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傑 陳 焱
(蘭州大學)
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qū)的吐魯番學及相關研究成果頗豐。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共出版學術專著與文集(含再版、譯注)80餘部,公開發(fā)表研究論文近500篇。以下將這些成果分爲政治、歷史地理、社會文化、語言文字與文學、藝術、考古與文物保護、書評與學術動態(tài)等方面進行述評。囿於學力及篇幅所限,必有疏忽或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本年度政治方面的研究主要圍繞中央與地方關係、邊疆治理、地方行政建置、地方政權與大族等方面展開。
中央與地方(包括分裂時期的中原與邊疆)關係方面的研究成果偏重對唐代和清代兩個時期的考察。唐代對西域的控制與爭奪呈現出不穩(wěn)定的態(tài)勢,間有唐朝與民族政權及勢力在西域的角逐,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 劉子凡《北庭的李元忠時代——胡廣記〈唐李元忠神道碑〉研究》(《文史》2輯)借助胡廣所記録《李元忠神道碑》的相關記載,以安史亂後的北庭爲中心,考察並梳理了唐軍堅守西域之史事。任崇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與西域的絲路交往》(《中原文化研究》5期)考察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與西域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指出該時期雖然兵燹不斷、國家分裂,但作爲絲綢之路必經的西北區(qū)域,並未因戰(zhàn)亂而衰落,而是繼續(xù)保持了繁榮。梁景寶《開元時期唐、突騎施、大食及吐蕃對西域的爭奪》(《安康學院學報》6期)通過中外史料及結合相關研究成果,以突騎施與唐朝、突騎施與大食及唐朝與吐蕃在西域的反復鬥爭爲主綫進行考察,認爲突騎施抵禦大食東侵的內部原因在於試圖接替原來西突厥對西域的宗主地位;吐蕃最終能主導西域局勢不僅在於自身軍事力量的強大和唐朝的衰落,更在於其能圍繞進入西域這一中心而靈活改變作戰(zhàn)方略,從多方尋求突破。另有張弛、李聰《唐朝對邊疆利益的保護及衛(wèi)疆力量的佈建》(《中州學刊》11期)以唐朝的邊疆政策和實踐爲主要討論內容,分析其保衛(wèi)邊疆利益、佈建衛(wèi)疆力量的方法和模式,其中探討了唐朝與吐蕃、大食等政權在爭奪西域過程中採取的策略。陳福麟《和親的力量——以8世紀幾大勢力在西域的爭奪爲例》(《現代交際》14期)概述了公元8世紀時唐朝、吐蕃、大食、突騎施等政權對西域的爭奪,進而強調和親成爲各政權拉攏盟友或分化敵人所採取的一種重要手段。和親不僅被唐王朝運用,而且還被其他各少數民族政權廣泛使用,顯示了它特有的力量。孟憲實《略論唐朝的魚符之制》(《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從吐魯番出土文書以及出土的魚符、龜符等考察了唐代的兵符制度,對於理解唐朝的軍事制度和蕃將問題有所幫助。再版的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商務印書館)是一部研究6至7世紀北方遊牧的突厥汗國與同時期的內地農業(yè)政權的政治關係的著作。作者通過對卷帙浩繁的漢文史料的考辨,對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上聚訟不已或未及引起重視的問題,如突厥汗國的征服與分裂、隋朝對突厥汗國的政策、東突厥汗國對唐朝初年平定北方割據勢力的影響與制約、唐朝對東突厥降部的安置、西突厥汗國對唐朝初年在西域活動的決定性影響等,提出了一系列獨到的見解,並在此基礎上梳理出6至7世紀突厥汗國與內地政權交往的歷史綫索,將作爲國際顯學的突厥史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爲認識南北朝後期至唐朝初年中國歷史的變遷提供了新的思路。曹宇《論西域歷史上宦官之活動及其積極意義——以唐、北宋、明爲例》(《蘭臺世界》17期)通過考察文獻所記唐、宋、明三代宦官在西域的活動,並結合其在西域活動的時代背景與意義,指出宦官出使涉足西域對當時中原與西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與邊疆穩(wěn)定做出了貢獻。趙亞軍《從“內疆”到“外域”: 明代對哈密的經略》(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則對明朝對哈密的政策進行梳理和分析,釐清了哈密之於明朝“內疆——外域”身份角色的變化,分析得出哈密身份的轉變及哈密之失勢是明人邊疆思維觀念轉變的一個具體體現。
清代的新疆與中央關係問題亦十分突出。趙衛(wèi)賓依據檔案文獻對雍正及清末兩個時期相關史事分別有所探討。其《回疆東四城伯克遣使投清史事考——兼談雍正即位初年的西域經略觀》(《西域研究》1期)依據清代奏摺檔案,對回疆東四城(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及其附屬城鎮(zhèn)伯克於雍正二年欲脫離準噶爾控制歸順清朝,以及雍正帝出於安撫準噶爾的戰(zhàn)略考量婉拒東四城伯克的歸降的始末及其歷史意義進行了研究與辨析;其《清末新政期間新疆警政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清末新疆警政類文獻資料的記載,對清末新政期間的新疆警政建設進行系統(tǒng)梳理??道^亞、張世才《乾隆改“西域”爲“新疆”的緣由探析》(《昌吉學院學報》5期)通過對乾隆改“西域”爲“新疆”緣由的初步分析與探究,認爲乾隆改“西域”爲“新疆”是順勢而爲,所奉行的是以“政治意識”爲核心的執(zhí)政理念。
再版的[美] 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著,賈建飛譯《嘉峪關外: 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是一部關於清代新疆的傑出研究著作。此書基於清廷宮中檔案,通過考察清政府在新疆實行的財政和民族政策,尤其是對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南疆的商業(yè)活動以及不同民族出身的商人所採取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呈現了清帝國如何在新的疆土上建立並維持統(tǒng)治,即如何向作爲民族國家的“中國”過渡這一問題。
楊恕、劉亞妮《新疆史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蘭州大學學報》2期)重新審視以往新疆史研究中把新疆納入天山帶進行研究的弊端,指出對新疆歷史的研究應該堅持整體史觀統(tǒng)攝的原則,在研究的出發(fā)點上突出新疆作爲中國行政區(qū)劃的地位,在價值取向上強調國家建構與整合,在文化層面強調西域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內在聯繫性和共性,加強新疆區(qū)域史與國家整體歷史的統(tǒng)一性、聯繫性研究。
邊疆治理方面的研究集中於利用檔案文獻對清代邊疆治理各方面的探討。這方面的成果有: 孫文傑《從滿文寄信檔看“烏什事變”中的首任伊犁將軍明瑞》(《新疆大學學報》1期)通過對《乾隆朝滿文寄信檔》中清代新疆稀見史料的爬梳,分析“烏什事變”中明瑞的功與過,並對伊犁將軍與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的職權變化進行了討論。同氏《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和瑛與喀喇沙爾虧空案》(《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期)利用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奏摺等稀見史料,對清代邊疆重臣和瑛在喀什噶爾參贊大臣任上的宦績進行梳理,對清代中期回疆的吏治進行探討,補充了傳統(tǒng)西域(新疆)文獻記載的不足。同氏《烏魯木齊都統(tǒng)和瑛宦績新考——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爲依據》(《山西檔案》1期)通過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一些稀見文獻的爬梳,一方面糾補了《清實録》等傳統(tǒng)文獻中的細節(jié)性錯誤,另一方面填補了傳統(tǒng)清代西域史料對和瑛政績描述的空白,使得和瑛在烏魯木齊都統(tǒng)任上之宦績更爲清晰。孫文傑側重於對封疆大吏的考察,楊濤維《王瓊的治邊理念研究——以處理哈密危機爲例》(《檔案》10期)則以吐魯番在與明朝的數次交鋒中的哈密危機爲背景,通過對王瓊解決哈密危機這一事件進行分析,梳理了王瓊的治邊理念及其具體措施,進而對王瓊的治邊理念進行評述。徐磊《同治、光緒年間清廷治疆過程中的大臣議政活動述論》(《新疆大學學報》2期)對同光時期清廷治疆過程中的大臣議政活動分大臣議政活動的類型、特殊保障及其在新疆治理過程中的歷史局限性三個方面做了探討,指出該時期清廷能夠在積弱積貧的困苦情況下較好地治理新疆,是封建士大夫階層政治智慧和力量的集中展現,更是封建國家機器良性運轉的必然結果。華立《〈塔爾巴哈臺奏稿〉與嘉慶時期新疆北部邊政研究》(《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9輯)對嘉慶時期新疆北部邊疆政治政局進行了探討。
白京蘭、張建江《多元族群與國家建構: 清代回疆治理的問題與省思》(《西域研究》3期)是從宏觀的角度考察。它以清代回疆治理爲視角,就清代回疆在國家體系中的地位、清代回疆基本治策因俗而治之賡續(xù)與變異、因俗而治之下清代回疆的地域文化、回疆伊斯蘭文化的政治法律功能等多方面,展開多元族群背景下國家建構問題的研究,指出清代回疆治理不乏成效,亦值得多族群關係與國家建設深鑒。清代對邊疆尤其是新疆的治理爲傳統(tǒng)中國國家治理注入許多新的因素,也爲我們當下的邊疆治理提供了諸多啓示與思考。
地方行政建置方面的研究包括: 魯靖康《吐魯番、哈密二廳“咸豐五年昇直隸廳説”辨誤》(《歷史檔案》2期)針對學界普遍認爲的吐魯番、哈密二廳“咸豐五年昇直隸廳”之説進行辨析,認爲吐魯番廳、哈密廳分別於乾隆四十四年、乾隆四十九年昇爲直隸廳,咸豐五年鎮(zhèn)西府改直隸廳與吐、哈二廳實無關係。其《清代哈密廳建置沿革與西北地方的權力制衡》(《西域研究》3期)則針對目前學界在哈密廳建置沿革的認識上存在的訛誤和缺失,揭示和闡發(fā)該地在清代西北地緣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哈密廳級別昇降只是外在形式,事權歸屬纔是核心,哈密廳和哈密辦事大臣改屬的歷史明顯地體現出清政府希望借助哈密這把“鎖鑰”,通過調整其事權歸屬來調節(jié)西北地方的權力配置,使將軍、都統(tǒng)、總督三者之間相互制衡,再通過中央直接管理部分事務,最終實現維護邊疆穩(wěn)定安全的意圖。董紅玲《清代昌吉地區(qū)臺站機構的安設及對軍事和經濟的影響》(《昌吉學院學報》2期)以地域爲視角,通過對清代昌吉地區(qū)臺站的歷史考察,釐清了這一地區(qū)驛站的設置情況,並對其在軍事、經濟方面的作用進行分析。趙麗《清末吐魯番行政機構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利用清代檔案資料、官方史料及官員奏稿,從縱向、橫向兩個方面對清末吐魯番廳的恢復與轄地及恢復後吐魯番廳的概況及其運作做了闡述,進而釐清了當時吐魯番地區(qū)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面貌。
地方政權與大族方面的研究是敦煌吐魯番學研究中的熱點,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李淑、孟憲實《麴氏高昌國史新探——以明人胡廣〈記高昌碑〉爲中心》(《文史》2輯)以明人胡廣《記高昌碑》中的碑銘記載爲基本材料,對麴氏高昌國佛教史及政治上的相關問題進行考察,獲得了一些新的發(fā)現。尚衍斌《高昌廉氏家族史事補正》(《西域研究》2期)及《元代高昌廉氏家族研究》(《中國邊疆民族研究》)通過爬梳元人文集、方志、碑刻等相關傳世文獻資料,探討廉氏家族成員的活動與行實,重點釐清了學術界對該家族成員還存在一些爭議的史事,從而爲研究畏兀兒人對元代社會發(fā)展的貢獻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並存的時代脈動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例證。孫聞博《海都崛起與窩闊臺系在中亞的進退》(《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9輯)探討了蒙古貴族內部海都的崛起以及與察合臺集團在西域的鬥爭和盛衰。
五涼史事方面: 淩文濤《吐魯番出土〈秀才對策文〉與西涼立國之策》(《西域研究》1期)在前人研究基礎上,聯繫西涼當時的狀況,探討《秀才對策文》策題背後李暠的意圖,指出其與西涼立國之策存在若隱若現的關係,從西涼覆亡的教訓來看,《秀才對策文》所體現的並綜儒玄、德撫境內、卑弱自守是其成功的立國之策。韓樹偉《論西涼政權及其在絲路史上的歷史地位和影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期)從史料記載、吐魯番出土文書以及李暠的孫子李寶逃難至伊吾等論述西涼與西域的關係,認爲西涼政權不僅控制高昌,而且西涼對高昌的文化滲透較深,在這種情況下,高昌對它周邊的地區(qū)很有可能會産生影響,間接地將西涼文化傳播到了高昌以西。楊榮春《沮渠牧犍與北涼政權》(《昌吉學院學報》6期)談到了北涼與西域的關係,另以吐魯番洋海一號臺地四號墓出土編號爲2006TSYIM4: 2-1-4的古寫本《詩經》説明北涼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利用吐魯番出土《北涼緣禾三年(434)九月五日比丘法融供養(yǎng)〈大方等無想大雲經〉第六題記》《北涼太緣二年(436)四月〈佛説首楞嚴三昧經〉卷下令狐廣嗣、史良奴題記》等説明北涼佛教的興盛。馮培紅《敦煌學與五涼史論稿》(浙江大學出版社)收録了作者以往的六篇文章,其中《漢唐敦煌大族與西域邊防》《粟特人與五涼王國》涉及與西域有關的諸多問題。
此外,陳君《漢代車師國史表(前108—191)》(《國學》1期、《江蘇師範大學學報》3期)以《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等文獻爲基礎,兼採漢簡、漢碑之材料,對漢代車師國史事詳盡編年。王凱《論班氏家族及其對絲綢之路的貢獻》(《洛陽理工學院學報》6期)論述了班彪、班固及班超、班勇祖孫三代與西域的關係及他們對絲綢之路以及爲西域與中華民族的融合所做的貢獻。
本年度歷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絲綢之路、地名辨析、地理方位及路綫考釋、輿圖與地志整理等方面。
“一帶一路”倡議構建的話題已成爲近年熱點。作爲陸上絲綢之路必經的新疆段緑洲絲路,自然也便成爲關注的焦點。絲路史地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李偉主編《穿越絲路》(中信出版社)將實地考察與絲路歷史相結合,通過對中國發(fā)現世界歷史的追溯、城市和器物等在交流中的演化與融合、物種傳播的影響與意義以及文化與宗教的傳播與交融等方面進行探討,將眼光投向未來,即對“一帶一路”背後的大國戰(zhàn)略做了思考。王連旗、崔廣慶、高汝東《先秦秦漢時期陸上絲綢之路與中國西北邊疆安全》(《塔里木大學學報》1期)梳理了我國先秦秦漢時期陸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脈絡及秦漢對西北的經略方式和影響,爲從宏觀上把握當今“一帶一路”建設同古代絲路的聯繫,從而爲更加全面認識先秦秦漢時期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與我國西北地方邊疆安全的歷史發(fā)展的關係提供了借鑒。田澍《陸路絲綢之路上的明朝角色》(《中國邊疆史地研究》3期)對明朝在陸路絲綢之路上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專門研究,考察明朝對西域的策略及二者間的關係,指出明朝在絲綢之路交流史上自始至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穩(wěn)定和發(fā)展絲綢之路做出了重要貢獻。田澍《國家安全視閾下的明代緑洲絲綢之路》(《中國史研究》4期)就學界對絲路研究重漢唐而輕明代、重海上而輕緑洲的偏向,重新審視考察明代緑洲絲綢之路的地位與影響,指出在繼承傳統(tǒng)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明朝通過完善和創(chuàng)新體制而有效地掌控著緑洲絲綢之路,確保了貢使的安全,維護了西北疆域的安定,促進了各民族的進一步交融。金楠《漢代“絲綢之路”上的邊疆安全——以軍事保障制度爲視角》(《北京科技大學學報》3期)以絲綢之路開闢、鞏固時期的漢代爲研究對象,從邊疆安全的視角出發(fā),探討了漢在絲路地區(qū)的佈局、絲路安全防禦、後勤保障等軍事措施,認爲漢代構建了完備的軍事體系和軍事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絲路的暢通和邊疆的安全,進而爲當下邊疆安全治理模式的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域新疆的安全提供有益借鑒。白玉冬《“可敦墓”考——兼論十一世紀初期契丹與中亞之交通》(《歷史研究》4期)對以往關於可敦墓地望問題的研究進行考辨,在此基礎上提出它與溝通11世紀初期契丹與中亞之交通路綫走向有關。袁劍《絲綢之路、地方知識與區(qū)域秩序——“絲綢之路”的概念、話語及其超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4期)主張將“西域”等與邊疆相關的空間引入“絲綢之路”研究,形成具有新地方性和本土化的“絲路”話語,進而將學科研究與區(qū)域研究結合起來,在區(qū)域秩序的大背景下開拓多點互動的“絲綢之路”認識視野。李書吉、趙洋《從雁門到伊吾——草原絲路上的兩重鎮(zhèn)》(《社會科學戰(zhàn)綫》9期)指出,雁門、翰海、伊吾是草原民族東西往來的主要通道,並且成爲歷史上東亞地區(qū)最早的絲綢草原路,其中對昆吾、伊吾做了考述,並認爲雁門、伊吾是遊牧民族的兩個重鎮(zhèn)和兩個橋頭堡。雖然兩者之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行程有所變化,但東、西橋頭堡的地位至元、明仍未改變。張安福《全球史視野下民族連通與絲綢之路的開闢》(《蘭州學刊》11期)以全球史的視角考察東西方在絲綢之路的開闢上所做的積極探索,肯定了絲綢之路的開闢是亞歐不同族群共同努力的結果。
易國才《漢代新疆絲綢之路北道路綫考辨》(《連雲港師範高等??茖W校學報》1期)對漢代新疆絲綢之路北道即兩漢時期草原絲綢之路西域或新疆段的具體走向、行經地、變遷等情況分別做了梳理。雍際春《北新道的開闢與絲路北道的形成》同樣對絲路北道做了探討。阿爾斯朗·馬木提、木合塔爾·麥丁、唐世明《塔里木河下游緑洲景觀興衰淺析》(《和田師範??茖W校學報》1期)在前人對塔里木河流域的環(huán)境變化研究的基礎上,對塔里木河下游地區(qū)歷史上水量減少而産生的緑洲景觀變化、人地關係以及緑洲景觀的興衰等進行分析探討,爲塔里木河流域緑洲景觀現階段綜合開發(fā)奠定了理論基礎。葛承雍《敦煌懸泉漢簡反映的絲綢之路再認識》(《西域研究》2期)依據考古出土的敦煌懸泉漢簡,論證了漢代絲綢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與物品交流都是真實存在的,它體現了以官方使節(jié)與民間客商混合爲代表往來的難得細節(jié),不僅對漢代絲綢之路做了再認識的回應,還指出出土文獻既有不可替代的證據珍稀性,又有碎片化疏漏的局限性。[美] 傑佛里·勒納著,龐霄驍譯,楊巨平審?!断ED—巴克特里亞時期的瓦罕城堡與絲綢之路》(《西域研究》3期)在概述以往對西帕米爾地區(qū)瓦罕通道上的城堡研究,在此基礎上,指出雖然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曾經通過征服或者聯盟的方式,一度保持了對這一地區(qū)的控制,但這一地區(qū)的大部分城堡似乎都在貴霜時期重修或新建,其目的不僅是防止可能來自遊牧的塞人的侵擾,亦用來對抗更爲強大的漢帝國。與此同時,它們在客觀上也保證了絲綢之路的通行。
地名辨析及地理方位、路綫考釋方面的研究: 對古代地名的考辨主要利用語言文字學的方法。陳國燦《西州回鶻時期吐魯番地名的音變——吐魯番古代地名研究之五》(《吐魯番學研究》1期)對回鶻人入住西州、建立西州回鶻王國的歷史背景及其對唐的藩屬舅甥關係做了揭示,指出西州回鶻王國在代唐管理西州中,全盤繼承了唐西州原有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對盆地原有的地名也全部承襲不改,只是在用回鶻語稱呼時,出現了音變;到蒙元統(tǒng)治時,又受到蒙古語音的影響,當這些音變的地名再譯爲漢字時,未回歸原來的漢字字意而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文章進而對回鶻、蒙元時期地名的産生、發(fā)展及其變異的源流做了考察。陳國燦《對高昌東部諸古城遺址的查訪——吐魯番古代地名研究之六》(《吐魯番學研究》2期)以史籍、出土文書爲依據,在前賢研究基礎上,結合作者對實地遺跡的查訪,盡可能對高昌故城以東八個原城邑的具體方位做了確認。李樹輝《獪胡居地與維吾爾語地名qajlur》(《語言與翻譯》1期)對獪胡的居地及種屬、原居地等相關歷史進行了探討,指出漢文史籍所載獪胡之“獪”及羯胡之“羯”均爲qaj的譯音,qajlur的語義正是“獪人”(羯人)或“獪(羯)部落之民衆(zhòng)”。徐雪強《〈新唐書·地理志〉標點辨誤一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輯)結合《吐魯番出土文書》對中華書局標點本《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志四》所載“伊州伊吾郡……納職,下?!治髂辖涍_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與伊西路合”中的“達匪草堆”辨析,指出達匪和草堆指代兩館驛,應以頓號分開。希都日古《〈西域地名考録〉蒙古地名考誤》(《中國史研究》3期)利用作者自身的語言優(yōu)勢,針對鍾興麒編著的《西域地名考録》中蒙古地名考録存在的若干錯訛瑕疵,按照《元朝秘史》地名、《元史》地名及清代蒙古地名等三個不同時期地名,分別選取十二個蒙古地名考釋中存在的問題逐一做了討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劉進寶《“西城”還是“西域”?——〈史記·大宛列傳〉辨析》(《中國史研究》4期)對《史記》中出現的“匈奴西域”進行辨析,指出其指的應是河西地區(qū),《史記》中出現的“西域”,可能並不是一般所説的西域地區(qū)。李樹輝《新疆地名文化: 語源、語義和文化特點》(《石河子大學學報》4期)運用文化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新疆地名的起源和演變,探討地名的語源、語義和相關歷史,並將古文獻中的地名和現代地名加以對比,論證了新疆地名出自印歐語系、阿勒泰語系和漢藏語系這三大語系語言,它記録了各地民衆(zhòng)的生存狀態(tài)和活動軌跡,折射著歷史的變遷,種群、族群的遷徙和時勢的變革,反映了各地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特點、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不同語系居民共同開發(fā)新疆、建設新疆和歷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歷史見證。牛汝辰《新疆地名的積澱與穿越: 新疆地名歷史語言學探源》(中國社會出版社)利用歷史語言學、音韻學、民族語言學方法,在介紹新疆民族歷史和歷代語言的基礎上,從六個語言層次分別闡述了塞語(吐火羅語)地名層、漢語地名層、羌-吐蕃語地名層、回鶻-維吾爾語地名層、蒙古語地名層,以及哈薩克、柯爾克孜、錫伯語地名層。張永兵《吐魯番酒泉城的歷史及今地考》(《吐魯番學研究》2期)考察了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酒泉”,指出該城爲吐魯番歷史時期所存在的一座城市,其建設應與北涼殘餘勢力沮渠無諱、沮渠安周在盆地建“大涼”政權有關,同時指出學界依據對鄯善縣洋海下村出土的一批文書的釋讀研究確定了唐代吐魯番酒泉城的準確位置。
