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群
(閩南師范大學 歷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道教濃郁的入世性品格,決定了作為道教文化組成部分的道教舞蹈具有現(xiàn)實性維度。在道門人士看來,道教舞蹈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強大的實用功能,能夠為社會大眾解決生活、工作中的難題,為其擺脫各種困境提供幫助。值得指出,多數(shù)道教舞蹈融合有“法術”的成分,但較其更具藝術性。我們強調,無論道教舞蹈的實用功能是否真實有效,毋庸置疑的是,這些舞蹈昭示出道教人士試圖通過自身的實踐努力從而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積極進取精神。另外,道教舞蹈中的技術命名、舞具和服飾、所涉及的法術等,往往能夠在道教經(jīng)典中找到相關根據(jù),與道教經(jīng)典之間存在著互證關系。本文擬對上述問題撮要分析。
一
道門人士相信,部分道教舞蹈能夠有效幫助人們驅除惡夢的困擾,恢復良好睡眠,令身心達到寧靜平和的狀態(tài)。舊時,在安徽亳州地區(qū)流行一系列道教驅夢舞蹈。這些舞蹈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仍有道士演繹,通常是地方上富裕人家成員因睡眠多夢導致身心不適而延請道士來家中表演。舞蹈定在夜間當事者臨睡之前進行。據(jù)我們考察,這一地區(qū)的驅夢舞蹈至少可以細分為幾種:“驅氣盛之夢舞”“驅氣虛之夢舞”“驅邪寓之夢舞”“驅厲妖之夢舞”“驅體滯之夢舞”“驅病氣之夢舞”等。這些舞蹈演繹程序大致近似,技術套路則存在較大區(qū)別,運用的咒語、神符、酒液也各不相同。這些驅夢舞蹈中所用咒語、神符在道經(jīng)中往往能夠找到相關依據(jù)。我們分析其中二例。
“驅氣盛之夢舞”是道士為那些氣盛而多邪夢者表演的驅夢舞蹈。氣盛之夢是指因氣盛而導致的邪夢。氣盛主要有陰氣盛、陽氣盛、陰陽俱盛、上盛、下盛、甚飽、甚饑、肝氣盛、肺氣盛、心氣盛、脾氣盛、腎氣盛、短蟲多、長蟲多等14種類型。人體氣盛容易導致各種邪夢,《黃帝內經(jīng)·脈要精微論》記載各種氣盛之夢:“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1]82。《黃帝內經(jīng)·淫邪發(fā)夢》也有相似的記載。在“驅氣盛之夢舞”演繹時,當事者安坐在堂屋的高椅上雙目閉合,舞蹈道士對之念咒,使當事人漸漸進入半迷半夢狀態(tài)。接著,舞蹈道士在堂屋中預先鋪設的“罡單”上舞“飛步”,意喻道士飛行天境,招請驅邪夢神靈前來主家驅除惡祟,解除當事者的多夢煩惱?!帮w步”動作較為隨意、自由,道士舞蹈姿態(tài)主觀性很強。需要指出,命名為“飛步”的技術套路在齋醮儀式中也常常被道士施用。不過,在齋醮儀式中道士施行的“飛步”有嚴格的動作程式,并且融合“存想”“念咒”的程序,不像驅夢舞蹈中的“飛步”那么隨意、散漫。道經(jīng)中所談“飛步”,取義于“步天罡飛行羽門”。《三洞經(jīng)教部·太上飛行九神玉經(jīng)》記載有齋醮儀式中“飛步”的方法與技術程序:沐浴齋凈,在中庭布星圖,其方向隨斗建,即與當時北斗所指方位一致,然后配合“存想”“叩齒”“念咒”等法,才開始“飛步”?!靶揎w步之道,當先于陰精星上,左手指本命,右手撫心,閉氣五息,叩齒五通,咽液五過,閉目思北上晨君諱字形像留立陰精星上,便微咒……畢。左轉陰精星上五回,向本命上立閉氣三通,轉左足,躡弼星,進右足,并通氣。不得躡真人星,但躡弼星耳。”[2]1022道門相信,“飛步”修成之后可“飛行太空,升入五門之內”,“召請各路神靈”。在“飛步”環(huán)節(jié)結束后,舞蹈道士執(zhí)手中拂塵在當事者周身撣掃,同時默念咒語,意為協(xié)同相關神靈清除當事者身體內外各種障礙及邪精惡靈,請各種邪精惡祟離開當事人身體。接下來,道士從身中變幻出神符,念咒并焚化神符入于酒中,令當事者服用。所念咒語內容大意如是:驅夢大仙,金臂圓光。巡行天下,檢察十方。替天行道,為民進福,代民迎祥。治病剪邪,驅除鬼祟,速到患房。監(jiān)勒六神,根究禍源,邪夢立除,依法治罪,敢不遵從。急急如律令。所焚神符為黃紙朱書,當?shù)孛癖姺Q為“老君都匠符”?!岸冀撤痹诘澜?jīng)中有據(jù)可尋。道門相信,若遇災兵、盜賊、虎狼、風波之類,及驚恐惡夢、吊喪臨尸等,服用或佩帶此神符,可解除相關禍患?!短隙葱`寶素靈真符》卷上記載“都匠符”稱,此符“可役使百神,拘魂制魄,朝謁帝真”[3]348。焚符融于酒水服用,可令“天帝護我,不恐不驚,三臺照耀,魂魄安寧,玉皇有敕,賜予長生”[4]172。在舞蹈最后環(huán)節(jié),道士在“罡單”上踏“罡步”,意思是奉送神靈歸位、返回天庭,整場舞蹈結束。舊時,當?shù)孛癖娤嘈?,?jīng)歷此番道士舞蹈,當事人的“氣盛”病狀消失,“氣盛之夢”迅速解除,身體康復,能夠恢復良好睡眠。
