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蘇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2.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工程技術研究院,成都 610017)
現代飛機的各項技術性能,如飛行速度、升限、航程、裝載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先進的高推重比航空發(fā)動機的應用,因此,提高航空發(fā)動機推重比對改善飛機性能意義重大[1]。
不銹鋼具有強度高、塑形和耐蝕性好等優(yōu)點,應用于航空發(fā)動機的諸多部件[2-3]。鈮合金具有比強度高、熱強性和高溫耐蝕性優(yōu)良等優(yōu)點,是非常有發(fā)展前途的航空發(fā)動機用輕質耐高溫結構材料[4]。用鈮合金局部代替不銹鋼,可以提高航空發(fā)動機工作溫度、減輕其重量,使航空發(fā)動機具有更高的推重比,滿足新一代飛機對高推重比航空發(fā)動機的需求。
用鈮合金部分取代不銹鋼,必然要涉及到鈮合金與不銹鋼的連接問題。已有研究結果表明,鐵-鈮金屬間化合物的生成是降低接頭強度的主要原因,其中Fe2Nb降低接頭強度的作用最顯著[5]。目前主要采用爆炸焊、熔釬焊、釬焊等方法焊接不銹鋼與鈮合金。但是采用釬焊和熔釬焊焊接不銹鋼與鈮合金,普遍存在接頭強度低的問題[5-9]。而采用爆炸焊焊接不銹鋼與鈮合金,雖然可以得到高強度的焊接接頭,但是該方法只能夠焊接大面積層狀金屬復合材料,無法焊接對接等接頭形式的構件,存在接頭形式單一的問題[10-11]。激光焊具有熱輸入小、焊接能量和加熱位置精確可控等特點,非常適合鋼與鈮等活潑金屬的連接[12-15]。因此,大力發(fā)展不銹鋼/鈮合金復合結構的激光焊接技術,可以促進其在飛機制造業(yè)中的推廣應用,對于提升國內先進飛行器的整體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文中擬以鋼/鈮激光焊為研究對象,探討銀過渡層對接頭組織及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為鋼/鈮異種金屬的焊接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試驗所用母材為純鈮和304不銹鋼。 過渡層材料選用純銀。 母材被線切割成50 mm×25 mm×2 mm的平板,過渡層材料被線切割為50 mm×2 mm×(1,0.8,0.6,0.4,0.2)mm的薄片。在焊接前,先用砂紙打磨試樣表面以去除表面氧化膜和油污,再用脫脂棉分別蘸取丙酮和酒精清洗試件表面,確保材料表面清潔沒有污染。 將過渡層預置于鋼/鈮對接面處進行焊接,激光束作用于過渡層中心線上。焊接參數為:激光功率P=2 kW,焊接速度v=1.2 m/min,離焦量△f=0。焊接過程使用氬氣作為保護氣體,前保護氣流量Q1為15 L/min,背保護氣流量Q2為15 L/min。
焊后采用線切割截取金相試樣,經打磨、拋光后采用鈮合金腐蝕液(HNO3∶HF=1∶3)進行腐蝕。 腐蝕好的試樣用掃描電鏡、能譜儀等分析測試手段對焊縫組織進行分析。 采用電子萬能試驗機進行室溫拉伸試驗,室溫抗拉強度測試的加載速度為2 mm/min。
采用1 mm厚度的銀過渡層進行了鋼與鈮的激光焊接試驗,焊后接頭表面形貌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采用銀過渡層的焊縫成形良好,無表面成形缺陷產生。上述試驗結果表明銀可以作為連接鋼與鈮的候選過渡層材料。
圖1 添加銀過渡層的接頭表面形貌
使用1 mm厚度的銀作為中間層的焊縫顯微組織如圖2所示。 表1為圖2中A,B相的能譜分析結果。從圖2可以看出,采用銀作為中間層的焊縫顯微組織是由基體相A和彌散分布在其上的相B組成。由能譜分析結果可知相A和相B都是銀晶體。表明焊縫主要是由銀組成,銀層有效阻隔了鐵、鈮原子之間發(fā)生互擴散,因而阻止了鐵-鈮金屬間化合物的生成,實現了鋼和鈮的連接。此外,銀的塑性和韌性很好,可以通過塑性變形使接頭的應力得到松弛,也有利于接頭強度的提高。
圖2 使用銀作為中間層的焊縫顯微組織
打點位置FeAgCrNiCu可能相A0100000AgB0100000Ag
圖3為銀過渡層厚度對接頭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梢钥闯?,接頭強度隨著銀過渡層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當銀過渡層厚度為1 mm時,接頭強度達到198 MPa,表明銀過渡層厚度對接頭強度有重要影響。
圖3 銀層厚度對接頭強度的影響
使用不同厚度銀過渡層的焊縫顯微組織如圖4所示。圖4中各個相的能譜分析結果見表2。使用0.2 mm厚度銀過渡層的焊縫顯微組織是由基體相A和分布在其上的相B組成(圖4a)。結合能譜分析結果(表2)可知相A是奧氏體γ相,相B是Fe2Nb。因為銀過渡層厚度僅有0.2 mm,所以對鐵、鈮原子互擴散的阻礙作用十分微弱,鐵、鈮原子可以通過互擴散充分混合。隨著溫度降低,將首先從液相中析出奧氏體,當奧氏體中的鈮含量超過其固溶度極限時,就會自奧氏體中脫溶析出Fe2Nb。因為Fe2Nb是硬脆相,所以當焊縫組織中出現Fe2Nb時,接頭強度很低。
當銀過渡層厚度由0.2 mm增加到0.4 mm時,焊縫顯微組織是由基體相C組成(圖4b)。結合能譜分析結果(表2)可知相C是銀基固溶體.當銀過渡層厚度為0.4 mm時,焊縫金屬主要是由銀組成,因為鐵的熔點遠低于鈮,所以焊縫中也含有少量的鐵,而鈮由于熔點很高,因而在焊縫中沒有發(fā)現鈮。由鐵-銀相圖可知[15],盡管鐵和銅之間不形成金屬間化合物,但是二者之間互溶度極低,因此在快速冷卻條件下鐵來不及析出,就會形成銀基過飽和固溶體。因為基體相是軟韌的銀基固溶體,所以接頭強度較高。