地理方位、路綫考釋方面: 羅帥《蒙元時期鴉兒看的疆域與交通》(《西域研究》1期)對蒙元時期漢文文獻及《馬可·波羅行紀》中鴉兒看(今莎車)的名稱、疆域和交通進行考察梳理,認爲鴉兒看是在喀喇汗王朝早期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座城鎮(zhèn)。到蒙元時期,鴉兒看仍然是南道交通綫上的重要城鎮(zhèn)之一。陳海龍《〈西域聞見録〉所載伊犁至烏什之“冰嶺道”考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輯)對《西域聞見録》記載的“冰嶺道”做了考證,認爲《西域聞見録》所記載的位於伊犁和烏什之間“穆肅爾達阪”道路,其所指仍然是位於伊犁、阿克蘇之間的“冰嶺道”,並非烏什通往伊犁的其他道路。王子今《上郡“龜茲”考論——以直道史研究爲視角》(《咸陽師範學院學報》3期)論述了目前所見用西域國名命名漢地縣的唯一一例上郡龜茲(今陝西榆林市北)在漢王朝與匈奴爭奪西域的競爭中的突出作用及其在地名學史上的存在意義。王旭送《晉唐時期高昌塢的變遷》(《西域研究》4期)以唐代爲限,結合吐魯番出土文書,分別對高昌時期及西州時期的塢進行了論述,並探討其變遷的原因。史雷《清代浩罕與新疆之間的交通路綫研究——以〈霍罕行程記〉爲中心》(《歷史地理》34輯)將漢文文獻、西文文獻以及中西方大比例尺地形圖相結合,探討清代使臣出使浩罕(即霍罕)所經行的路綫,並運用地名的調查資料,從地名的歷史沿革、地名詞語的演變等方面,尋求道路沿綫的地名定位的依據,提出更加精確的地名定位信息,進一步明確了清代浩罕與新疆的交通路綫。史雷《清代拉達克與新疆之間的交通路綫研究》(《雲南大學學報》5期)利用《乾隆內府輿圖》,結合清代其他漢文文獻及軍事地形圖,勾勒出了葉爾羌經喀喇昆山山口至拉達克列城之間的交通路綫。李晶《清代以哈密爲中心的天山南北道路興衰變化》(《歷史地理》34輯)探討了清代天山南北交通的歷時變遷,指出以哈密爲中心的天山南北道路選擇隨著時局的不同而有著興衰變化。邵文實《〈王昭君變文〉中的昭君出塞路綫考》(《魯東大學學報》6期)通過對敦煌本《王昭君變文》中的地名進行考察分析,指出變文中的昭君出塞路綫是北綫,其目的地是回紇可汗的牙帳。王啓明《清代新疆“後溝路”研究》(《中國邊疆民族研究》)利用多種文獻,對“後溝路”即清代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的道路,在清代的道路名稱、建設、使用與道路里程等情況做了探討。僧海霞《歷史時期中原與西域的界標及其意象變遷研究》(《地理科學》8期)通過梳理歷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中的玉門關、陽關、嘉峪關,探析這些地理界標在當時人空間認知中的指代,並確定同期中原與西域間的地理界標,比較界標和界標意象,並對兩者之間的關係作了解讀,此外還探討了界標變動的推動因素。羅帥《玄奘之媲摩與馬可·波羅之培因再研究》(《絲綢之路研究》1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系統(tǒng)梳理和分析了百年來相關出土文獻記載,對玄奘所載于闐以東之媲摩(亦即馬可·波羅提到的培因)和坎城的關係、地望以及文化面貌等問題進行了考訂。夏國強《岑參西域詩史地學價值論略》(《昌吉學院學報》1期)對岑參西域詩中的史地研究進行了梳理,指出岑參西域詩具有獨特的史地學價值。孫延青《向達與中西交通史學》(《湘南學院學報》1期)回顧了向達先生開創(chuàng)中西交通史學科體系並致力於整理校對中西方交通史料的學術道路,贊揚了其爲中西交通學發(fā)展作出的巨大貢獻,相關評介可參殷盼盼《向達先生〈中外交通小史〉的當代價值》(《絲路文明》2輯)。李樹輝《瀚海新考——兼論〈辭源〉、〈辭?!迪嚓P詞條的釋義》(《中國邊疆史地研究》4期)探討了“翰?!迸c“瀚?!敝g的關係及其地理方位,指出《史記》《漢書》所載之“翰海”又稱作“北?!保鶢懙氐赖臐h語地名,指位於天山北麓今吉木薩爾縣以西至烏蘇縣境斷續(xù)相連的湖泊沼澤。
輿圖及地志整理及研究方面: 清人王樹枬纂修,朱玉麒等整理的《新疆圖志·地圖》(上海古籍出版社)及朱玉麒、劉子凡編《新疆圖志·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這是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玉麒等整理本《新疆圖志》工作的繼續(xù)。史明文、曹志敏《稿本〈新疆圖志〉校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對《新疆圖志》稿本的版本、內容、價值進行了研究,認爲稿本出自多人之手,內容與定本有差異,對確定分志作者、探討《圖志》編纂過程和文本形成頗有價值,並爲新疆史地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第二部分對現已發(fā)現的《新疆圖志》稿本進行標點、??保瑏K參考相關文獻,做簡要考證,爲讀者提供正確全面的文本信息。朱玉麒《〈疏附鄉(xiāng)土志〉輯佚初稿》(《吐魯番學研究》1期)逐條輯佚《新疆圖志》、馮永軒論著中的《疏附鄉(xiāng)土志》文字73則,近萬字,爲地方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張瑛《〈西域圖志〉纂修略論》(《西夏研究》1期)高度評價了清代編纂《西域圖志》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分官方高度重視、重視實地調研、嚴謹的文獻地理考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其優(yōu)點及值得借鑒之處。顔世明《許敬宗〈西域圖志〉研究拾零——兼議道世〈法苑珠林〉的成書時間》(《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期)對《西域圖志》的史料來源、始撰時間、成書時間等進行分析,進而對與此書有關的王名遠《西域圖記》、王玄策《西國行傳》、敦煌文書《聖地遊記述》、佚名《西域圖》進行了研究。王耀《古代輿圖所見達瓦齊南逃路綫及伊犁通烏什道》(《故宮博物院院刊》3期)通過分析清代文獻、輿圖及山川地理態(tài)勢等,指出乾隆二十年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兵敗後,先西至沙喇雅斯轉而往南渡過特克斯河上游,至特克斯色沁一帶折往西南至貢古魯克嶺,翻越達阪後,沿貢古魯水南逃;並糾正了部分清代史籍記載和前人研究的訛誤,指出“納林道”“冰嶺道”與“伊犁通烏什道”的差異,指出在烏什以北共有七處達阪,可以連通伊犁與烏什。鄒振環(huán)《蔣友仁的〈坤輿全圖〉與〈地球圖説〉》(《北京行政學院學報》1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就《坤輿全圖》繪製的時間、文本形式、圖名與主要內容做了探討,並對《坤輿全圖》與《地球圖説》之間的關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馬雪兵、高健《〈西域地理圖説〉相關問題再探》(《昌吉學院學報》6期)以清乾隆初期治理回疆之大背景與總體著述爲切入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西域地理圖説》成書背景與作者身份的蠡測,以版本、史料爲基點對此書與《回疆志》的關係與同源問題進一步提出新證,指出此書存疑待考的若干問題。程鍾書、顔世明《〈張騫出關志〉研究二題》(《西北民族大學學報》1期)據西晉崔豹《古今注》輯録三則佚文,分析輯文中隱含的史事,進而結合《史記》《漢書》的相關內容推測文本時代與成書過程,並揭示了文本的史料價值。
汪斌榮《以〈西域水道記〉爲例看清代徐松的學術走向》(《名作欣賞》5期)以《西域水道記》爲基礎,對徐松的學術走向進行了研究,認爲在新疆遣戍期間,徐松擺脫了書本以及思想的局限,從而實現了經世致用學的蛻變。郭曉花《論〈西域水道記〉的學術特點》(《名作欣賞》11期)在對《西域水道記》加以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學術特點。
本年度有關社會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文化與文明交流、風物、禮俗娛樂、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
中外文明交流及西域文化是中亞史、中外關係研究關注的熱點。本年度無論出版的專著還是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對此都有所體現。除了享譽學界的名著[日] 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化史》(華文出版社)及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學林出版社)再版,[法] 菲力浦·弗朗德蘭(Philippe Flandrin)著,一梧譯《伯希和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對伯希和在中國西部地區(qū)備受爭議的探險活動也有所論述。王楠《伯希和與清代官員學者的交往(1906—1909年)》(《西域研究》4期)則以20世紀初伯希和到中國西部探險爲切入點,探討了其在入境之前以及考察途中與清官員的交往,指出伯希和在南京、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的學術調查,發(fā)端於新疆官員、學者的啓示;基於伯希和在新疆的考察及交往經歷,指出伯希和與中國學者共同開創(chuàng)了敦煌學。李冀《試論漢代西王母形象的演變與發(fā)展》(《老子學刊》1期)探討了漢代西王母形象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指出西王母信仰與古代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變化相對同步,並在一系列變化中被人們賦予了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梁森《李白家世研究“西域胡人説”平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4期)對陳寅恪、詹鍈等主張的李白“西域胡人説”以及松浦友久等主張的“非胡人説”加以考辨,並用西方“他者”之説審視李白的思想及一生行跡。趙貞《敦煌文獻與唐代社會文化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利用吐魯番文書對唐代律令制度“三賈均市”的製作與實踐、“中男”承擔的差役及唐代官學教育幾方面做了考察。鄭培凱主編《西域: 中外文明交流的中轉站》(黃山書社)收録了有關西域的多篇名家論文,涉及多個方面。如蔡鴻生《西域獅子的華化形態(tài)》、榮新江《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人與粟特文化》、趙豐《吐魯番地區(qū)紡織品的發(fā)現與研究》、齊東方《碰撞與融合——絲綢之路上的外來金銀器》、林梅村《漢代西域藝術中的希臘文化因素》、張廣達《唐代的豹獵——文化傳播的一個實例》等,就古代中外文明交流這個領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議題探討人類物質文明擴散的軌跡,追溯文化習俗的傳佈,以及相互影響的過程和遞變的蹤影。王聰延《管窺漢代西域少數民族上層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兵團黨校學報》5期)從中原漢文化自身的文化張力、中原與西域並存互補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質子制度及和親四個方面分析漢代西域少數民族上層學習中原漢文化的動因。張緒山《漢唐時代華夏族人對希臘羅馬世界的認知——以西王母神話爲中心的探討》(《世界歷史》5期)的第二部分對西漢開拓西域與西王母之邦的西移過程做了考察,認爲西王母所居之地在地理上的變化,與華夏族人域外地理知識的變化相輔相成,乃是華夏族人域外知識演化的一種標誌。周泓《漢域歷史上的西域文化考略》(《青海民族研究》3期)、《中古漢地之西域文化》(《民族學刊》5期)對西域文化(競技、信仰習俗與物産)傳入中土進行了考察,指出自古代經中世紀至近代,西域文化東漸中土,與南北方漢文化交融互動,逐步成爲現今漢文化的重要構成。魏軍紅《西域絲綢之路文化的特點及當代價值——新疆特色文化自信的根基》(《黨政幹部學刊》12期)概述西域絲綢之路的文化特徵,指出交融性、世界性、主導綫是西域絲綢之路的文化的三個主要特點,進而揭示其當代價值。張振嶽《張騫出使西域於華夏“天下觀”之影響》(《黑河學刊》5期)通過分析探討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探討其對華夏民族“天下觀”産生的影響。
對古代絲路文明交流回顧研究的同時,學者們也關懷當下,提出具有建設性的主張。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李正宇《絲綢之路名實論》(《石河子大學學報》1期)指出,作爲亞歐大陸之間洲際文明大動脈的“絲綢之路”早在張騫西行之前就已存在;這條道路不僅是中國與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往的通道,也是西方各國之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人們使用“絲綢之路”這一概念時不應過於片面和狹隘。傅夢孜《對古代絲綢之路源起、演變的再考察》(《太平洋學報》1期)以中國爲主並以更廣的視角對古代絲綢之路進行再考察,廓清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學術概念及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地理路徑及範圍,對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綫進行了補充研究,並探討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特殊性,陸海絲路之源起、演變,以及在不同時期出現絲路時斷時續(xù)或並存、交替的歷史時空背景。王治來《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交流與“一帶一路”建設》(《西域研究》2期)回顧了陸上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興衰歷程,闡述了其對構建中西交通、發(fā)展中外貿易、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溝通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進而指出當前我國“一帶一路”的設想和建設,能在經濟上和文化上給絲路各國帶來振興的希望,使沿綫各國人民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施展《歷史哲學視域下的西域—中亞》(《俄羅斯研究》2期)將中亞和西域作爲主體加以討論,重新構建了一種歷史哲學的敍事框架,給出對於歷史與現實的不同理解方式,並對當下大陸帝國、海洋帝國與西域—中亞深刻的一體聯動關係提出自己的看法。顧晶晶《中阿(富汗)絲綢之路文明交往的歷史演進及當代啓示》(《西安財經學院學報》6期)立足當下推進“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新時期,對中國與阿富汗兩國文明交往的歷史進程進行探究,分析雙方交往呈現的特點,進而揭示對實現中國和阿富汗兩國的進一步文明交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兩點啓示。榮新江《歐亞大陸視野下的漢唐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研究》1輯)從歐亞大陸上的溝通與貿易、政治、文化等方面討論了公元2世紀到8世紀的陸上絲綢之路,對不同時期的興衰、特徵進行了概括。姑麗娜爾·吾甫力、王曉東《在喀什開展巴基斯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絲綢之路研究》1輯)從經濟貿易、地理位置及國家安全等方面探討了“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在喀什開展“中巴經濟走廊”研究、巴基斯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李永平《絲綢之路與文明交往》(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從絲綢之路的物質技術、神話宗教、文學藝術三個方面展開,主張全球史觀和全球區(qū)域觀念是思考絲綢之路文明交往問題的落腳點。劉進寶、張涌泉主編《絲路文明的傳承與發(fā)展》(浙江大學出版社)收録了學者關於絲綢之路、敦煌吐魯番學的相關論文,其中林梅村《怛羅斯城與唐代絲綢之路》、張新朋《吐魯番出土〈千字文〉敍録——日本收藏篇》(另載《童蒙文化研究》2卷)、鄭阿財《唐代漢字文化在絲綢之路的傳播》以及朱鳳玉《唐宋蒙書在絲路的傳佈與發(fā)展》涉及西域與絲路文明。石雲濤《漢代外來文明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早期中外交通和文化交流進行了研究。楊銘、李鋒《絲綢之路與吐蕃文明》(商務印書館)以作者多年研究的吐蕃統(tǒng)治敦煌西域歷史爲基礎,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內容和生動的圖片,描述吐蕃進出敦煌、統(tǒng)治敦煌的歷史,著重突出吐蕃制度文明、物質文明在敦煌寶庫中留下的精華部分以及歷史影響。其中對吐蕃對西域的經略,尤其是二者與于闐的交通、文化交流做了探討。楊軍、高廈《怛邏斯之戰(zhàn)——唐與阿拉伯帝國的交鋒》(商務印書館)用嚴謹的史學考證,再現了怛邏斯戰(zhàn)役前中亞道路上各國的發(fā)展及戰(zhàn)爭後各種文明在此交流的歷史,描述了這場最容易被歲月忽視卻又影響了世界的戰(zhàn)爭。榮新江《絲綢之路與文明傳播》(《北京論壇(201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變化中的價值與秩序: 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論文與摘要集》)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審視絲綢之路與文明傳播的關係問題,闡釋了絲路文明經歷了由早期的物質文化層面的商品流通到張騫出使西域後擴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鄭阿財《國際傳播視野下蒙書的流傳與中華文明》(《北京論壇(201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變化中的價值與秩序: 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論文與摘要集》)結合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發(fā)現的蒙書,闡述了童蒙文化作爲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中華民族文化啓蒙與傳承的基礎工作。李錦繡《古代“絲瓷之路”綜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4期)對“絲瓷之路”的研究內容、發(fā)展階段以及陸海絲綢之路的差異與聯繫進行了綜合論説,指出“絲瓷之路”是東西方文明通過海陸兩路進行交通、交流、互動與融合的道路,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族、社會、地理與自然科學等諸多方面,而不僅僅是商品流通之路。陳剛《古絲綢之路與中原和西域科學技術的傳播交流》(《蘭臺世界》20期)對古絲綢之路中國境內中原和西域科技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背景進行了探討,認爲古代中原和西域科學技術的交流是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而拉開了大幕。中原地區(qū)科技文化的“西漸”和西域科技文化的“東來”,不僅極大推動了古代西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豐富了古代中國科學技術的內容。
張連銀《嘉峪關外: 內地化進程中的邊陲社會——以明清時期的王子莊爲個案》(《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期)從社會史視角對明清時期處在嘉峪關外農牧交錯地帶的王子莊地域社會的內地化進程加以實證分析,以展示河西走廊農牧交錯地帶邊陲社會歷史的獨特變遷軌跡,並指出明代嘉峪關外的內地化進程在西域局勢變動的影響下進程緩慢。清代以來,在王朝大一統(tǒng)背景下,邊陲內地化不斷向西推進,嘉峪關外的社會生産方式、經濟結構、民族結構、邊地觀念、行政區(qū)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具備了內地州縣特徵。莫瑩萍《唐西州時期吐魯番地區(qū)民衆(zhòng)孝觀念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吐魯番出土文獻爲主要材料,探討了唐西州時期多元宗教、文化對吐魯番地區(qū)民衆(zhòng)“孝”觀念的影響。徐磊《清同治、光緒年間新疆地方漢團的發(fā)展成因及其歷史價值探微》(《西北民族論叢》1期)對清同治、光緒年間新疆地方漢團的發(fā)展狀況從概況、成因、歷史價值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闡述,指出漢團的發(fā)展與壯大,維護了民族團結,加強了抵禦外侮的國防實力,是促進邊疆安寧和國家統(tǒng)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西域風物研究方面,朱麗《兩漢時期西域風物東傳探略》(《新疆地方志》2期)對兩漢時期西域風物(實體性和非實體性)東傳的背景與內容進行了考察,並反映其影響與價值,對研究西域及內地的民族關係、民生狀況等具有重要意義。類似的研究,如劉慶《從古代詩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下)》(分載《世界文化》2、3期),劉啓振、王思明《略論西瓜在古代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期)以及劉啓振、張小玉、王思明《漢唐西域葡萄栽培與葡萄酒文化》(《中國野生植物資源》4期),王瑩《漢帝國的絲路想象初探——以蒲陶和天馬爲個案》(《廣西師範學院學報》4期),程傑《西瓜傳入我國的時間、來源和途徑考》(《南京師大學報》4期),張連傑《試論漢武帝伐大宛取汗血馬中的求仙因素——兼談漢武帝時期的汗血馬之路綫》(《渭南師範學院學報》5期),張婧《鄯善國馬之用途初探》(《西安文理學院學報》4期)等,均以西域動植物切入考察西域因素對中原文化的影響。王志煒、羅丹《隋唐時期新疆地區(qū)草原石人所佩戴刀劍器名考》(《山西檔案》2期)運用考古類型學、圖像學的方法,將隋唐時期新疆地區(qū)草原石人所佩戴刀劍器劃分爲四種類型,並結合漢文文獻、考古發(fā)掘實物和圖像材料以及薩滿遺俗,論證出所佩短刀劍器爲餐具刀子,長刀劍器爲儀刀和橫刀。冉萬里《一幅珍貴的“無花果採摘歸來圖”》(《西部考古》13輯)利用新疆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的關於無花果的相關資料論證了無花果的傳播路徑。喬天《唐代三勒漿雜考》(《唐史論叢》25輯)探討了“法出波斯”的三勒漿在唐代傳入中國的途徑及之後的傳飲狀況,其中對三勒漿的入唐途徑是源出西域絲綢之路還是道經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了辨析。葛嶷、齊東方《異寶東來: 考古發(fā)現的絲綢之路舶來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選取跟陸上絲綢之路關係最密切的、以西北五省區(qū)墓葬出土爲主的、宋以前的49件外來物品爲研究對象,包括了青銅器、金銀器、陶器、玻璃器、紡織品、木製品以及石製品,是有關絲綢之路考古藝術品研究的精美圖録。
禮俗娛樂、物質文化生活方面,墓葬及隨葬衣物疏多反映時人風俗信仰,相關研究有: 田海峰《墓葬遺存與環(huán)塔里木歷史文化研究》(《寧夏社會科學》2期)根據環(huán)塔里木地區(qū)墓葬遺存分析環(huán)塔里木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變遷、緑洲社會文化和不同地區(qū)的民衆(zhòng)生活等歷史,並分析其在今後的西域學術研究領域的特定價值和作用。黃景春《高昌衣物疏的演變及衰落原因》(《寶雞文理學院學報》3期)對高昌衣物疏的出土情況及其演變進行了探討,指出隨葬衣物疏習俗在高昌延續(xù)了近三百年,並依據疏文中體現的信仰內涵做了階段劃分。許飛《論吐魯番隨葬衣物疏中的“海東頭、海西壁”》(《敦煌研究》6期)對吐魯番出土的麴氏高昌國時期的隨葬衣物疏中的“若欲求海東頭,若欲覓海西壁”進行重新考察和解讀,認爲從當時吐魯番漢民族的冥界觀來看,鬼魂的去處不是“?!倍堑叵碌膲災?。
叢振《敦煌、吐魯番文獻所見藏鈎遊藝考》(《吐魯番學研究》1期)通過對藏鈎的緣起及遊戲規(guī)則的考察,尤其是對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中藏鈎遊藝的討論,認爲藏鈎已超出了單純酒令遊戲的範疇,在宗教娛樂中也有所體現,呈現出藝術特徵。黃瑞柳、丁慧等《高昌王國漢人生活方式的傳承與變遷——建築和文化篇》(《北方文學(下旬)》5期)根據現有考古及文獻資料,簡要分析了高昌王國時期當地漢人建築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傳承與變遷,以此進一步瞭解嵌入式移民群體對當地社會文化的適應與變遷,以揭示新疆歷史上不同民族之間接近、融合的方式與意義。同作者《高昌王國漢人生活方式的傳承與變遷——飲食和交通篇》(《北方文學(下旬)》5期)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探討了高昌王國漢人在飲食和交通方式上對中原文化的繼承和在西域生活過程中發(fā)生的轉變。
物質文化層面的研究: 王力、吾甫爾·努爾丁·托侖布克等《19世紀中葉以來新疆坎兒井的演變研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1期)梳理了19世紀中期以來新疆坎兒井的基本情況,指出坎兒井對近現代吐魯番地區(qū)水利建設和農業(yè)發(fā)展影響深遠,另外分析了坎兒井對新疆沙漠緑洲的作用,並指出了坎兒井衰退的原因,並從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利遺産價值層面對坎兒井保護與利用進行了探討。安尼瓦爾·哈斯木《饢·饢坑與饢文化漫談》(《新疆地方志》2期)結合考古發(fā)現和文獻記載,考察作爲新疆維吾爾等民族傳統(tǒng)食物之一的饢的歷史、傳播及製作,進而對饢所藴含的豐厚的文化內涵作了解讀。張雲、張付新《試論隋唐胡食的傳播及其影響》(《內蒙古電大學刊》5期)對西域胡食及其傳播進行了考察,指出胡食的傳入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原飲食産生了重要影響,使內地飲食來源多元化、民族化,出現“胡化”現象。方懷銀《一封飄零千年的家信》(《中國郵政》8期)介紹了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敦煌高昌出土的唐大中六年的《二娘子家書》。
本年度經濟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契約戶籍稅收、絲路貿易、屯墾與區(qū)域開發(fā)等方面。