“驅氣虛之夢舞”則是為那些氣虛而多惡夢者表演的舞蹈。所謂氣虛之夢即五臟氣虛導致的惡夢,“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zhàn);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筑垣蓋屋”[1]91?!膀寶馓撝畨粑琛鼻鞍攵闻c“驅氣盛之夢舞”一樣,當事者被安置于堂屋的高椅上,且雙目閉合,舞蹈道士對之念咒,當事人漸漸進入迷幻狀態(tài)。接著舞蹈道士在“罡單”上狂舞,步伐被稱作“九天北斗步”,喻意同樣是道士巡游天境,招請神靈下界解決人間困厄。我們分析,舞蹈中的“九天北斗步”很可能是齋醮儀式中高道所踏“北斗罡步”。齋醮儀式中的“北斗罡步”被稱作“萬罡之祖”。道經(jīng)中記載的“北斗罡步”動作有嚴格的程式規(guī)定,“北斗罡步”共計九步,九步各有象征:“一步象太極,二步象兩儀,三步象三才,四步象四時,五步象五行,六步象六律,七步象七星,八步象八卦,九步象九靈”[5]379。而在“驅氣虛之夢舞”中,道士演繹的“九天北斗步”較儀式中的“北斗罡步”簡單、散漫,道士動作的自由度較大。行“九天北斗步”結束后,也要執(zhí)手中拂塵在當事人周身撣掃、默念咒語等,接下來,道士變出神符,焚化神符入于酒中,令當事者服用,同時念咒。這里,道士變出的神符、念誦的咒語以及讓當事者飲用的酒液之配方與“驅氣盛之夢舞”中所用皆有很大區(qū)別。所念咒語大致內容如是:消魔天神,驅夢大仙。開通天庭,使人長生。徹視安魂,七魄安寧?;厣穹磱?,滅鬼卻精。千靈備體,萬神歸身。上升太上,與日合并。三魂居左,七魄右傍。靜聽神命,審察不祥。驅夢大仙,疾降法靈。邪魔速去,魂魄深眠。急急如律令。所焚神符稱作“治病符”。據(jù)我們考察,“治病符”實為“理病符”,“理病符”在很多道經(jīng)中有詳細記載?!短隙葱`寶素靈真符》卷上就有三十道“理病符”,這些“理病符”上的內容由多個文字變形后疊加拼合形成,少數(shù)“理病符”畫有神靈頭像。道門堅稱這些“理病符”能治療各種身體不適、疾病或失眠癥狀,甚至能令“欲死者能度命還魂返魄”,“辟百邪千精”,又能使“睡眠神王,永護我身”?!膀寶馓撝畨粑琛钡淖詈蟓h(huán)節(jié)仍是由道士在“罡單”上踏“罡步”,奉送神靈歸位、返回天庭。民眾相信,高道演繹“驅氣虛之夢舞”,可令當事者“氣虛”癥狀解除,不再受“氣虛之夢”的困擾,獲得良好睡眠,恢復身心康寧。
在道教中本來就有一整套厭禳惡夢的技術和咒語,在厭禳惡夢的技術語境中,“惡夢”屬于邪鬼,有明確的姓名字號。我們推斷,安徽亳州地區(qū)流行的道教驅夢舞蹈應當是這種厭禳惡夢技術的舞蹈化呈現(xiàn),其中被高道添加了大量肢體語言?!对企牌吆灐穼τ诘澜虆掛皭簤簟奔夹g多有記載,其中最著名者為太素真人所傳的方法:“夢覺,以左手捻人中二七過,叩齒二七通”,接著念咒語:“大洞真元昌長煉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節(jié)度。速啟太素三元君,向遇不祥之夢,是七魄游尸來協(xié)邪源。急召桃康護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體門。黃闕神師、紫戶將軍把鉞、握鈴,消滅惡精,返兇成吉,生死無緣?!蹦钔暝偎?,惡夢自除。另外,“青童君法”也較有名。此法是遇到惡夢后,直接于枕上念咒,云:“太上玉女,侍真衛(wèi)魄,六宮金童,來守生門,化惡返善,上書三元,使我長生,乘景駕云”,然后咽液七過,叩齒七通,四五遍后,惡夢自行消除。[2]764在敦煌遺書《新集周公解夢書》中也記載有道教的厭禳惡夢方法,經(jīng)云:“凡人夜得惡夢,早起且莫向人說,虔敬其心,以墨書此符安臥床腳下,勿令人知。乃可咒曰:赤赤陽陽。日出東方,此符斷夢,辟除不祥。讀之三遍,百鬼潛藏,急急如律令。夫惡夢姓云名行鬼,惡想姓賈名自直。遠吾千里,急急如律令,敕。又姓子字世瓠,吾知汝名識汝字。”[6]50-51由此可見,道教厭禳惡夢的程序與道教驅夢舞蹈中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例如“念咒”“用符”“招神”等都有一致性。
