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如意
方東美在《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里區(qū)分儒家、道家之特點,就提出“孔子是‘時際人(time-man),道家是‘航天員(space-man)”。因為二者所關注的焦點不同,儒家以時間為主,道家以空間為主。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各種佛系刷屏。“佛系追星”“佛系乙方”“佛系前任”,甚至考試、戀愛、健身、網購等行為也找到了“佛系”的方式。而這些轉發(fā)佛系的朋友,也仿佛無一不在訴說或者標榜自己人畜無害式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們不難理解——佛系人生,是這一年“葛優(yōu)躺”“感覺身體被掏空”“好喪”“第一批90后脫發(fā)了”的延續(xù),透露著年輕人不得不端起保溫杯泡枸杞的焦慮;更是生活壓力和焦慮下,一種“不焦躁、不執(zhí)著、不強求”的自我消解。
然而,人類要進步,社會要發(fā)展,一味地崇尚所謂的無欲無求,看上去是小眾的生活態(tài)度,說得直白一點可能是“喪”、“懶”的借口。
道系既出世也入世,不會視金錢如糞土,但也不會太過執(zhí)念,現(xiàn)實中的道系與時俱進,積極向上。道系青年把生活過得隨意而通透。
道系旅游。道系旅游派講究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攻略?指南?不存在的。買機票,打開APP,目的地選擇“Anywhere”,然后選個幸運數字或者幸運數字的倍數(畢竟道系青年還是非常講究“規(guī)律”的),去到哪兒,全是天意。而這也是道系旅行“天人合一”的奧義。
至于旅游攝影,對講究“無用”與“無己”道系旅游派來說,也是不重要的。蹲守一個地方保持笑容和姿勢擺拍一下午,想想就覺得自己頸椎病要犯了。如果一定要留下照片,也只能是個背影,一旦是露出自己正面半身的“標準旅行照”,就俗了。
道系股民。與佛系青年信奉“四大皆空”相比,道系青年對現(xiàn)世生活還是有點追求的,多少會炒點股。當然,道系股民是狂熱的中國股民中的一股清流。他們不會連連勝利就貪得無厭,賺了還想賺;也不會為了沒有在最高點拋掉而后悔傷心;更不會在套牢時難受不已。
道系股民多以見好就收、落袋為安、謹慎為上的面目示人。因為道系股民堅信“道可道非常道”,一切事物盡在無限的變化中。
道系領導?!靶闹腥缑麋R,臉上笑嘻嘻”。表面上看憨厚老實,但其實左右逢源,八面玲瓏,是最聰明的。這類領導深諳“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生存能力很強,將各種辦公室法則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論遇上什么事,在道系領導這里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和下屬搞好關系,對辦公室年輕人屏幕上都是各種綜藝節(jié)目、花兩個小時把外賣吃出儀式感、甚至這兩天有在公司放起《大悲咒》的……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由老舍小說改編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丁務源,就可以算是道系領導的杰出代表了。
道系閨蜜。在這個人人內心戲很足的時代,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大多數漂亮女生都有一個長得不是很漂亮的閨蜜?為什么閨蜜在朋友圈嗮出的合影,只P了她自己?閨蜜無論哪方面都好優(yōu)秀,她和我那么好,是不是故意為了拿我襯托她?
但請不要懷疑你們的感情,也不要感慨你們就如塑料花,你不過就是遇上了道系閨蜜。道系閨蜜信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差別很大的閨蜜看似“不搭配”,卻容易產生最穩(wěn)固的情誼。
道系青年們,表面長著一張厭世臉,內心則貫徹“懶得跟人計較”的道系精神。他們不管閑事,只負責做好自己。他們入世但不如凡,縱使對日常社交感到疲憊厭倦不耐煩,即便內心的終極理想可能是歸隱深山老林,在鄉(xiāng)下養(yǎng)老種田,但總能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瀟灑切換,灑脫自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