的認識過程產(chǎn)生一些影響,尤其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昂闷妗眲t是人們試圖理解、探究這類事物的情感反應(yīng)。斯密認為有兩類事物激起人們的好奇:單一的個別事物因其不尋常的特性和獨特的外表會激起我們的好奇,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將其歸入哪個類別;同樣,當一串事物彼此按照一種不同尋常的順序出現(xiàn)時會產(chǎn)生同樣的效果,盡管這些事物單獨看起來沒有特殊之處[2]40。第二類事物對想象的影響尤甚。斯密使用了休謨關(guān)于彈子球滾動的例子[2]40-41,note 4來說明流暢的想象不會產(chǎn)生好奇,但一旦出現(xiàn)異?,F(xiàn)象,想象就會受挫,人們先是感到驚訝繼而感到好奇。自然界各種現(xiàn)象的關(guān)聯(lián)并非一開始就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日食月食、風雨雷電等不僅令人們感到恐懼,也會激起人們的好奇之心。因此,“尋找看不見的事物之鏈將世人熟知順序的兩件事聯(lián)系在一起”[2]45,探索自然規(guī)律,彌補事物之間關(guān)聯(lián)的缺口[2]42.note 6,讓想象順暢過渡,就成為哲學家們的任務(wù)。

根據(jù)斯密的描述,天文學的歷史是闡釋這些情感演變的一個極好例子。在今天看來,天文學史是一部嚴格的自然科學史,但在斯密這里,它同樣也是一部宏偉的關(guān)于想象力或人類心靈的歷史。1795年《天文學史》發(fā)表時,編輯已經(jīng)說明了這一點[2]105。鑒于這樣的基調(diào),斯密對天文學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改進等的解釋便呈現(xiàn)出一幅完全不同于現(xiàn)代自然科學史的面貌。因此,這里的重點是揭示斯密解釋天文學發(fā)展的人類情感機制,以及這些情感推動的觀念轉(zhuǎn)變。

斯密闡釋天文學史上各種體系的出發(fā)點是人類的情感,確切地說,是驚訝、好奇、贊美這三種情感的演變。比如天文學史第一個正規(guī)體系即由亞里士多德及其同時代的歐多克斯、卡利普斯闡述的同心球體系,斯密認為該體系雖然“粗糙而不加修飾”*斯密給出的這個評價并不完全正確,《哲學論文集》的編輯在注釋中對此做了解釋。參見Smith A.,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edited by Wightman W.P.D. & Bryce J.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55-56, note 6。,卻仍能為人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在想象中將天空中最壯麗、表面上最不相關(guān)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了”*訴諸人類情感尤其是驚訝、好奇、贊美這三種情感來闡釋某個事件,在《天文學史》《道德情感論》《修辭學和文學講義》中反復出現(xiàn)。[2]56。他還指出,如果說該體系貌似可信,那么,“它還吸引了人們的好奇之心和贊美之情”[2]56。同心球體系描述的“時進、時退、時而不進不退”行星現(xiàn)象違背了想象的所有自然傾向,雜亂無章的運動不斷打亂或干擾想象的運行,甚至出現(xiàn)斷裂或“鴻溝”。哲學家們的工作就是努力填補這些“鴻溝”,讓想象得以暢通。于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后的觀察者們不斷增加天球的數(shù)目,結(jié)果讓這個體系變得越來越龐雜,令想象陷入困窘之中無法解脫。因此,阿波羅尼烏斯創(chuàng)立了另一個天文學體系:偏心圓—本輪體系。斯密認為這是個“更多人為修飾的”體系,盡管仍然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但它“最明顯地彰顯了哲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象的寧靜安詳”,將“表面上雜亂無章的天文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并將和諧與秩序引入人類心靈關(guān)于天體運動的概念中”[2]59-60,60-61。該體系經(jīng)依巴谷改進、托勒密記載成書,逐漸為古代世界所接受。斯密隨后介紹了各哲學流派對天文學體系的改進,尤其青睞斯多葛學派的論述[2]64。這一點也反映了斯多葛哲學對斯密整個哲學思想的影響[17]Introduction,5-10。