值得強調,在亳州地區(qū)的所有道教驅夢舞蹈中,道士都會讓當事人服用溶解符灰的酒液。當?shù)孛癖姺Q其為“道人酒”,并說道士一直對“道人酒”的配方秘而不宣。我們分析,道教舞蹈憑借其宗教神秘主義成分,對于社會大眾尤其是信道大眾具有一定的精神安慰作用,而“道人酒”很可能是按照道教獨有的養(yǎng)生配方調制,能夠起到催眠或提升睡眠質量的作用。道門中的很多養(yǎng)生酒包含多種中草藥成分,的確有利于精神安寧、身體健康。以一種養(yǎng)生酒方為例,“章陸酒方”為南朝靈寶派所傳,飲此酒者耳聰目明,神智清爽。“用秫米三斗,小麥面十斤,天門冬成末一斗,治章陸令白十斤,干末之,合釀,六十日酒成。絞去滓,飲酒,多少隨意。久服斷谷,令人腹中肥。久久則益氣,去三蟲,殺伏尸,治男女五勞七傷,婦人產(chǎn)乳余病,帶下去赤白,使人耳目聰明,益神智,除面黢瘢痕皆滅?!盵7]317總的來說,流行道教驅夢舞蹈地區(qū)的民眾與道門人士相信,驅夢舞蹈能夠有效幫助多夢而導致身體不適的人墮入“黑甜鄉(xiāng)”,為其帶來良好睡眠,從而恢復身心健康。在這些舞蹈中,道士采用讓患者飲酒及心理安慰等手段幫助他人進入睡眠,多少具有一定科學道理。
二
道門與信道之士相信,借助某些道教舞蹈可以幫助人們規(guī)避生產(chǎn)、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災害,幫助農民規(guī)避自然災害,杜絕農業(yè)生產(chǎn)中各種蟲災獸害,促進農業(yè)豐收。此類舞蹈數(shù)量繁多,有祈晴舞、求雨舞、道人行法止火妖、圣法退潮舞、行法驅蝗舞、山林驅魈舞(寶瓶捉魈)、山林禳獸舞等。我們僅分析其中部分舞蹈。
“蛟龍舞”為民間道教祈晴舞蹈,流傳于云南彌渡縣。當?shù)孛癖姀娬{,道門人士演出此舞蹈,能夠消除洪災,帶來風調雨順。該舞蹈由三名道士表演。一人為斬龍道士,頭戴道冠,身著黑色道袍,手持寶劍;另外兩人各舞一龍,龍用竹篾扎成,龍頭龍尾各有一柄,舞者右手持龍頭柄,左手持龍尾柄。表演時,舉龍道士滿場飛奔,不時貼地翻滾,篾龍隨之上下起伏翻騰,表現(xiàn)“蛟龍”在高道的追殺下驚恐失措、四處逃遁的情形。斬龍道士緊隨其后,揮舞寶劍,演繹各種雜技動作,如翻空心大筋頭、雙劍撐地飛身倒立、劍飛高空單掌抓劍等,同時念動“斬蛟”咒語,且不時從口中噴出火焰。其面露兇猛表情,額頭青筋暴露,怒目圓睜,表現(xiàn)出追趕“蛟龍”的嚴肅、緊張氣氛。舞蹈全部內容就是斬龍高道追殺惡蛟、制服惡蛟的過程。舞蹈氣氛神秘,用嗩吶等樂器伴奏,主要曲牌是《將軍令》。當?shù)孛癖娬J為,“蛟龍舞”能夠有效制止本地的洪災,為農業(yè)生產(chǎn)帶來良好天氣。
“道人止水龍舞”流行于云南個舊地區(qū),為每年農歷四月中旬進行,舞蹈目的在于止息夏季可能出現(xiàn)的巨大洪災,保障當?shù)氐霓r業(yè)豐收。該舞蹈表演者共計為十名道士。舞蹈選擇在各鄉(xiāng)鎮(zhèn)的道觀前空場上進行,場地上鋪設“罡單”,舞場周邊設置十桿“招神幡”,為招請神靈之用。舞者統(tǒng)一著黃色“神衣”?!吧褚隆睘樯裣芍碌慕y(tǒng)稱,道經(jīng)中有明確記載:“試問著圖者,畫神衣云何哉?皆象天法,無隨俗事也。今不曉天法,其人圖大小,自以意為衣。衣者,隨五行色也。今使母含子,居其內,以色相次也。大重之衣五也,中重之衣四也,小重之衣三也,微重之衣象陰陽,二也。大集之衣亂彩六重也”[8]264。其中五重衣“象五行氣相合”,四重衣“象四時轉相生”,三重衣“象父母子陰陽合和”,二重衣“象王相炁相及”,六重衣“象六方之彩雜也”。“道人止水龍舞”中,為首的高功持一把寶劍,在“罡單”上依次行“上元罡”“中元罡”“下元罡”,目的在于招請上界神靈降臨,幫助高道斬除闖禍蛟龍。高功法師所舞“三元罡”較為隨意,并未嚴格按照道經(jīng)中記載的程序進行。道門相信,踏“三元罡”威力神奇:“凡有制伏魔惡,克伐災危,當先步上元罡,順返畢,再入中元罡,次變?yōu)橄略浮盵9]761。在舞蹈過程中,高功口念咒語,所念咒語與道經(jīng)中所記載的咒語內容大抵相似,念咒的目的同樣是招請上界神靈。舞“上元罡”咒語為:“步天之精,役使萬神。上元蔽身,唐雄將軍。輔吾正炁,辟伏魔神。敢有害我,還著本人。邪魔見者,化作微塵。天兵拱衛(wèi),急急如律令?!蔽琛爸性浮敝湔Z為:“步人之精,長陽消陰,強我三魂,滅鬼除精。禍不能及,災不能干,害不能侵。中元隱影,葛雍將軍。領兵十萬,來衛(wèi)吾身。急急如律令。”舞“下元罡”咒語為:“攝地之靈,人道安全。天回地轉,上魁下乾。陰闔陽開,正炁綿綿。鬼不能害,人不能傷。天為我蓋,地為我載,敢有加害,攝赴魁罡。下元藏形,周武將軍。隨吾所到,速為吾真。急急如律令?!备吖Α拔桀浮苯Y束,其余九名道士在現(xiàn)場舞劍,舞蹈表演包括“探海搜蛟”“縛蛟登陸”“劍鋒斬蛟”等套路。舞蹈中夾雜各種高難度“劍技”,最后動作是“投劍刺蛟”,高道刺中蛟龍咽喉,蛟龍斃命,水災解除。舊時,當?shù)孛癖娕c道門人士樂于相信,這場舞蹈能夠有效阻止當年夏季可能遇到的洪災。
