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藥學部 廣東 廣州 510150)
頭孢硫脒是由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第一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該藥對草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的作用較強,對腸球菌有獨特的抗菌活性。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肝膽系統(tǒng)、五官、尿路感染及心內膜炎、敗血癥,臨床上應用較廣。頭孢硫脒的說明書上只提及臨用前加滅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鈉注射液適量溶解,并未提及其與其他常用輸液及常用藥物的配伍穩(wěn)定性?,F將頭孢硫脒與常用輸液及常用藥物的配伍穩(wěn)定性進行歸納和分析討論,為頭孢硫脒的臨床合理使用提供有益參考。
頭孢硫脒與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1-4]。譚和平等[5]證實頭孢硫脒在0.9%氯化鈉注射液(pH=7.0)中最穩(wěn)定,因此說明書上選擇0.9%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
頭孢硫脒與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h后,吸收曲線圖譜形狀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不建議兩者配伍使用[1]。但施曄[2]的實驗結果認為頭孢硫脒溶于10%葡萄糖注射溶液中在5h內基本上比較穩(wěn)定。此外,鄒明等[3]也發(fā)現頭孢硫脒與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h內是穩(wěn)定的,臨床上可配伍使用。
在25℃時,頭孢硫脒與5%轉化糖注射液配伍在4h[6]和8h[4]內外觀性狀、pH、含量及有關物質量均無顯著性變化。在37℃時,頭孢硫脒的含量2h后開始明顯下降[6],與5%轉化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輸液應在2h內完成。
頭孢硫脒與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配伍后,外觀及性狀均無明顯改變,但配伍6h后,pH值下降0.38,含量下降12.2%[8]。因此,臨床上不建議頭孢硫脒與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配伍使用。
在37℃下,加替沙星與頭孢硫脒配伍4h內基本穩(wěn)定,在25℃下8h內基本穩(wěn)[9]。在室溫(20±1)℃條件下加替沙星與頭孢硫脒在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8h內性質穩(wěn)定[10]。
在25℃條件下,頭孢硫脒與奧硝唑注射液配伍后8h內性質穩(wěn)定[11]。但張帥[12]發(fā)現1例頭孢硫脒與奧硝唑注射液的配伍反應:頭孢硫脒與奧硝唑前后輸注時,出現乳白色渾濁,搖動后不消失。因此建議輸液前后加氯化鈉溶液進行沖管。
在常溫(25℃)和高溫(37℃)條件下,頭孢硫脒與替硝唑注射液配伍8h內藥物含量穩(wěn)定,兩者可以配伍使用[13]。
劉瑞琴等[14]發(fā)現注射用頭孢硫脒與注射用阿昔洛韋分別與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h內外觀呈現淡黃色,隨時間延長顏色逐步變深,pH值逐漸下降,含量顯著下降,因此兩者不宜配伍使用。
頭孢硫脒加水制成的溶液,pH值在4.0~6.0之間,因此與大多數輸液均可配伍使用,這其中包括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與5%轉化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應注意現配現用,并2h輸注完畢;與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臨床上不推薦使用。
頭孢硫脒與加替沙星和替硝唑可配伍使用;與注射用阿昔洛韋存在配伍禁忌,應避免使用。此外實際應用中發(fā)現頭孢硫脒與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前后滴注,兩種藥物在輸液管道中混合后立即出現白色混濁液體,兩藥之間建議加氯化鈉注射液沖管。
頭孢硫脒與10%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穩(wěn)定性前后存在爭議,可能與原料藥的純度大幅提高有關,依據最新研究[3]我們認為兩者可以配伍使用。
研究結果證實注射用頭孢硫脒與奧硝唑注射液配伍是穩(wěn)定的,但在臨床上發(fā)現了不可預測的配伍禁忌(乳白色渾濁),應引起重視,在輸液前后接瓶必須加強輸液管的沖管或分開給藥途徑輸液。
綜上所述,頭孢硫脒與大多數輸液和很多常用藥物都可配伍使用,但與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和注射用阿昔洛韋存在明顯的配伍禁忌,臨床上要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