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哲華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yī)院眼科手術室,遼寧 本溪 117000)
白內障是臨床眼科常見病,其屬于眼球晶狀體退性性病變,在老年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健康和生活質量[1]。術前非常有必要進行心理干預,以有效預防和減少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術中、術后舒適感[2]。本文將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入選患者均符合白內障臨床診斷標準[3]。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8例患者中男31例,女27例,患者年齡63~84歲,平均年齡(72.6±3.5)歲;合并糖尿病25例,心臟病20例,高血壓3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患者年齡64~85歲,平均年齡(73.4±3.6)歲;合并糖尿病24例,心臟病18例,高血壓37例。采用相應版本的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組間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術前予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疾病基礎宣教指導,加強病情監(jiān)測,強化飲食干預和出院健康指導等。研究組患者術前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心理干預,護理內容如下:①術前訪視:護理人員在術前1 d需要對患者進行訪視,首先護理人員先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在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具體麻醉方法、手術操作步驟等,重點強調注意事項。待將患者推送到手術室后叮囑其進行10 min左右的休息,對患者進行基礎性心理護理干預,幫助其盡可能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②健康宣教:術前1 d巡回護理人員需要深入患者病房,通過閱讀患者病例的方式對其自身情況進行了解。以患者心理特點為依據(jù),對其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消除其思想顧慮和精神負擔。③放松療法:全面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性格、喜好等,將其作為依據(jù)對患者進行放松治療。將深呼吸、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作為主要內容。叮囑患者聽音樂的過程中保持身心放松,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后緩慢吐出,分散其注意力,保持平和穩(wěn)定的心境,以減輕其負性心理。
1.3 觀察指標:①術前24 h、術前15 min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的焦慮情緒,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嚴重;②觀察術前、術中兩組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心率(HR)變化;③觀察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士滿意度,包括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手術治療等;④隨訪觀察術后切口滲漏、淺前房、角膜水腫、前房積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對涉及到的全部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SAS評分、血壓、心率變化采用進行表示,組間比較展開t檢驗,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采用百分率(%)進行表示,組間比較展開χ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術前心理狀況變化:術前24 h對照組與研究組SAS評分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15 min兩組進行比較,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術前、術中血壓、心率變化:對照組術前SBP、DBP、HR與研究組差異不明顯,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比較,研究組SBP、DBP、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士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者對手術室護士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手術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經(jīng)統(tǒng)計處理,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比較兩組術后護理滿意度發(fā)生情況: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2%,將其與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9.0%進行比較,對照組明顯高于研究組,組間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本組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術前15 min SAS評分、術中DBP、SBP、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其手術室護士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手術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從而得到如下護理體會: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術前心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況,預防生理應激,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使用和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