與契約、稅收有關的論著: 乜小紅《中國古代契約發(fā)展簡史》(中華書局)立足傳世文獻、出土文獻的分析,以當代經濟理論爲指導,對中國古代契約的發(fā)展進行了周密考察,得出了對中國古代契約發(fā)展史的規(guī)律性認識。其中對鄯善王國採用的漢地契式、察合臺文契約等做了探討。徐秀玲《隋唐五代宋初雇傭契約研究: 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敦煌吐魯番地區(qū)出土的隋唐五代宋初時期的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建築業(yè)、雇人代役等契約爲主要研究對象,從契約的性質及發(fā)生原因、雇價、雇傭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違約賠償、女性擔保人等方面進行分析,詮釋了隋唐至宋初雇傭契約的發(fā)展變化,以及某些契約反映的其自身與當局者的政治決策,社會經濟狀況、生産生活、交通運輸以及人口遷徙之間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並進而準確地界定此批契約在中國雇傭史上承上啓下的歷史地位。此外,通過對此批契約的研究,還讓人們從雇傭的視角進一步瞭解了隋唐至宋初西北地方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産以及民衆(zhòng)的生存狀態(tài)等方面的情況。孫寧《唐代戶籍編造史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戶籍類文書爲考察對象,勾勒了唐代戶籍編造的概貌。另外對編戶民年齡——“籍年”的概念與其具體統(tǒng)計、功用及唐代特殊戶籍——僧尼籍的編造始年、周期、份額狀況等問題做了個案研究。張婧《佉盧文書所見鄯善國稅收制度探析》(《新疆大學學報》1期)利用史料和當地出土的佉盧文書對該國稅收及徵稅物品、措施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王啓明《晚清吐魯番郡王經濟權益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期)利用新近影印出版的吐魯番檔案,探討了晚清吐魯番郡王的土地資産、贍養(yǎng)糧石及抽稅權等社會經濟問題以及其在晚清新疆政治體制轉型中的主觀反應。乜小紅、陳國燦《對絲綢之路上佉盧文買賣契約的探討》(《西域研究》2期)將佉盧文契約放在歷史大背景中,對其契約模式及特點、買賣契約關係的發(fā)展變化,與同期漢式契約的比較,以及買賣契約對絲綢之路經濟的作用等方面做了探討。張鐵山、崔焱《回鶻文契約文書參與者稱謂考釋——兼與敦煌吐魯番漢文文書比較》(《西域研究》2期)以回鶻文契約文書爲底本,與敦煌吐魯番漢文文書比較,探討了回鶻文各類契約文書各方參與者的稱謂及其特點。趙毅《清末新疆基層社會治理: 基於坎兒井契稅的考察》(《昌吉學院學報》2期)以吐魯番坎兒井的稅契爲視角,考察了清末新疆契稅政策的演變,指出契稅政策既是清政府財政收入的手段,也是清朝在回疆推行“因俗而治”治理理念的一種體現。趙貞《唐代黃口的著録與入籍——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中心》(《西域研究》4期)對敦煌吐魯番文書中唐代黃男、黃女的著録進行梳理,並重點分析了一歲嬰兒和兩至三歲幼兒在官方著籍中的不同。何亦凡、朱月仁《武周大足元年西州高昌縣籍拾遺復原研究》(《文史》4輯)通過復原大足元年西州籍,探討了大足元年西州高昌縣籍與戶口管理及武周時期西州的戶口檢括,指出自640年唐滅高昌,建立西州,內地實行的一系列體制亦頒行於西州,而在李唐建國近百年之後,堅守帝國律令更多的不是內地,卻是邊州。李世龍、趙大旺《唐前期的“小男當戶”》(《敦煌研究》5期)以敦煌吐魯番出土的簿帳文書爲考察材料,對小男當戶的法律問題以及小男的家庭經濟情況進行了探討。何志文《吐蕃統(tǒng)治敦煌西域時期的雇傭問題探析——兼與陷蕃之前及歸義軍統(tǒng)治時期雇傭比較》(《中國農史》5期)對吐蕃統(tǒng)治敦煌西域時期雇傭契約的年代重新進行了推定。通過對雇契具體內涵的探討,分析出雇傭的具體性質,歸納出雇傭關係的五種類型。同時將吐蕃與唐前期、歸義軍統(tǒng)治時期的雇傭進行對比,指出唐、五代雇契形式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並漸趨完整與固定化,吐蕃統(tǒng)治時期的雇傭具有明顯的時代與民族特色。
絲路貿易方面: 申慧青《簡論北宋對絲綢之路的經營與利用》(《宋史研究論叢》1期)以10至13世紀兩宋政權一度放鬆甚至喪失對絲路的控制爲背景,論述了北宋對絲綢之路的經營與利用,認爲即使北宋戰(zhàn)亂頻仍,中原與西域諸國依然通過絲綢之路或多或少地保持著聯繫,折射出文明的貫通與互相影響的能力。劉源《漢晉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研究述要》(《吐魯番學研究》1期)對百年來學界有關出土文物及大批以佉盧文、漢文寫就的簡牘文書反映的古代樓蘭、鄯善與絲綢之路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總結,從而使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的面貌逐漸清晰。鮑海勇《清乾隆、道光兩朝貿易禁運述論——以絲斤、大黃、茶葉爲中心》(《新疆大學學報》2期)通過對清代乾隆、道光時期絲斤、大黃、茶葉貿易禁運舉措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考察,指出貿易禁運對清前期互市佈局的構建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探討了清政府在新疆的貿易禁運。殷晴《6世紀前中印陸路交通與經貿往來——古代于闐的轉口貿易與市場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3期)考察了6世紀以前主要是漢晉時期中印之間通過陸路交通的交往,並對其演變進程與中印交往的史實做了揭示。楊富學、劉源《佉盧文簡牘所見鄯善國絲織品貿易》(《石河子大學學報》3期)對佉盧文簡牘所見絲織品及其在鄯善國的流通進行了梳理,對鄯善國交通及絲織品貿易進行了探討。袁煒《兩晉南北朝正史所見西域錢幣考》(《中國錢幣》3期)對兩晉南北朝時期正史所見西域錢幣進行了考證,指出相對於漢魏時期前四史對西域錢幣的準確描述,兩晉南北朝時期對西域錢幣的描述可分爲兩部分。其中對塔里木盆地周邊緑洲國家錢幣的描述相對精準,而對於蔥嶺以西的西域國家錢幣描述則多有訛誤。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王朝在西域勢力的收縮,由此導致了這一時期中原對西域錢幣的瞭解囿於蔥嶺以東的緑洲國家,而對蔥嶺以西各國錢幣制度的瞭解則多有不實。楊小敏《北宋時期的秦州(天水)經濟與陸上絲綢之路》(《中國史研究》4期)考察北宋時期秦州在陸上絲綢之路的角色,指出秦州不僅是北宋西部邊境的軍事重鎮(zhèn),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樞紐城市,爲北宋發(fā)揮了軍事前哨和發(fā)展絲路貿易的重要作用。張尚慶《11世紀喀喇汗王朝和西夏、北宋關係的演變》(《蘭州教育學院學報》11期)從絲路貿易的視角探討了北宋初打敗于闐的喀喇汗王朝與西夏、北宋的關係演變過程。夏時華《北宋時期陸上絲綢之路乳香貿易問題探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5期)對北宋時期陸上絲路乳香貿易有關問題進行個案探究,指出北宋社會的巨大乳香消費需求、陸上絲路交通順暢、西域諸國和北宋的重商政策等諸多因素都促進了當時陸上絲路乳香貿易的興盛。王子今《絲綢貿易史上的漢匈關係》(《文史知識》12期)考察了絲綢貿易活動中漢與匈奴的態(tài)度、作用以及西域絲綢市場與匈奴“賦稅諸國”,漢與匈奴的絲綢貿易展現了二者間在經濟交流史與文化融合史中有著平緩親和的一面。葛承雍《中古時代胡人的財富觀》(《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利用傳統(tǒng)史籍、出土文獻及考古發(fā)現,對中古時代粟特等中亞、西域胡人的“財富觀”進行了考察,揭示了其背後的政治及宗教文化因素。劉源《佉盧文書所見鄯善國與周邊紡織品貿易》(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進一步對漢晉各歷史時期鄯善國地緣政治變遷進行再認識,著重對鄯善國同中原地區(qū)及鄰國于闐的政治、貿易關係進行詳細梳理,對漢晉時期西域南道的交通、政治、經濟格局以及鄯善國同周邊地區(qū)的貿易聯繫提供了新的綫索。王玉萍《回鶻商業(yè)發(fā)展史研究》(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對回鶻從起源時期到元朝的商業(yè)發(fā)展進行了梳理,重點考察了漠北回鶻汗國時期的商業(yè)發(fā)展及河西回鶻、高昌回鶻在絲路貿易發(fā)展中的商貿經濟發(fā)展。張重洲《唐代西州粟特人貿易活動考索》(《敦煌學輯刊》4期)對唐朝統(tǒng)治西州時期吐魯番的粟特人從事的官私貿易活動以及商貿活動與西州社會進行了考察,指出粟特人的貿易活動與整個西州社會緊密聯繫,對西州乃至整個西域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屯墾與區(qū)域經濟開發(fā)、發(fā)展研究方面,漢代和清代的屯墾備受關注。張安?!段饔蛲蛪ń洕c新疆發(fā)展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以時間爲序,系統(tǒng)闡述了從兩漢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千年來西域屯墾經濟的發(fā)展歷史,勾勒出西域屯墾從漢唐“保安全、促穩(wěn)定”到清代“經濟開發(fā)與社會穩(wěn)定並重”的變遷,進而透視出整個新疆西域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變遷。李楠《兩漢西域屯田組織管理體系》(《農業(yè)考古》1期)利用新出懸泉漢簡等材料,研究認爲兩漢在西域隨著屯田的深入,管理體制日益完善,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逐步形成了頗具地方特色的屯田管理機構。胡巖濤《漢帝國西域屯墾與國防的戰(zhàn)略選擇》(《西北民族大學學報》4期)結合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的記載,指出漢帝國西域屯墾戰(zhàn)略的實施有著深厚的內在基礎與動力,背後所體現的是以農耕文明爲主體的強大農業(yè)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所産生的思維模式、政治理念以及文化的張力。劉錦增《清代吐魯番的屯田及其影響》(《新疆大學學報》1期)結合清代檔案、方志等文獻,對清代吐魯番的屯田及其成效、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清代吐魯番的屯田,基本上解決了吐魯番駐防官兵的糧食問題,促進了吐魯番地區(qū)經濟的繁榮,推進了內地與新疆的交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生態(tài)問題。陳躍《陝甘總督與乾隆年間的新疆屯墾》(《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期)從陝甘總督的視角,探討陝甘總督在乾隆年間新疆屯墾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指出陝甘總督在新疆經濟建設上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郭超文《清代新疆屯墾及其歷史意義概略察究》(《新疆地方志》3期)對清代新疆屯墾狀況、特點及歷史意義做了考察。蔣靜、朱麗娜《清乾嘉時期烏魯木齊屯墾經濟的繁榮發(fā)展》(《經濟研究導刊》4期)考察了乾嘉時期的屯墾環(huán)境及對屯墾經濟的效益做了分析,指出烏魯木齊耕地産量不僅養(yǎng)活了這一時期遷來的龐大人口,爲烏魯木齊成爲新疆重要的屯墾經濟重心奠定了基礎,也爲新疆的屯墾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安?!肚宕蛪ㄅc烏魯木齊行政中心的形成》(《石河子大學學報》5期)考察屯墾在促進烏魯木齊成爲行政中心中的推動作用,指出在新疆行政中心由伊犁“北移”和“東轉”的同時,新疆對地方的治理模式也由“多元”向“一元”轉變。烏魯木齊最終成爲新疆的行政中心,既有著客觀的地理區(qū)域變化的因素,也是烏魯木齊長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結果使然,在這其中屯墾移民成爲重要的推力。
農牧業(yè)經濟開發(fā)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鄧一帆、郭風平《清代中後期和闐農業(yè)發(fā)展述論》(《農業(yè)考古》1期)對清代中後期和闐農業(yè)曲折發(fā)展的進程進行了回顧,探討了各個階段農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指出地區(qū)發(fā)展受到不平衡的政策、動亂的社會環(huán)境、低效落後的農業(yè)技術以及活力匱乏的社會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開發(fā)政策是特殊歷史時期內影響南疆農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因素。鄧一帆《清代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農業(yè)開發(fā)及生態(tài)影響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分階段研究闡述了清代塔里木河流域農業(yè)開發(fā)的歷史歷程,在探討農業(yè)開發(fā)的同時,討論了其與環(huán)境變遷的關係。潘伯榮、劉文江等《古絲綢之路對新疆農林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期)介紹了古絲綢之路對新疆農林産業(yè)的發(fā)展影響,全面介紹了新疆學習和吸納世界各民族優(yōu)良的植物學傳統(tǒng)知識的過程。楊榮春《北涼農牧業(yè)研究——以吐魯番、河西出土文獻爲中心》(《古今農業(yè)》2期)從吐魯番與河西出土文獻的視角研究北涼農牧業(yè),展現了北涼在河西、高昌因地制宜,精耕細作,大力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的情況,實現了農、牧業(yè)並舉。北涼的農牧業(yè)發(fā)展,爲其統(tǒng)一河西、統(tǒng)轄西域奠定了基礎。尤其是把先進的農耕方式、生産方式推廣到高昌,也促進了西域經濟發(fā)展。劉壯壯《清代新疆農業(yè)開發(fā)研究述評》(《西域研究》3期)通過對近三十年來清代新疆農業(yè)開發(fā)研究成果的簡要回顧,從開發(fā)經營的性質和形式、政策和路徑選擇、糧食供給狀況、賦稅和獎懲制度、農業(yè)環(huán)境的利用和技術選擇五個方面對清代新疆農業(yè)開發(fā)的研究現狀做了簡要評述,並指出了其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劉漢興《從考古資料考察烏孫的農業(yè)經濟》(《農業(yè)考古》4期)利用伊犁河流域發(fā)現的大量與烏孫有關的考古資料,分析烏孫經濟生活中農業(yè)成分所佔的比重,通過對墓葬內出土遺物——陶器及與農業(yè)相關的工具分析、討論,認爲烏孫的經濟在早期階段以畜牧業(yè)中的養(yǎng)羊爲大宗,在烏孫西遷伊犁流域時開始了農業(yè)經營,之後到了晚期階段則是農牧並舉,但是畜牧業(yè)一直居主導地位。孫啓忠、柳茜等《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苜蓿種植利用芻考》(《草業(yè)學報》11期)採用文獻考證法,對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苜蓿名稱與名實、苜蓿引種與種植分佈、種植管理與利用等進行了考證。張星月《生態(tài)視野下的錫伯渠探微》(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伊犁察縣歷史上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爲綫索,以察縣水利工程錫伯渠爲考察對象,對其自清代修建至今進行的農業(yè)開發(fā)與察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進行了分析及討論。魯靖康《清代新疆農業(yè)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清代新疆的農業(yè)爲研究對象,從灌溉水資源、農業(yè)産業(yè)、農業(yè)開發(fā)中的地域關係和人地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鄭炳林、唐尚書、曹紅《北魏至隋唐羅布泊地區(qū)的生態(tài)修復與城市重建》(《敦煌學輯刊》3期)通過分析北魏至隋唐時期羅布泊地區(qū)鄯善城變遷與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探討了歷史時期自然生態(tài)修復對於城市重建乃至區(qū)域社會發(fā)展的能動意義。錢伯泉《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看南北朝時期高昌地區(qū)的棉紡織業(yè)》(《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考古發(fā)現的高昌地區(qū)及塔里木盆地諸緑洲古國的棉花種植及棉紡織業(yè)以及吐魯番文書中所見南北朝時期高昌地區(qū)的植棉和棉紡織業(yè)做了考察。
王啓明《晚清吐魯番義倉的設置與分佈》(《中國農史》2期)利用《清代新疆檔案選輯》等檔案資料,著重對晚清吐魯番義倉的設置(背景、時間、倉廒、穀本與加息章程等)及其分佈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和考證,指出吐魯番義倉成爲當地維吾爾社會新的社會救濟組織之一。王鵬輝《清代新疆的蝗災與蝗神信仰》(《西域研究》4期)通過對清代新疆蝗災和蝗神治理的內地農耕因素和時空分佈進行研究,對中國蝗災的歷史發(fā)展和空間分佈有了更爲科學完整的理解和認知,文章並對中國農耕區(qū)域與遊牧區(qū)域相互交錯的時空結構進行了思考。
對文獻收藏、刊佈、修復、流傳等情況予以介紹的研究成果有: 包曉悅《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録(下篇)》(《吐魯番學研究》1期)是中村不折所藏吐魯番文獻的最新目録《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録》的最後一部分。該目録在中村不折長子中村丙午郎所編《經卷文書類目録(中國及本國)附解説》及陳國燦、劉安志主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日本收藏卷)》基礎之上,依照書道博物館整理出版的圖録《臺東區(qū)立書道博物館所藏中村不折舊藏禹域墨書集成》收録的吐魯番文獻圖版,重新編訂了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録,對每件寫本殘片的具體信息做了介紹,下篇共涉及314件。鍾書林《敦煌吐魯番文書的又一新發(fā)現——“馮氏藏墨”中的〈重譯妙法蓮華經〉長卷及題跋》(《江漢論壇》1期)介紹了馮永軒在新疆所獲的古高昌文書,重點對馮天瑜編“馮氏藏墨”之《翰墨丹青》中刊佈的一件高昌出土唐貞觀六年魏徵重譯《妙法蓮華經》卷第五橫幅長卷的真僞、價值及近人題跋做了研究,同時簡要介紹了馮氏藏墨中另外四件尚未刊佈的高昌文書,其中有吐蕃文書、粟特文書各一件,漢文佛經兩件。陳紅彥《敦煌·西域·民語·外文 善本掌故》(上海遠東出版社)把國家圖書館藏的敦煌遺書、西域文獻、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外文善本掌故等合爲一卷,爲相關專題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王啓濤主編《吐魯番文獻合集·儒家經典卷》(巴蜀書社)是《吐魯番文獻合集》的第一卷,是迄今爲止最全面、系統(tǒng)收録吐魯番出土儒家經典文獻並予以校注的一部總集,由此也揭開了對吐魯番出土文獻進行窮盡式整理和校注的序幕。本書上編爲《吐魯番經學史》,回顧和總結了儒學在西域的傳播發(fā)展歷史;下編對吐魯番出土的《尚書》《詩經》《禮記》《左傳》《孝經》《論語》《爾雅》七部經典的寫本殘卷進行了介紹性題解和精準的録文釋讀,並將之與傳世刊本進行???,對寫卷中特有的字形、辭彙進行了注釋。由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出版的《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9》(上海古籍出版社)爲英藏藏文文獻之第九冊,包括斯坦因三次中亞新疆探險所獲敦煌、于闐、吐魯番等地的古藏文文獻,每張圖版均由西北民族大學海外文獻研究所專家定名,書前有中文、藏文對照目録,能使利用者快速檢索到有用之材料。胡靜、楊銘《英國收藏新疆出土古藏文文獻敍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國內外學者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對出自新疆而今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的700餘件文獻,按地域分類,逐一進行説明介紹,包括序號、題名、編號、形制、尺寸、內容提要、著録狀況等。同時收録了武內紹人《英國圖書館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寫本·導論》《文獻索引號、出土號、題名與序號對照表》《藏、漢譯名對照》等。該敍録將與已經刊佈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獻一起,爲有志於敦煌學、藏學以及西北史研究的讀者,提供可以進一步檢索、研究的文獻目録平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獻的修復與保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系列古籍修復案例撰寫的一種,對館藏西域文獻概況及修復與保護細節(jié)、成果和經驗情況做了介紹,爲古籍修復與保護提供了參考借鑒。王振芬《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的入藏與整理》(《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的過程,即日本二樂莊時期、20世紀20年代入藏旅順博物館時期、20世紀50年代之後三個重要時期,分四個階段進行了概述。趙洋《新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敍録》(《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則是對新見的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殘片所作的題解和録文。
榮新江《絲綢之路也是一條“寫本之路”》(《文史》2輯)收集利用敦煌、吐魯番、和田乃至高加索地區(qū)出土的反映絲綢之路運營方面的各種文字的寫本文獻,分成幾類加以探討,論證絲綢之路的運作離不開寫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絲綢之路是一條寫本之路。曾華明《西域文化研究背景下西域文獻數字化評價》(《蘭臺世界》7期)從西域文獻建設項目的運行現狀出發(fā),對西域文獻數字化發(fā)展的社會必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並針對數字化運行優(yōu)勢和文化建設對策做了探討。王啓濤《儒學在古代絲綢之路流傳寫本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8期)對古代絲綢之路西域段的儒家經典寫本進行了全面的普查和考索,分析了西域儒學的特色和形成原因。
有關文獻整理、綴合、校勘、考釋的研究成果有: 沈澍農《敦煌吐魯番醫(yī)藥文獻新輯?!?高等教育出版社)選取現存於法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國家的敦煌吐魯番醫(yī)藥文獻中的具有相對完整醫(yī)藥內容的106個卷號進行整理、校注,採用圖文並行對照形式出版,爲中醫(yī)藥學術研究提供了極爲重要的醫(yī)藥文本。陳于柱、張?;邸缎掳l(fā)現的綫裝本〈張?zhí)鞄煱l(fā)病書〉〈張發(fā)病全書〉整理研究》(《敦煌學輯刊》2期)介紹了作者從江蘇、山東搜集到的兩件保存完整的綫裝本《發(fā)病書》,並將其與敦煌吐魯番出土《發(fā)病書》做了比較研究,對於重新、認識審視《發(fā)病書》在傳統(tǒng)中國的傳播與流行情況及敦煌吐魯番出土《發(fā)病書》殘卷的???,有很大價值。張遠華《〈吐魯番出土文書〉圖文本與釋文本對照(四)》(《吐魯番學研究》2期)是針對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於1981—1991年出版的《吐魯番出土文書》釋文本(簡裝本)一至十冊以及1992—1996年先後出版的圖文對照本(精裝本)壹至肆卷在編排上存在的差異,圖文對照本增收了釋文本未收的少數文書及大量文書殘片,以及對釋文本的個別漏誤也作了訂正的情況,爲了便於研習者更好地利用《吐魯番出土文書》而編撰的目録。
修訂再版的有: 陳高華《明代哈密吐魯番資料彙編》(商務印書館)是對14世紀到17世紀時期明代哈密、吐魯番地區(qū)資料的彙編,這些資料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及風土人情、地理概貌,還反映了當時中央政權與哈密、吐魯番地方政權之間建立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密切關係。此次修訂除改正錯訛外,作者在原作基礎上又新增補了一批資料,同時將所寫《關於明代吐魯番的幾個問題》一文作爲附録收入,對吐魯番的概況、統(tǒng)治者世系及其與明朝關係做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周偉洲《吐谷渾資料輯録》(商務印書館)對漢、藏文有關史籍所載吐谷渾資料的多方位輯録、整理與校釋,以二十四史中有關資料爲主,兼收史學論著、文集、文物考古資料,以及敦煌、新疆發(fā)現的漢藏文書、簡牘等材料。本書1992年曾於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增訂出版,又補充了一些新資料,改正了原版一些錯訛之處;附録中又收録了作者《吐谷渾在西域的活動與定居》一文及索引。芮傳明《古突厥碑銘研究》(商務印書館)對古突厥文碑銘涉及的歷史、地理、民族、文化等進行了深入探討,結合同時代的漢文史料以及後世國內外學者的各種研究,揭示了後突厥汗國與中原王朝及其他周邊民族的政治往來、戰(zhàn)和關係與文化交流史實。書中還把百年前出土的五塊突厥文碑的銘文譯成漢文,加以詳細注釋。此次再版在原版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和增補。