上述對人類三種情感的分析中,想象是哲學或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因素。越精妙的體系,想象越順暢。斯密說,“體系是一部想象中的機器,它被發(fā)明出來將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完成的不同運動和結(jié)果在想象中聯(lián)系起來”;“在聯(lián)結(jié)兩種松散現(xiàn)象時,一種特殊的銜接之鏈或原理通常被認為是有必要的”[2]66。這些鏈條或原理就像機器的齒輪,并非齒輪越多運行就越暢通。在斯密看來,偏心圓—本輪體系這部假想的機器在運轉(zhuǎn)中涉及的齒輪過多,復雜難懂,讓想象得不到寧靜和滿足。而在天文學史上,哥白尼、第谷·布拉赫、伽利略、開普勒、伽桑狄、卡西尼、笛卡兒、牛頓,誰的體系越精簡,想象越順暢,則誰的體系就越有說服力。如此,我們就能夠理解斯密對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評價了。他說,令哥白尼感到最不滿的是,“天體運動只能在偏離其中心的角度觀察時才是均勻的,這導致它們現(xiàn)實中的不均衡運動;這就與最自然的實際上也是最基本的觀念相悖。迄今為止所有天文學體系的創(chuàng)建者……都曾闡述過一個基本觀念:如此美麗而神圣的天體的真實運動必然是完全規(guī)則的,進而讓想象感到愉悅,正如天體本身讓人們的感官感到愉悅一樣”[2]71。這一評價不是現(xiàn)代天文學史上的物理計算,而是與人類的想象和感官聯(lián)系在一起。

并非斯密本人不精于計算,從《天文學史》接下來的內(nèi)容即可看到斯密對五大行星與太陽距離的物理描述和數(shù)學分析。斯密所做的是將科學(哲學)的發(fā)展置于引導人們計算、推導的終極原因——想象的活動之下:“(笛卡兒)這個體系受到想象的歡迎并非僅僅因其漂亮簡潔;這種(體系下的)自然觀為想象打開的新穎和意外之門比那最奇怪的天象體系(該體系被發(fā)明出來原本是為了讓人們感到自然和熟悉)更能激發(fā)人們的好奇和驚訝之情……盡管哲學的目的是緩和自然界中非同尋常或看似不相關(guān)的現(xiàn)象所激起的好奇心,她卻從未獲得這樣的成功,而為了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她卻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結(jié)構(gòu),與先前那些體系相比,這個結(jié)構(gòu)更自然,更能讓想象輕松地接受,而且更新,更背離一般的看法和預期?!盵2]75但這一體系還沒有激起人們最終的贊美之情。斯密認為笛卡兒渦旋論對哥白尼體系的最大改進,是將后者體系中“最難的部分即大量行星的快速運動帶到想象(fancy)熟悉的領(lǐng)域之中”,“如此,當想象學會將這些大量的天體設(shè)想為漂浮在巨大的以太時,它就按照平常的思維習慣,想到這些天體應(yīng)該追隨以太海洋的潮流,無論其速度有多快。它早已習慣了行星次第而動的順序,因此感到非常熟悉”[2]96。笛卡兒的漩渦論似乎更能把天體的各種運動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但當哥白尼體系深入人心時,人們對笛卡兒的接受程度還是有限的。

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在社會科學領(lǐng)域,牛頓都是18世紀啟蒙時代的標桿[1]200-202,他是斯密時代天文學理論的終結(jié)者。斯密認為,牛頓力學對天文學現(xiàn)象的解釋是完美的:該體系的“各部分都嚴格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令其他任何哲學假設(shè)都無法望其項背”;它承認了引力的普遍存在,并以力學方程式解釋了天體的運行;它所運用的聯(lián)系原理,想象可以毫不費力地跟隨[2]104。雖然笛卡兒的渦旋論在法國還有一定的市場,但牛頓體系以其“牢不可破”的特性在“現(xiàn)有哲學領(lǐng)域獲得了最大的帝國”。斯密認為牛頓體系的精妙之處在于“努力將所有哲學體系呈現(xiàn)為僅僅是想象的創(chuàng)造,將自然界分散的、不一致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就像它們是真正的鏈條,大自然用這個鏈條把自身的各種運行綁在了一起”[2]105。除了將天體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牛頓體系的偉大更在于“它發(fā)現(xiàn)了一切最重要、最崇高的真理緊密連在一起的巨大鏈條”[2]105。平心而論,18世紀的斯密對牛頓的贊美不算過分;但斯密的這種贊美之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力學計算、數(shù)學推理等在流暢的想象活動中黯然失色了。