“蛟龍舞”“道人止水龍舞”與道教止水法術有相似之處,但較其具有更多動作元素,藝術性也更濃郁。在道教語境中,“斬蛟”又稱作“伐蛟”,專以斬殺為祟蛟精。蛟,古人視作龍屬,但不行正道,為害人間。其能“吞啖六畜,吸人血脈,或化為巨蛇當其要道”,也能興風作浪、噓吸雷雨。故民間凡遇洪水災害、水潭風波等皆視作蛟精作怪,常請高功作法驅治。各道派“斬蛟法術”不盡相同,《道法會元》卷五六所載一法以申牒、召將、投符等法為主?!胺步兴?,陰洞潭源之內,蜃龍水怪,吞啖六畜,吸人血脈,或化為巨蛇當其要道,傷害商賈,或非時攻作,大水傾陷州縣,仍仔細具奏上帝,申諸司,牒水府,請降將吏,克日伐之。隔三日前,須牒州縣城隍、土地里社、廟祠,各躬親部領兵將,把扼四方路分,毋令走透龍怪、一切水精。至期日,用緋絹七尺,書天關符七道,用玉晨洞靈之印印之。右肘佩印,掐雷局,右手仗劍,步連天鐵障罡,至蜃龍隱處,投符入水中。去投符時,須教民以鑼鼓助之。投符訖,高聲召請諸司將兵,五雷部眾,速斬水怪。逡巡水中雷震,波浪沸騰,其怪浮在水上。急以洞靈印照之,其怪則兩目出血而死。然后令弟子用劍誅之,以尸埋在絕地,以符鎮(zhèn)之。事畢,發(fā)符遣兵將各各復還所治,然后別擇吉日祭謝之?!盵9]727文獻記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親自“斬蛟止水”。宋徽宗崇寧間“解州鹽池水溢,詔治之,書鐵符投池中,怒霆磔蛟龍”。又傳徽宗問:“用何將治蛟孽?”對曰:“臣所役者關壯穆(關羽)。”[10]316又有《廣志繹》記載,宋代以后雷法興盛,高功“斬蛟”往往召遣雷部神將執(zhí)行。通常在“斬蛟”之后,又在江河深潭處設立鐵鏈符箓等以作鎮(zhèn)壓。[11]24
可以說,“蛟龍舞”“道人止水龍舞”包含著道法內容,但是舞蹈技術套路較道教法術更為復雜。
流傳于山西應縣的民間道教求雨舞蹈“攆旱鬼”,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皵f旱鬼”又稱“捉旱怪”,意為經(jīng)過這場舞蹈,當年便不會有旱災之虞。該舞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和二十三日上午舉行。演出“攆旱鬼”之前,往往還要唱三天大戲,周邊三四十華里的群眾都趕來觀看。幾乎家家都要款待客人,同時祈求龍王斬殺旱魃,恩賜甘露。該地區(qū)容易發(fā)生旱災,人們將此歸咎于旱怪作祟。“攆旱鬼”由13人表演。說文著丑官衣帽,拿掃帚或一把干草;五個小鬼分別戴棕、黃、綠、藍、黑色面具,穿黑蟒袍,持笏板;毛女2人,頭飾鳳簪,著侍女裝;探司戴棕色面具,穿對襟襖、彩褲,持會旗、馬鞭;真武戴黃色面具,著道士袍,披紅披風,持七星寶劍;角角鬼頭頂飾獨角,破白臉,穿對襟衣敞懷,系片帶,使順風刀;旱怪頭戴羊肚,口含羊舌,裸胸披羊皮,穿紅褲衩,系紅腰帶,外纏羊腸子。判官紗帽虬髯,衣朱袍,腳踩神云鳳舄。舞蹈表演還包含一些戲劇元素。舞蹈開始,先由說文上場念韻白介紹舞蹈內容,接著五個小鬼依次上場自報家門。判官攜二毛女拜龍王,五鬼共抬判官。探司跪拜龍王后跪請真武,真武上拜龍王后,表演劍舞。劍舞套路包括“驅龍卷大水”“飛劍斬天皇”“黃土埋旱魃”“移掇大雷雨”等。然后坐在供桌后。角角鬼拜真武,領命,揮刀帶五鬼拜別真武,捉拿旱怪,旱怪沿街逃跑,在商店或小攤上抓取貨物和食品,邊挑邊吃,最后被角角鬼捉拿,交給判官問罪,終于將其制服。這種舞蹈甚為隆重,需備供桌73張,用一石兩斗麥子磨成面做供品,要用整豬、整羊、整雞供奉龍王、真武,紙匠、花匠需提前20多天做紙扎,鞭炮要準備好幾籮筐。舞蹈用大鼓、大鑼、大镲、云鑼、鐃、鈸、鼓板、手鑼、小镲等伴奏。
值得強調的是“真武”所表演的“劍舞”中動作套路的命名,如“驅龍卷大水”“飛劍斬天皇”“黃土埋旱魃”“轉移大雷雨”等,很大程度上是對于道教行法術語的直接挪用。“驅龍卷大水”在道教法術中被稱作“驅龍卷水”?!膀岧埦硭笔歉叩肋\用咒語、符箓、存想以及內炁運行驅使天龍神將致雨的方法之一。《道法會元》對此有明確記載:“法師靜坐,用舌尖虛書至緊符,呵出天上去。一二三遍,就燒至緊符三五道。此至緊符,謂之致雨二字,存雨像至緊,符腳灑灑下落,仍用存舌為赤龍,攪起華池神水,分作三口送至丹田。存雨大落,大叫‘使者止風下雨’!此謂之驅龍卷水也。”[9]826“飛劍斬天皇”屬于宋代神霄派所傳雷法中的一個關目,高功在行法中幾經(jīng)發(fā)符檄仍無應,即無法招來雷雨,通常用此法以逼迫天皇施雨。