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營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0)
傳染性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病之一,因其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故而多數(shù)患者極易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心理負擔,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此,加強對傳染性肝硬化患者護理干預的重視以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為探討傳染性肝硬化治療的臨床護理措施,采用不同方式對收治的124例患者進行研究,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124例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傳染性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以入院時間奇偶數(shù)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齡最小33歲,最大80歲,平均(55.6±4.9)歲;對照組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78歲,平均(54.9±5.3)歲;對比兩組臨床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照組同時配合病房環(huán)境、病情觀察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則行全程優(yōu)質(zhì)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需熱情接待,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病房環(huán)境、主治醫(yī)師等,緩解患者陌生感。同時耐心的向患者講解肝硬化的相關情況,如發(fā)病原因、常見癥狀、治療方法及效果等,增強患者認知。另外,護理人員需多與患者交流,在交談及傾聽中了解患者心理,并進行針對性疏導。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鼓勵患者,為患者營造溫暖的環(huán)境,讓患者感受到關愛及尊重,盡可能拉近與患者的關系,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1.2.2 飲食護理。由于傳染性肝硬化患者多伴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現(xiàn)象,故而,護理人員需囑咐患者飲食應以軟食為主,例如面包、粥、蛋類等;且進食期間切忌狼吞虎咽,應仔細咀嚼,以減少為胃管的刺激;另外還應叮囑患者不可使用堅硬食物或帶刺食物,且應同時禁食油炸食物及富含多纖維的食物;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則應暫時禁食,可給予患者葡萄糖生理鹽水,以達到補充水及電解質(zhì)的效果。
1.2.3 口腔及皮膚護理。血液是傳染性肝硬化患者的一項重要的傳播途徑,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者口腔及皮膚護理的重視。叮囑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指導患者定時刷牙,但不可過于用力刷牙,以免刺破牙齦而引起出血現(xiàn)象。另外,對于部分缺乏食欲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在進餐前指導患者行口腔清潔等常規(guī)干預,以改善患者食欲。護理人員應定時協(xié)助患者溫水擦浴,確保皮膚清潔;對于身體受壓部分可墊海綿墊,且可定時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以減少皮膚損傷。此外,還應囑咐患者定時對患者指甲進行修剪,避免因搔抓皮膚而引起皮膚破損。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并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進行比較。
1.4 判定標準。臨床療效:以治療及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肝功能恢復正常,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為顯效;以治療及干預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肝功能好轉(zhuǎn)為有效;以治療及干預后患者臨床癥狀及肝功能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生活質(zhì)量評分以生活質(zhì)量評分量表(SF-36)進行評價,各項評分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與生活質(zhì)量呈正比。
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自制問卷調(diào)查表進行評估,調(diào)查表滿分為100分,以分值>85分為滿意,以70~85分為基本滿意,以分值低于70分為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以SSPS19.0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平均年齡、生活質(zhì)量各項指標)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年齡、性別、臨床療效)以(%)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62例患者中顯效32例,有效28例,無效2例,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6.8%;對照組中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分別為22例、30例、10例,總有效率為83.9%,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χ2=5.905,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情感職能、心理健康評分分別為(82.6±9.6)分、(83.5±7.8)分、(81.9±6.9)分、(80.5±7.5)分、(87.5±3.2)分、(84.9±8.5)分;對照組分別為(72.5±5.6)分、(74.9±5.2)分、(65.2±5.0)分、(66.0±5.2)分、(70.9±6.2)分、(73.5±4.6)分,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t=5.748、5.802、12.395、10.049、15.047、7.460,P均<0.05)。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比較:觀察組62例患者中滿意38例,基本滿意23例,不滿意1例,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8.4%;對照組中不滿意9例,基本滿意30例,滿意23例,總滿意度為85.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6.961,P<0.05)。
傳染性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病,患者多為肝炎后肝硬化,其傳播途徑較多,其中血液、醫(yī)源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等?;颊咄枰邮荛L時間的治療,加之受社會偏見的影響,患者極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而心理情緒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采用優(yōu)質(zhì)護理方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通過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預可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熱情及關愛,且通過給予患者有效的病情指導及宣教還可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改善因缺乏疾病了解而引發(fā)的恐慌感有重要幫助。
另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傳染性肝硬化患者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而給予患者有效的飲食干預則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適感,對提高患者舒適度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由于肝病患者多伴有腹水及黃疸現(xiàn)象,若患者產(chǎn)生全身水腫癥狀,則極易產(chǎn)生皮膚疼痛,且長期臥床還極易引發(fā)皮膚壓瘡,導致皮膚受損。因此,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針對性的口腔及皮膚護理,以盡可能減少口腔及皮膚損傷。
總而言之,對傳染性肝硬化患者實施全程優(yōu)質(zhì)護理效果顯著,對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護患關系有重要幫助,可推廣應用。
[1] 李桂杰,尚麗潔.肝硬化護理中心理干預的應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藥物與人,2015,28(2):171.
[2] 周璟.心理干預用于肝硬化護理中的臨床應用體會[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474.
[3] 曹社菊.中醫(yī)護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4): 362-363.
[4] 楊華.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肝硬化護理中的運用[J].中外醫(yī)療,2011,30(5): 147-147.
[5] 趙慶桃,王婷.中醫(yī)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27(6):826-828.
[6] 李適,白艷,孫洋.臨床路徑式教育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4):332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