斯密沒有寫出一部技術(shù)性的天文學史?,F(xiàn)代天文學史的著作*潘內(nèi)魁科(A. Pannekoek)的《天文學史》講述了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科學的天文學史,因而有部分內(nèi)容可與斯密的《天文學史》進行比較。顯然,當代天文學史的寫作與斯密的論述完全不同,前者重在科學的演進,后者關(guān)注的是心靈或想象的觀念。[18]充斥著物理原理、數(shù)學公式、天文繪圖,而斯密的天文學史更多是在描述公式、圖像背后的想象和觀念。這種闡釋對科學史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呢?可以看到,斯密對不同天文學說的描述并沒有以否定前者或指出其科學意義上的錯誤來論證各種學說的錯謬之處,而是從人類想象的角度論述各種學說的合理性,他所揭示的是科學史背后的觀念和認知的變化。這種寫法與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中提出的新科學史遙相呼應(yīng)[19]178。在新科學史中,科學史家們“不再去尋求一門古老科學對我們現(xiàn)代文明的永恒貢獻,而是試圖表現(xiàn)這門科學當時的完整歷史……盡可能使歷史上的這些觀點內(nèi)部聯(lián)系得最緊密,又最能符合自然界”[20]3。這樣的論證與18世紀斯密的努力不謀而合。

在另一種意義上,斯密的天文學史或科學史也是一種“觀念史”。懷特曼在《亞當·斯密與觀念史》中指出,“斯密將一門‘嚴格’科學(天文學)的觀念史中相當詳細的知識與隨之而來的對批判的歷史方法意義的認識結(jié)合起來,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領(lǐng)域的人類知識”;但他又指出,斯密沒有編年史意義上的發(fā)展,“或許的確可以這樣說,他嫻熟地運用天文學的‘歷史’‘闡釋’了一個哲學主題,這種運用屬于‘人為的’歷史(‘contrived’ history)的范疇,而‘人為的’歷史直到今天都是我們科學史的災(zāi)星”[21]64-65。懷特曼在這篇論文中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當代斯密研究的印證*在這篇文章中,懷特曼將斯密《天文學史》中的觀點與科林伍德、洛夫喬伊的觀念史進行比較,還將斯密與維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學、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關(guān)聯(lián)起來。這種關(guān)聯(lián)在近年來的斯密研究中可見一斑,如Christel F. & Dagfinn F.(eds), Inter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Adam Smith and Edmund Husserl: A Collection of Essays, Frankfurt: Ontos Verlag, 2012。,但如果僅從斯密對天文學史的分析來看,這部自然科學的歷史充滿了對人類想象力和情感的肯定和贊美,讓讀者清楚地看到觀念變革背后的那些力量。

《天文學史》被斯密束之高閣,但從他在遺囑中反復叮囑這篇文章可發(fā)表這一點,我們可推斷他對此文還是頗為滿意的。《亞當·斯密哲學論文集》的編輯懷特曼說:“或許可以推測前面這三篇論文可以視為一本書的章節(jié)而非獨立的篇章;這個設(shè)想可能是對的,因為編者(按,指斯密遺囑執(zhí)行人約瑟夫·布萊克、詹姆斯·赫頓)在其公告中強調(diào),即便斯密在臨終前燒毀了很多手稿,卻將這些手稿交到‘摯友手中,并囑其按照他們認為恰當?shù)姆绞健幚恚?jīng)檢視發(fā)現(xiàn),‘這批手稿的大部分是其曾經(jīng)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想寫出一部貫通各門科學和優(yōu)雅藝術(shù)的歷史’,但他發(fā)現(xiàn)‘這個計劃過于宏大而不得不過早放棄’?!盵2]Introduction,1懷特曼還說:我們一定不要忽視一個事實,即這些歷史是一本書的某些章節(jié),而這本書的標題是“引導和指引哲學探究的原理”,這些歷史只是作為即將談到的各門歷史“原理”的例證而已[21]47。如果這種猜想成立,那么,自然科學和優(yōu)雅藝術(shù)的歷史幾乎都會被斯密寫成一種推測史,而對這些歷史的闡釋則可能在同一方法中融會貫通。這樣的歷史在亞當·弗格森的代表作《文明社會史論》中非常明顯[22]106,只是弗格森沒有探討自然科學的歷史而已。

三、 斯密的史學批評與蘇格蘭人的“推測史”

斯圖爾特曾寫到,一位紳士告訴他斯密曾暗示要寫一部關(guān)于希臘和羅馬共和國的歷史,“斯密的研究將會提出許多關(guān)于這兩個國家內(nèi)部和國內(nèi)情況的重要觀點,用一個比迄今為止更少牽強附會的見解來闡明這些國家的一些政策體系”[23]31。由此推斷,斯密的確懷有撰寫傳統(tǒng)史學的想法,但這種傳統(tǒng)史學并非過去的歷史年表,不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大事記,而是對整個社會歷史的關(guān)注[24]81。這種社會史在《國富論》和《法學講義》中已有論及。除此之外,在面對18世紀歷史寫作的背景和觀念時,斯密更多是作為一位評論家出現(xiàn)的,他對傳統(tǒng)史學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見解和方法。