道經(jīng)記載:“發(fā)二檄后無雨應時,二三日方用此法。以厚黃紙一幅,書天皇符一道,頭在巽,足向乾,在壇中旗下,夜至子時,用雄雞血噴天皇符。來日午時日正當中,法師左手雷局,右手提劍在手,與天皇對立。存天皇人首蛇身,頭頂水輪,足踏水輪,涌身萬丈,吾身亦涌身萬丈,大怒,存天昏地黑,速轉身一匝,用劍斬天皇符為兩段。此謂之飛劍斬天皇也?!盵9]829“黃土埋旱魃”在道教法術中屬于“埋陰霾旱魃”儀節(jié)的組成部分,《道法會元》記載“埋陰霾旱魃”:“天地之間有旱魃陰霾二鬼,為旱澇之害。旱魃頭如人形,蛇身有翼,凡祈雨則埋其頭于坎地。陰霾頭如女人狀,狐身,有翼,凡祈晴則埋其頭離方之地。俱用罡煞炁以禁之。”[9]833在行此法時,還要做出陰霾鬼、旱魃怪的形象埋之?!稗D移大雷雨”在道教法術中被稱作“移掇雷雨”,指高道作法祈雨時,如果感應到別處有雷雨,則行“移掇雷雨”之法,將別處雷雨搬來。道經(jīng)云:行持中須檄雷霆使者去有雷雨處,“疾速關起本處城隍、社令、土地神司,同心協(xié)力,不違時刻移掇雷雨到壇”[8]841。同時,掌心書一符布于壇中,以雷霆號令押起雷神移雷雨到壇,用《都天大雷咒》催遣。如此便能生效驗。
我們可以判斷,在山西應縣“攆旱鬼”舞會中,“真武”演繹的“劍舞”之套路與法術中高功行法的動作程序還是很不相同的。具體來說,“真武”表演的“劍舞”僅僅是舞者肢體的運動,即純粹的肢體語言,而高功行法的動作中往往伴隨著“念咒”“書符”“畫虛符”“通 神 ”“接 神”“存想”“服氣”“導 引 ” 等 神 學性內容,絕非單純的肢體動作?!罢嫖洹北硌莸摹皠ξ琛敝畡幼魈茁访皇墙栌昧说澜谭ㄐg中的術語。
再看一例?!疤駱恰睘槊耖g道教舞蹈,又稱“耍神樓”“跳神樓”,流傳于陜西韓城,是舊時當?shù)厝罕娫谵r歷七月祈雨時的一種大型舞蹈表演活動。舞蹈表演配合有鑼鼓隊和浩大的儀仗隊,分文、武兩種形式。文的只抬神樓游轉;武的除游轉外,還要在廣場上表演各種舞蹈。神樓形似廟宇大殿,雕梁畫棟,高約兩米,重五六百斤,由八名青壯小伙抬著,因樓內敬奉靈官神,故又稱“靈官樓”。一般的神樓由松枝木椽搭制,樓內設靈官神位,由四人分前后兩組同扛肩頭,前進跑跳或左右擺動,四人皆步履一致,節(jié)奏和諧,配合默契。樓旁有一老者,俗稱“道手”,手揮旗,專職護樓和指揮,跑動激烈時高呼狂喊,喝令開道。抬神樓的小伙如瘋似狂,遇溝過溝,逢崖跳崖。在過去,如兩村“抬神樓”相遇,互不讓道,往往由互相碰撞發(fā)展為抽出抬杠互相對打起來。當?shù)孛癖娤嘈?,打斗是神威作用,“人不打,神不怒,則天不下雨”,故每次抬神樓總有人頭破血流。在“抬神樓”游轉的過程中,另有三五名道公隨儀仗隊跳“興云舞”“剪虹舞”和“掩日舞”等,舞蹈動作較為自由,沒有固定章法。
我們考察,“興云舞”之“興云”、“剪虹舞”之“剪虹”、“掩日舞”之“掩日”,在道教中本屬于三種道法?!芭d云”在道法中為“先天一氣興云法”,這種道法為宋代神霄派所傳,用于招云布雨。道經(jīng)有相關記載:“《易》曰:坎為水,艮為山。山澤通氣,山川出云。蓋水土相蒸成云,陰陽為雨。致和為妙,在乎靜心守一,聚氣凝神,直要升降氤氳,必要觀其變態(tài)。其升也有方,其行也有勢,如此則雨之兆見矣。大抵念頭堅固,云之凝結,心愿廣大,云之遍布,神和氣合,云行雨施也。若云氣初升而未遍布,卻望空叱喝召集者,則云隨氣散,轉不相應。殊不知我之氣聚,天地之氣亦聚,我之氣散,天地之氣亦散矣。故《易》曰:云上于天,需需者待也。必待形勢成就,方可發(fā)揮叱咤矣?!盵9]822“剪虹”在道法中全稱為“先天一氣剪虹法”,也是宋代神霄派所傳,此法用于剪虹致雨。道經(jīng)記載:“虹乃山川之妖氣,皆由靜功不立,五戶不閉,致有此魔。況自己妄念不除,故有阻截之弊。可臨壇,以金光虛書符四于虹所。次以右手劍訣,書符四于左掌心,運金光削去。再以自己天罡煞氣吹去,以聻煞氣吹押,右足頓地,劍訣斬斷,請使者斬虹鞭龍,驅雷致雨,到壇大彰報應。不應再依前作用?!盵9]828“掩日”在道法中指“先天一氣掩日法”,為宋代神霄派所傳雷法。此法用于掩蔽日光,興云致雨?!兜婪〞肪砭农栍涊d此法:“掩日之法,姑存其文,要靜功畢備,報應不違??上扔陟o室焚香,用水一碗,以墨小書太陽諱霤,念太陽咒……以左目白光入。次書太陰諱霶,念太陰咒云……以右目白光入。卻出天罡號霫,念天罡咒云……赤陽三五至耳,攝取正氣入,頓覺天地昏黑,太陽無光。次天目書蝕,以祖氣入,再以右手劍訣書聻,以煞氣入,卻以木郎咒攪運。次書使者符。蓋若未應,再以劍訣,于左手掌心書符,以右手擦挪削入于水。請使者疾速掩蔽陽光,興云吐霧,驅雷致雨,到壇立彰報應?!盵9]855
