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
章丘古城,不知歷經(jīng)了多少歲月,卻是歷久彌新,越來越容顏秀麗,氣質(zhì)婉約。清照若在,如今的山明水秀,不知要多給她多少靈感;泉邊山中,不知又會多寫下多少傳世名章。
彼時的古城,白墻黑瓦的民居綿延不斷,青石板路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女郎山在城北屹立,繡江河從城東滾滾北去,人們世代居住在這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不失,故五谷不絕。老人們常說,居于章丘,是上一世積來的福氣。
清晨的古城,蒙眬著睡眼緩緩醒來,繡江河的清風(fēng)挾著花香輕輕走進街巷。這時,走街串巷的商販們開始吆喝著招攬生意。那是最貼心的市聲,和每一個日子息息相關(guān)。此起彼揚的吆喝聲,聲聲說著平安與祥和。
20世紀80年代初,我還是一個幾歲頑童。娛樂游戲匱乏的時代,吸引一個孩子的,就是街上的手藝人各種出神入化的手藝了。打銀,捏面人,吹糖人,用樹枝做跟頭人,小黃雀抽簽算命,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而最讓我看得出神從而忘了回家吃飯的手藝,那就是鋦瓷。
“鋦碗鋦盆鋦大缸!”每當(dāng)這抑揚頓挫的喊聲響起,姥娘就拿起家里碰壞的瓷器家什來到街上,老鋦匠把擔(dān)子放在門口的大槐樹底下,坐在上馬石上,擺開攤子,開始干活了。
人間的事物,沒有什么是永恒的,何況人們?nèi)杖毡赜玫钠魑?。細瓷粗陶,無論你怎樣懷抱著一顆惜物之心,難免有疏忽大意,導(dǎo)致遺憾嘆息的時候,這時,就得請鋦瓷師傅的巧手來補救。
清晨的倉厫街,老槐樹下坐著神通廣大的老鋦匠,三五個小孩子在一旁滿臉崇拜地看著他做活。姥娘用大瓷盆端出幾件壞了的碗盞,一邊遞給老鋦匠一邊嘮叨,人老了手腳不管用了,你看這倆月又碰壞了這許多,碗啊盆啊有了洞,茶壺磕了豁,辛苦您老人家了。
老人拿過那些要修補的器物,蒼老的眼神頓時有了光彩,枯瘦的布滿皺紋的手靈巧地在碗上定位,用銅皮做出兩頭尖尖的銅釘,纏著幾圈牛皮繩的手拉鉆嗡嗡一響,釘眼就鉆好了。小小的釘錘在釘上敲幾下,一個閃亮亮的銅釘就死死咬住裂紋,把開縫的碗鋦得結(jié)結(jié)實實。
當(dāng)年,一個幾歲的孩子是不會用“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詞句來形容這門手藝的。幾個鋦釘,竟然可以讓碎成廢物的瓷器再次煥發(fā)生命力。老鋦匠用蛋清調(diào)了瓷粉,抹住釘眼縫隙,姥娘往碗里倒?jié)M清水,鋦好的瓷碗滴水不漏,老鋦匠笑呵呵地說道,惜物保福,老大姐您會越來越有福氣的。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古城的日子,緩慢悠長,世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深知一針一線來之不易,一草一木都是物華天寶,對器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尊重。老人們教育小孩,常說的話就是,不要糟蹋東西,糟蹋東西會沒有福氣的,物要盡其所用。家織粗布穿得軟了薄了,大的改成小的,小的裁了打成袼褙,再納成鞋底,一點一滴,都是細水長流的歲月,和吝嗇無關(guān)。古城的人們知道心不為物所累,惜物卻能保福養(yǎng)心。
老鋦匠在大槐樹下一坐就是一天,街上的人們陸續(xù)送來要修補的瓷器。除了鋦釘,還有給磕了豁的碗盞包口。碗沿磕碰的傷口,被一圈銅皮掩蓋,比沒修復(fù)時的瓷器多了一份沉穩(wěn)與滄桑,讓人不由得想象它經(jīng)歷的歲月,邂逅的人,有著怎樣的故事。有的碗口只有一點小缺瓷,老鋦匠就用銅皮做一朵小花補住缺口。開出花朵的傷口,像歷經(jīng)坎坷的人生,愈加從容淡定,以更加美好的姿態(tài),來面對更多的未知。
經(jīng)過烈火的炙烤,山中瓷土變成溫潤如玉的瓷器,走過多少年的光陰,承受過手掌多少次的撫摸,它們仿佛是有生命的。雨后,女郎山上被雨水沖過的泥土里呈現(xiàn)出星羅棋布的碎瓷,它們經(jīng)歷了多少榮辱盛衰啊。一片一片,身已碎,匠心猶在,擎著蜿蜒的花紋,依然在歲月里閃著樸素的光亮。是否曾有素手,輕握銀匙調(diào)羹湯?是否寒夜紗燈瑩瑩,你是墨香花箋旁的那一盞,氤氳著茶香?
在鋦匠眼中,每一片碎瓷都可以重?zé)ㄋ拿利悾匦录缲撈鸨皇褂玫呢?zé)任。粗糙的大手合攏起一片片碎瓷,一因為惜物,一果為保福,真正的匠心,就在破瓷重圓的時候,呈現(xiàn)出佛家的意義。
一個匠人的手藝,是用來養(yǎng)家糊口的。一個匠人的心,是懷著謙遜與慈悲,佛一樣去度一件一件的殘缺物品。愿守其殘,喜延其年。歡喜地看著重生的器物,在新的日子里,以新顏迎接新的塵緣。
一座城,有了匠心,必會福澤綿長。時光荏苒,古城人惜古城,古城也以愈加動人的新顏福澤人們。她的美景與很多詩句有關(guān):“曉風(fēng)殘月楊柳岸”,“清泉石上流”,“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看南來的錦屏清風(fēng),吹綠繡江岸,吹來十里稻花香,清泉噴涌,花香漫漫,處處綠蔭如蓋,前人惜物后人有福,這一城山明水秀,一派醉人盛世美景,古城人因惜得福。
自孩童時,就對鋦瓷這種把傷口裝飾成花朵的手藝傾心不已,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把遺憾修復(fù)成重生的圓滿。而今日今時,靜夜燈下案前,我拿起幾片碎瓷,想起的不是應(yīng)該怎樣把瓷鋦好,而是隔了幾十年的歲月,依然清晰在耳的老鋦匠的話——惜物保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