孟憲實《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中華書局)利用敦煌文書、吐魯番文書和唐代墓誌等出土資料,結合唐代基本典籍,探討了唐代的重大政治事件、民族和宗教管理制度、祥瑞制度、財政使職等重要議題,還對唐代敦煌、吐魯番的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以及吳王李恪、安樂公主、上官儀等唐代重要政治人物進行了專題研究。王啓濤《吐魯番文獻釋録中的幾個問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期)指出在吐魯番文獻釋録中存在比較突出的六個方面問題,即不核原卷而誤録、不明俗體而誤録、不明術語而誤録、不明古義而漏録、不明方言俗語而誤注、不明寫本習慣而誤録,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游自勇《吐魯番所出〈老子道德經〉及其相關寫本》(《中華文史論叢》3期)全面搜羅吐魯番所出《老子道德經》及其相關寫本,包括在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中比定出的22片《老子道德經》相關的寫本,加上之前所知的19片,吐魯番出土的《老子道德經》相關寫本總共41片,分屬14個不同的唐代抄本。作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初步的文獻比定和整理研究,從中推知此類道經在唐代西州曾經十分流行,豐富了對西州道教的認識。劉子凡《大谷文書唐〈醫(yī)疾令〉、〈喪葬令〉殘片研究》(《中華文史論叢》3期)對大谷文書中的Ot.3317與Ot.4866兩件唐令殘片做了考釋,爲唐令研究提供新的資料。張新朋《敦煌吐魯番出土〈詩經〉殘片考辨四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4期)在前人對敦煌吐魯番出土《詩經》研究的基礎上,又由《大谷文書集成》中認定《詩經》寫本殘片5片,就它們之間、它們與前人所認定的寫本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梳理,同時也就部分前人已認定但仍有疑義的《詩經》寫本殘片做了探討。尹雪萍《清代新疆方志碑刻整理與研究》(新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對清代新疆方志中所收録的碑刻分概況、類型與特徵及價值與局限幾個專題進行整理研究,並對其中的《裴岑紀功碑》和《西域水道記》做了個案研究,在注重其文獻史料價值的同時強調對碑刻文獻的保護。司艷華《〈西域考古録〉的文獻學價值探析》(《中國地方志》10期)從文獻輯佚、文獻考異與辨誤、文獻利用三方面探討了《西域考古録》所具有的文獻學研究價值。段真子《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出土“律呂書”考釋》(《文史》4輯)參考《呂氏春秋》《淮南子》《五行大義》等典籍,根據文書中的核心詞語建立了“肴—地支—律呂”的對應關係,並以此推補文書部分內容,認爲該文書的性質當是對某部術數類典籍的抄寫,擬定名爲“律呂書”。鄧文寬《釋吐魯番文書中的“影名”》(《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吐魯番古墓出土的唐代官文書中的“影名”一詞進行了探索和詮釋,指出其應是“冒名”,“影名假代”也就是現代漢語裏常説的“冒名頂替”。王蕾《吐魯番出土鈐“玉門關之印”的過所文書考》(《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吐魯番阿斯塔那509號墓出土帶有“玉門關之印”的文書(作者將之命名爲《奴典信、奴歸命尚書省過所文書殘卷》)就基本信息、命名與功能等方面做了考察,指出其應爲唐代尚書省過所文書的殘卷,屬於呈牒勘過。
[日] 關尾史郎著,王蕾、馮培紅譯《〈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所收“五胡”時代公文書試探》(《絲路文明》2輯)對《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所收録的沮渠氏北涼流亡政權時代的公文書(即2006年吐魯番博物館所受捐贈中的6份文書)進行了探討。[日] 關尾史郎著,李秀梅、李亮譯《“五胡”時代的墓誌及其周邊》(《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五胡”時期的墓誌進行了整理,並對其特質進行了確認,另外還對各種隨葬品進行了探討,確認了這些隨葬品與墓誌的異同。其中作者對吐魯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以及雅爾和卓古墓群等出土的墨書、朱書以及數量極少的用木板書寫的墓誌進行探討,認爲如果將吐魯番出土墓誌作爲一個史料群進行綜合性研究的話,那些非刻寫的墓誌,甚至極少量在木板上書寫的墓誌都應該與刻寫墓誌等同對待,從書寫(刻字)材料這個角度看,吐魯番出土墓誌與石質墓誌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墓誌類型。
本年度民族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增訂出版的王欣《吐火羅史研究》(商務印書館)主要探討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緣和中亞地區(qū)吐火羅人的歷史活動,勾勒出上述地區(qū)的吐火羅民族發(fā)展史。通過考察歷史上吐火羅人遷徙活動的情況,説明他們向東發(fā)展的過程中曾分佈於塔里木盆地南北部。東徙河西走廊的吐火羅人的活動範圍曾到達了中國北部地方。此後這支吐火羅人除少數進入祁連山中之外,大部分又經過天山北麓西遷伊犁河、楚河流域,最後越過阿姆河,進佔巴克特里亞。在此期間,各地吐火羅人之間相繼失去聯繫,並進而分道揚鑣,獨立發(fā)展,逐漸在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尼雅至樓蘭一綫,北緣的焉耆、龜茲地區(qū),河西走廊西部山谷地帶及中亞巴克特里亞等地形成幾個活動中心。徐文堪《絲路歷史語言與吐火羅學論稿》(浙江大學出版社)收入了作者近二十年來撰寫的關於絲綢之路、古代中外關係、中外語言接觸、西域研究、敦煌吐魯番學的論文、書評共三十篇,另附編譯性質的論文三篇。吐火羅學是作者半個多世紀來始終努力鑽研的領域,所以書中多篇論文涉及“吐火羅問題”。關於印歐語和印歐人的起源問題,作者也充分利用最新資料,在國內首次進行了相對深入的探討。該書以爲,絲路和西域研究的範圍極爲廣泛,研究者必須突破自身局限,構建一種跨學科、綜合性的體系和方法,纔能在這些領域獲得新的發(fā)現。李水城《前絲綢之路的誕生: 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絲綢之路考古》1輯)從世界體系的形成切入,概述環(huán)境與氣候對早期人類的影響,認爲隨著文明社會的發(fā)展,冶金産業(yè)成爲人類複雜化進程的標誌之一。公元前4000年前後,來自中亞哈薩克南部和烏拉爾山西側的部分印歐語系的族群開始向西伯利亞一帶遷徙移動。與此同時,地處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族群也開始四處擴散,尤以向中國西北地方的遷徙規(guī)模最大,時間也最久。這個趨勢的出現有著自然和社會的雙重背景。東西兩大族群分別從不同的方向進入新疆,對新疆的史前文化構成産生了重大影響。王啓濤《“目”、“翟”二姓與粟特關係新證——以吐魯番出土文獻爲中心》(《民族研究》1期)以吐魯番出土文獻爲基礎,通過語言學的比勘及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綜合分析,對“目”“翟”二姓作爲“胡姓”的族屬問題進行了深入考釋,認爲此兩姓者往往是粟特人,從敦煌到吐魯番都有關於他們的記載,“目”“翟”二姓從中亞進入華夏邊地和內地,從事商貿、醫(yī)藥、工藝、翻譯、農業(yè)、軍事等工作,得到了包容、接納和認可,他們是中古絲綢之路上多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縮影。楊銘《敦煌西域文獻中所見的蘇毗末氏》(《西北民族論叢》1期)結合敦煌、新疆出土的古藏文文書與相關的漢文文獻,探討了蘇毗王族末氏在吐蕃和敦煌西域等地的活動,內容涉及末氏在吐蕃王朝中的官階沉浮、蘇毗王子悉諾邏奔唐事件,以及末氏在敦煌西域等地的任職情況,進一步揭示了隋唐及五代時期末氏在蘇毗被征服以後,逐步融入吐蕃的歷史軌跡。朱建路《元代真定路的幾個畏兀兒人家族》(《西北民族論叢》1期)對定居真定的幾個畏兀兒家族進行了考證,並對其定居真定路的原因做了探討。范正生《“樓蘭”與“柔然”考辨》(《泰山學院學報》1期)從考古及相關史料與古音韻學等方面進行了考察,斷定“樓蘭”政權與“柔然”政權一脈相承,“樓蘭”與“柔然”在漢語古音中可以變通。李嶺《烏禪幕相關史事還原——與林梅村先生商榷》(《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期)針對林梅村先生《烏禪幕東遷天山考——兼論公元前2—1世紀匈奴在西域的遺跡》《烏禪幕東遷蒙古高原考——兼論匈奴文化對漢代藝術之影響》二文的觀點提出質疑,認爲烏禪幕作爲區(qū)區(qū)數千人的小國,短短三十餘年的歷史,對其産生的歷史文化影響不應估計過高。厲聲《歷史上匈奴統(tǒng)一與經營西域研究的思考》(《伊犁師範學院學報》3期)對匈奴經營西域進行了論述和思考,認爲歷史上匈奴統(tǒng)一西域是中國“內部”北方遊牧區(qū)域政權統(tǒng)一西域的開端,開創(chuàng)了西域與內地統(tǒng)一的先河,匈奴政權經營西域是中國經營西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奠定了中原統(tǒng)一西域的基礎,彰顯了邊疆與中原共同推動歷史上中國與中華民族實現大一統(tǒng)的史實,印證了歷史上各民族攜手創(chuàng)造中國與中華民族歷史的規(guī)律。馬智全《漢代民族歸義與西北邊疆開拓》(《西北民族大學學報》5期)探討漢代對西北邊疆民族實行的歸義政策,指出漢代對歸順的匈奴、羌人、小月氏以及西域地區(qū)名王貴人封侯賞賜,設置屬國對歸義大衆(zhòng)安置,給予歸義民衆(zhòng)“田無租、市無賦”的優(yōu)待,要求邊塞不得私自役使歸義民衆(zhòng)。漢代這些歸義政策的實施對促進西北邊疆開拓和邊地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李方《漢唐西域民族與絲綢之路和邊疆社會》(《吐魯番學研究》2期)結合出土材料和傳世文獻記載,指出漢唐時期西域民族參與了當地官府主導的屯田、水利、交通、賦役等活動,並發(fā)揮語言溝通等特長,爲絲綢之路和邊疆社會的建設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日] 吉田豊《粟特語摩尼教文獻中所見10至11世紀的粟特與高昌關係》(《中山大學學報》5期)、《粟特語摩尼教文獻所反映的10至11世紀河中與吐魯番關係》(《絲綢之路研究》1輯)利用三件發(fā)現於吐魯番的摩尼教文書,揭示了公元10至11世紀間粟特地區(qū)與天山東段地區(qū)吐魯番盆地緑洲國家之間的交流關係。勞心《敦煌出土于闐使者文書和尉遲僧伽羅摩年代考——張廣達、榮新江〈于闐史叢考〉補正》(《科學大衆(zhòng)(科學教育)》10期)基於學界對敦煌出土于闐使者文書年代爭論較大的狀況,全面綜合分析,對張廣達、榮新江先生《于闐史叢考》中提出這些文書年代爲張承奉902—904年稱司空尚書時的説法進行補正,進而提出以下觀點: 有些使者文書紀年雖晚到10世紀中期,但實爲後代學生練字産物,其中所反映的事實還應是發(fā)生在9世紀末期;于闐王尉遲僧伽羅摩爲李聖天之父;張承奉在911年稱帝前有過稱王階段;于闐和甘州回鶻早期世系統(tǒng)必須調整等。楊富學、王朝陽《論元代畏兀兒的忠君與報國》(《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期)以史書記載與回鶻文所提供的信息爲依據,就元代畏兀兒忠君思想與行實進行考察論述,探尋元代畏兀兒人忠君報國的心路歷程。溫旭《孛要合自西域東歸的歷史年代新探》(《中國史研究》2期)在以往學界對孛要合自西域東歸的歷史年代所作研究的基礎上重新加以探討,認爲孛要合自西域東歸的歷史年代當爲戊子年(1228),當時成吉思汗和鎮(zhèn)國皆已去世,阿剌海別吉公主正在汪古部監(jiān)國。[日] 松井太撰,曹金成譯《蒙古時代的畏兀兒農民與佛教教團——U5330(USp77)文書的再研究》(《西域研究》3期)首先對柏林科學院所藏回鶻文文獻U5330文書進行再校訂,訂正了過去諸位前輩學者對此文書作用和性質的誤解,指出此文書的性質是反對佛教教團的畏兀兒農民爲了鞏固同盟關係的盟約文書。另外對U5330盟約文書的內容與已刊、未刊的回鶻文、蒙古文文書加以比較研究,尤其是以畏兀兒農民和佛教教團所承擔的稅役作爲問題的中心加以考察,認爲U5330文書的內容具有蒙古時代的歷史背景。咸成海《流沙西域 餞日東邊: 論“二太子”察合臺》(《蘭臺世界》10期)對察合臺進行專門研究,從其品質、性格、成吉思汗逝後皇位繼承中的特殊作用、汗國治理、婚姻生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較全面地論述了察合臺在大蒙古國時期的歷史中所産生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分析其對西域歷史發(fā)展的重大影響。金琰《回鶻與絲路文明》(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重點探討了回鶻與絲綢之路及周邊民族之關係、回鶻在絲綢之路上的商貿活動以及絲綢之路對回鶻文化發(fā)展的作用,其中涉及回鶻西遷、高昌回鶻的宗教以及維吾爾古文字等方面。
張峰峰、武沐《清代新疆東布魯特屬部考》(《西域研究》2期)將東布魯特諸部視爲一個整體,集中分析了乾隆年間的相關界定,並結合前人研究對其屬部進行了再考辨,同時根據18—19世紀東布魯特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簡述了東布魯特鬆散聯盟的産生和演變過程。孫文傑《清代中期中央政府對新疆民族問題的管理與認識——以和瑛西域著述爲中心》(《山西檔案》2期)以和瑛西域著述《回疆通志》《易簡齋詩鈔》《三州輯略》爲中心,探討了清代中期中央政府對新疆民族問題管理的特徵及變化歷程。許建英《清代以來維吾爾族華人華僑形成的歷史考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期)考察了清代以來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美等地維吾爾族華人華僑産生的歷史過程、原因和分佈特點,認爲清代以來是其形成的主要階段,其特點是以中亞、南亞等沿邊地區(qū)及東南亞爲橋梁走向歐美,共同構成遍佈世界的態(tài)勢。
本年度宗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宗教文獻與宗教文化信仰的傳播變遷等方面。王招國(定源)《佛教文獻論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收録了作者近年來撰寫的十四篇論文,所研究的文獻種類有敦煌遺書、日本古寫經以及一些珍稀刻本。每篇論文均從文獻學的角度進行論述,涉及內容包括考訂文獻作者、追溯版本源流、分析文本系統(tǒng)、評述文獻價值等方面。其中《敦煌·吐魯番出土新羅元曉〈大乘起信論疏〉殘卷研究——兼論東亞“書籍之路”傳播的另一側面》一文就敦煌及吐魯番出土新羅元曉《大乘起信論疏》殘卷考察了文獻的傳播。呂麗軍《高昌北涼寫經對後世的影響——以鳩摩羅什譯經爲中心》(《太原師範學院學報》1期)以吐峪溝出土的沮渠安周供養(yǎng)佛經對鳩摩羅什譯經進行分析,進而探討了高昌北涼寫經對唐代儒家、道教、佛教寫經題記的影響,認爲它們之間有某種必然的書寫傳統(tǒng)的承繼,並在承傳中不斷更新、不斷補漏、不斷嚴密化?;粜癯酢缎省⒘x淨法師譯經——龜茲佛教義學的寶典》(《石河子大學學報》2期)對龜茲佛教的思想特質與屬性做了揭示,指出義淨對印度説一切有部之戒律、制度、儀軌的記載,是揭示龜茲佛教屬性與特點的十分寶貴的間接資料,尤其是玄奘、義淨攜回的毗曇經典與根本説一切有部律典,成爲當今研究龜茲佛教最重要的寶典。玄奘、義淨所譯諸典,具有7世紀印度説一切有部流行典籍的時代特徵,也是龜茲佛教和石窟的最鮮活的背景資料。張麗香《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和田新出〈妙法蓮華經〉梵文殘片二葉》(《西域研究》3期)對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所藏近年新發(fā)現的出自和田的婆羅謎字體文書中的兩葉《妙法蓮華經》梵文寫本殘片進行了轉寫及比定,並對相關梵文寫本的情況進行了説明。趙洋《唐代西州道經的流佈》(《中華文史論叢》3期)通過對德國及旅順博物館所藏的數件重要道經進行考論,證實了唐代西州道經三洞經典存續(xù)完整,又據旅順博物館藏LM20-1460-37-14《太玄真一本際經》殘片的卷題,認定其爲五卷本系統(tǒng),並進一步推論至遲到唐太宗貞觀末年,唐代西州已有道教傳播與道經傳抄。此外,根據目前整個吐魯番出土道經的狀況,比較了敦煌道經、吐魯番道經及《南竺觀記》所載經目的差異,對唐代西州道經的流佈情況與“開元道藏”的關係再作檢討。[日] 橘堂晃一著,楊富學、胡蓉譯《回鶻人書寫的漢語“禮懺”文獻二種》(《河西學院學報》3期)擷取兩件元代定居在吐魯番地區(qū)的回鶻人書寫的漢文佛經寫卷《佛説法寶禮》《彌勒啓請禮》作爲例證加以探討,揭示了漢文佛典與回鶻佛教間的密切關係,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元代回鶻文佛典和漢文文獻的雜混問題。王振芬、孟彥弘《新發(fā)現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經録——以〈大唐內典録·入藏録〉及其比定爲中心》(《文史》4輯)對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中的經録與《大唐內典録·入藏録》做比對,認爲吐魯番地區(qū)也流行著同一種據以搜集、入藏、點勘佛典的實用經録。文章並據《大唐內典録·入藏録》的編撰,指出幾種經録的淵源關係應是《大唐內典録·入藏録》→河西地區(qū)經録→敦煌經録、吐魯番經録。楊德春《佛教早期語言策略與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殷都學刊》4期)對早期佛經翻譯進行考察,認爲天竺高僧所漢譯之佛經必是翻譯自梵文佛經,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經爲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據。鄭賢章《佛經的翻譯與傳抄對漢字發(fā)展的影響》(《智慧中國》9期)探討了佛經翻譯與傳抄對漢字發(fā)展的影響。崔中慧《北涼石塔刻經與寫經生》(《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從北涼石塔的出土地點探討其傳佈的地域特性,並將石塔的銘刻書法與另一座《涼王大且渠安周造寺功德碑》以及北涼佛教寫經比較,説明國家譯經、寫經與寫經生、石刻工匠之間的關聯。
沈衛(wèi)榮《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 〈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利用敦煌藏文、漢文文獻,黑水城出土漢文、西夏文佛教文獻,吐魯番出土回鶻文文獻和散見於世界各地的元、明善本文獻中新發(fā)現的漢譯密教文本,發(fā)掘其藏文原本,通過對這些文本進行細膩的分析,重構11至15世紀藏傳密教在西域和中原傳播的歷史?;粜癯酢墩摴糯陆罢h一切有部思想文化帶”》(《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李瑞哲《論小乘佛教説一切有部在龜茲的流行》(《世界宗教研究》4期)圍繞龜茲佛教與克孜爾石窟研究展開。前者在用新觀念、新視野、新資料觀察古代新疆佛教歷史的過程中認識到: 古代新疆存在一條“説一切有部思想文化帶”;後者指出當地出土的梵文、吐火羅語文獻絶大部分屬於説一切有部經典,從龜茲保存的石窟中可以透視出小乘佛教説一切有部在龜茲的流行情況,克孜爾石窟壁畫內容主要反映“唯禮釋迦”的小乘思想,並且有些題材僅出自小乘説一切有部經典。此外,二者還揭示了龜茲佛教與罽賓關係密切,深受説一切有部的集中地罽賓佛教的影響。苗利輝《唐代漢傳佛教在龜茲地區(qū)的傳播及其影響——以佛陀觀爲中心》(《絲綢之路研究》1輯)通過對龜茲石窟中保存的佛陀造像的研究,對龜茲地區(qū)的佛陀信仰進行闡釋,揭示了唐代漢傳佛教在龜茲地區(qū)的傳播和影響。龜茲地區(qū)的佛陀觀有一個逐步發(fā)展、日益多元的過程。才吾加甫《絲綢古道上的柔然佛教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1期)對以往學界關於柔然信奉佛教的論述做了梳理,進而探討柔然與絲綢之路之佛教文化的關係。楊榮春《北涼高僧曇無讖研究》(《五臺山研究》1期)探討了曇無讖的個人歷程,重點研究他在北涼譯經、傳教、輔佐沮渠蒙遜等方面的成就和作爲。其中考察了曇無讖在龜茲、鄯善的求法活動,利用吐魯番出土寫經及寫經題記探討了曇無讖的譯經對北涼佛教普及的推動。郭益?!段饔蚍鸾趟ヂ湓蛐绿健?《實事求是》2期)從西域佛教自身和西域社會的客觀狀況出發(fā),探討西域佛教衰落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於自身缺乏與時俱進的內在動力和時代品質,再加上缺少強有力的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外部支持,面對在世俗統(tǒng)治力量大力支持下迅猛發(fā)展的伊斯蘭教,其衰落是必然的。姚勝《明代吐魯番佛教的衰亡》(《國際漢學》2期)考察了明代吐魯番佛教的概況及其衰亡和明朝對吐魯番佛教的管理,並對學界認識尚存分歧的“回回僧”的宗教性質進行辨析,認爲“回回僧巴剌馬荅失里”應當是伊斯蘭教徒而非佛教徒。[俄羅斯] 盧湃沙著,毛銘譯,武志鵬校《從巴比倫主神到于闐毗沙門: 一個波斯神譜中的異類?》(《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3期)嘗試尋找到發(fā)源自兩河流域的閃米特文化“天國主神”巴哦薩明,也就是基督教流行之前亞美尼亞的天神巴爾薩明,與粟特神巴瑞薩明、和田語中佛教北方天王毗沙門(維瑞薩曼)的語言學、考古學、圖像學上的關聯。葛承雍《從新疆吐魯番出土壁畫看景教女性信徒的虔誠》(《世界宗教研究》3期)首次探討了敍利亞基督教東方教會入華後景教女性的信仰虔誠問題,利用吐魯番出土壁畫中女性形象作爲切入口進行了初步研究。蘇思銘《龜茲彌陀淨土信仰流播初探》(《西部學刊》5期)一方面從龜茲僧侶傳譯的彌陀信仰經典和現存龜茲語所書寫的具有彌陀信仰內容的經典,來考察彌陀信仰隨著大乘佛教在龜茲本土人中的流傳;另一方面從龜茲石窟的淨土藝術考察,認爲安西都護府時期龜茲漢人主要流行彌陀信仰,漢人的彌陀信仰在龜茲回鶻時期繼續(xù)存在影響,吐魯番地區(qū)的彌陀信仰亦對龜茲産生影響。彌陀信仰確實曾在龜茲有一定程度的傳播。張乃翥《“感德鄉(xiāng)”景教社團與隋唐東都人文地理之因緣——以新出土唐元琰、劉談經墓誌紀事爲緣起》(《石河子大學學報》5期)由洛陽新出土元琰墓誌等透露的隋唐城東人文信息探討洛陽西域胡人聚落,文中文化史料的著眼、勾稽及其梳理與運用,採用考古研究的學理視角並借鑒“人文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對唐代東都景教信衆(zhòng)聚落這一帶有強烈人文選擇意義的文化群落及其合理場態(tài)形成,進行宏觀層面的剖析,文中並將其與敦煌吐魯番出土材料及吐魯番“崇化鄉(xiāng)”互證比對,對洛陽感德鄉(xiāng)、崇義鄉(xiāng)的胡人聚落與洛陽城東水文地理的因緣際會作分析,進一步揭示出洛陽胡人僑聚之洛都城東一帶,包含有更爲普遍的社會學內因。周秋良《〈西遊記〉小説之前的觀音書寫——以“玄奘西行”題材爲中心》(《中南大學學報》5期)通過梳理《西遊記》小説成書之前的觀音書寫,考察《西遊記》小説觀音形象的發(fā)展淵源,分析我國早期民間觀音信仰藝術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指出觀音信仰在“玄奘西行”取經故事中的地位並非一開始就很突出,而是不斷加強的,其形象也是不斷豐富和完善的,鮮明地體現了中土觀音信仰的漸變性。王蕊《魏晉南北朝佛教的播遷與東西絲路的連通》(《東嶽論叢》7期)對佛教東漸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具體路綫、佛教在東西絲綢之路連通的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考察,其中討論了西域及西域僧人在佛教傳播中的媒介作用。王紅梅、楊富學、黎春林《元代畏兀兒宗教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石窟壁畫與題記爲主,結合漢文傳世文獻及域外文獻,對元代畏兀兒人的宗教信仰、宗教嬗變及其宗教活動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王珺《來華景教徒與怛邏斯衝突之形成》(《歷史教學(下半月刊)》7期)通過梳理歷史文獻、細讀景教經典及與相關史料,搜尋景教在大唐,特別是在玄宗朝的活動軌跡,進而還原波斯與拂菻等國如何借助景教勢力挑起大唐對大食的不滿,從而引起怛邏斯一役的歷史局面。丁亞文《清末民初佛教在新疆的發(fā)展演變》(《蘭臺世界》18期)通過研究清末民初新疆佛教的發(fā)展和演變,探討了佛教在歷史大變革的清末民初時期在新疆歷史中的影響。
此外,衡宗亮《古代西域道教宮觀》(《世界宗教文化》4期)梳理了西域道觀研究的主要成果,並對烏魯木齊紅廟子道觀進行了論述。馬亞輝、王巧娟《論清朝統(tǒng)一新疆前乾隆朝對準噶爾的宗教政策》(《昆明學院學報》5期)探討了乾隆朝在24年間(1736—1759)對準噶爾的宗教政策,指出清代的新疆宗教政策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乾隆朝在統(tǒng)一新疆前後的宗教政策有著很大的不同。