在斯密時代,傳統(tǒng)史學是指從希羅多德以來的西方敘述史,大多以軍事、政治的重大事件為主要對象。這樣的傳統(tǒng)史學被斯密放在修辭學的總綱之下。從整理出來的修辭學和文學講義來看,斯密在這一時期就已試圖構(gòu)建一個完整的體系。尼古拉斯·菲利普森指出,斯密將修辭學作為理解社會原理與人性科學的主要基礎(chǔ)[25]90。聯(lián)想一下斯密在各種場合對勸服和同情能力的重視[15]69,菲利普森的論斷無可厚非。應(yīng)該承認,斯密所講的修辭學已經(jīng)不是自亞里士多德以來那種傳統(tǒng)的修辭學,而是一門全新的、與人性關(guān)聯(lián)起來的關(guān)于“溝通”的學科。豪威爾指出,斯密把修辭學作為所有文學分支包括歷史、詩歌、說教(didactic)或科學以及演講術(shù)的總論;而且,斯密構(gòu)建總論時不是充滿敬意地從亞里士多德、昆體良、拉米斯(Ramus)的修辭學說中汲取素材,而是從前人的修辭學說中選取他認為自己那代人認可的觀點,而且,只要他認為有需要,便添加一些他自己的新看法[26]20。

在這個體系中,斯密重新界定了修辭學的界限,并在這個界限中討論了傳統(tǒng)史學的寫作,可以說也是對傳統(tǒng)史學的重新界定。修辭學是社會交流和溝通思想的工具,因而,史學、詩歌、教化、演講等只是溝通的不同手段。這四種手段有著不同的目的:歷史的功能是教育,詩歌是為了愉悅,教化是為了確信,而演講術(shù)是為了勸服[26]26。盡管這四種形式有時可能會有相同的功能,但因各自目標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就傳統(tǒng)史學而言,斯密認為,“史書的創(chuàng)作意圖不只是為了愉悅讀者(敘事詩也許有這種意義),同時,還要達到教育讀者的目的。它把人類生活中比較有趣的、重要的事件一個一個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同時指出事件的原因,通過這些手段告訴讀者應(yīng)采取怎樣的方法或方式,以取得同樣好的結(jié)果或者避免同樣不好的結(jié)果”[3]90-91。這一目標在《修辭學講義》第20講中再次被強調(diào)[3]111。為達到這個目標,歷史學家需要注意題材選取、描述方式以及謀篇布局、敘述文體等各個方面??梢哉f,斯密重新講述了一部自己的史學史。從《講義》的第12講到20講*實際上,真正討論史學的只有四講,從17講到20講。不過從12講到16講,涉及對史學描述方法的討論,所以筆者以為這種劃分是成立的。另一種劃分是:第2講討論語義,3—5講討論語法,第6講討論辭章,7—11講討論氣質(zhì),12—16講討論描寫,17—30講討論不同文體。參見Stephen J.M., Adam Smith: The Rhetoric of Propr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p.79。該書的劃分依據(jù)是主題,而不是題材。[27]77,他分別討論了歷史著作的寫作方法,分析古代和近代史上一系列歷史學家及其作品的優(yōu)劣之處;其思路是“先討論史書的目的,其次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和歷史資料,接下來是史料排列,最后對歷史學家進行點評”[3]98。從這些講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斯密的史學批評及其角度。

在闡釋傳統(tǒng)史學時,斯密提到了歷史學的起源問題。他使用了與《天文學史》相同的方法:根據(jù)人的情感推測史學的產(chǎn)生、評判合適的寫作方法。就史學的誕生而言,“最早的歷史學家是詩人,他們記述類似神話的歷史以及諸神的冒險經(jīng)歷,記載一切令人驚訝的事物”,使用“令人驚嘆的語言”,“表達令人驚訝的感情”[3]104,因為“好奇是在那些人們心中最易被煽動的激情”[3]111??梢钥吹剿姑茉俅问褂昧恕绑@訝”“好奇”這些在《天文學史》中的術(shù)語。

