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摘 要] 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商學院正在努力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在此過程中商學院的制度建設是提升競爭力的核心。AACSB認證體系為商科院校提供了制度建設的標準參考。本文介紹了AACSB的認證標準和申請流程,從建立明確的商學院使命目標、構建AACSB認證AOL標準的商學院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基于教師分類的師資隊伍建設三方面探討AACSB使命導向的商學院制度建設內容,以提升我國商學院的競爭力。
[關鍵詞] AACSB;商學院;認證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8)11-0170-03
大學的商學院是為培養(yǎng)商務人才而專門設置的教育機構。除承擔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及文化傳承等大學教育職能外,商學院還承載著促進經濟發(fā)展,引領社會進步的職責。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大學的商學院為國民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商務人才。商學學科在學習借鑒國外商學理論的過程中,與我國企業(yè)的管理實踐相結合,基本構筑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學理論知識體系。與此同時,各大學的商學院也紛紛加強了與國外跨文化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
近年來,世界經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互聯(lián)網經濟帶來更廣泛的市場需求,為企業(yè)和商家提供了新的機遇,不斷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業(yè)浪潮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商學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加強符合國際標準的商學院制度建設,進一步促進國際化發(fā)展,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新技術、新型商業(yè)模式對商科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必然選擇。當前,為了加快國際化進程,國內一些商學院通過申請AACSB國際認證得以不斷深刻了解國際性的商學院評估標準和體系,不斷在申請國際認證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院制度建設。截至2018年4月,國內已經有20家商學院通過了AACSB認證,有20多家正在申報的進程中。
一、國際高等商學院協(xié)會認證簡介
目前國際上對于商學院的教育認證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一是國際商學院協(xié)會推行的AACSB認證,二是歐洲管理發(fā)展基金會推行的EQUIS認證,三是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xié)會推行的AMBA 認證。AACSB認證目的是為本科及碩士學位課程進行學術鑒定,該教育認證有商科專業(yè)認證(包含MBA專業(yè))和會計專業(yè)認證(Accounting)兩種。EQUIS并不把重點放在評估特定的高等管理教育項目上(例如MBA),而是定位于識別各種本科和研究生商科課程教育方法的優(yōu)勢及特色比較上。而 AMBA 則只針對商學院的MBA項目進行認證,認證內容包括常規(guī)MBA,還包括EMBA,MBM以及DBA等項目。在這三種認證體系中,AACSB認證被認為最嚴格,標準最高,耗時也最長,整個認證過程一般需要3到7年才能完成。獲得AACSB認證意味著一所商學院教育質量的最高成就,也意味著其商科教育達到世界水平,還意味著其發(fā)展前景得到世界范圍內的行業(yè)公認。
AACSB全稱是國際商學院協(xié)會(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AACSB成立于1916年,是由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一流大學商學院發(fā)起的商學院教育認證機構。AACSB于1919年出臺了有關工商管理學位課程的第一條標準。1980年,應會計行業(yè)的特殊需求,AACSB還采納了針對會計學的本科及研究生學位課程的其他標準。認證政策委員會(CAP)和AACSB理事會每年更新認證標準并加以完善。協(xié)會定期審核其認證標準,從而加強相關性,維持相對穩(wěn)定性,并增加創(chuàng)新價值內容。目前AACSB采納的認證標準版本是由AACSB認證委員會于2013年4月通過的。
