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明輝
觀看完《沙海老兵》后,深深為自己是一名兵團人感到驕傲。電視劇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故事,演繹了一段歷史,詮釋那一段滄桑歲月里不變的初心,述說著兵團人的歷史和未來。
老兵們將熱血灑在了荒蕪的塔克拉瑪干,把青春奉獻給了茫茫的戈壁荒原。他們大部分已經(jīng)逝去,但仍然閃耀著黨性光輝,對黨忠誠,初心不改,使命不忘。
沙海老兵,延續(xù)著三五九旅的傳統(tǒng),聽黨指揮,對黨忠誠。三五九旅南泥灣的生產(chǎn)英雄,解放戰(zhàn)爭中的鐵軍,和平解放新疆的正義之師,和平建設(shè)年代的捍衛(wèi)和守護者。每一個時期,聽黨指揮,對黨忠誠都是這支部隊的特色。曾經(jīng)的大生產(chǎn)運動、曾經(jīng)的南下北返、曾經(jīng)的進軍西北、曾經(jīng)的集體轉(zhuǎn)業(yè),曾經(jīng)的每一次選擇,老兵都選擇“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他們的人生忠于黨和人民利益,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囑托。
奔襲和田,漫漫黃沙見證了他們的頑強意志,革命道路磨礪了他們的堅韌品格,戈壁的黃沙塑造了堅守初心的品行。如今的綠洲新城,彰顯著他們的功績,紀念館里流傳著他們的故事,紅軍小學里繼續(xù)著他們的使命。
中國素有士子以身許國許天下的追求,從講個人修德以至于德澤天下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講人生三個追求三個目標的《左傳》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到北宋大儒張載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時代不同,但一以貫之的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人生價值的不斷追求,對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老兵們終其一生,熱愛新疆,扎根新疆,屯墾戍邊,他們做到了,他們明德、立德、恩澤天下,為國戍邊,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老兵精神是時代的要求,是文化基因的覺醒。步入新時代,傳承老兵精神、三五九旅精神,是落在我們肩上的時代需要,是履行屯墾戍邊職責使命的需要,是維護團結(jié)促進發(fā)展的需要。
我想象,當初升的朝陽灑向“三八線”,一座座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我相信,我可以看出從憑吊的堅守,看到老兵精神煥發(fā)出的新活力。慎終追遠,我們懷念老兵,是一種感恩,是一種追思,一種信仰,一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