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楊見明
【摘要】 目的 研究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聽性腦干反應(ABR)閾值、40 Hz聽覺事件相關電位(40 Hz AERP)閾值與純音聽閾測聽(PTA)閾值的相關性。方法 對139例(196耳)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分別進行ABR、40 Hz AERP和PTA測試, 根據PTA閾值結果將數據分為三組:平坦型聽力損失組(81耳)、下降型聽力損失組(94耳)、上升型聽力損失組(21耳), 分析三組內ABR閾值, 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的相關性。結果 平坦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下降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其中, 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上升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結論 ABR、40 Hz AERP均可評估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的行為聽閾, 兩者相結合能更好地反映PTA。
【關鍵詞】 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聽性腦干反應;40 Hz聽覺事件相關電位;純音聽閾測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52
目前, 客觀聽力檢測方法有多種, 如ABR、多頻穩(wěn)態(tài)誘發(fā)電位、40 Hz AERP、耳聲發(fā)射等。其中, 以ABR應用最為廣泛。但短聲誘發(fā)的ABR頻率特異性差, 主要反映高頻區(qū)的聽閾, 以2~4 kHz為主[1], 有一定的局限性。而40 Hz AERP主要反映中低頻聽閾, 特別是對1 kHz以下的聽閾。兩者相結合可能會更全面地反映聽閾[2]。本研究擬通過分析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ABR、40 Hz AERP與PTA的相關性, 為ABR和40 Hz AERP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PTA檢查診斷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139例(共196耳), 其中男86例, 女53例, 年齡12~76歲, 平均年齡39歲。外耳和中耳檢查未見異常, 鼓室圖為A型。
1. 2 測試儀器及環(huán)境 臨床診斷型聽力計Itera(丹麥麥德森), OTOflex100中耳分析儀(丹麥麥德森), Chartr EP聽覺誘發(fā)電位儀(丹麥麥德森), 測試環(huán)境為北京科聲的隔音屏蔽室, 環(huán)境噪音≤30 dB。
1. 3 測試方法
1. 3. 1 PTA及分組 在隔音屏蔽室內按上升法測得0.5、1、2、4 kHz 4個頻率的聽閾。根據聽閾值將196耳分成三組, 第一組為平坦型聽力損失組, 共81耳(1 kHz聽閾與4 kHz聽閾之間差值≤10 dB), 第二組為下降型聽力損失組, 共94耳(4 kHz聽閾與1 kHz聽閾差>10 dB), 第三組為上升型聽力損失組, 共21耳(1 kHz聽閾與4 kHz聽閾差>10 dB)。
1. 3. 2 ABR檢測 在隔音屏蔽室內進行, 患者取平臥位, 使患者完全放松, 保持安靜, 進入睡眠狀態(tài)。將記錄電極貼于患者前額, 參考電極貼于同側乳突, 地極貼于眉間。檢測采用短聲刺激, 濾波范圍為100~3000 Hz, 短聲刺激頻率為21.1次/s, 正負交替刺激極性, 疊加1024次, 掃描時間為15 ms。刺激強度從80 dB開始, 如無反應, 則增加刺激強度;如有反應, 以10 dB逐檔遞減至無反應波形出現(xiàn)時再上升5 dB, 觀察可重復出現(xiàn)反應的最低強度, 即為閾值, 每個強度至少重復記錄2次。
1. 3. 3 40 Hz AERP檢測 隔音屏蔽室內進行, 患者狀態(tài)及電極安放同ABR檢測。采用頻率為500 Hz的短純音刺激, 濾波范圍為10~100 Hz, 刺激速率為39.1次/s, 刺激聲極性為疏波, 疊加500次, 掃描為100 ms。從最大輸出強度開始, 以10 dB逐檔遞減至少于3個正弦波形時再上升5 dB, 觀察可重復出現(xiàn)至少3個正弦波形的最低強度, 即為閾值, 每個強度至少重復記錄2次。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ABR反應閾、40 Hz AERP反應閾與PTA閾值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平坦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值之間的相關性 平坦型聽力損失組ABR反應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見表1。
2. 2 下降型聽力損失組ABR反應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值之間的相關性 下降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其中, 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
2. 3 上升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值之間的相關性 上升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
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
3 討論
ABR是記錄聲刺激后潛伏期在10 ms內的一系列神經元性電活動, 屬于快潛伏期反應。刺激聲有短聲、短純音等。由于短純音ABR測試時間較長, 波形分化較差, 潛伏期延長且V波寬頻, 難以辨認[3, 4], 臨床中仍以短聲ABR應用較多, 測試結果反映高頻聽力為主。但若聽力損失在某一特定頻率時, 發(fā)生上升型或下降型聽力損失時ABR便無法全面反映患者的聽力損失[5]。endprint