孫寧《干支紀年因素與唐前期戶籍編造的穩(wěn)定》(《中國農史》1期)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考察唐代戶籍編造各項制度確立的相對年份,並根據現有的唐代戶籍法令和出土戶籍文書,從紀年方式入手揭示出唐前期百餘年戶籍編造如此穩(wěn)定的制度因素,即干支紀年方式的循環(huán)往復,同“三年一造”戶籍法令相結合,保證了制度層面的造籍穩(wěn)定,在唐前期呈現了一種長達百年的有序狀態(tài)。白京蘭、張建江《新疆地區(qū)法律的歷史格局及演進——兼論多元法律文化與邊疆治理》(《貴州民族研究》1期)從歷史的角度闡述了漢魏至清代西域(新疆)法律的多元共存,伴隨不同歷史時期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qū)管轄與治理的程度的差異,多元法律及其整合也一直處於動態(tài)變化之中。由於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屬性以及新疆地域文化的宗教性、民族性,歷史以來尤其是清代新疆法律的多元發(fā)展,對邊疆治理與國家建設具有深刻影響。田衛(wèi)衛(wèi)《旅順博物館藏唐戶令殘片考——以令文復原與年代比定爲中心》(《中華文史論叢》3期)以旅順博物館藏大谷探險隊收集品LM20-1453-13-04文書爲考察對象,指出該文書是一件有關聽養(yǎng)、析戶、爲戶規(guī)定的法典殘文。文章從資料的比對出發(fā),以令文的復原與年代比定爲中心,給出令文復原方案,進而考訂此殘片內容爲唐《開元三年令》戶令的三條殘令文,並從寫本學的角度發(fā)軔,對照已知敦煌唐令寫本,對其書寫格式和寫本性質作出探討。薛姣《從唐朝保辜制度看現代刑事和解制度》(《公民與法(綜合版)》6期)由吐魯番出土的文獻《唐寶應元年六月康失芬行車傷人案卷》入題,指出保辜制度在當時生産力較爲低下的社會中顯示出樸素的合理性,對維護古代社會的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現代社會的刑事和解制度也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韓樹偉《敦煌吐魯番法律契約文書研究回顧與展望》(《吐魯番學研究》2期)就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對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有關法律類契約文書的整理與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
羅帥《人口、衛(wèi)生、環(huán)境與疾病——〈馬可·波羅行紀〉所載莎車居民之疾病》(《西域研究》4期)認爲《馬可·波羅行紀》英譯百衲本所載鴉兒看(今莎車)居民之奇怪疾病是兩種疾病,即象皮病和地方性甲狀腺腫病。這兩種疾病並非來自馬可·波羅本人的觀察,而是14—16世紀增添到“行紀”某些版本中的新內容。該文對這兩種疾病的病因、流行時間等進行了分析,並對自漢代以來莎車的政治、經濟、人口的發(fā)展變化進行了梳理。王啓濤《古代絲綢之路的疾病防治及其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啓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4期)通過稽考敦煌吐魯番文獻,發(fā)現古代絲綢之路的疾病主要有八: 傳染病、熱病、凍傷、眼病、肛腸疾病、肺病、風病、外傷,進而考察了古代絲綢之路的人們防治疾病的措施及其對今天的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啓示。買托合提·居來提、艾比拜·阿布都卡地爾、阿地力·阿不都克力木《回顧與瞻望——維吾爾醫(yī)學的現狀與歷史貢獻》(《新疆醫(yī)學》5期)介紹了維吾爾醫(yī)學的現狀與它在維吾爾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起過的重要貢獻。胡穎翀、古麗其克熱·海比布《中國維吾爾醫(yī)學古籍保護與整理芻議》(《新疆醫(yī)學》9期)分析了維吾爾醫(yī)學古籍的特點及維吾爾醫(yī)學古籍整理與研究現狀,並對今後維吾爾醫(yī)學古籍保護與整理的工作重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 辛姆斯-威廉姆斯著,楊富學、單超成譯《吐魯番出土古敍利亞語和新波斯語醫(yī)學文獻》(《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吐魯番出土的多元宗教、民族、語言背景下的古敍利亞語和新波斯語文獻做了比較分析,著重闡釋了其中的醫(yī)學內容。
語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往往與民族、宗教、區(qū)域民族文獻與文化的考察相結合,主要成果有: 慶昭蓉《吐火羅語世俗文獻與古代龜茲歷史》(北京大學出版社)以吐火羅語世俗文獻等出土胡漢文字資料爲經、傳世史籍與佛教典籍爲緯,從多方面分析6至8世紀龜茲的歷史特徵,其研討重點在於佛教的實踐與地方化現象。除了概觀吐火羅語世俗文獻的出土與收藏情況,並介紹近年國外吐火羅語文獻學研究的重要進展,書中更引述不少海外所藏吐火羅B語(即龜茲語)世俗文書殘片的録文與翻譯作爲論證根據,其中多件文書首次在國內學界發(fā)表。與此同時,本書的論述也結合了一部分古代龜茲境內現存石窟題記的最新調查成果。艾合買提·買買提《維吾爾族古文獻論集》(遼寧民族出版社)對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文獻的多樣性、維吾爾族使用的主要文字及古籍文獻、《突厥大詞典》、館藏維吾爾文古籍概述、《國家珍貴古籍名録》之回鶻文篇、高昌館來文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劉震、陳靖文《略論波斯文本〈彌勒授記經〉》(《西域研究》1期)概述了百頌體《彌勒授記經》現存的梵文諸寫本和古代諸譯本的情況,主要聚焦於收録在《史集·印度史》中的波斯文譯本。本文根據雅恩、叔本以及作者的比對,總結了波斯文《彌勒授記經》譯本與其他文本特別是梵文本相比所發(fā)生的變化。文中將能夠反映各類變化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句,以梵—漢—波斯對勘的形式呈現出來,並加以評注。[日] 松井太著,楊富學、陳愛峰譯《吐魯番諸城古回鶻語稱謂》(《吐魯番學研究》1期)利用回鶻語和蒙古語文書、漢文史料,並結合現代地名,對古代吐魯番之地名的古回鶻語稱謂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李樹輝《T.Ⅱ.D.205b回鶻文寫本撰寫時間及相關史事研究》(《青海民族研究》1期)對柏林吐魯番藏品T.Ⅱ.D.205b回鶻文寫本的撰寫年代、社會背景、相關史事和史料價值進行剖析、考證和研究,指出該文書撰寫於回鶻入主西州的第二年(791),是爲緩解摩尼教徒與佛教徒之間的矛盾,爲籠絡民心而頒發(fā)的官方檔案,並認爲將文書定名爲《豁免木頭溝寺院賦稅徭役令》當更準確,文書的內容對於研究8世紀末吐魯番地區(qū)的寺院經濟、寺院的各種經濟特權、賦稅類別以及回鶻統(tǒng)治政策的調整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周利群《聖彼得堡藏西域梵文寫本釋讀新進展》(《文獻》2期)以《虎耳譬喻經》聖彼得堡梵本對尼泊爾梵文精校本的多處修訂爲例,説明此卷諸多中亞寫本在修訂其他傳世本以及探明文本源流、廓清文本傳播路徑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木沙江·艾力《古代維吾爾翻譯家僧古薩里的譯作及其影響》(《喀什大學學報》2期)簡要介紹古代維吾爾翻譯家僧古薩里·都統(tǒng)(勝光法師)的譯作,著重闡述了他的翻譯著作對古代維吾爾思想文化、語言文學、文字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影響。米熱古麗·黑力力、阿卜拉江·玉蘇普《〈高昌館來文〉及其翻譯簡論》(《民族翻譯》3期)以聖彼得堡本附録於拉德洛夫《福樂智慧》維也納抄本影印本中的哈密使臣把把格等人寄給明朝皇帝的一封《來文》書信及其背景爲綫索,研究??被佞X文文本中的問題,對《高昌館來文》的歷史文獻學性質及該文獻的特點和價值進行探討。艾比布拉·圖爾蓀《察合臺文獻〈喀什噶爾史〉的語言研究——以兩個版本的??北緺懤?新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在介紹察合臺文獻《喀什噶爾史》的基礎上,對其版本及其語言文字特點、文學價值進行探討,認爲察合臺文獻《喀什噶爾史》的語言大致反映出察合臺文發(fā)展時期語言的總體面貌,並且成爲清朝早期察合臺語言總體特徵的一個縮影。鄭玲《民族翻譯文獻的典範之作——〈彌勒會見記〉》(《唐山師範學院學報》3期)、《絲綢之路上散落的一顆文學明珠——〈彌勒會見記〉》(《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3期)兩文對《彌勒會見記》的版本及研究現狀做了介紹,並以民族翻譯文獻之典範對回鶻文《彌勒會見記》做了高度評價,揭示了它的語言和文學價值。崔焱《俄藏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對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整理,利用漢文原文對照進行釋讀與研究,並對其文字特點等做了分析。
王璞《“西域”英譯考辨》(《世界民族》1期)在整理中西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西域”之英譯名進行辨析,認爲在實踐中學者可以先寫出“Xiyu”,再以“Western Regions”爲中心詞對西域之地望做出廣義或狹義説明。朱肖肖、汪繼東《〈新疆圖志〉兵事義動詞語義場探析》(《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期)主要運用語義場理論,採用詞頻統(tǒng)計的方法對《新疆圖志》中的兵事義動詞進行了統(tǒng)計,並對各類語義場內的動詞進行了具體描寫與分析,從而展現出清末新疆兵事義動詞的概貌。游千金《〈新疆圖志·兵事志〉中單音節(jié)動詞作狀語分析》(《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1期)以清末民初官修通志《新疆圖志·兵事志》爲語料,採用詞頻統(tǒng)計方法,對單音節(jié)動詞作狀語進行了考察和分析。尼紮米丁·尼亞孜、艾克拜爾·吐尼亞孜《淺析古今維吾爾語顔色詞ser?q的文化語義內涵》(《新疆大學學報》2期)考察了從古代到現代維吾爾語中ser?q的義項及其體現的文化語義內涵,其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表明,隨著科學技術、語言文化等方面的接觸和影響,新詞術語的翻譯和規(guī)範化也給顔色詞帶來了新的義項、新的變化。梁真惠、陳衛(wèi)國《〈瑪納斯〉英譯本中“克塔依”與“別依京”誤譯探析》(《西域研究》3期)深入剖析了作爲柯爾克孜族百科全書的《瑪納斯》英譯者是如何誤解和誤譯“克塔依”和“別依京”這兩個詞語的,再根據學者對這兩個詞語的歷史內涵解讀,而後提出了可行的翻譯對策,並對其進行詳細注解,還原了這兩個詞語本來的歷史面貌。田衛(wèi)疆《〈突厥語大詞典〉“秦(桃花石)”一詞釋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3期)通過對具有新疆區(qū)域文化背景的古代穆斯林作家馬赫穆德·喀什噶里所著《突厥語大詞典》記録的古代西域諸族乃至今天中亞、西亞諸地人們言及的“秦”一詞的梳理分析,闡釋了這一稱謂出現的歷史原因及其對今天的重要啓示。智慧《〈新疆圖志·民政卷〉警規(guī)條文中助動詞初探》(《伊犁師範學院學報》3期)對《新疆圖志·民政卷》警規(guī)條文中的助動詞進行了窮盡式統(tǒng)計,並根據語義類別將助動詞分爲應當類、許可類、可能類、意願類四個類型。張世淵《〈新疆圖志〉的語言特點和語料價值》(《綏化學院學報》5期)運用文獻法、實證法、個案研究法對《新疆圖志》的語言特點和語料價值進行了探析,研究表明《新疆圖志》的語言特點表現爲語言客觀、語料豐富、語體多樣。木巴來克·司康旦爾《回鶻文文獻中的對偶詞——兼與現代維吾爾語比較》(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主要以回鶻文《彌勒會見記》《金光明經》《阿毗達磨俱舍論》《佛説天地八陽神咒經》《高昌館雜字》等幾部文獻中所出現的對偶詞爲主要研究對象,初步對回鶻文文獻中的對偶詞進行了分析和分類,並與現代維吾爾語中對應的對偶詞進行了比較研究。加依娜古麗·巴合提別克《回鶻與喀喇汗文獻語言詞彙比較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從回鶻與喀喇汗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語言特點的比較研究入手,採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考察回鶻語喀喇汗文獻語言,從語音、詞彙特點整理歸納其基本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探討其語言的相互關係及發(fā)展演變特徵,並結合古今語言比較、詞源研究、借詞研究等正本清源,梳理這一時期語言詞彙的面貌特徵,從而揭示語言之間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性特徵及繼承關係。那民《吐魯番文獻中的回鶻蒙古文占卜殘頁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論述了吐魯番文獻中的回鶻蒙古文占卜殘頁的內容結構、語音書寫特點、詞法和句法問題等三個方面。[美] 辛威廉撰,付馬譯,畢波?!端谔卣Z的再發(fā)現》(《絲綢之路研究》1輯)對首批發(fā)現的粟特語文書和銘文、粟特文的破譯、粟特語的比定以及最初的文獻整理等方面進行了介紹,進而對最古老的一批粟特銘文和文書及其對於研究粟特人的歷史、粟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史的重要價值進行了較爲細緻的講解。[日] 荻原裕敏、慶昭蓉《淺論庫木吐喇窟群區(qū)第79窟漢-婆羅謎-回鶻三文合璧榜題》(《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對新疆庫木吐喇窟群區(qū)第79窟主室前壁門右端與壇基正面之漢-婆羅謎-回鶻三文合璧榜題做了重新解讀,指出該窟婆羅謎文龜茲語題銘應當可以視爲龜茲語在龜茲最晚期的實態(tài),是探索當地語言從龜茲語轉換爲回鶻語過程的關鍵性資料,當地社會在文化、語言上回鶻化的過程,應當不只是龜茲人、回鶻人雙向互動所致,恐怕還是與漢人、粟特人等多種族群彼此折衝交融的結果。
王繼青、馮英華《新疆絲路語言文化的價值與思考》(《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期)從多元、共生、滲透和互補的視角探討了新疆絲路語言文化的民族性特徵、地域性特徵、社會性特徵以及新疆絲路語言文化藴含的重要價值及意義。楊富學、趙天英《粟特文在絲綢之路沿綫的傳播與影響》(《河西學院學報》1期)對粟特文在絲路沿綫的行用情況、粟特文字母與回鶻文的創(chuàng)製以及粟特文字母對後世的持續(xù)影響等做了考察,指出粟特文對絲綢之路沿綫多種民族文字都直接或間接地産生過影響。回鶻文是根據粟特文創(chuàng)製的,回鶻文又直接導致了回鶻式蒙古文的形成,而回鶻式蒙古文又直接影響到滿文的創(chuàng)製,後來滿文又直接推演出錫伯文。契丹文的創(chuàng)製也與回鶻文不無聯繫。張偉《對新疆雙語文化的歷史脈絡的梳理——基於對新疆博物館西域史料的考察》(《喀什大學學報》2期)對新疆雙語、多語語言文化的歷史脈絡進行了梳理,指出新疆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都存在著“雙語”和“多語”傳統(tǒng),歷史上西域雙語文化的內涵由語言形式上昇到確立民族文化身份的新階段,再到成爲國家實現文化認同的選擇手段,雙語教育的實施、革新促成了雙語文化真正意義上的大繁榮。陳明富、談悠《“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的新疆各民族語言交流與社會發(fā)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5期)就古今新疆各民族語言交流與社會發(fā)展問題進行了考察和分析,指出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民族間的語言交流對於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王啓濤《試論晉唐時期絲綢之路的語言狀況與語言政策——以吐魯番出土文獻爲中心》(《絲路文明》2輯)對晉唐時期古代絲綢之路西域段曾經使用的語言文字以及晉唐中央政府以及高昌國等西域緑洲國家在古代絲綢之路曾經推行的語言政策等進行了探討,指出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語言習得之路、語言翻譯之路、語言平等之路和語言互利之路。
文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金少華《敦煌吐魯番本〈文選〉輯校》(浙江大學出版社)全面搜羅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文選》寫卷,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百年敦煌吐魯番寫本《文選》的研究成果,此書是最終整理出的一個收集寫卷最多、考證最爲翔實的集成式的匯校本,爲敦煌學、《文選》學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彭國忠《唐宋詞與域外文化關係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考察了唐宋詞人與域外文化及唐宋詞中的域外樂器、名物,著重研究域外文化對唐宋詞的影響及其在唐宋詞中的表現形態(tài),唐宋詞人對待域外文化的心態(tài),以及宋與周邊政權對立時詞所發(fā)生的新變。謝桃坊《花蕊夫人宮詞與西域文明》(《中華文化論壇》3期)對花蕊夫人宮詞進行了考察,指出前蜀在音樂、服飾、民俗和娛樂等方面對西域文明的吸收與融合,從而形成西蜀新的文化,表明四川雖僻處西南,但與西域曾經有過非同尋常的文化交流。張興田《西域文化視域下的初唐四傑辭賦》(《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期)立足文化學視角,通過西域文化因素對唐代文人尤其是賦家的創(chuàng)作心理的影響,全面瞭解“四傑”辭賦創(chuàng)作的原初狀態(tài)以及初唐賦壇的整體風貌,進而通過揭示“四傑”辭賦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初唐文學的風貌形成準確的把握和認識。何雪利、陽清《中古西域僧傳的文學傾向考察》(《百色學院學報》3期)從現存的《高僧傳》《名僧傳抄》及經録《出三藏記集》《開元釋教録》傳記部分考察了中古西域僧傳的文學性,包括結構、手法、文風、性格、情感五個方面。任紅敏《“西北子弟”與元代文壇格局》(《殷都學刊》4期)對元代西北尤其是西域文人的詩文作品進行剖析,論述了他們的成就和貢獻,指出元代的西北子弟以自己的才華創(chuàng)造了元代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爲元代文學創(chuàng)作增添了亮色,形成了元代文化和文學的多元性。伏俊璉《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理研究概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5期)從“寫本時代”與“中國文學寫本”、“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及其主要特點、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以及預期創(chuàng)新四個方面對“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理、編年與綜合研究”課題的內容、預期成果做了介紹,這些文學寫本主要包括敦煌、吐魯番兩地出土文學寫本、日本等境外藏中國文學寫本三大塊內容。張玲榮《〈聽園西疆雜述詩〉所見同光年間烏魯木齊的城市景觀》(《北方文學(下旬)》7期)簡略論述了蕭雄及其《聽園西疆雜述詩》反映的西域民俗見聞和同光年間烏魯木齊城市景觀。郭苗苗《淺探穆王西遊活動及其影響》(《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8期)據《穆天子傳》考察了周穆王西遊路綫、途中活動及其影響,認爲穆王西遊途中所進行的活動構成中西交流的重要內容,也是當時中原人民與西域人民往來交流活動的曲折反映,促進了彼此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邱江寧《海、陸絲綢之路的拓通與蒙元時期的異域書寫》(《文藝研究》8期)從現實環(huán)境、眼界視域和書寫立場三個方面考察了以“絲路”沿綫爲表達對象的蒙元時期詩文創(chuàng)作風貌。
清代由於大量文人被流放至西域,西域文學掀起了發(fā)展的浪潮,突出的表現是西域詩歌創(chuàng)作碩果累累。本年度相關研究多是對這些貶謫文人西域詩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現象的解讀和探討,包括: 周燕玲、吳華峰《唐道西域著述考辨》(《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期),程如鐵、吳孝成《伏臘同風過月氏——清代西域詩中惠遠的歲時節(jié)慶習俗》(《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期),賴洪波《清代惠遠城望河樓及其文化鏡像剖析》(《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期),史國強《〈烏魯木齊賦〉創(chuàng)作及傳播研究》(《新疆大學學報》1期)及《黃聘三及其〈西行漫草〉研究》(《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期),翁暉、姚曉菲《黃治西域詩整理與研究》(《昌吉學院學報》1期),張益智、楊向奎《莊肇奎謫戍伊犁與其西域詩風》(《伊犁師範學院學報》3期),翁暉《黃濬、黃治西域著述整理與研究》(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張琪、周燕玲《施補華西域詩中的文化特徵》(《昌吉學院學報》4期),孫巖《紀昀〈烏魯木齊雜詩〉中的經濟與文化》(《昌吉學院學報》4期),海剛《乾嘉時期流人西域詩中的情感世界分析》(《文學教育(下)》10期),張心怡《祁韻士西域流放詩文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鄭敏《王曾翼西域詩研究》(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倪笑笑《陳庭學西域詩整理與研究》(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等等。
此外,熱比艷木·買買提《論〈樂師傳〉的文獻價值及其在維吾爾傳記文學中的地位》(《中國典籍與文化》2期)考察了維吾爾傳記文學《樂師傳》及其文獻學價值和在維吾爾傳記文學中的地位,指出《樂師傳》是研究維吾爾族音樂史、維吾爾語的發(fā)展史和文學史的重要文獻。
本年度考古與文物保護專題的研究成果,包括考古探索發(fā)現與研究、文物修復保護及研究、考古史漫談及回顧等方面。
