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板書》網(wǎng)絡雜志1月22日文章,原題:我們將一直擁有“天都城” 2006年大規(guī)模建造的天都城——杭州郊外的巴黎“仿制品”——曾被認為將成為一座空城,因為它“太遠、太不方便、太怪異”。對許多人來說,天都城的“死亡”只是一個“我早就告訴過你”的時刻。
當一位紀錄片制片人邀請筆者一起重新探訪中國復制建筑的現(xiàn)狀時,我迫不及待地答應下來。去年5月,我再次來到中國一探究竟。
眼前的天都城絕非空城:這里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不僅如此,與法國的巴黎一樣,杭州的“巴黎”也隨處可見拍照的中國游客。管理方表示,這里已有近4萬居民。開發(fā)商從未認為這里是“陰森壓抑的鬼城”,而是一座嶄新的衛(wèi)星城。
為與歐式環(huán)境融為一體,此類項目在其早期都曾推行歐洲生活方式。但如今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與天都城本身一樣,這里的“法式面包”已變得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熙熙攘攘的上海泰晤士小鎮(zhèn)也是如此,其西式外表已“屈服于”地方風俗。為何不開英式餐館以與其英式建筑相匹配?當筆者問起來時,一家餐館店主的朋友回答:“英國人沒有美食,只有炸魚和薯條。”
并非所有“山寨小城”都如此生機勃勃。沈陽的荷蘭村已被拆除,上海荷蘭風情小鎮(zhèn)的大部分門店仍然空空蕩蕩。但這里的一位店主說:“中國擁有這些截然不同風格的建筑是好事,這也是某種形式的文化交流?!?/p>
不過,曾為泰晤士小鎮(zhèn)提供咨詢的英國建筑師摩卡伊并不熱衷“文化交流論”?!爱斘野l(fā)現(xiàn)該小鎮(zhèn)的建筑純粹模仿英國各地的建筑時,我為我們屈服于客戶并建造這種地方而感到羞恥?!彼f,“這些建筑沒有歷史”。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復制建筑的光澤和“古怪”都將消失,直至其居民幾乎忘記這些復制品曾屬于其他地方。當筆者回到紐約并從機場驅(qū)車回家時,經(jīng)過美國報業(yè)巨頭普利策仿造的威尼斯風格豪宅,以及麥迪遜大街上仿造的法國盧瓦爾河谷城堡。歐洲貴族們或許從未在這些復制建筑中踱步,但這并不重要:它們都已成為新的歷史并轉(zhuǎn)變?yōu)槁D而非歐洲的珍寶。
中國的復制建筑也將變老。其實,中國的“巴黎”“荷蘭”“威尼斯”和“英格蘭”,都已在其精神內(nèi)涵甚至外表上成為中國的一部分?!?/p>
(作者碧昂卡·博斯克,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