凡可授予工商管理或會計學位的商學院均可自愿參加AACSB認證審核。AACSB專注于通過參與、創(chuàng)新和影響力來提升管理教育質量。AACSB通過一系列的認證標準和過程,對那些能夠堅持其使命和核心價值,致力于促進全球管理教育,并能參與到AACSB優(yōu)秀商學院的團體中來的機構,予以認可。
二、AACSB認證標準與認證流程
AACSB認證的核心是以使命、愿景為導向,共設置了15條認證標準,重點考察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審查商學院是否有明確的愿景、使命、戰(zhàn)略目標及配置的資源;二是全方位評價商學院以及所在學校的整體教育管理體系,教師和學生水平,科研實力及教育支撐所必需的財務、行政力量是否充分等內容;三是考察各個學位點項目的教育教學水平質量;四是考察學院的學術和職業(yè)發(fā)展是否協(xié)調等。通過AACSB認證須具備的資格條件有以下內容:商學院有頒發(fā)學位資格(研究生、本科或博士學位),學位項目具有持續(xù)的資源支持,學生、老師和員工具有多樣性,具備商業(yè)道德,學位點項目至少已經有兩屆畢業(yè)生等。AACSB強調過程評估,重視體系化、閉環(huán)型、制度化內容設計。與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不同,各個學位點項目的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課程設置是否能夠與學院的使命、愿景相一致,考核評估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評價結果如何反饋并能形成項目持續(xù)改進建議都是評估的重點考察環(huán)節(jié)。
AACSB 的認證程序是持續(xù)推進、前后有序的過程??傮w來說,AACSB 認證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取得AACSB會員資格、可行性資格申請、認證導師訪問、遞交實施導航計劃申請、自我評估報告、AOL實施和現(xiàn)場審查。認證具體過程為:(1)申請機構取得AACSB的會員資格。(2)學院提交一份完備的可行性資格申請報告。待AACSB 審查后決定是否接受申請。(3)初審委員會評估資格申請報告,如果審核沒有通過,初審委員會會提出修改意見。申請機構再次提交資格申請,直至資格申請通過。(4)獲得資格申請之后,預審委員會會向申請學院委派(或接受提名建議)一名認證導師專門就認證工作進行全面指導。認證導師定期現(xiàn)場對申請學院考察訪問,對學院在資格報告中及認證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問題提出建議,協(xié)助其不斷改進以達到認證的各項標準。候選商學院要與導師一起制訂出能夠達到AACSB標準的“認證計劃”。(5)認證申請學院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年度報告。年度報告應說明所有認證方案中涉及的變更內容。(6)在與導師及AACSB委員會溝通合作的過程中,申請學院準備自評報告。(7)AACSB專家組審閱申請學院的自評報告。(8)AACSB專家組入駐申請學院,實地考察并形成考察報告。然后專家組將考察報告及專家評估意見反饋給申請學院,同時提交給AACSB委員會。委員會將根據評估決定是否批準授予或暫緩授予申請學院的認證資格。最后將決議提交給AACSB董事會審批。需要注意的是,AACSB設立了“再認可”機制,即對已經取得認證的學院需要每隔五年完成再認證報告,以書面的形式向AACSB提交申請再認證,以證明該學院不斷以AACSB認證標準持續(xù)改進商學教育質量。
三、AACSB認證導向的商學院制度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我國各商學院的制度建設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所制訂的教育質量和標準提供的學科教育指導作為重要依據。這套質量標準內容主要是檢查各學校及各學位授權點教育體系的整體完備性,評估包括師資隊伍結構、人才培養(yǎng)特色(培養(yǎng)方案、招生、畢業(yè)就業(yè)等)、教學過程嚴謹度(教案、課程教學、畢業(yè)設計等)以及制度規(guī)范程度等。近年來,我國的商學院在迅速成長的同時,日益表現(xiàn)出趨同性。這種趨同性表現(xiàn)在課程設計、結構、定位、研究等方面。趨同的商學院發(fā)展模式會使商學院發(fā)展的多樣性欠缺,不利于商學教育的整體發(fā)展。
與之不同的是,AACSB認證強調“使命導向”,以學院的使命作為商學院教育的評價依據,其重點是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中反映商學院的創(chuàng)新機制。我們可以借鑒這套國際標準,進行我國商學院的制度建設以更好地開展教育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在15條標準內容中,以AACSB認證為導向的商學院制度建設核心主要有確立學院使命目標、AOL質量控制和教師隊伍分類建設。
(一)構建基于使命的商學院教育管理目標
AACSB認證的內容特點就是“以使命為核心”。第一條標準里就明確指出,商學院要有明確的使命目標,并需要將該使命實施于商學院的教育管理實際運營之中。使命的確立應該經過學院的戰(zhàn)略委員會充分醞釀,使命必須是恰當?shù)?、可描述的、易懂的。使命要為學院的各項決策提供方向,并且與學院的愿景戰(zhàn)略保持一致。商學院建立以使命為核心的教育管理目標不是為了構筑官僚體系,更不是為了獲得AACSB認證而進行的一項活動,使命的確立是為了讓學院有明確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定位,能夠調動資源來更好地實現(xiàn)學院發(fā)展。