表2 特征區(qū)元素含量(原子分數,%)
隨著銀過渡層厚度進一步增加,可以獲得和圖4b相似的顯微組織(圖4c,4d,4e)。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是隨著銀層厚度的增加,顯微組織中鐵含量減少。這主要是因為隨著銀層厚度增加,對鐵、鈮原子互擴散的阻礙作用逐漸增強,導致焊縫中的鐵含量減少。
圖4 使用不同厚度銀過渡層焊縫的顯微組織
(1)采用純銀作為過渡層材料焊接鋼與鈮,可以實現鋼與鈮的連接,焊后接頭表面成形良好,無成形缺陷產生。
(2)隨著銀過渡層厚度增加,銀過渡層對于Fe2Nb形成的阻礙作用增強,接頭強度也隨之提高,當銀過渡層厚度為1 mm時,接頭強度達到198 MPa。Fe2Nb的生成是降低接頭強度的關鍵因素。
[1] Lu Z L,Lu F,Cao J W,et al. Fabricating hollow turbine blades using short carbon fiber-reinforced SiC composit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3,69(1-4): 417-425.
[2] Arivazhagan N,Singh S,Prakash S,et al. Investigation on AISI 304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to AISI 4140 low alloy steel dissimilar joints by gas tungsten arc,electron beam and friction welding[J]. Materials and Design,2011,32(5): 3036-3050.
[3] Magnabosco I, Ferro P, Bonollo F,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fusion zone microstructures in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copper-stainless steel[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6, 424(1): 163-173.
[4] Gupta R K,Anil Kumar V,Karthikeyan M K,et al. Investigation of cracks generated in columbium alloy (C-103) sheets during deep drawing operation[J]. Journal of Failur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10,10(3): 228-232.
[5] 李 鑫,鄭劍平,趙 俊. Nb-1Zr合金與304不銹鋼熔釬焊的接頭特性[J]. 焊接學報,2011,32(3): 105-108.
[6] 馬 雁. Nb-1Zr合金與不銹鋼焊接結合層的研究[D]. 北京: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
[7] Budkin Yu V,Sokolov Yu A. A target-oriente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required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weld zone of dissimilar materials[J]. Welding International,2012,26(4): 297-302.
[5] 齊立君,蔡洪濤. Nb-1Zr與1Cr18Ni9Ti高溫真空釬焊工藝研究[C]. 北京: 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2007年度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7: 142-145.
[9] Kumar A, Ganesh P, Kaul R, et al. Process development for vacuum brazed niobium-316L stainless steel transition joints for superconducting cavities[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139(1): 1-8.
[10] 焦永剛,馬東康,郭悅霞,等. 爆炸焊接外復法制取鈮-不銹鋼復合棒[J]. 爆炸與沖擊,2004,24(2): 189-192.
[11] 吳金平,楊英麗,趙恒章,等. Nb/304L爆炸復合板界面組織分析[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8,37(S4): 634-637.
[12] 王 毅,段珍珍,姜秋月,等. 鈷鉻合金與不銹鋼的激光釬焊[J]. 焊接,2016(3): 55-61.
[13] 孟根巴根,夏明生,潘文娜,等. DP600冷軋雙相鋼的激光焊接性[J]. 焊接,2016(8): 46-49.
[14] 王 明,程東海,范 朝,等.淬火處理對TC4鈦合金激光焊接接頭組織均勻性影響[J]. 焊接,2015(6): 19-22.
[15] 唐仁政,田榮璋. 二元合金相圖及中間相晶體結構[M].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