考古探索發(fā)現與研究方面: 國家文物局編《2016中國重要考古發(fā)現》(文物出版社)爲國家文物局主編的年度快報,收入2016年全國較爲重要的考古發(fā)現38項,其中包括新疆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新疆吐魯番吐峪溝石窟溝西區(qū)高臺窟群》。新疆吐魯番吐峪溝石窟溝西區(qū)高臺窟群共有洞窟56個,包含塔廟窟、禪窟、僧房窟,出土塑像殘塊、壁畫、木雕、木器以及大量文書,其中最爲重要的是長逾3米的完整經卷《維摩詰所説經》全文。新發(fā)現的回鶻時期的佛堂建築,保存有精美壁畫,表明吐峪溝石窟在這一時期仍然保留著佛教中心的地位,是回鶻王室貴族供養(yǎng)、禮拜的場所。呂恩國、王龍、郭物《洋海墓地分期與斷代研究》(《吐魯番學研究》1期)對2003年洋海墓地相毗鄰的三個墓地發(fā)掘墓葬進行分期與斷代研究。根據出土文物先對墓葬形制的演變關係進行確定,然後用器物的組合形式和變化進行量化分析,進而對墓葬進行分期,最後用碳十四資料進行驗證。洋海墓地的發(fā)掘,將吐魯番盆地的史前文化的早期階段提早到了青銅時代。墓地分起源、發(fā)展、繁榮、衰落四個漸進的階段,是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墓地,彩陶文化非常發(fā)達。出土文物顯示,木器與洋海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吳麗紅《庫木吐喇第69窟調查簡報》(《吐魯番學研究》1期)介紹了庫木吐喇第69窟的洞窟結構、壁畫與雕塑、題刻與題刻內容。韓建業(yè)、陳曉露《新疆雙河市泉水溝青銅時代遺存的發(fā)現及初步認識》(《西域研究》1期)對2016年7月6日至9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考古隊在新疆雙河市泉水溝、博樂都木都厄布得格兩處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做了介紹,指出在泉水溝遺址發(fā)現具有特色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存,在都木都厄布得格遺址發(fā)現早期鐵器時代的三角形石圍聚落(石城),蒙元時期的方形聚落等,對研究歐亞草原地帶距今約3500年以來的文化譜系、聚落形態(tài)、喪葬習俗、經濟形態(tài)、技術系統(tǒng)、社會狀況和人地關係具有重要價值。胡興軍、阿里甫《新疆洛浦縣比孜里墓地考古新收穫》(《西域研究》1期)介紹了2016年3月至4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新疆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的考古發(fā)掘,發(fā)掘墓葬40座,獲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資料。比孜里墓地的發(fā)掘,是近年在塔里木盆地南緣一處重要的考古發(fā)現,進一步豐富了昆侖山北麓及絲綢之路南道考古資料。魯禮鵬《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336年代及相關問題探析》(《西部考古》1期)從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336的墓葬形制入手,通過該墓出土的隨葬遺物,並結合中原墓葬資料和文獻資料等,對M336的年代進行了全面分析,認爲墓葬的年代當在武周時期至開元前後,最後對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進行了探討。夏立棟《試論高昌地面佛寺的類型與分期》(《敦煌研究》2期)探討了高昌地面佛寺的類型劃分、各類型單體地面佛寺的年代、各類型地面佛寺的分期等問題。韓建業(yè)《先秦時期阿勒泰及以西地區(qū)陶壺的來源——兼論公元前一千紀後半葉阿勒泰及以西地區(qū)和陰山—天山地區(qū)的文化交流》(《西域研究》2期)認爲阿勒泰及以西地區(qū)包含壺類陶器的遺存,具有大體一致的文化面貌,可以統(tǒng)稱爲巴澤雷克文化,並且可以劃分爲與三群陶壺相對應的三個地方類型;巴澤雷克文化中陶壺的出現,當與來自其南陰山—天山地區(qū)的文化影響有關。杜淑琴、任萌《新疆昌吉地區(qū)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遺存初探》(《西域研究》2期)根據調查和發(fā)掘的新資料,介紹了昌吉地區(qū)早期文化遺存的類型和分佈、聚落遺址的構成和特徵,並初步分析了當地與周邊地區(qū)的文化聯繫。衛(wèi)斯《新疆早鐵器時代鐵器考古發(fā)現概述——兼論新疆的鐵器來源與冶鐵術的傳播問題》(《西部考古》14輯)結合新疆地區(qū)早鐵器時代的考古發(fā)現,就新疆早鐵器時代的鐵器來源、起始時代、冶鐵術誕生的時間,以及是否東傳等問題做了探討。胡興軍、何麗萍《新疆尉犁縣咸水泉古城的發(fā)現與初步認識》(《西域研究》2期)及胡興軍《新疆尉犁縣咸水泉古城》(《大衆(zhòng)考古》4期)對2017年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尉犁縣文管所、博物館對孔雀河下游的考古調查中新發(fā)現古城址及墓葬做了介紹。據初步推測,咸水泉古城爲元鳳四年(前77)前樓蘭國都城樓蘭城。咸水泉古城的發(fā)現,對樓蘭鄯善都城的深入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材料。王永強、尚玉平等《2015—2016年新疆考古收穫》(《西域研究》2期)分石器時代考古、青銅時代考古、早期鐵器時代考古、秦漢至宋元考古、科技考古、資料整理等方面,介紹了2015年至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內地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主要配合基本建設及爲解決新疆考古重大學術問題進行的田野考古取得的收穫,並對通天洞遺址、早期鐵器時代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秦小光、許冰等《新疆古樓蘭交通與古代人類村落遺跡調查2015年度調查報告》(《西部考古》13輯)是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羅布泊地區(qū)自然與文化遺産綜合科學考察”的子項目於2015年度的考古調查情況報告。報告對年度考察區(qū)域、主要遺跡概況以及採集到的遺物做了介紹分析。吳勇《樓蘭地區(qū)新發(fā)現“張帀千人丞印”的歷史學考察》(《西域研究》3期)就樓蘭地區(qū)新發(fā)現“張帀千人丞印”所反映的漢晉西域職官體系試作考察,此印的發(fā)現有助於瞭解有關西域長史營的職官系統(tǒng),進一步完善了魏晉西域長史營的職官系統(tǒng)認識,對深入研究兩漢至魏晉時期西域職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卓文靜《新疆阿斯塔那336號唐墓“黑人”俑及相關問題的再考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4期)在歸納整理唐墓出土的“黑人”圖像(俑和壁畫)的基礎上,從圖像出發(fā),通過對“黑人”俑的分型分式,探討俑的淵源和演變,並推測阿斯塔那336號唐墓和西安裴氏小娘子墓出土的“黑人”俑表現的很可能不是非洲黑人,而是南亞或南海諸島的居民。阮秋榮、王永強《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遺址》(《考古》2017年7期)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發(fā)現的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青銅時代晚期至宋元時期的墓地進行發(fā)掘的過程中發(fā)現的被墓葬打破的早期遺址(即“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進行了介紹,指出吉仁臺溝口遺址是伊犁地區(qū)青銅時代考古工作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報告通過對房址及出土陶器、銅器等遺物的對比研究,參考歷年來在伊犁河谷發(fā)掘的青銅時代墓葬資料,認爲吉仁臺溝口遺址的考古學文化特徵與中亞青銅時代安德羅諾沃文化遺存聯繫密切。張海龍、黨志豪等《新疆吐魯番木爾吐克薩依遺址發(fā)掘簡報》(《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2015年9月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魯番學研究院聯合對木爾吐克薩依遺址的發(fā)掘情況做了介紹和分析,根據遺址地理位置、遺址年代(碳十四測年數據)、出土遺物資料和文獻資料的綜合分析,認爲木爾吐克薩依遺址爲唐代寧戎驛所在。王忻、李宇奇《新疆和靜查汗通古烽燧遺址調查》(《吐魯番學研究》2期)就2016年夏,和靜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對兩座烽燧進行了碳十四樣本採集、烽體測量、拍照和無人機航拍及建模等工作做了介紹和討論,初步判斷兩座烽燧的主要修築年代均爲唐代,但東烽燧有兩次修築留下的包砌痕跡,可能其最早修築時間還要早於唐代。至於兩座烽燧的最後廢棄時代,推測可能經過長期使用後,一直延續(xù)到了清代。林鈴梅《新疆出土圓錐體耳墜的研究》(《絲綢之路研究》1輯)結合其他出土物品研究新疆古墓葬出土的圓錐體耳墜,進而考察了新疆作爲歐亞草原的一部分,與歐亞草原的其他地區(qū)的互動與交流。
王炳華《孔雀河青銅時代與吐火羅假想》(科學出版社)圍繞吐火羅這一國內外學界研究熱點,共收録研究論文30餘篇,內容涉及吐火羅語文、考古、歷史、藝術等領域,還包括了人類學、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較爲系統(tǒng)地梳理與總結了三十年來國內外關於這一命題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學界的研究現狀,使吐火羅研究,尤其是所謂吐火羅民族與古代新疆歷史關係的研究,有比較全面的視角,獲得了新的認識。王炳華《從高加索走向孔雀河——孔雀河青銅時代考古文化探討之一》(《西域研究》4期)認爲現藏俄羅斯歷史博物館、早年出土於高加索地區(qū)的青銅時代文化遺物,與孔雀河青銅時代典型文化遺物間存在清晰的關聯,文中提出了孔雀河青銅時代一支居民當是高加索地區(qū)徙入的新觀點。魏東《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新疆哈密地區(qū)古代人群的變遷與交流模式研究》(科學出版社)是對新疆哈密地區(qū)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居民體質特徵的綜合研究。全書從人口學、人體形態(tài)學、病理學、分子生物學與地球化學等多個學科視角,對哈密地區(qū)發(fā)現的天山北路墓地、拜其爾墓地、黑溝梁墓地出土的人類遺骸標本進行了全面考察。在此基礎上,結合以往人類學與考古學研究成果,總結了這一時空框架內,該地區(qū)古代人類體質特徵存在著從初期同化、融合最終走向多元並存的規(guī)律。陳戈《新疆考古論文集》(上、下冊)(商務印書館)共選録38篇論文,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爲綜述,共3篇,比較詳細地論述了新疆的古代交通路綫和20世紀考古研究概況,並簡要介紹了新疆古代遺存的概貌。第二部分爲史前時期,共25篇,可分爲三組: 第一組是對某些問題的探討和研究;第二組是對幾種考古學文化的專題研究和論述;第三組是與他人就某些問題進行的學術爭鳴。第三部分爲歷史時期,共10篇,可分爲兩組: 第一組是關於某些古代城址和道路的歷史地理考證;第二組是關於察合臺汗國銀幣、新疆佛教流行情況和新疆洞室墓的一些研究。這些文章絶大部分都寫作和發(fā)表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而這二十多年卻正是新疆考古學研究特別是史前時期發(fā)生重大變化的階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當時的這些研究成果爲今天新疆史前時期的考古研究現狀奠定了基礎。通過這些文章,讀者可以基本上瞭解新疆考古工作的概況,特別是對史前時期的研究歷程、時空框架和文化面貌以及與周邊各地的相互交往關係等方面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和認識。何恩之、[意] 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著,王倩譯《龜茲尋幽: 考古重建與視覺再現》(上海古籍出版社)將石窟及壁畫視作當地僧團獨特修行方式的再現,目標是復原龜茲境內數處石窟寺院中僧團的生活。前兩章魏正中對龜茲古國八處主要石窟寺院遺址進行了復原研究,特別關注其佈局和演變。文中認爲石窟整體,包括建築、壁畫及現已不存的塑像,是僧侶們精神生活的創(chuàng)造,是他們特定修行實踐的有形展示。何恩之在第三、四章主要探尋串聯龜茲中心柱窟內所有裝飾的統(tǒng)一綫索,她的研究重點在於特殊圖像。其對龜茲佛教特質的解讀不僅依靠可以獲取的考古資料,而且包括遺址中發(fā)現的文書殘卷。其研究並將這些殘卷與特定的部派思想聯繫起來,以闡明龜茲國流行的佛教部派。該書還對周鄰佛教地區(qū)的可能影響予以關注,以印度爲主,中原次之,從龜茲作爲接受者和轉化者的角度來解讀,進而指明龜茲佛教及其藝術在中亞的發(fā)展自成體系。徐蘋芳《絲綢之路考古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收録了作者關於絲綢之路考古的所有論文,以沙漠路綫、草原路綫、西南絲路、海上路綫爲經綫,以時間爲緯綫,對絲綢之路上的遺址、出土文物以及相關的生活習俗進行了研究,是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努爾蘭·肯加哈買提《碎葉》(上海古籍出版社)充分結合史料文獻與阿克貝西姆遺址的考古發(fā)掘資料,運用考古學、語言學、歷史學進行綜合研究和分析,將以往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集中和梳理,對於宗教、漢文碑銘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許多創(chuàng)新之處,是一本非常難得的體現高水準考古學研究的綜合著作。孟凡人《尼雅遺址與于闐史研究》(商務印書館)以尼雅遺址爲突破口,探索沙漠腹地大規(guī)模遺址的考古學方法,初步闡述了沙漠地區(qū)的考古學方法論;復原尼雅遺址及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和歷史,使尼雅遺址考古學形成較完整的系統(tǒng)。該書分別就尼雅遺址與于闐歷史、文字、政治制度和社會構成等問題進行了論述。作者對尼雅遺址的發(fā)現與于闐史的研究,爲研究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係、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資料,是作者多年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
[美] 樂仲迪著,毛銘譯,敦煌研究院編《從波斯波利斯到長安西市》(灕江出版社)和[烏茲別克斯坦] 瑞德維拉紮著,敦煌研究院編,高原譯,毛銘?!稄堯q探險之地》(灕江出版社)是敦煌研究院編“絲路譯叢”推出的兩部最新譯著。兩著作者都是絲綢之路頂尖的考古專家,他們的著作涉及當今世界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最新考古發(fā)現以及最新成果,配有大量插圖,展示了考古所出的壁畫、佛像和珠寶,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對於絲綢之路歷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林梅村《西域考古與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以時間爲序,彙集了作者近年來在西域考古與藝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物所見古代冶金技術的傳播、古代西域民族遷徙和重新分佈對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的影響、西域都護府遺址的發(fā)現,以及珠寶藝術與中外文化交流等問題。全書以考古材料爲依據,結合紮實的文獻考證和實地踏查,對目前學界存在爭議的一些學術問題得出了獨到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孟憲實、朱玉麒主編《探索西域文明——王炳華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中西書局)收録學者論文31篇,以新疆考古研究爲主,兼及其他,內容豐富。書後附有著名考古學家(尤其在西域考古領域成績突出)王炳華先生的學術論著目録。
王輝《早期絲綢之路開拓和發(fā)展的考古學證據》(《北京論壇(201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變化中的價值與秩序: 文明傳承與互動視角下的“一帶一路”論文與摘要集》)考察分析了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之前的考古學證據,即此前東西方文化存在的比較廣泛的文化交流,爲西漢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張思琪、田廣林《草原絲綢之路的史前中外交通新證——以考古發(fā)掘所見石質容器爲例》(《史志學刊》1期)結合近年考古新發(fā)現材料,就草原絲綢之路的開闢以及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早期人文交通及文化互動問題進行了探討。叢德新、賈偉明等《阿敦喬魯: 西天山地區(qū)青銅時代遺存新類型》(《西域研究》4期)指出,新疆阿敦喬魯等遺存的發(fā)掘,證實中國在西天山地區(qū)存在一個與歐亞草原安德羅諾沃文化共同體相關聯的文化類型的集中區(qū)域。該遺址保存完好,對於深入研究和辨析安德羅諾沃文化共同體內涵,尤其是探討西天山地區(qū)複雜社會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尤悅、于建軍等《早期鐵器時代遊牧人群用馬策略初探——以新疆喀拉蘇墓地M15隨葬馬匹的動物考古學研究爲例》(《西域研究》4期)對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縣喀拉蘇墓地M15隨葬馬匹進行了研究,利用動物考古學的方法復原馬的年齡、性別,對不同部位的骨骼的表面異常現象進行了分析。據此探討古代人類選擇隨葬馬匹的策略,探尋古代人類騎乘馬匹的行爲,結合殉馬方式和穩(wěn)定同位素分析的結果,探討了古代阿爾泰山南北地區(qū)的文化交流,爲研究早期鐵器時代遊牧人群的用馬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李春香《從遺傳學角度初探史前東西方人群對新疆地區(qū)的影響》(《西域研究》4期)對近年來新疆及其周邊地區(qū)相關古代人群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從父系和母系兩方面討論了新疆古代人群的構成以及歐亞東、西部對新疆古代人群的遺傳結構影響,並在考古學背景下對古代新疆地區(qū)人類的起源和遷徙模式做了預測,指出了今後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保加利亞] 瑪利亞·瑪利諾娃《新疆早期印歐人溯源》(《絲綢之路研究》1輯)對新疆早期印歐人的來源進行了考察。水濤《新疆青銅時代諸文化的比較研究——附論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絲綢之路考古》1輯)利用考古發(fā)現材料,對新疆青銅時代諸文化進行了比較研究,同時對早於絲綢之路的中西文化交流問題做了探討。孫莉《中國出土薩珊銀幣的分佈與分期》(《絲綢之路考古》1輯)對中國境內出土薩珊銀幣的分佈與分期做了梳理,分析了薩珊銀幣在中國傳播的大致過程。文章指出最早在十六國時期(第一期),薩珊銀幣只見於新疆地區(qū),隨著向東的傳播,到南北朝時期(第二期第一階段),銀幣的分佈區(qū)域就廣泛起來,基本是沿著絲綢之路由西向東深入,在新疆、甘肅、青海、陝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等地都有發(fā)現。到了隋唐時期(第二期第二階段),隨著薩珊國力的衰退及最後亡國,其錢幣也僅在中國境內的絲路起點新疆和當時與之政治來往密切的唐朝國都長安地區(qū)出土。霍巍《西域風格與唐風染化——中古時期吐蕃與粟特人的棺板裝飾傳統(tǒng)試析》(《絲綢之路考古》1輯)指出處在絲綢之路沿綫、河西走廊要衝之地的入華粟特人和吐蕃,一方面承載著來自西域、中亞一帶的文化習俗與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承擔著西域北方民族與中原漢文化之間過渡融合的角色,從而推動了北朝隋唐以來的民族大融合與文化交流互動新格局的形成。馬曉玲《中古時期入華粟特人墓葬的發(fā)現與研究》(《絲綢之路考古》1輯)對中國境內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fā)現的入華粟特人墓葬做了梳理,對相關的研究成果及其特點和存在問題做了回顧和總結、剖析。李春長、徐桂玲等《試論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早期土坯》(《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洋海墓地出土的早期土坯做了嘗試性研究,指出其與哈密盆地和焉耆盆地發(fā)現的早期土坯有一定的關係。
科技考古方興未艾,相關研究如下: 王玉、張曉彤等《新疆庫木吐喇石窟壁畫顔料的分析研究》(《敦煌研究》1期)、《新疆庫木吐喇石窟壁畫鉛顔料的拉曼光譜分析》(《光散射學報》4期)對新疆庫木吐喇石窟壁畫顔料成分考察,利用激光拉曼光譜、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等方法,對石窟壁畫顔料進行了分析研究。陳相龍、于建軍、尤悅《碳、氮穩(wěn)定同位素所見新疆喀拉蘇墓地的葬馬習俗》(《西域研究》4期)通過對新疆哈巴河縣喀拉蘇墓地出土人與動物骨骼進行碳、氮穩(wěn)定同位素檢測,分析了喀拉蘇先民的生産經濟狀況,並在復原家馬飼養(yǎng)方式基礎上結合性別、年齡及其病理現象等研究結果,集中討論了早期鐵器時代墓葬M15殉馬犧牲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尤江彬、陳富龍《西域都護府/且末古城數字地望考與長波段雷達次地表考古初探》(《遙感技術與應用》5期)利用古文獻所記載的西域古國都間的距離資料,主要採用地圖空間分析的方法,結合考古成果、文獻資料以及具體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路閘道系,較爲精確地確定了西域都護府治所烏磊城以及且末古城的範圍。欒福明、熊黑鋼等《新疆文化遺址時空演變與人地關係》(《地域研究與開發(fā)》5期)將考古學、地理學、歷史學結合起來,從宏觀尺度探討新疆遺址的演變,並從新疆全域、典型乾旱區(qū)的視角,宏觀分析了水資源分佈、地形格局、氣候偶合等自然因素與遺址分佈的綜合影響,著重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新疆文化遺址的時空演變及人地關係。王磊、嚴紹軍等《克孜爾石窟砂巖PS加固抗凍融試驗》(《長江科學院院報》10期)對不同濃度和不同品質百分比的PS溶液加固後的克孜爾石窟砂巖進行凍融循環(huán)(16h,即冷凍8h,溶解8h)試驗研究。通過分析凍融前後巖樣在品質、體積、波速及強度等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得出了PS的最優(yōu)加固濃度及飽和度,爲同類石窟加固保護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劉露露《基於數理統(tǒng)計學的烏孫墓葬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烏孫國時期的各種墓葬爲研究對象,從數理統(tǒng)計學的視角對這些墓葬的發(fā)展演變軌跡進行了分析,初步揭露烏孫國早期的墓葬以土著墓葬爲主,中期開始出現融合因素,晚期傳統(tǒng)的土著文化因素趨於消失。敖致鈞《陸上絲綢之路時期中西方科技交流探析》(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從歷史的角度對陸上絲綢之路時期中西方科技交流展開分析,探討了陸上絲綢之路時期科技交流的原因、內容、形式、特點,考察中西方絲綢之路時期科技交流的邏輯聯繫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探討了陸上絲綢之路時期科學技術交流對中西方文明産生的價值與意義。
文物修復保護及研究方面: 康曉靜、王淑娟《新疆營盤墓地出土毛枕的保護修復研究》(《吐魯番學研究》1期)詳細記述了1999年出土於新疆尉犁縣營盤墓地M24的毛枕的形制復原及保護修復過程,同時對復原方法和修復環(huán)境做了有益的探討。路瑩《吐魯番市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第三階段文物檔案整理與普查報告編制工作概述》(《吐魯番學研究》1期)對2016年7月吐魯番市普查辦啓動的吐魯番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第三階段文物檔案整理及普查報告編制工作的準備和實施做了簡單介紹。李亞棟《阿斯塔那古墓群發(fā)掘簡況及墓葬編號——以可移動文物普查與國保檔案爲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以簡報和參考資料、檔案資料爲中心對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和哈拉和卓墓地1949年以後的發(fā)掘情況及墓葬編號進行梳理,指出學者們的研究文章特別是技術保護修復類文章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文物信息,應予以重視。
考古史回顧方面: 豐琳、張弛、劉文鎖《西方學界新疆史前考古研究概況》(《西域研究》1期)回顧了近25年來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對西方相關領域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了介紹。侯明明《新疆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初期的貢獻》(《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期)利用考古材料對史前新疆文明的創(chuàng)造、吸收、傳播進行考察,指出新疆與中原之間的交流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新疆與內地持續(xù)且廣泛的交流,在華夏文明、中華民族形成初期貢獻著自己不可磨滅的力量,其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之初,就成爲該共同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同勝《考古文獻重構的絲綢之路》(《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期)以考古文獻的視角從商貿之路、駐軍之路、文化之路三個方面對美國學者芮樂偉·韓森新著《絲綢之路新史》做了述評。肖伊緋《斯坦因第四次中亞“探險”計劃破産始末》(《炎黃春秋》3期)以一組北平《世界日報》相關報導解讀了斯坦因第四次中亞探險受阻始末。宋彥慧《橘瑞超考古西行探析》(《北方文學(下旬)》4期)對橘瑞超西域考察的背景、過程以及目的做了簡要分析。董炳月《兩種〈西域旅行日記〉的知識譜系》(《開放時代》3期)以日本京都西本願寺法主大谷光瑞組織的首次西域探險中渡邊哲信和堀賢雄的兩種《西域旅行日記》爲對象,歸納了其中的知識體系,並探討了探險活動中包含的文化碰撞、異民族交流等問題。