截至2018年4月,我國大陸地區(qū)已經通過AACSB認證的商學院有20所,它們通過AACSB認證都提出了明確的適合自身條件和發(fā)展預期的使命和愿景。通過梳理這20所院校的使命描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通過認證的學校所描述的使命都很清晰明確地表明了其所承擔的商學教育功能,并且都體現(xiàn)出比較鮮明的教育特色。這些特色分別體現(xiàn)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及知識貢獻和服務社會及文化傳承等方面。
(二)構建符合AACSB認證標準的商學院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AACSB的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稱為AOL(Assurance of Learning),指學院制訂和完善學位教育項目的培養(yǎng)目標(learning goals),并根據培養(yǎng)目標設計、實施、改進各學位教育項目的培養(yǎng)方案,以及這些培養(yǎng)目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實現(xiàn),都要使用有嚴格記錄的和系統(tǒng)化的程序。AOL的制度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以學院使命為導向的學習目標設計
AOL主要從“以使命為導向”的角度出發(fā),以目標實現(xiàn)來對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學院依據使命設定學位項目的目標。學習目標明確描述了項目的教育期望,以及目標項目給學生灌輸?shù)闹R和行為能力。AACSB并不期望各商學院的學習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方法是相同。相反,AACSB希望各商學院的教授們能就他們所處的情況決定適當?shù)哪繕硕x及評量方法。由于不同商學院的使命、對教授的期望、學生的組成結構及其他因素的差異,各學院提出的學習目標會有相當大的不同。教師需要很清楚他們如何保障學生在畢業(yè)時能夠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行為。
2.以學習目標為導向的課程設置
商學院根據以使命導向的學習目標設置課程規(guī)劃圖譜,設定與具體目標相一致的相關課程體系。該體系包括三個層面:(1)課程內容。涉及理論、概念、技能等。(2)課程結構。涉及課程體系的組織和安排等。(3)授課方式。涉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為了保證這一體系的合理有效性,可以通過設計考核方案、制訂量化的表格以及教師打分等方式來考察課程體系與學習目標的匹配性。
(三)以證據為依據的教學質量保障制度
教學質量保障是指證明能夠保障學生實現(xiàn)學習預期的過程。學院為了考察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跟蹤,通過不斷的跟蹤檢驗來持續(xù)改進教學措施。學院使用一系列的證據數(shù)據來評估學習效果。這些數(shù)據除了來源于學生本身外,還包括企業(yè)、政府、學校的支持機構以及其他機構。質量保障體系有助于協(xié)助學院和教師不斷改善專業(yè)設置和課程。通過測量評估,學院就可以評價學習效果,并設計改進工作的措施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質量保障制度設計中,AACSB認證主要側重對專業(yè)項目目標的實現(xiàn)進行考察,而不是針對單一的課程學習目標。
(四)以流程管理為基礎的課程管理制度
在課程管理制度的設計方面,商學院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流程來組織開發(fā)、設計和實現(xiàn)每個學位課程的結構、配置、內容、效果評價及授課方式等。課程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需要吸收課程的利益相關者以及課程結果受影響者的意見,同時需要考察最新的商學學科前沿和問題。課程管理制度還要保障當學院使命和戰(zhàn)略做出調整時,需要不斷修訂教學計劃。
AOL教學質量控制制度是一個持續(xù)改進的過程,可以用如圖1所示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描述。為保證AOL實施的有效性,以及達到教學質量控制的目的,一般來說,商學院會設立專門的AOL委員會工作機構,負責AOL的運行。該工作機構同時負責將AOL的測評結果提交到學院專業(yè)管理機構,以幫助學院不斷完善課程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構建基于教師分類的商學院師資構成體系
AACSB要求商學院擁有且從戰(zhàn)略上配備參與型和支持型的教師,使得他們體現(xiàn)出共同的或者個人的重要學術和專業(yè)實踐參與,成為實現(xiàn)學院使命和戰(zhàn)略要求所需的知識資本。