高道演繹“興云”“剪虹”“掩日”三種道法,不但有豐富的肢體動作,同時伴有“念咒”“存想”“書符”“掐訣”等“內功”作用。而在“抬神樓”活動中,道士所表演的“興云舞”“掩日舞”和“剪虹舞”中,舞蹈內容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于道法演繹,這些舞蹈名稱只是借用了道教法術名詞,有其名而無其實,僅僅是純粹的肢體動作??傊?,當?shù)孛癖娤M柚@種大型舞蹈娛樂有關神靈,讓神靈降下甘露,保一方農業(yè)豐產(chǎn),他們也樂于相信該舞蹈的效驗。
三
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除了會遇到不良自然天氣的破壞,還時常會遭到各種蟲災、畜害。道門也曾在此方面積極幫助社會民眾,希望通過驅害舞蹈而解除災害。
“山林驅魈舞”流傳于貴州凱里地區(qū),據(jù)說已經(jīng)有兩三百年歷史。凱里地區(qū)山多林深,大型野獸較多,獸類常常侵襲農田、村落,禍害各種作物、牲畜。當?shù)孛癖娧埜叩纴泶迓浔硌荨吧搅烛岟涛琛保M璐讼矮F帶來的禍患。該舞蹈一年四季都有表演。舞場設于村落中群眾聚會的空地。舞者為五名道士,著青色道袍,皆持斬妖劍。舞蹈之前,在空地東北方向設置神壇。舞蹈道士集體祭拜神靈,焚香叩拜。鑼響舞啟,高功在神壇前“踩罡”,意為巡行九天,招請神靈臨壇,幫助高道追捕山中野獸。“踩罡”完畢,其他道士表演劍舞,表現(xiàn)捉獸道人的兇悍勇猛,氣勢凌厲,套路包括“攔路堵截”“刺眼穿睛”“開膛破肚”“割皮抽筋”“泰山劈顱”等。在劍舞最后環(huán)節(jié),一高道將預先準備的活公雞提起,提劍斬掉雞頭?!肮u”實乃山林野獸的指代物,“劍斬雞頭”意為道士已經(jīng)將野獸斬首,野獸不會再來村落闖禍。劍舞完畢,四名道士將斬妖劍收起,在場上群舞。舞蹈動作包括“抬獸步”“過橋步”“遠眺步”,這些動作是對于獵人上坡、下坡、過橋、跳崖、越澗等生活情節(jié)的模擬。舞蹈的最后部分,高功法師取出預先準備好的神符若干,分別交給四名道士,道士接過神符,飛速奔至村落或需要保護的農田周邊,將神符貼于樹干上。據(jù)當?shù)孛癖姺Q,這些神符上滴有“神獸露”,“神獸露”的氣味對各種野獸具有強大的震懾作用,舞蹈道士則對“神獸露”的具體成分一直諱莫如深。
“驅魈鬼舞”為民間道教舞蹈,流傳于江西宜春,為當?shù)仄砩褓n福、驅除山林野獸的面具舞蹈,由精通道法的人士表演?;顒硬怀龃?,舞者所作的“存想”“念咒”內容一般不外傳。每年正月初十為請神日,操辦請神儀式者在廳堂內設案,供一方形宮燈,上書“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和“六畜興旺”。請神時爆竹、鑼鼓齊鳴,主持人從神龕上請下裝面具和服裝的木箱,置于案上。請神降臨的目的在于讓神靈幫助民眾清除野獸禍患。十一、十三和十五日在道觀處跳“驅魈鬼舞”。十五日晚結束,敲鑼打鼓將面具、服裝送至河邊裝箱。十六日晨,請道士在河邊作法事畢,眾人齊誦“耕作茂盛,三方財進,一籽落地,萬擔歸倉”后,將箱子放回原處。“驅魈鬼舞”所用神靈面具用樟木雕成。大神即武判官,紅臉紅須,黃袍黃帽,手執(zhí)紅筆;二神深紅臉,紫帽紫袍,執(zhí)棍棒;三神紅臉,黃帽藍白花袍,白裙,執(zhí)斧;四神即最位卑的神靈,綠臉,腮鼓起,頭有兩角,黃袍白裙。表演時,二神和三神先后上場,做“跳蹲步”“仰跳步”“量地”“搞酒”等動作,旁有人配合念白。后武判官在其他諸神嬉鬧中拉扯上場,四人拉成圓圈,面向圈里快步跑數(shù)圈。大神坐臺后椅上,右手拿筆,左手摸須,觀看其他三神戲舞。最后四位神靈站在香案后,摘下面具,表演結束。整場舞蹈用打擊樂伴奏。
可以看到,“山林驅魈舞”和“驅魈鬼舞”的功能在于保護農田、家畜乃至整個村落民眾免受野獸的侵襲。通過考察可發(fā)現(xiàn),這些舞蹈與道教法術中的“追治山魈”的功能是大異其趣的?!白分紊谨獭狈ㄐg與“山林驅魈舞”“驅魈鬼舞”名似而實乖。在道法中,“山魈”又作“山臊”,為傳說中的精祟。在山魈傳說盛行的地區(qū),常常將屋瓦無端震響等不正常現(xiàn)象,以及疫病、婦女精神迷亂等,都視作山魈為害,嚴重的要請法師驅治。也就是說,道法“追治山魈”一般是施用于疫病、女性精神異?;蚣抑衅渌惓,F(xiàn)象,人們認為施行此法術,能夠驅除導致疫病、精神病的鬼祟,解除身體疾患。它并非針對山林野獸或真正的“山魈”?!渡锨逄煨恼ā吩敿氂涊d“追治山魈”道法:其法以高功法師申牒東岳、城隍處借兵開始,再變神為真武大將,畫“丁甲符”,敕六丁、六甲神將赴壇聽命,此時掐劍訣,先將符燒后吹向稱有山魈出沒的方向,再高聲念敕符咒,左手擎小盂,右手仗劍一指,噀水一口,喝聲:“疾!”即存想神將去收邪。此時法師隨存想中的神將進入受患者之屋,進屋時先左手撩左腳衣,右腳在門檻上頓三下,念鎖門咒,表示已將作祟山魈鎖在屋內,無法逃遁。然后步“大禹鑿龍門長陣罡”,表示以陣困住妖精,即喝令:“神將疾速為吾押出山魈獨足之鬼,火急現(xiàn)形疾!”再燒六丁六甲神符。當患家認為精祟山魈危害不是很大,患者情況不是很嚴重,尚無須請法師行“追治山魈”法術時,則用新瓦一片書《天心就平符》,或封入灶中,或隨身攜帶,或貼于精怪作亂之處,以厭鎮(zhèn)山魈鬼祟。[12]607