在闡述哪種描寫手法更恰當時,斯密不失時機地分析歷史描述在讀者心中激起的情感如悲傷、激憤、喜悅等等,高明的史家會巧妙地運用不同描寫手法展現(xiàn)歷史畫面,比如李維對霍拉提與庫利亞提決斗[3]85的間接描寫。可以說,讀者對歷史故事同情而生的情感,不僅形成了他們的道德判斷,也是評價史家史著的標尺。因此,斯密對史家的第一要求便是嚴格遵循史學的真實性準則。歷史學家的任務(wù)是追求真實的事件、真實的原因,由此規(guī)定了史學的文體必須是敘述,不是論證,也不是辯論[3]101。這就是說,歷史學家最好按照事實本身的樣子書寫,不要插入自己的觀點,甚至不要摻入自己的感情。雖然斯密沒有明確說明,但完全可以推斷:好的史家應(yīng)該是一位“無偏旁觀者”*在“修辭學和文學講義”中,斯密還沒有明確提出“無偏旁觀者”(the impartial spectator)這個概念,但在好幾處使用了“不偏不倚”(impartiality)這個詞語,還用過一次“無偏者”(impartial person)。[3]175。因為歷史學家“自己個人的一切感嘆都將不適于他所堅持的不偏不倚,也不符合他維持既不夸大也不縮小事實這一敘述原則的意圖”[3]101。歷史在讀者心中產(chǎn)生的同情共感只能源于歷史本身,而不是出于歷史學家的感嘆。尤其是在近代,黨派爭論、宗教偏見與歷史事件糾纏在一起時,要弄清真相,就必須拋棄黨派成見、摒棄個人情感。斯密推崇塔西佗和馬基雅維利,尤其是后者。他認為馬基雅維利是“唯一實現(xiàn)史學主要目標即將事件與原因關(guān)聯(lián)起來卻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近代歷史學家”[3]115。在今天看來,馬基雅維利書寫歷史的中立和公允是有限的;但從蘇格蘭人對歷史因果關(guān)聯(lián)的追求這個角度[15]34來看,斯密論及的那些史家在某種程度上比其他歷史學家做得更好一些。

其次,斯密認為,史學的對象不能僅僅局限于軍事或帝王將相,而應(yīng)擴大到政治和社會的歷史,包括風俗習慣、經(jīng)濟發(fā)展等。這就與傳統(tǒng)史學的主要內(nèi)容大相徑庭。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斯密認為希羅多德的歷史內(nèi)容涉獵廣泛,雖然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娛樂,不探索歷史的因果關(guān)聯(lián)而描述各地民風民俗,但這樣的歷史仍然是有益的;而修昔底德不僅出色地做到了探索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原因,詳細描述戰(zhàn)爭進程,而且還描述了雅典和斯巴達社會和政治的歷史,讓讀者獲益匪淺。對于色諾芬,斯密認為他“續(xù)寫了修昔底德沒有涉及的歷史”,并因此比前面的歷史學家對希臘政治“有更深刻的洞察”[3]108。對于波里比烏斯,斯密雖然只是一筆帶過,卻說他是對“各國文明史進行詳細敘述的歷史學家”[3]108,而且向讀者展示了羅馬人的社會結(jié)構(gòu)。對于近代的史家拉潘,斯密認為他雖然公正,但還是太過拘泥于大人物之間的黨派斗爭,對全體國民的關(guān)注不夠[3]116。這些評價即便是斯密同時代的思想家們,可能都未見得同意,但或許以下說法還算公允:斯密注意到古代史學和近代史學著作中對社會史的描述,并將此作為評價史家、史著好壞的一個參數(shù)。而之所以有這個參數(shù),與斯密對史學目的的認識密不可分。史學的目的是尋找因果鏈條,那么政治、社會、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必須作為原因的來源。這個社會的維度解釋了“為什么歷史在‘溝通理論’中有重要意義”,因為歷史編纂對“人類行為和相互影響提供了真實的描述”,為人類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再現(xiàn)了道德選擇”[27]89-90。

