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瓊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是密切相關的。有興趣則效果好,無興趣則效果一般,可見,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重要條件。
一、導語入境,培養(yǎng)興趣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導語的基本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一上課就充滿興趣,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設計新穎有趣的開頭,對課堂的成敗至關重要。教學《魚又到了紙上》一課時,首先問學生,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魚在紙上游嗎?學生露出驚異的神態(tài)肯定的回答到:“沒有”,“是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勺髡邊s說‘魚游到了紙上。這究竟是則么回事呢?”此時,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學習課文。
二、電教手段,培養(yǎng)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的恰當運用,是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有聲有色,是感知過程變得活靈活現(xiàn)。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學習欲望。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是,通過視屏播放北方孩子們根本沒有見過的大海,看后他們發(fā)出西沙群島的海真藍?。∥锂a(chǎn)真豐富的贊嘆聲。喚醒了學生的熱愛大自然的意識,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電教媒體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斕的畫面和賞心悅目的樂海中,絕不能以娛樂而告終。
三、挖掘情感,激發(fā)興趣
語文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只有當教師學生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學習中,才能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使語文課變得生動起來,輕松起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切實得到提高。教師只有讓情感教學充滿語文課堂,語文教學才能更加和諧融洽。教學《靜夜思》,可以引導學生恍如旅店宿夜,頓時月光瀉到床前,感受到秋月的清冷,產(chǎn)生以“霜”比月光和明月照耀家鄉(xiāng)的情感體驗。這時,月光已經(jīng)不是純粹的客觀現(xiàn)象,而是滲透了情感的物象。
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而迅速的理解課文。教《美麗的大公雞》一課,首先讓學生熟悉角色,感知角色,進入課文的世界。然后讓學生仔細領會課文中的角色的語言、行為、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通過表演來創(chuàng)設文中的情境。當他們真正進入角色時,表演栩栩如生,學生們對此有強烈的興趣。通過表演,他們真正領悟到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得看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這樣,不但使學生認識到這篇課文揭示的是美的真正內(nèi)涵,而且還開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才能。
五、發(fā)揮想象,激發(fā)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沒有了翅膀,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感情豐富的朗讀,能引起學生對作品豐富的想象,有聲臨其境的感覺,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要重點指導學生朗讀,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想象。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有這樣一段話,“……她在墻上又擦了一根火柴。這一會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xiàn)在亮光里時那么溫和、那么慈祥”。此時讓學生想象小女孩見到奶奶時的情景,最后讓學生讀出興奮、喜悅的感情。“‘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埌盐?guī)ё甙?!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這句話中“奶奶”這一聲叫,要讀得高亢,其余部分要讀得低沉而緩慢,學生邊讀邊想象,從而體驗一個在絕望中掙扎的小女孩的感情。學生在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流下來同情的淚水。結合課文,經(jīng)常提出一些能夠喚起學生豐富想象的問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就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適度表揚,激發(fā)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谡n堂上多表揚、多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見的感受,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到學生在實踐中自我創(chuàng)造的學習方和法獨特的個性,學習《月光曲》時,要求背誦第九自然段:“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破濤洶涌的大海?!薄2坏揭环昼?,有幾個學生就能背下來了。我沒有簡單地用“你真聰明!”“真棒”對他進行表揚,而是問他用什么方法背的?他回答說:“我是用線索法背誦的,這一段話有兩個線索,一是月亮的變化,二是海平面的變化。”對于學生能運用方法去學習,我極力表揚:“這個方法不錯!”“善于用方法學習的孩子,才最聰明!”這樣的表揚,能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努力創(chuàng)造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在學校學習時有用,而且對于學生終身學習,仍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總之,語文課的教學要以趣激趣,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qū)橋東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