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磊
7月3日,伴隨著第一縷晨光,第一師阿拉爾市阿拉爾農場八連職工劉國民開始了新一天忙碌的工作。掃地、澆水、給大雁喂食,微笑始終掛在劉國民臉上,在他看來現在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充滿活力。
“養(yǎng)殖場得以保留下來,多虧了工會的幫助,如今我家的大雁已經發(fā)展到了300余只,收入越來越多。”劉國民介紹說。
2015年,劉國民投入了20余萬元引進了60多只雁苗,但是雁苗才引回來就遇到了降溫天氣,先后有20多只雁苗病死了,這讓已經把全部家產投入到養(yǎng)殖產業(yè)的劉國民有些措手不及?!叭胰硕紱Q定要放棄的時候,農場工會伸出了援助之手,幫我們申請了10萬元的無息貸款。”劉國民說,有了資金的扶持,今年他又新增了孵化設備,并且專門到內地學習孵化養(yǎng)殖技術。如今的他對于大雁養(yǎng)殖充滿信心,希望帶動更多連隊職工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自2013年以來,兵團工會籌集和發(fā)放貼息資金6000萬元,撬動社會投資8.6億元、落實職工增收貼息貸款9.25億元,扶持農工專業(yè)合作社266個,幫扶6366戶困難職工實現增收脫貧,產生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果,助推了“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
“各級工會堅持不懈發(fā)展壯大職工自營經濟,積極承擔牽頭組織、政策落實、服務保障、骨干培訓、典型宣傳、市場開拓等具體工作?!北鴪F工會經濟部部長林新說。2017年底,兵團職工自營經濟實現總產值316.56億元,同比增長10.12%;職工戶均純收入17702元,同比增長10.15%;人均純收入5845元,同比增長9.6%。
“在家門口的連隊打工,讓我實現了脫貧,這樣的好日子做夢都能笑醒?!?月4日一大早,八師一四三團紫泥泉二連的困難職工娜孜古麗·阿不力孜和往常一樣,來到該團自主創(chuàng)業(yè)示范戶納比漢·納班開的牧家樂打工。
兩年前,文化水平低、不懂技術的娜孜古麗·阿不力孜在工會的幫助下,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è),不僅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每月還有2800元左右的收入。
“兵團‘百萬元助力工程’、遼寧省總工會援建項目、師市總工會貼息貸款援助項目等優(yōu)惠政策,幫助一四三團的職工拓寬了就業(yè)門路,也點燃了困難職工脫貧的新希望?!币凰娜龍F黨委常委、副政委、工會主席邱曉明說。截至目前,一四三團三個項目被兵團評為職工自主創(chuàng)業(yè)示范項目,兩人被評為兵團典型示范戶,帶動職工就業(yè)876人。與此同時,一四三團工會還打破連隊界限,讓自主典型示范戶自由選擇困難戶,可以在全團范圍內認領一至兩名困難戶作為幫扶對象,工會全程監(jiān)督。
“走基層、察實情、解民憂”,近年來,兵團各級工會始終堅持服務職工的工作生命線,以精準幫扶為重點的服務職工體系逐步健全,做亮作響“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工作品牌,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擔負起了促進發(fā)展成果共享的重要職責。
五年間,兵團工會投入困難職工幫扶資金4000余萬元,共幫扶困難職工28萬人次,兵團、師、團、連工會干部長期結對幫扶3300多戶困難職工,并持續(xù)開展“創(chuàng)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yè)”“關愛職工好企業(yè)”和“女職工關愛行動”等活動,讓廣大職工群眾切身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和關懷,切實把工會幫扶工作打造成黨政滿意、職工歡迎、社會認可的品牌工程。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p>
創(chuàng)建于2014年的新疆天業(yè)(集團)公司王朔創(chuàng)新工作室,由17名骨干成員組成,三年多,在公司質量部部長、檢測中心主任王朔的帶領下,堅持以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難點工作為突破點,發(fā)揮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檢驗技術和檢驗能力的持續(xù)提升。
“作為一名質量管理者,要實事求是地報出檢驗結果,這是必備的職業(yè)道德和素養(yǎng),更是我們的職業(yè)信譽?!弊鳛閯谀?chuàng)新工作室的帶頭人,工作中的王朔嚴以律己,高標準要求,在質檢行業(yè)中豎起了一桿標旗,并引領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
在她的帶領下,僅2015年至2017年,工作室推選的40個優(yōu)秀課題組分別獲得國家、自治區(qū)、兵團、石油化工行業(yè)等多個獎項。今年,又榮獲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殊榮,成為兵團首個獲此命名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共有六名全國勞動模范與先進工作者、57名自治區(qū)勞動模范與先進工作者、100名兵團勞動模范與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中華全國總工會、自治區(qū)總工會、兵團工會共命名31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其中全總命名一個,區(qū)總命名四個,兵團工會命名2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