最后一點,是斯密對歷史教育功能的認識。這一認識使他在歷史寫作方法上提出了一些獨特看法,比如在描述人物性格時間接描寫更勝一籌[3]80,而在描述事件時可采取直接描寫;比如對事件本身及其原因探究要筆墨均勻[3]93;又比如按照事物自然發(fā)生的順序敘述[3]98,“敘述過程中絕不能留下任何斷層或間隙,即便沒有大事件來填補這個空白”,因為“間隙的概念讓我們對那段時間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情感到心神不寧”[3]100。諸如此類,這些方法都是為了讓歷史為“將來行為的具體方式提供指導”[27]90。米歇爾·霍根認為斯密對史學教育功能的規(guī)定與其倫理學聯(lián)系緊密:斯密對“歷史話題的處理表明揭示事實世界(the factual world)真相的推理方法或許也可以建構(gòu)道德領(lǐng)域中的主導性原理”;與此同時,他在“歸納倫理警句時為歷史編纂找到了一個位置,同時揭示了善與真理的邏輯”[27]91?;舾呐袛嗵嵝盐覀儗λ姑苁穼W認識的分析需要再次回到道德哲學體系中,回到他使用的推理原則。

回顧一下斯密在經(jīng)濟史和科學史中運用的推測史,以及他對歷史功能的認識,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作為敘述各種歷史時一以貫之的方法,他依據(jù)人的情感推測事物的自然進程和對天文現(xiàn)象的想象,即上文所說的推測史。這種推測史描述的究竟是什么呢?

應(yīng)該說,蘇格蘭人所說的自然的、理論的、推測的歷史[2]293在大多數(shù)情形下,是在確認“發(fā)展過程是最簡單的,而不是確定其與事實最一致;因為這個命題可能自相矛盾,但可以肯定的是,真實的進程并不總是最自然的。它可能由特殊的偶然事件決定,而這些事件不可能再次發(fā)生,不能作為大自然為人類發(fā)展所提供的一般準備中的任何一部分”[15]35。斯密社會史中所謂自然進程與真實歷史之間的悖論可以從這段話中獲得更充分的解釋。而在描述科學史的發(fā)展時,斯密的依據(jù)同樣是人類情感或想象力的滿足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斯密所揭示的這一過程并非意味著后人的觀念一定比前人的觀念更正確,而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想象力。推測史“告訴我們關(guān)于人的東西,不是關(guān)于這個人或那個人,而是關(guān)于整個人類,關(guān)于我們共享的、共通的人性”[1]63。斯密所說的自然進程、對人類的天文想象、對史學的撰寫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

我們還可以將眼光投到更寬廣的蘇格蘭啟蒙運動,看看18世紀蘇格蘭人總體的歷史寫作特征。蘇格蘭人在推測史中討論了“社會的各個方面……語言的歷史、藝術(shù)的歷史、科學的歷史、法律的歷史、政府的歷史、風俗的歷史以及宗教的歷史”[15]38,這些歷史的總體趨勢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復雜到簡化、從特殊到一般、從野蠻到文明、從殘忍到人道、從人格的到非人格的、從多神教到一神教[15]44,等等。我們可以從休謨的《宗教的自然史》、凱姆斯的《歷史法律論叢》、米勒的《地位區(qū)分的起源》、羅伯遜的《歐洲社會進程觀》、斯密的《天文學史》等著作中看到這些歷史進程的特征。其中一些特征,比如“從野蠻到文明”的發(fā)展史觀,似乎反映了一種“進步的、文明的觀念”,但另一些特征,比如語言發(fā)展史中,一些基本原理“從復雜到簡化”的趨勢,卻并非被蘇格蘭人完全視為進步或好的[3]223。因此,“從啟蒙運動開始,歷史學研究中出現(xiàn)了歷史進步觀、長期的國家發(fā)展觀等概念,以及在后來許多年里長期主導‘輝格式歷史’研究的目的論觀點:研究過去的目的不是紀念過去而是著眼現(xiàn)在”[28]244。這樣的總體評論并不十分準確,因為蘇格蘭人的歷史寫作雖然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進步觀、長期發(fā)展觀,卻沒有呈現(xiàn)出明顯的“輝格”特征,或者“目的論”。他們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闡釋不同領(lǐng)域的主題。在這些推測史中,他們對社會史的看法并不全然一致。