藝術研究涉及宗教石窟壁畫造像與墓葬藝術、民俗藝術、樂舞及書法等方面。宗教石窟壁畫造像與墓葬藝術等方面主要是圖版的整理出版和對寺廟及石窟壁畫、墓葬繪畫的研究,包括由新疆文化出版社與天津美術出版社歷時3年合力打造的、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編《西域美術全集》(新疆文化出版社)共12卷中的前7卷: 克孜爾石窟壁畫、庫木吐喇石窟壁畫、森木塞姆石窟及克孜爾尕哈石窟壁畫、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和古代佛教寺院墓室壁畫。它以漢至五代宋初的西域美術遺存爲主體,同時兼及漢代之前和宋、元、明、清的部分內容,此外還收入了當代西域學及西域美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對西域美術首次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與展現,是一套彙聚西域最新考古發(fā)現,對西域研究有重要學術價值、圖文並茂的西域美術經典之作。由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系列圖書《新疆美術大系》編委會編《新疆古代美術卷》《新疆壁畫分類全集卷》《新疆巖畫卷》《新疆書法篆刻卷》(新疆文化出版社)按照時間順序和美術發(fā)展脈絡分類對新疆古代藝術進行了梳理。吐魯番學研究院、吐魯番博物館編《高昌石窟壁畫綫描集: 吐峪溝石窟》(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綫描由吐魯番學研究院技術保護研究所相關人員所繪製,整體分爲兩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序言、概述與圖解、後記;圖版部分爲全書主體,繪有吐峪溝石窟壁畫綫描圖150餘幅。全書圖文並茂,繪製精美,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吐峪溝石窟壁畫的精髓,爲讀者揭示了高昌石窟各個歷史文明的橫斷面。阮榮春、張同標《從天竺到華夏: 中印佛教美術的歷程》(商務印書館)是一本通史性的專著,以時間順序爲主要脈絡,以地域分別爲輔助綫索,以國內各省市著名壁畫、石窟藝術遺珍爲主要對象,分章解析從印度到中國佛教美術的發(fā)展進益及本土化歷程。全書400餘幅插圖,宏觀開闊和微觀深入相結合,爲佛教美術在中國的演進研究提供了詳實的實地資料和理論參考。黃駿、謝成水《中國石窟壁畫修復與保護》(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以傳統(tǒng)壁畫保護與修復爲主要研究方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壁畫材料與造型研究爲主綫,依托專業(yè)技法、專業(yè)理論和壁畫藝術實踐三大教學模組,以“藝術智性學”爲基本內核。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一法多能”和“藝理兼修”的教學理念,展開以藝術實踐的上手經驗和方法論研究爲路徑的探索研究。書中有對新疆地區(qū)石窟壁畫的介紹和研究。洛齊著繪《絲路藝術筆記: 龜茲》(灕江出版社)以龜茲地區(qū)的雕塑、壁畫等藝術形式爲基礎,用再創(chuàng)造的圖像形式展現並傳達了藝術家對文化和歷史的理解,並配有極具藝術感染力的文字。劉韜《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研究》(文物出版社)對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以圖像學、風格學與樣式論等方法進行了綜合研究,闡釋了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的豐富面貌,解讀壁畫形成的內因,進一步展示了民族與區(qū)域之間的交流狀況。羅福萇著,王旭梁編《羅福萇集》(中西書局)正編部分收録了迄今能夠搜集到的羅福萇全部撰著,其中包括《高昌壁畫菁華目録(附圖)》。何志國《漢晉佛像綜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涉及對北方新疆地區(qū)的漢晉佛像的梳理探討。楊波《龜茲石窟壁畫中的辟支佛形象考辨》(《西域研究》1期)通過對龜茲石窟壁畫“天相圖”中常繪飛騰虛空的穿袈裟者造像的統(tǒng)計分類、圖像比較,推測身份不確定的部分飛行人物爲辟支佛。同時指出在庫木吐喇石窟的一類天相圖中出現的反映“三獸渡河”譬喻以及“涅槃城”的畫面是推斷辟支佛身份的有力證據。任平山《伯西哈石窟、克孜爾石窟佛傳壁畫“佛洗病比丘”釋讀》(《西域研究》1期)分析了伯西哈石窟和克孜爾石窟兩幅主題不明的壁畫,認爲它們屬於同一主題。經過圖像與佛經文本的比對,確認壁畫內容爲一則佛傳故事——世尊清洗患病比丘。朝鴻、張未《絲綢之路上三大壁畫中用綫用色的比較研究》(《天津大學學報》1期)通過挖掘克孜爾壁畫、敦煌壁畫和唐墓室壁畫的用綫與用色,從歷史、地理、人文的廣闊視野梳理了其繪畫的歷史原因和藝術特色,並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其不同的藝術特色的表現手法以及三大壁畫可借鑒的藝術魅力。馮曉娜《“丹青賦色、綫暈傳神”——試論克孜爾(龜茲)石窟壁畫藝術表現中的“綫、暈、色”》(《通化師範學院學報》1期)對克孜爾石窟壁畫藝術表現中最具代表性特點的綫、暈、色三個方面做了探討。劉江《克孜爾壁畫對韓樂然油畫風格的影響》(《工業(yè)設計》1期)對韓樂然臨摹克孜爾石窟壁畫前後的作品進行分析對比,分別從繪畫風格、題材、技法、用色、構圖等方面綜合探究臨摹克孜爾石窟壁畫對其藝術語言的影響,分析其作品中所體現的審美理想。劉韜《庫木吐喇第16窟〈觀無量壽經變〉壁畫的復原與識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期)利用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的館藏壁畫資料,以及德國、法國探險隊於20世紀初在庫木吐喇石窟拍攝的歷史照片資料,並結合前人的記録與研究,對庫木吐喇第16窟主室南壁《觀無量壽經變》壁畫圖像進行了重定與識讀。此外還通過與敦煌莫高窟唐代《觀無量壽經變》壁畫進行比對,分析了庫木吐喇第16窟唐代《觀無量壽經變》壁畫圖像的特點及其與敦煌唐代壁畫圖本的聯繫,指出庫木吐喇第16窟壁畫的圖本樣式與風格展現了盛唐時期中原地區(qū)宗教、文化與藝術在龜茲的傳播。顧穎《論西域樣式凹凸法與天竺遺法》(《敦煌研究》2期)從凹凸技法入手,對佛畫的西域樣式和天竺遺法的各自特點進行甄別,指出如果將天竺遺法(印度本土的凹凸畫法)視爲佛教繪畫暈染法的原始基礎,那麼西域式凹凸法則是不同淵源的文化在西域之地合力而爲的結果,西域式凹凸法不僅是構成西域樣式佛畫獨特面貌的重要技法之一,同時也深刻影響了漢地佛畫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陳婷婷《早期行像考》(《美與時代(下)》2期)突出強調了于闐國在行像活動由西向東流傳中的角色和地位。葉梅《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龍形象探析》(《敦煌學輯刊》3期)對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龍圖像進行了全面收集、分類,並探討了其文化源流。石妙春、腰進發(fā)《高昌回鶻時期摩尼教繪畫特徵研究》(《貴州民族研究》3期)指出高昌回鶻時期摩尼教繪畫特徵既源自於該教本身的哲學內涵與摩尼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又深受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同時又吸納薩滿教、佛教、印度教等多宗教及中原文化的審美思想。劉芳、鮑丙峰、屈鈺麗《新疆克孜爾壁畫中佛陀涅槃圖探討與分析》(《塔里木大學學報》3期)對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佛陀涅槃圖像的構圖和多元宗教文化因素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王樂樂《從文本到圖像: 印度和中國克孜爾、敦煌石窟本生故事圖像敍事模式小探——以尸毗王本生、六牙象本生和兔本生故事爲例》(《齊魯藝苑》4期)選定印度、中國克孜爾和敦煌石窟現存的尸毗王本生、六牙象本生和兔本生有代表性的雕刻、壁畫爲研究對象,探討本生故事圖像的敍事模式,認爲普適於印度和中國克孜爾、敦煌石窟本生故事圖像的敍事模式主要有五種: 單景敍事、連續(xù)敍事、綱要敍事、全景敍事和類全景敍事。任平山《龜茲壁畫“佛説力士移山圖”釋讀》(《藝術設計研究》4期)對庫木吐喇石窟中存在的一例特別的佛傳壁畫進行圖像分析及文獻比對,認爲相關圖像可對應佛傳中“佛説力士移山”之故事。任平山《龜茲壁畫“殺犢取皮”》(《敦煌研究》4期)對森木塞姆石窟第44窟券頂及克孜爾石窟第34窟券頂兩幅類似壁畫進行了考察,經過圖像分析及文獻比對,認爲相關圖像可對應戒律故事“殺犢取皮”。陳曉露《從伎樂供養(yǎng)人圖像看希臘化對佛教美術的影響》(《故宮博物院院刊》4期)考察了早期佛教藝術中的世俗伎樂供養(yǎng)人(“伎樂人”)圖像,認爲其形象源自於印度現實生活中樂伎、舞女等社會地位較爲低下的供養(yǎng)者,後受到希臘化藝術影響,表現爲載歌載舞的伎樂人隊列。由此進而推斷,中亞、西域等地流行的行像等佛教儀式,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希臘宗教舉行節(jié)日慶典習俗的影響,這與佛教逐漸通俗化的過程相一致。朱己祥《于田縣胡楊墩佛寺遺址壁畫新知見》(《中國藝術》4期)對于田縣胡楊墩佛寺遺址壁畫從壁畫的圖像來源、于闐特色、屬性與年代等方面做了揭示。謝繼勝《藏地金銅造像琍瑪li-ma專名形成路徑考》(《美術研究》6期)分析藏語表示金銅銅造像的li-ma一詞的形成與演變路徑,從詞彙的演變及其藴含的內在文化關聯邏輯探索于闐佛教文明在漢藏佛教藝術中留下的印記。周雲《高昌王國時期維吾爾族設計思想的演變》(《創(chuàng)意設計源》6期)指出高昌王國時期維吾爾族設計思想隨著其生産生活方式的變革和先進物質文化的深刻影響發(fā)生了重要演變: 由較爲落後、單一的造物理念向綜合、豐富與更具創(chuàng)造力的多元、複合型造物理念轉變;由草原時期的實利至上、粗獷素簡的造物思想向追求精緻、細膩、華美轉變。王敏敏《克孜爾石窟壁畫藝術的數字化再生》(《數字印刷》6期)對近年來新疆龜茲研究院與上海商務數碼圖像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採用數字化手段採集石窟壁畫信息的克孜爾石窟壁畫的數字化保護工作、主要內容及再生做了介紹。張喬《龜茲石窟壁畫中的“指縵相”》(《新美術》7期)對龜茲佛教繪畫中的“指縵相”圖式與小乘佛教經律文獻之間的關聯進行了分析;並將圖像表達與西域歷史中的情感觀念、畫師心理和生存狀態(tài)之間建立聯繫,認爲“指縵相”與西域中古時期龜茲地區(qū)特有的情感觀念有關。張全紅《新疆克孜爾壁畫人體藝術淺析》(《藝術科技》9期)、《新疆克孜爾壁畫人物造型現實美呈現》(《藝術評鑒》19期)就克孜爾壁畫的人體藝術從成因、本土化特色、造型特徵及繪畫風格等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整理。張全紅《龜茲壁畫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1期)對龜茲壁畫在設計色彩課程、圖案設計課程和地毯圖案設計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陳乙源《佛教美術的傳入對中國畫色彩的影響》(《大衆(zhòng)文藝》15期)對佛教美術的歷史及傳入進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佛教美術的形式,將新疆龜茲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作爲佛教石窟的兩大主要代表,從而探討中國繪畫的特點,對佛教美術的傳入對中國畫色彩的影響進行了論證。李慧娟《龜茲石窟蓮花圖像研究》(《大衆(zhòng)文藝》18期)對龜茲石窟的蓮花圖像進行圖像學分析,指出圖像學方法研究蓮花壁畫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階段是蓮花圖像的形態(tài)構成;第二個階段是把蓮花和佛教聯繫起來;第三個階段是透過蓮花圖像理解龜茲佛教理念。趙麗婭《庫木吐喇石窟佛像的藝術風格及其特點》(《法音》1期)以庫木吐喇石窟壁畫中的佛像爲主要研究對象,在全面調查和整理庫木吐喇石窟佛像的基礎上,對庫木吐喇石窟的佛像藝術風格、特點及其演變進行了探討,並結合龜茲地區(qū)相關歷史背景,對不同佛像類型及演變的原因進行了探討。趙麗婭《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耳飾形象初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8期)在系統(tǒng)的田野調查基礎上,對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耳飾形象進行了分類,並闡述其隨時代而發(fā)生的流變,進而探討不同的耳飾與佩戴者的身份和性別的關係,發(fā)掘耳飾的社會文化意義。田俊蘭《陶瓷藝術與龜茲壁畫結合的可行性探索》(《美術教育研究》14期)以陶瓷爲承載物,以龜茲壁畫爲設計項目,對兩者結合的可行性進行了探索。李瑞哲《龜茲石窟的壁畫風格及其藝術表現形式》(《西部考古》14輯)指出龜茲石窟依據壁畫的題材內容、佈局、繪畫技法等特點,可以劃分爲四種風格: 犍陀羅風格、龜茲風格、漢風風格和回鶻風格。這些壁畫風格在龜茲出現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一方面顯示了佛教藝術在內容和形式上在古代龜茲的發(fā)展過程;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古代龜茲藝術家在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藝術實踐,在佛教藝術表現上逐步發(fā)展、提高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陳淩《絲綢之路上圖像的交流與回饋——以毗沙門天王爲例》(《北京論壇(201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變化中的價值與秩序: 文明傳承與互動視角下的“一帶一路”論文與摘要集》)以毗沙門天王圖像在絲綢之路上的演生過程爲例,考察了絲綢之路上文化的融合與變遷。郭瑞陶《西域天王造像圖像學考》(新疆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通過圖像與文獻結合的方式,梳理分析了西域地區(qū)的天王造像及其信仰的形成和發(fā)展關係。李笑笑《雅爾湖石窟藝術研究》(新疆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從石窟的形制與功能,壁畫內容的解讀、壁畫藝術風格的分析、石窟的年代判斷、石窟造像的思想內涵等方面對高昌石窟群之一的雅爾湖石窟進行了整體性研究。吳潔《從龜茲到平城石窟中的天宮伎樂圖像研究》(新疆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通過對克孜爾石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等石窟中天宮伎樂圖像的分析,探討了十六國北朝階段龜茲與中原之間的佛教和樂舞藝術交流情況。張健波《于闐佛教藝術研究——以繪畫雕塑爲中心》(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在對于闐及佛教傳入于闐的年代、路綫進行考察的基礎上對于闐佛教藝術進行了梳理,重點考察了兩漢、魏晉至隋唐時期的以繪畫雕塑爲重點的于闐佛教藝術。雷啓興《龜茲早期壁畫研究——以克孜爾117窟爲例》(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通過對克孜爾117窟的實地調查,運用考古地層學與美術風格學,借助20世紀初期德國學者的考察報告、德藏克孜爾壁畫、國內考古資料、古代早期漢文文獻,並以碳十四檢測資料爲參照,對117窟重繪壁畫進行了分析、辨識,重建117窟三層壁畫原貌。雷啓興《龜茲中心柱窟及其“帝釋窟説法”源流新探》(《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1期)探討了克孜爾中心柱窟石窟形制及源流,指出克孜爾中心柱石窟整體形制明顯受到早期印度“帝釋窟”浮雕的影響,其主室結構及圖像構成更接近印度貴霜朝晚期西南印度“帝釋窟”浮雕,總體而言克孜爾中心柱窟正壁的特點更多地具有印度本土的因素,經貴霜和笈多時代及其後中印佛教交流,最終在克孜爾形成穩(wěn)定的中心柱窟正壁“帝釋窟”樣式。張峻滔《高昌古墓群花鳥屏風畫與〈丹楓呦鹿圖〉相關研究》(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選取了高昌古墓群出土的兩類能夠代表古代中原漢文化衍生成果的作品進行分析説明,通過對這兩類作品形式技法、文化含義與歷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分析,加之與相關的作品進行比較,從中總結出了關於“傳統(tǒng)技法表現新題材”“多種繪畫技法綜合使用”“新題材引申新意義”等與現當代花鳥畫創(chuàng)作有關的思路與方法。閆飛《克孜爾石窟佛傳故事圖像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克孜爾、印度實地考察資料爲基礎,以相關犍陀羅出版文獻爲參照,對部分佛傳故事重點題材進行梳理與比對,包括佛傳藝術的題材組合、序列邏輯、主題思想的宏觀構架,及人物造型、情節(jié)演進等微觀流變兩個方面,論述克孜爾佛傳藝術中人物神格化塑造的成因,並以此爲主綫,重新審視了影響克孜爾石窟佛傳藝術形成的外緣與內因。[日] 肥田路美著,盧超譯《西域瑞像流傳到日本——日本13世紀畫稿中的于闐瑞像》(《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以日本13世紀京都府醍醐寺本圖像中的于闐海眼寺像和京都府某寺所藏紙本墨畫中的法界佛像爲例,與敦煌、和田出土圖像比較,論證了兩者的淵源流傳關係及其在東西交流史上的價值。[意] 康馬泰撰,李思飛譯《于闐佛教壁畫中的非佛教神祇及相關問題》(《絲綢之路研究》1輯)在以往研究觀點基礎上對于闐佛教壁畫及許願木板中沒有印度神祇特徵的神靈進行了再探討,結合新近在和田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論證了這些神祇應當是當地神祇,不應將其與粟特神聯繫在一起。[日] 山部能宜、趙莉、謝倩倩《庫木吐喇第75窟數碼復原及相關壁畫題材及題記研究》(《絲綢之路研究》1輯)對庫木吐喇第75窟正壁繪圖和題記進行復原並解讀了壁畫題材和題記內容。[德] 魏駿驍《入華粟特人葬具上的狩獵圖》(《絲綢之路研究》1輯)考察了入華粟特人墓葬中的狩獵圖像的來源,指出葬具上的狩獵圖明顯地反映了來自薩珊波斯和索格底亞一帶等其他地區(qū)藝術的影響,粟特人把這些圖像融入到他們自己的葬具上,中國各地發(fā)現的文物上也能看到同樣的狩獵圖像。入華粟特人無疑渴望著某一天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仍然能享受圖像所象徵的場景。慶昭蓉、[日] 荻原裕敏《龜茲壁畫中的唐僧——森木塞姆第46窟供養(yǎng)人之個案研究》(《唐研究》23卷)對龜茲壁畫中的唐僧形象做了剖析。姚崇新《十字蓮花: 唐元景教藝術中的佛教因素》(《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通過對有關考古資料的梳理分析,從微觀層面對唐、元二代景教藝術吸收佛教藝術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其中涉及吐魯番出土的高昌回鶻景教壁畫佛教因素的考察。高海燕《于闐佛教背光化佛圖像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對和田地區(qū)多處遺址出土的佛教文物中的佛像背光化佛現象進行了分析探討,認爲其不僅僅是對“舍衛(wèi)城神變”造像的簡單承襲,而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條件下,結合本土宗教、經典的流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于闐系背光化佛”。劉韜《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的發(fā)現與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主要針對唐與回鶻時期龜茲石窟壁畫研究的學術史做了梳理,並主要圍繞龜茲石窟的庫木吐喇石窟、阿艾石窟與森木塞姆石窟進行了探討,還附有《“德國皇家吐魯番探險隊”揭取唐與回鶻時期庫木吐喇石窟壁畫殘片簡目》(《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
民俗藝術方面: 張玉平《古絲綢之路出土剪紙功能用途管窺》(《西北美術》1期)通過對敦煌吐魯番地區(qū)已出土剪紙的整理,探討了古絲綢之路出土剪紙的功能用途。華永明《文獻梳理視角下的新疆傳統(tǒng)工藝文化歷史與現狀》(《大衆(zhòng)文藝》1期)將新疆工藝文化相關的文獻歸類,通過總結,梳理了新疆傳統(tǒng)工藝文化歷史與現狀的脈絡,爲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文獻資料綫索。王樂《魏唐時期敦煌吐魯番地區(qū)的綾織物》(《敦煌學輯刊》2期)結合敦煌吐魯番文書的記載分析研究了兩地發(fā)現的斜紋暗花絲織物。敦煌吐魯番文書中的記載反映出綾在西北地方的用途非常廣泛,常用於製作服飾和日常用品。綾在敦煌地區(qū)還大量用於製作寺院法器和用品,以及作爲財禮、吊禮、賀禮和社邑成員身亡納贈的物品。綾作爲唐代中央政府租稅的一部分,曾流通到敦煌吐魯番地區(qū)。王曉玲《非衣與招魂——馬王堆、敦煌、吐魯番及絲路沿綫墓葬文化關係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3期)指出非衣類圖像首現於湖南楚墓,在絲綢之路沿綫許多地區(qū)廣泛傳播,經由敦煌而止於吐魯番,清晰地呈現了不同地域的喪葬文化傳播演化的脈絡與相互之間的關係。李青《絲綢之路樓蘭史前時期的雕塑藝術與文化》(《梧州學院學報》4期)指出絲綢之路樓蘭地區(qū)小河、古墓溝墓地和羅布泊西北岸雅丹墓地出土的青銅時代雕塑作品,以模擬自然的手法生動地再現了遠古時期樓蘭居民的民族特徵及其原始信仰意識。李楠、鄔建華《古老的新疆民俗藝術剪紙》(《藝術科技》4期)指出早期的剪紙是以喪葬文化的形式出現的,目前我國境內發(fā)現的最早的剪紙是新疆吐魯番地區(qū)阿斯塔那古墓遺址中出土的用以陪葬的剪紙,具有很強的宗教文化意味。薄刃鋒《吐魯番出土伏羲女媧圖的哲學觀念探析》(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通過對吐魯番地區(qū)古墓葬出土的伏羲女媧圖從哲學角度進行分析,探尋其中所藴含的哲學內涵,反思中國哲學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和人們的思想精神所起到的深遠影響和作用。
樂舞方面: 絲路樂舞尤其是西域樂舞及其與中原樂舞關係的研究有河南博物院編《誰調清管度新聲: 絲綢之路音樂文物》(文物出版社)從數十年來出土的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南六省區(qū)音樂文物中擷取精品,還原一個傳承了數千年的絲路音樂的音聲世界。杜亞妮《試論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對中原音樂的影響》(《隴東學院學報》2期)對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傳入中原的背景及其傳播、意義與影響進行了探討。吳潔《從史料、壁畫來看絲綢之路上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的發(fā)展與流變》(《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期)從史料和壁畫入手,對絲綢之路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種中亞系樂舞進行了歷史溯源和流變考察,繼而對其在東漸過程中的變遷過程予以揭示。項陽《進入中土太常禮制儀式爲用的西域樂舞》(《音樂研究》3期)探討了西域樂舞進入中土之後的情狀,即多部伎的禮制儀式爲用及西域樂舞融入中土的意義。張寅、周莉《西域屯墾中的音樂事象及相關思考》)(《音樂研究》3期)從涉及屯墾的音樂事象、屯墾音樂的概念及範疇、對其認知的意義及以此視角對一些史料的解讀等幾個方面對西域屯墾音樂事象做了初步思考。劉曉晨《淺談敦煌壁畫與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若干聯繫》(《當代音樂》3期)從敦煌壁畫中有關的樂器、舞蹈、人物等方面,探討了敦煌壁畫中的音樂元素與新疆現存音樂的關係,指出古代新疆和中原地區(qū)在很早就有了音樂文化上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多領域、多層次、立體化的。在這種交流過程中,不僅中原內地向西域學習,西域也在向中原學習,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延續(xù)到了今天,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音樂的格局。侯穎、郁斐《唐代柘枝舞的變遷及其藝術價值》(《蘭州教育學院學報》5期)對源於西域的柘枝舞的起源與變遷及其藝術形式與價值進行了考察,同時指出,唐代柘枝舞作爲由西域傳入的舞蹈,還成爲當時世人讚美並模仿的對象,從側面反映了西域樂舞對中原文化的浸潤。
針對石窟壁畫樂舞圖像的專門研究如下: 吳曉璿《庫木吐喇石窟舞蹈手型初探——以21窟穹窿頂菩薩伎樂爲例》(《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期)以庫木吐喇石窟第21窟的舞蹈手型爲例,探討了龜茲樂舞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和藝術傾向。平萍《克孜爾千佛洞135窟中的旋轉舞姿——用質點動力學分析與探討》(《新疆藝術學院學報》3期)對龜茲石窟群中的樂舞形象旋轉動作通過圖像學、質點動力學等角度進行了探索。李靜《試論龜茲樂舞研究係克孜爾石窟價值所在》(《藝術科技》7期)對龜茲樂舞對於克孜爾石窟的研究價值進行了簡要論述。王徵《絲綢之路上的龜茲與敦煌音樂圖像研究》(《人民音樂》9期)從圖像中顯示出的樂器及相關問題問題對龜茲與敦煌音樂圖像進行了概述。蔡江寧《關於龜茲佛教壁畫中的樂舞與産業(yè)化研究》(《教育教學論壇》10期)探討了龜茲佛教樂舞的産業(yè)化現狀及發(fā)展路徑。張世奇《和田達瑪溝出土棕地黃色蓮花舞蹈狩獵圖案錦時代考》(《絲綢之路研究集刊》1輯)用圖案比對的方法對和田達瑪溝出土棕地黃色蓮花舞蹈狩獵圖案錦的確切時代進行了探討,推測這件織物或爲遼賜予于闐的賞賜物,其織製的時間最遲是遼聖宗在位時期。李鑫《龜茲樂舞壁畫中的舞蹈探析》(新疆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選取克孜爾第77和135窟中歌、舞、樂爲一體的舞蹈場面來研究龜茲樂舞的總體形態(tài)特徵,依據圖像學的方法,將克孜爾壁畫較爲完整的舞蹈圖像、出土文物中所提供形象資料、古文獻所記載有關龜茲舞蹈的詩詞、所關聯的舞人圖像信息進行了相互印證和比較。