“山林禳獸舞”流傳于江西吉安地區(qū),至少有兩百年之久的歷史,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仍有表演。表演通常在臘月舉行,或者在大型野獸傷人后進行,目的在于制止大型野獸再度制造傷人事件或其他禍害。舞場設置于本地區(qū)的道觀前廣場上,它既是舞場又是壇場。舞蹈分為四節(jié):第一節(jié),高道先向道觀中三清尊神敬奉鮮花、香燭、茶、鮮果、五谷糧食、珠寶等,接著全體道士唱誦經(jīng)文,高功手持奏板吟唱,其他道士則執(zhí)法鈴附和,內容是贊頌三清尊神以及玉皇的偉大功德和對于民間的佑護之功。第二節(jié),高功在廣場上“踩神罡”,其余道士在周邊誦經(jīng)文,并依此掐各種“手訣”,高功腳步輕盈,猶如穿云步霧,同時搖動法鈴,氣氛肅穆莊嚴。此節(jié)舞蹈目的是調動天將神兵鎮(zhèn)守壇場,確保整個舞蹈儀式順利完成,同時邀請上界神靈下降壇場,幫助道士捕捉野獸。第三節(jié),其他道士在廣場上呼號、狂奔,極力制造緊張、恐怖氣氛,表現(xiàn)他們與神靈協(xié)同捕捉野獸的血腥、緊張場面。第四節(jié),高功再次“踏神罡”,奉送神靈返回天庭,同時祈請鎮(zhèn)守壇場的天兵神將歸位,表示野獸已經(jīng)被制服,儀式舞蹈目的已經(jīng)達成。整場舞蹈中道士的服裝為道冠、黃袍,腰系雕花寬帶。舞蹈伴奏的樂器為嗩吶、乳鑼、小銅鼓、鐃鈸等,演奏樂曲為《漿水》。
吉安地區(qū)的“山林禳獸舞”與道教中“禳獸”法術演繹的程序與功能較為一致。不過“山林禳獸舞”中增添了很多自由表現(xiàn)的動作成分,更具觀賞價值?!肚逦㈧鼌s蛟虎文檢品》中記載有詳細的“禳虎”法術?!办ⅰ狈ㄐg是道士制止暴虎為災之法術,常在暴虎傷人后舉行。通常結壇行法,章奏玉帝等尊神及本派祖師,報告本地虎災情況:“據(jù)某投詞,伏為本境昨于某月以來忽有猛虎出入無時,啖物傷人,為害非小,鄉(xiāng)坊震懼,無以安居,敬集愚誠,求為驅治”。報告后,發(fā)符牒雷部、當境城隍、土地等神,使“昭顯神威,驅逐暴虎遠遁無人之境,滅跡潛形,免為民物之災”[13]811。
道教中除了驅除大型野獸的舞蹈之外,還有很多驅除農田昆蟲、鼠類等小型動物的舞蹈,“農田驅蝗舞”是其典型代表。該舞蹈流傳于上海川沙地區(qū),通常在每年初春時節(jié)進行,目的是預防可能發(fā)生的蝗災對當年農業(yè)生產(chǎn)的毀滅性影響。舞蹈者為高道、道童兩人。舞蹈由高道直接在田邊的空地上進行,動作比較簡單。高道的著裝較講究:頭頂雨笠,身披鶴氅,腳登立鳳履。其著裝在道門中皆能找到根據(jù)?!坝牦摇奔从暾陉柕拿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記載有“雨笠”:“織竹箬及樺皮為之,以御雨露、日光,最輕省。世以藤竹芹根作之,亦甚輕妙而嫌其太華也。其大而置肩,謂之筬,此尤為修道全真云水之用也”[5]356。舊時全真道士云游都戴雨笠。另有山居道士御雨遮陽之“野笠”:“以竹為臺,用小槲葉鹽水煮過,砌之于上,以隔雨雪”。“鶴氅”為道士之外套,以鳥羽制作,以其展開時如同鶴展雙翼,美稱“鶴氅”。其約在晉朝時就已出現(xiàn),常常是詩人、文人和山野道士所服,衣長曳地,寬袖。《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記載:“鶴氅,凡道士皆用,其色不拘。有道德者,以皂為之,其尋常道士不敢用?!盵5]356“立鳳履”是裝飾有繡制的云紋、圓頭薄底、彩錦淺幫的道士鞋。《中華古今注》記載有此鞋:“至東晉,以草木織成,即有鳳頭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臺履。梁有笏頭履、分梢履、立鳳履,又有五色云霞履?!盵14]27“農田驅蝗舞”表演之前,舞蹈高道要前往當?shù)亍跋x神廟”祭拜“蟲神”。在中國傳統(tǒng)信仰語境中,蟲神有多位,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劉猛將軍,他的廟宇在中國東部地區(qū)廣泛存在。劉猛是14世紀中葉的一位將軍,因其仗劍驅走成群蝗蟲的事跡被后世奉為神明,后來又成為典型的道教俗神。上海川沙的蟲神廟所祭神靈即劉猛將軍。