作為斯密及其同時代蘇格蘭人歷史寫作的共同方法,推測史依據(jù)人性原理和外在環(huán)境的狀況這兩個要素來填補事實的空白,尤其是對人性原理的假設(shè),這一點常常受到后來史家的詬病。凱姆斯的傳記作者說:“對真實事實的記錄,對歷史真相的展現(xiàn),在這些作家眼中不足以與精巧的論證和花哨的理論相提并論……這些哲學家膽子大到去決定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而且通過先驗推理證明在特定情況下已經(jīng)是什么樣的,以及在類似的情況下必定是什么樣的?!盵15]60-61,note4最著名的批評來自柯林伍德,他批評蘇格蘭人“假定人性是永恒不變的”,這樣“他們就使自己永遠不可能達到人性本身的歷史這一概念”;他認為存在于18世紀歐洲的人性是歷史進程的產(chǎn)物,卻被蘇格蘭人看作“永遠不變的前提”[29]135。這兩種批評至少缺乏對推測史兩個要素的理解,而只把人性原理作為批判的靶子。蘇格蘭人絕非不知道不同歷史語境的特殊性,我們可以將他們的這種嘗試理解為:他們在各個領(lǐng)域都想極力效仿牛頓,以某種或某些原理解釋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因為無論如何,“推測史家不能寫他想寫的所有東西,推測緊緊圍繞著人們對充分展開的人性的見解,該見解具有科學的基礎(chǔ),在這個意義上,推測史是科學方法論持續(xù)、系統(tǒng)運用的結(jié)果”[1]73。

四、 結(jié) 語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斯密及其所理解的歷史上來。就傳統(tǒng)史學而言,真實還原歷史、探索史實真相、“經(jīng)世致用”等古典史學的任務(wù)和目標自文藝復興以來已經(jīng)再次成為著史的標準和原則。與此相比,斯密的史學批評并無新意。不過,斯密注意到史學在修辭學意義上的溝通功能,這是全新的看法。任何文本都是作者與讀者的溝通,但作為修辭學上的溝通,如何讓讀者產(chǎn)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更進一步說,如何從這些情感中形成道德判斷,這些就需要史家特別講究敘述方法和策略。史家本身不偏不倚的立場很重要,同時還需要敘述技巧以及內(nèi)容上的拓展。所以,斯密在評價史著時特別提到社會史,將歷史的主題從傳統(tǒng)的重大人物、重大事件的軍事史、政治史擴大到經(jīng)濟史、社會史。在思考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時,斯密的四階段論為蘇格蘭人以及后來者提供了某種參照。階段論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后來韋伯所說的“理想類型”[15]49,而“自然進程”不過是其在經(jīng)濟史領(lǐng)域中的具體表述而已。在物質(zhì)世界的層面上,斯密實際上已經(jīng)打破了傳統(tǒng)史學的界限,將政治、軍事、法律、經(jīng)濟以及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納入史學之中,同時也將歷史作為論述不同主題的宏大背景。斯密所寫的法律和政府的歷史以及從歷史角度闡釋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的做法就是極好的例證。

最后,必須談一談斯密對歷史學的貢獻。對整體社會史的關(guān)注和闡釋可算其一,但這并不是斯密所獨有的。應(yīng)該說,他的蘇格蘭同胞和他一起為總體社會史的書寫和研究做出了貢獻。然而,就斯密而言,他以大量史實從歷時維度闡釋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的解釋力。但這一點在19世紀被貼上“蘇格蘭腔調(diào)”的標簽,逐漸在政治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中消失了。很難說拋棄了這種“腔調(diào)”的政治經(jīng)濟學總是具備很強的解釋力和說服力。因此在這一點上,斯密無疑是一位偉大的榜樣。另一方面,是斯密在觀念史意義上的貢獻。分析物質(zhì)世界歷史進程的推測史,同樣也被斯密用于對語言學、形而上學以及天文學、物理學這些學科的歷史的闡釋中。這些闡釋是以人類情感(驚訝、好奇、贊美)為依據(jù)在人類不同知識領(lǐng)域的推測,是將想象的滿足作為所謂科學革命的分析依據(jù)。斯密描述的天文學史并不是編年史意義上的,而是觀念史意義上的,是對人們時空、引力等觀念變化的歷史描述。從觀念史角度書寫的科學史顯然不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對知識背后認知機制的分析??梢哉f,在18世紀的蘇格蘭人中,斯密在這一領(lǐng)域中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遺憾的是,長久以來,斯密對史學的貢獻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甚至沒有被理解。

[1] Broadie A.,TheScottishEnlightenment:TheHistoricalAgeoftheHistoricalNation, Edinburgh: Birlinn Limited, 2001.

[2] Smith A.,EssaysonPhilosophicalSubjects, edited by Wightman W.P.D. & Bryce J.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3] Smith A.,LecturesonRhetoricandBellesLettres, edited by Bryce J.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4] Palmeri F.,″Conjectural History and the Origins of Sociology,″StudiesinEighteenth-CenturyCulture, Vol.37(2008), pp.1-21.

[5] Jenkins E.J.(ed.),DictionaryofLiteraryBiography:Vol.336,Eighteenth-CenturyBritishHistorians, Detroit & New York: Thomson Gale, 2007.