樂舞與文學作品關係的研究有: 李建棟《西域胡樂流播與北齊詩風的轉變》(《安徽大學學報》1期)考察了北齊時期的胡樂流播對北齊政治動向、文學變化的影響。西域胡樂在北齊末期大盛的現象背後隱藏著統(tǒng)治者以胡樂爲紐帶而興起政治上胡化的用心,其直接結果是用胡人作大臣,漢族士人被排斥於國家權力核心之外。相應地,這一時期文人的政治熱情消歇,詩歌多抒發(fā)傷情,語言刻畫趨於細膩精工,與風骨遒勁、語言富贍的魏齊之際的詩風形成明顯反差。高人雄《從地緣視閾考察伊州樂歌生成的文化源流及其詞牌曲調的發(fā)展》(《蘭州學刊》3期)從地緣文化考察伊州樂歌的生成過程,指出伊州樂源自北地、西域、關中三地音樂文化之流,融合了多民族的音樂成分。伊州樂歌在曲調風格上既有濃重的北狄、西域音樂特點,又包含中原音樂元素。伊州樂歌産生了一批優(yōu)秀的詩詞作品,又反過來促進了《伊州樂》的傳佈與發(fā)展。董定一《淺議漢唐西域樂舞賦的創(chuàng)作原因與賦體特徵》(《伊犁師範學院學報》3期)在簡要闡述漢唐西域樂舞賦創(chuàng)作動因的前提下,對其所具有的賦體特徵進行了討論,並對其特徵的具體表現與賦作本身所涉主題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考察。謝雯雯《唐代西域樂舞與李白作品關係研究》(《科技展望》6期)就西域樂舞對李白作品創(chuàng)作的影響從詩歌結構與樂舞的層次演進、不主故常的氣勢基調、“客旅化”意識的凝結與展現、突破與創(chuàng)新四個方面探討了李白與西域文化的關係。楊名《唐代胡旋舞詩、胡騰舞詩論析》(《舞蹈》6期)利用史籍記載考察了胡旋舞、胡騰舞的來源與流傳,分析了唐詩中胡旋舞、胡騰舞的舞容,認爲唐代胡旋舞詩、胡騰舞詩並非僅是對舞容的詳細描寫,詩人在對舞蹈者精湛舞藝的描寫和讚美背後,以士大夫的責任感,傾注了對國事的關注與感歎,隱含著深刻的諷諫之意。
體育方面: 趙犇、武曉敏《公元7—8世紀的龜茲體育研究: 內容、特徵及啓示》(《瀋陽體育學院學報》6期)通過對歷史文獻和文物古跡的考證,對7至8世紀龜茲體育的內容及特徵進行研究,並結合“一帶一路”的建設背景提出歷史啓示。鄧李娜、王興茂《佛教文化對絲綢之路體育的影響》(《東方收藏》12期)利用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獻記載,探討了絲綢之路沿綫佛教文化對體育文化的影響,指出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後,給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也讓古老的中國體育文化經絲綢之路傳到了境外的各個國家。
其他方面,包括繪畫、書法、影視等的研究成果有: 陸艷清《尉遲乙僧的繪畫藝術及其當代意義》(《藝術研究》1期)對西域畫家尉遲乙僧的繪畫成就進行了分析,指出其繪畫創(chuàng)作對中原繪畫産生積極影響的藝術元素,並總結了其繪畫藝術對當今具有的啓發(fā)意義。崔樹強、劉瑩《康里子山與奎章閣及其在元代書史中的地位》(《中國書法》7期)論述了元代西域畫家康里子山的書法成就與其在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任小平《論王羲之書法對西域的影響》(《中國書法》16期)以敦煌所存寫本中王羲之《十七帖》之《旃廚胡桃帖》、蔣善進臨本《智永千字文》、歐陽詢摹本《化度寺塔銘》、新疆和田唐代學生臨摹王羲之《尚想黃綺帖》《蘭亭序》殘本圖片及唐代吐魯番學生習字本《千字文》等,從正、側兩方面説明王羲之書法對處於邊遠地區(qū)的西域的深遠影響。梁加誠、阿力木江·麥提喀斯木《新疆和田“丹丹烏里克”遺址木板畫藝術賞析》(《和田師範??茖W校學報》4期)對新疆和田地區(qū)“丹丹烏里克”遺址出土的《蠶種西傳》《鼠神圖》《波斯菩薩》三幅經典的于闐王國木板畫進行評析,對中西文明交流融合下産生的這一獨具藝術魅力的地理文化單元做了揭示。趙濤《空間/想象: 歷史西域的鏡像呈現與審美價值》(《當代電影》9期)從西域意象的影像呈現、西域作爲空間“異托邦”的藝術想象、地域西域向影像西域轉換的空間審美價值三個角度探討了歷史西域的鏡像審美特徵及其意義。金鑫、鄭博月《文化社會心理視域下的絲路題材電影》(《當代電影》9期)以文化社會心理學理論爲出發(fā)點,將電影研究中的“絲綢之路題材電影”問題放置於文化學這一大構架內,確立絲綢之路題材電影的範疇與界定,從地緣文化、史緣文化入手,圍繞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題材電影與絲綢之路文化共同建構的影像空間,在“一帶一路”語境下重新審視絲路,進一步探討了絲綢之路題材電影中所生發(fā)出的文化差異與文化衝突、文化歸屬與文化承傳。
本年度相關書評主要有: 馮晶晶《讀〈元西域人華化考〉之思考》(《民族藝林》1期)首先概述了陳垣所著《元西域人華化考》的成書背景,進而從多元宗教的中國化、文學藝術的融會貫通、習俗禮儀的相容並蓄三個層面對其進行了論述,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對弘揚中國文化的思考和努力,也揭示了陳垣的本土民族文化觀。張玉興《千年絲路的記憶: 道路變遷與華戎博弈——〈長安與西域之間絲綢之路走向研究〉評介》(《唐都學刊》1期)對朱德軍、王鳳翔所著《長安與西域之間絲綢之路走向研究》一書的特點進行了概括,指出該書一是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了長安與西域之間絲綢之路的網狀綫路,並以地圖的形式直觀呈現;二是將歷史上絲綢之路走向的變遷納入中原王朝與西北遊牧民族互動關係的視野下進行考察,新意迭出;三是在廣泛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豐富了絲綢之路部分具體路段的研究,主要體現在長安周邊地區(qū)與西域南道的絲綢之路上;四是通過拓展延伸或商榷質疑的方式,推進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並提出諸多自己的看法。此外,還認爲該書在整體內容上體系似乎不夠完整,以及在絲綢之路一些局部綫路的探討上仍有值得商榷之處。秦幫興《學術史研究的範式之作——讀朱玉麒著〈徐松與〈西域水道記〉研究〉》(《西域研究》2期)從考據、義理、辭章三個視角探討了朱玉麒所著《徐松與〈西域水道記〉研究》一書的優(yōu)點,認爲該書以紥實的考據和嚴謹的論述向我們展示了學術史研究的精深境界,是一份讓人驚喜的範式之作。李軍、柴劍虹《但憑彩筆成新論,謹作昆侖睥睨人——湯洪〈屈辭域外地名與外來文化〉評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3期)從理論創(chuàng)見、方法論創(chuàng)新的視角對湯洪所著《屈辭域外地名與外來文化》一書進行評介,指出該書是以新的研究理念與模式,利用最新獲得的新材料、新證據,包括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新成果對屈辭研究的一次有益嘗試。吳華《瑞像崇拜與神聖性建構——評蔣家華〈中國佛教瑞像崇拜研究〉》(《佛教史研究》1卷)對蔣家華所著《中國佛教瑞像崇拜研究——古代造像藝術的宗教性闡釋》做了評介,認爲蔣書對中國佛教瑞像這一特殊的佛像類型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與研究。其中涉及作者從西域詞源學角度對瑞像內涵所做的考察以及對瑞像在西域的流佈的考察。榮新江《絲綢專家筆下的絲綢之路——讀趙豐〈錦程: 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中國圖書評論》4期)結合著者趙豐個人經歷對其所著《錦程: 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給予了高度評價。趙大旺《〈敦煌吐魯番文書與中古史研究〉評介》(《敦煌研究》4期)對《敦煌吐魯番文書與中古史研究》進行分類簡評,介紹該書是爲慶祝朱雷先生八十華誕而編寫的,所收論文包括敦煌吐魯番研究成果、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成果、其他研究成果及憶舊交往文章,書評最後對該論文集所體現的學術價值做了歸納。朱德軍《評李宗俊〈唐前期西北軍事地理問題研究〉》(《西域研究》4期)對李宗俊所著《唐前期西北軍事地理問題研究》一書的內容、特點進行評價,指出該書學術上多有建樹。就方法論而言,李著視野開闊,視角獨特,結論新穎且信而有徵,尤其爲人稱道的是,即使在歷史的尋常之處,也常有出人意料的發(fā)現,充分體現了中國軍事地理研究在當代的發(fā)展方向。陳正榮《〈敦煌吐魯番醫(yī)藥文獻新輯?!凳鲈u》(《中醫(yī)藥文化》4期)高度評價了沈澍農《敦煌吐魯番醫(yī)藥文獻新輯?!芬粫杖氲闹嗅t(yī)藥文獻及學術研究價值。孫文傑、寧燕《古籍整理新成果 方志研究新典範——〈新疆圖志〉整理本評介》(《出版廣角》20期)重點從版本、內容、點校、考證、索引等方面介紹了《新疆圖志》的整理出版,明確其價值及鮮明特色,認爲其作爲古籍整理的新成果、方志研究的新典範,具有重大意義。鄭蔥燕《屯墾經濟是新疆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力——評〈西域屯墾經濟與新疆發(fā)展研究〉》(《中國農史》5期)對張安福所著《西域屯墾經濟與新疆發(fā)展研究》做了簡評,在指出其價值的同時,認爲還有些可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日] 北村一仁撰,羅亮譯《劉安志著〈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書評》(《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劉安志教授所著《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作了概要式介紹,並對如何利用“新資料”進行研究這一問題發(fā)表了感想並做了高度評價,指出對受史料強烈制約的中國中古史研究而言,“新資料”意味著可以從珍貴的材料孕育出新研究的可能性,劉著的考察爲我們展示了多種方法。張小貴《榮新江〈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高度評價了榮新江所著《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認爲其爲讀者提供了更多中外關係史領域“具有普遍參照意義的認識”。白玉冬《劉戈〈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昆山識玉〉》(《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詳細介紹了劉戈《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昆山識玉》一書,在誇讚其優(yōu)點的同時,指出了缺陷和訛誤。李方《劉子凡〈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軍政體制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是對劉子凡所著《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軍政體制研究》的評介,首先簡略介紹了劉著內容梗概,重點舉例闡述了其特點,指出了部分不足之處。
過去的一年,一些著名的吐魯番學研究專家與世長辭,是爲學界的巨大損失。他們對吐魯番學做出的貢獻值得傳揚歌頌?!抖鼗屯卖敺芯俊返?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出紀念專號,其中柴劍虹《深切懷念馮其庸先生》以及榮新江《馮其庸先生敦煌學二三事》分別對馮其庸先生的敦煌吐魯番研究做了回顧,高度評價了他在敦煌吐魯番學領域的突出貢獻。
研究綜述方面: 榮新江《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動態(tài)》(《敦煌研究》1期)從動態(tài)、中外關係史、傳統(tǒng)古籍、外文古籍、與敦煌吐魯番相關的胡語文獻以及粟特文獻等方面簡單介紹了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學科背景和發(fā)展動態(tài)。孫文傑《21世紀以來唐代西域文學研究述評》(《昌吉學院學報》1期)從唐代邊塞詩中的西域研究、唐詩與西域文化、唐詩與西域地理、唐五代邊塞詞等幾個方面做了回顧。同時指出,新世紀唐代西域文學研究也存有明顯的不足與遺憾,如低水準的重複性研究較多,這也是下一階段唐代西域文學研究亟待改觀的地方。姚淑艷《回鶻文〈玄奘傳〉研究綜述》(《語文學刊》1期)對回鶻文《玄奘傳》研究材料做了梳理分析,並從兩個角度分類進行綜述: 一是對回鶻文《玄奘傳》的分卷研究情況,二是對回鶻文《玄奘傳》綜合研究情況。吐送江·依明《回鶻文〈玄奘傳〉國內外研究情況綜述》(《敦煌學輯刊》2期)同樣對新疆出土回鶻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有助於推進回鶻學尤其是回鶻文獻研究的進展。李楠《近20年來兩漢西域治理問題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期)對近20年來學界漢代西域治理問題的研究做了述評,指出學術界對漢代西域問題的研究仍多集中於漢與西域的關係史和民族史方面,對漢代在西域治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則略顯滯後。魏國彬、鄭先桃《新疆剪紙研究述評》(《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期)梳理新疆剪紙研究文獻,探討新疆剪紙研究的進展,對新疆剪紙研究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李雲、楊傳宇《近百年新疆古代佛教雕塑研究成果評述》(《和田師範??茖W校學報》3期)將新疆古代佛教雕塑近百年的研究成果首先按時間劃分,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在新疆的探險熱潮爲開端,直到21世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爲對象,再以西域絲路南北道爲界,對新疆各地區(qū)的佛教雕塑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並予以評述,爲研究佛教藝術在新疆的發(fā)展的進一步探討做了準備。徐文堪《古代絲綢之路與跨學科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4期)介紹了古絲路研究的進展,認爲古代絲綢之路研究需要跨學科的研究,將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人類學等諸學科的成果綜合起來加以考察,而人類基因組學和生物考古學的最新進展,尤其需要關注。賀鋼、徐瑞瑞《2016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2017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分政治、歷史地理、經濟、法制、宗教、民族、社會文化、藝術、文獻古籍、語言文字、考古與文物保護、書評與學術動態(tài)等專題概述了2016年大陸地區(qū)吐魯番學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並附有《2016年吐魯番學研究論著目録》(《2017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另外,常藎心《新書目》(《敦煌吐魯番研究》17卷)收集了近兩年來的出版的敦煌吐魯番研究書目,值得參考,但是常目所列論著的出版時間多有舛誤,使用時應予注意。
會議綜述方面,包括本年度公開發(fā)表的對2016年和2017年相關部分會議的介紹和總結。對上一年度相關會議的回顧總結性文章有: 肖國強、馬健《2016絲綢之路農牧文化與聚落演變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西部考古》14輯)介紹了2016年7月14日至7月20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局主辦、哈密地區(qū)文物局和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承辦的“絲綢之路農牧文化與聚落演變學術研討會”,與會代表分別從東天山地區(qū)早期聚落考古的新收穫與新認識、歐亞草原遊牧聚落的考古新收穫與新認識、農牧文化區(qū)域聚落形態(tài)的差異及其演化特徵、絲綢之路農牧文化互動與交融四個方面探討了從北方歐亞草原到南方長江流域、從東部沿海到西北地方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古代居民聚落形態(tài)的差異與共性、聚落對於環(huán)境資源的利用情況、聚落發(fā)展演化的規(guī)律等問題,闡釋了農牧文化互動與東西文化交流在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楊冰華《一次絲路文化研究的學術盛會——“考古與藝術,文本與歷史”絲綢之路研究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2017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對2016年7月20日至23日由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考古與藝術,文本與歷史’絲綢之路研究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做了介紹,分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物質交流、歷史與文獻、石窟考古與藝術、墓葬考古、宗教文化六個專題對會議提交論文做了評述。張先堂、李國《交融與創(chuàng)新的盛會——“紀念莫高窟創(chuàng)建16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2017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介紹了敦煌研究院與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浙江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於2016年8月20日至22日在敦煌莫高窟聯合舉辦的“2016敦煌論壇: 交融與創(chuàng)新——紀念莫高窟創(chuàng)建16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對提交的論文分宗教、考古與藝術研究,文化、歷史與文獻研究,敦煌藝術的傳承研究等方面做了概述和總結,其中不乏對西域石窟藝術、歷史文化的探討。葉如清《2016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理事會暨敦煌學學術研討會綜述》(《2017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介紹了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與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主辦的“2016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會暨敦煌學學術研討會”簡況,並按照大會主題報告與學者分組發(fā)言的先後次序對提交討論和交流的論文做了介紹。
對本年度相關學術會議的介紹評述有: 孫宏年《兩岸學者共話絲路今昔——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3期)介紹了2017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邊政協會”主辦的在臺北召開的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並對會議內容做了概述。明琦楓、徐百永《傳承與創(chuàng)新: 中國邊疆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考——第五屆“中國邊疆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綜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3期)、劉燁《傳承與創(chuàng)新: 中國邊疆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考——“第五屆中國邊疆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綜述》(《西域研究》3期)兩文就2017年6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與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邊疆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及研討內容做了介紹。馬俊傑《“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書整理與研究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4期)對2017年8月4日至5日由“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書整理與研究”課題組與新疆師範大學黃文弼中心共同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書整理與研究”研討會及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等進行介紹,對提交論文分漢文佛教文書研究、儒家典籍研究、社會文書研究、道教及其他典籍研究、文書形態(tài)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張永江、王坤敏《“清代邊政與邊疆民族”國際學術討論會紀要》(《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期)介紹了2016年12月2日至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辦的“清代邊政與邊疆民族”國際學術討論會,並對會議提交討論的論文分清代的邊政體制及功能、清代的邊疆民族與社會、邊疆民族研究與滿蒙文檔案的利用三個專題做了概述。
除以上對相關學術研討會的綜述性研究成果及其所涉及的本年度學術會議外,本年度大陸學界舉行的相關學術交流還有: 7月13日至15日由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合作舉辦的“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長安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會”;8月23日由敦煌研究院主辦的“2017敦煌論壇: 傳承與創(chuàng)新——紀念段文傑先生誕辰100週年敦煌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6日至7日由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日本龍谷大學主辦的“絲綢之路與新疆出土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8日至10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辦的“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2017年12月23日由北京大學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新疆師範大學黃文弼中心聯合主辦的“北京大學與絲綢之路——西北科學考查團90週年高峰論壇”等。此外,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近兩年以各高校爲主體的學術機構還推出了新的學術刊物,如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合作與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和中國古代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絲路文明》(2016年創(chuàng)刊),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陝西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學術年刊《絲綢之路研究集刊》(2017年創(chuàng)刊),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經濟研究院、歷史學院、國學院主辦的《絲綢之路研究》(2017年創(chuàng)刊),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和中國天楹文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絲路文化研究》(2017年創(chuàng)刊),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yè)委員會、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絲綢之路考古》(2017年創(chuàng)刊)以及高校學術工作坊等,爲學界吐魯番學及其相關研究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推動了吐魯番學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