在AACSB認證標準中,商學院構成體系應對教師進行分類。教師被分成為五種類型,即學術研究型Scholarly Academics(SA)、實踐學術型Practice Academics(PA)、學術實踐者Scholarly Practitioners(SP)、教學實踐者Instructional Practitioners(IP)及其他(Other)。SA指的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教師。一般來說在近5年內新聘用的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都可稱為SA。PA是指參與實踐,并與專業(yè)領域保持互動、參與相關活動的教師。通常,PA適用于把學術延伸到實踐、咨詢或其他形式的職業(yè)聯(lián)系的教師。SP指具備持續(xù)的專業(yè)實踐經驗、參與專業(yè)領域的教師。通常,SP適用于將教學領域延伸至學術活動的教師。IP適用于具備實踐專業(yè)經驗、在專業(yè)領域內保持活動的教師。通常,IP適用于新雇傭的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Other指沒有包含在上述四種類型中的教師。
AACSB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比例有最低要求。其中,SA不得低于40%;SA+PA+SP不得低于60%;SA+PA+SP+IP不能低于90%。當然,這一比例是針對一般商學院而言的,AACSB還會根據學院確定的使命來確定不同的比例要求。例如,對于研究型大學的商學院,對SA和PA的比例要求會更高,特別是SA的比例;對于教學型的大學的商學院,SP和IP類型的比例會較高一些。
在師資隊伍方面的建設制度上,除了在分類結構比例上要有保證外,商學院還需具有充足的教師,以保障教學項目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不斷的提高改進。在師資的配置上也應反映學院的使命和愿景內容。所有學位點、專業(yè)和方向的學生都應該能獲得相應的教師的授課和指導。教師們都應該有專業(yè)知識,并且能持續(xù)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能力,保持與學院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教師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包括以下內容:在教學領域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與同事和學生真誠相處,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學業(yè)當中,對學生在學業(yè)中的表現(xiàn)給予評價和反饋、鼓勵合作等。與此同時,學院應該有相應的制度評價標準來評估教師對學院使命和愿景做出的貢獻和所付出的努力。
五、結束語
建設多樣性、創(chuàng)新型商學院,提高我國商學院國際化辦學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是知識經濟時代商學教育的必由之路。雖然我國的大學已經實施了多輪本科教育和學科評估,其他名目繁多的專項評估也開展了多次,但商學院從根本上提升實力還需要首先從制度上與AACSB教育評價體系接軌,進而得到國際認可。目前我國的很多高校商學院已經積極投入申請AACSB認證的工作中。但AACSB的官員也提到一個問題,他們比較擔心中國的商學院為了評估而評估而缺乏內在的精神,因為缺乏內在精神的商學院制度體系與AACSB使命導向的宗旨相悖。所以,推行AACSB認證,除了滿足指標要求外,還要立足本國、本校、本院的現(xiàn)實和歷史,并以此來開展制度體系建設,不斷通過對自身優(yōu)勢的挖掘,清晰明確地找準定位,加強特色建設,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把我國商學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商學院的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彭賀,劉莉,蘇勇.中國商學院的趨同性分析:基于新制度理論的解釋[J].管理學報,2012(3):329-337.
[2] 鄭麗.AACSB認證視角下商科院校使命的比較分析[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5(4):14-17.
[3] http://www.aacsb.edu/accreditation/standards/2013-business
[4] 翟晶.依托AACSB國際認證推進地方商學院內部治理的現(xiàn)代化[J].高教學刊,2017(10):137-138.
[5] 賈莉莉,蘇岐英.美國AACSB卓越商科教育質量認證的特點與啟示[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6(3):137-138.
[6] 曹亮,廖戰(zhàn)海.中外商學院國際化模式比較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3(5):116-118.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