[6]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jīng)濟分析史》第1卷,朱泱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年。[Schumpeter J.A.,The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Vol.1, trans. by Zhu Yang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8.]

[7] Palmeri F.,StateofNature,StagesofSociety:EnlightenmentConjecturalHistoryandModernSocialDiscour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8] Smith A.,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 edited by Campbell R.H. & Skinner A.S.,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9] Evensky J.,AdamSmith’sMoralPhilosophy:AHistoricalandContemporaryPerspectiveonMarkets,Law,Ethicsand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Bowls P.,″Adam Smith and the ′Natural Progress of Opulence′,″Economica, New Series, Vol.53, No.209(1986), pp.109-118.

[11] Hont I.,JealousyofTrad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ndtheNation-StateinHistoricalPerspective, Cambridge & Lond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 Shapiro M.J.,Reading″AdamSmith″:Desire,HistoryandValue,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Inc., 1993.

[13] Berdell J.F.,″Adam Smith and the Ambiguity of Nations,″ReviewofSocialEconomy, Vol.56, No.2(1998), pp.175-189.

[14] Meek R.L,Smith,Marx, &After:TenEssaysintheDevelopmentofEconomicThought, London: Chapman & Hall, 1977.

[15] Berry C.J.,TheIdeaofCommercialSocietyintheScottishEnlightenment,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3.

[16] Longuet-Higgins H.C.,″′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A Twentieth-century View,″ in Peter J. & Andrew S.S.(eds.),AdamSmithReview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79-92.

[17] Smith A.,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 edited by Raphael D.D. & Macfie A.L.,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18] Pannekoek A.,AHistoryofAstronomy:FromAncientGreektoModernScience, London: Allen & Unwin, 1961.

[19] Phillips M.S.,SocietyandSentiment:GenresofHistoricalWritinginBritain, 1740-182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 Kuhn T.S.,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21] Wightman W.P.D.,″Adam Smith and the History of Idea,″ in Andrew S. & Thomas W.(eds),EssaysonAdamSmith,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44-67.

[22] Ferguson A.,AnEssayontheHistoryofCivilSociety, edited by Fania 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3] [英]杜格爾德·斯圖爾特: 《亞當·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3年。[Stewart D.,TheLifeandWorksofAdamSmith, trans. by Jiang Ziqiang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3.]

[24] Alvey J.E.,AdamSmith:OptimistorPessimist?ANewProblemConcerningtheTeleologicalBasisofCommercialSociety, Aldershot: Ashgate, 2003.

[25] Phillipson N.,AdamSmith:AnEnlightenedLife, New York: The Penguin Group, 2010.

[26] Howell W.S.,″Adam Smith’s Lectures on Rhetoric: An Historical Assessment,″ in Skinner A.S. & Wilson T.(eds),EssaysonAdamSmi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11-43.

[27] Hogan J.M.,″Historiography and Ethics in Adam Smith’s Lectures on Rhetoric: 1762-1763,″AJournaloftheHistoryofRhetoric, Vol.2, No.1(1984), pp.75-91.

[28] [英]默里·皮托克: 《歷史學》,見[英]亞歷山大·布羅迪編: 《蘇格蘭啟蒙運動》,賈寧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44-265頁。[Pittock M.,″History,″ in Broadie A.(ed.),TheCambridgeCompaniontotheScottishEnlightenment, trans. by Jia Ning,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244-265.]

[29] [英]柯林伍德: 《歷史的觀念》,何兆武、 張文杰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7年。[Collingwood R.G.,TheIdeasofHistory, trans. by He Zhaowu & Zhang Wenji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猜你喜歡
斯密史學歷史
揚雄的蠶叢說與史學價值
亞當·斯密的人力資本思想
新歷史
《西方史學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學”部分糾繆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史學漫畫館
嚴復與亞當·斯密稅收思想比較研究
歷史上的4月
史學漫畫館
灵武市| 白沙| 许昌县| 长寿区| 石狮市| 庆阳市| 武平县| 兴隆县| 大新县| 杭锦旗| 大竹县| 饶阳县| 柞水县| 五家渠市| 金坛市| 翁源县| 秀山| 拜泉县| 清水河县| 同江市| 岱山县| 集安市| 四子王旗| 静安区| 桦川县| 客服| 平陆县| 富顺县| 曲阳县| 张家界市| 电白县| 江口县| 巴里| 青龙| 武威市| 德昌县| 阿克苏市| 扶风县| 桐城市| 宿迁市|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