40 Hz聽覺相關電位是以刺激率約為40次/s的刺激聲誘發(fā)產生的類似于40 Hz的正弦波電位, 屬于中潛伏反應的一種。刺激聲為短音、短純音, 以反映中低頻聽力為主, 具有波形穩(wěn)定、重復性好、閾值更接近主觀聽閾等優(yōu)點[6]。
本研究結果顯示, 平坦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平坦型聽力損失組在0.5~4 kHz 4個頻率上ABR及40 Hz AERP閾值與PTA均具有很高的相關性, 相關系數均>0.9, 說明ABR和40 Hz AERP在平坦型聽力損失患者中均可以很好地反映PTA。張杰等[7]研究表明在水平型聽力損失患者ABR、40 Hz AERP與實測平均聽閾之間具有很好的線性相關性, 可以用ABR值代替實測平均聽閾值。王濤等[8]也發(fā)現(xiàn)正常聽力組與平坦型聽力損失組ABR閾與2~4 kHz PTA均值十分接近, 且標準差小, 兩者間存在很好的直線相關性。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 下降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其中, 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上升型聽力損失組ABR閾值、40 Hz AERP閾值與PTA閾值之間均有較高的相關性 (P<0.05)。ABR與PTA在高頻的相關性較低頻高, 40 Hz AERP與PTA在低頻的相關性較高頻高。在下降型和上升型聽力損失組中ABR、40 Hz AERP反應閾值與PTA在各個頻率具有相關性。ABR反應閾值與PTA的相關性隨著頻率的增高, 相關性越高。這與本實驗中ABR的刺激聲為短聲有關。短聲是一種頻譜范圍較寬的瞬態(tài)聲或震動信號, 屬于寬頻帶噪聲, 聲能主要分布2~4 kHz處, 反映高頻區(qū)聽力[9]。40 Hz
AERP閾值與PTA的相關性隨著頻率的增高, 相關性降低。這與40 Hz AERP主要反映中、低頻聽力有關。在下降型和上升型聽力損失患者中由于中、低頻聽閾與高頻聽閾之間有一定差值, 所以ABR、40 Hz AERP閾值與PTA的相關性會隨頻率的增高出現(xiàn)增高或降低[10]。本實驗中40 Hz AERP的刺激聲為500 Hz短純音, 故40 Hz AERP在0.5 kHz處相關性最好。
綜上所述, 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的客觀診斷若僅依靠ABR或40 Hz AERP是不夠全面的, 兩者相結合能更準確地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聽力損失程度。此法可用評估嬰幼兒或不能配合主觀測聽的人, 亦可用于偽聾的鑒定。
參考文獻
[1] Gorga MP, Johnson TA, Kaminski JR, et a1. Using a combination of click-and tone burst evoked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measurements to estimate pure-tone thresholes. Ear Hear, 2006, 27(1):60-74.
[2] 梁晨, 胡鶯燕, 徐廷貴. 401例聾兒的ABR及40 Hz AERP測試結果分析.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1, 9(2):94-95.
[3] 周娜, 趙艷萍, 姚子明, 等.聽力正常成人短音ABR閾值與純音聽閾的關系研究.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 15(2):153-156.
[4] 吳醫(yī)婕, 吳皓, 李蘊, 等. ASSR、Tb-ABR和c-ABR在正常聽力人群客觀聽閾評估中的相關性分析.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9, 23(1):4-7.
[5] Moeller MP. Early intervention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ho ar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Pediatrics, 2000, 106(3):E43.
[6] 付新云. 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及40Hz相關電位在病殘兒鑒定工作中的作用.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 2008, 16(2):113.
[7] 張杰, 文真. 聽性腦干反應與40Hz聽覺相關電位綜合評估聽覺閾值.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07, 14(2):95-97.
[8] 王濤, 梁建平, 陸秋天, 等. 短聲誘發(fā)聽性腦干反應閾與不同聽力構型純音聽閾相關性探討.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3, 6(5):429-433.
[9] Mulsow J, Reichmuth C, Gulland F, et al. Aerial audiograms of several califomia sea lions and steller sea lions measured using single and multiple simultaneous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 methods. J Exp Biol, 2011, 214(7):1138-1147.
[10] 孫道銀, 滕道輝. 40HZAERP和ABR聯(lián)合應用評估聽力損失.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20(s1):29-30.
[收稿日期:2017-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