當?shù)孛癖娤嘈艖{借蟲神劉猛的巨大威力可以遏制蝗災,有文獻載:“咸豐十一年寇亂像毀,奉主位以祀……光緒三年夏秋之交,飛蝗自江北而南,有蔽天之勢……以循例飭捕不足塞責,乃齋戒而禱于神。嗣聞土人相傳,蝗之來駐有群鴉踵其后,遂驅而之海東,竟未為害于戲。是非明神默佑,以粒我民耶?”[15]548高道祭拜完“蟲神”,便開始順著田埂舞蹈,左手持葫蘆,葫蘆底部貼有用雄黃書寫的“神將符”,葫蘆中裝焚化的神符灰。高道右手持棕色蒲扇,蒲扇上有用羊血所書的“收妖符”。高道邊舞邊念咒語,蒲扇對準葫蘆口不斷扇動,喻意無數(shù)蝗蟲的魂魄被收入葫蘆,無法再禍害農田。所念咒語大意如是:“劉猛大將,威撼山川,震斷九天,神劍揮擊,斬妖滅精,蟲妖束身,自赴九泉,化作微塵。急急如律令?!钡朗吭谔锕∩衔璧傅幕静椒ビ?“碎步”“進 退 步”“跳步”“涉 水步”“登山 步 ”“ 過 橋步”等。道童則緊隨高道,身掛腰鼓,敲出急速鼓點,營造出高道與蝗蟲戰(zhàn)斗的緊張氣氛。舞畢,高道返回蟲神廟向劉猛將軍致謝。
四
道門創(chuàng)制出很多驅病舞蹈,希望通過此類舞蹈幫助民眾治愈疾病、驅祟鎮(zhèn)鬼。這些舞蹈種類繁多,我們試看幾例。“先生公止癲舞”流行于廣西平南瑤族地區(qū)。文獻記載,此舞蹈在清代中期已有表演。通常是有瘋癲病人的家庭招請“先生公”來家中作法舞蹈,希望憑此解除患者的瘋癲病情。需要指出一點,“先生”實指道士。在道教中,“先生”是道士的尊稱、謚號或賜號。自東晉以后,道士盟于神或經(jīng)眾道士認可后可自稱“先生”;以本命干支所屬五岳方位而稱“某岳先生”,或以志向、道行而稱“某某先生”?!短珮O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jīng)要訣》規(guī)定:“學士若能棄世累,有遠游山水之志,宗極法輪,稱先生,常坐高座讀經(jīng),教化愚賢,開度一切學人也。假令本命寅卯屬東方二辰,稱東岳先生。四方效此辰,戌丑未生,稱中岳先生。若復清真至德,能通玄妙義者,隨行弟子同學為稱某先生。某人鉤深致遠,才學玄洞,志在大乘,當稱玄稱先生,或游玄先生,或遠游先生,或宣道先生,或暢玄先生。略言其比,不可逆載……須世有其人,學者稱焉。大都法如是耳。言名上清,清齋七日。先生位重,不可妄稱,鬼神不承奉,以天考考人。夫先生者,道士也。”[16]867“先生公止癲舞”中道士著裝十分考究,據(jù)道門人士宣稱,他們頭戴蓮花晨冠,身著飛云錦帔、絳霄飛裙、流景錦襡,腳穿瓊鳳文履,完全是降臨人間之仙家的裝扮。舞前,在主家屋前空場上鋪排壇場,上供三清尊神,旁設馬、趙、溫、周四大神將,以香花燈燭供奉。壇場周邊設置降妖靈幡。全體高道依次祭拜三清尊神。鼓響舞起,一名道士左手托盛滿清水的銅缽,右手持楊柳枝蘸水灑地,繞場行走,邊走邊灑,踏小方步,同時口誦“凈壇咒”“驅鬼咒”等,意為驅逐壇場周邊邪精野祟,預防它們干擾高功降病妖捉病魔。凈壇完畢,進入請神環(huán)節(jié),高功上場,微閉雙目,口念“請神咒”,同時在壇場上步“請神罡”,掐“請神訣”。高功所誦“請神咒”的大意是:神靈在上,功德輝煌。下民癲狂,祈請幫忙。率領兵將,誅斬兇殃。止癜元帥,速赴壇場。助吾威力,賜民安康。急急如律令。高道強調,這段舞蹈的意義在于高功的元神離開肉身前往天庭,祈請治顛神靈降下壇場。幫助高道驅除瘋癲邪魔。請神結束,另兩位高道上場,一位手持斬妖劍,舉劍在場中四處刺擊;一位左手持打鬼鞭,右手持收妖葫蘆,滿場奔跑,口念“殺鬼咒”“除病咒”等,向四方對空各打三鞭,后將葫蘆蓋啟開,舉葫蘆對虛空一揮,塞緊葫蘆口,旋即從懷中取出預先準備的“鎮(zhèn)鬼符”貼于葫蘆口。道門指出,這段舞蹈意為高道在神靈的輔助下捉住了癲邪病魔,并將其囚于牢獄。值得特別強調,舞蹈所用的收妖葫蘆被稱作“囚妖瓶”。打鬼鞭也很有特色,其形狀是用五塊大銅錢樣的銅片扣以鏈條,結在一弓形小竹根的一端,竹根的一端往往刻成龍頭模樣。舞蹈最后環(huán)節(jié),高功對著病人念“回魂咒”,焚“安魂符”于清水中,賜病人飲用。當?shù)孛癖娤嘈?,高功的這番舞蹈能夠有效幫助瘋癲病人恢復健康,解除精神疾病困擾。
從道教角度來看,人體患病是邪精惡鬼對于人體特定器官的占有或干擾所致,利用道法驅除或消滅這些邪精惡鬼即可恢復身體健康?!跋壬拱d舞”即體現(xiàn)出道教的這種觀點?!跋壬拱d舞”與道教中的“止顛邪”法術較為相似。諸道派中“止顛邪”具體行持方法不同,但基本過程類似,大多是啟請本派祖師、神靈降臨收邪,法師則對病人布炁、給病人喝符水等?!兜婪〞肪硪晃灏擞小爸拱d邪”法術完整記載,其法是高功以步斗罡開始,變神成北帝后,手持天蓬尺,掐訣默念馘魔咒,念時左手斗印,右手掐劍訣,吸取罡炁,咒念:“開天門,閉地戶。留人門,塞鬼路。橫金梁,豎玉柱。盤四山,掐斗訣。眾神臨,邪鬼滅。急急如上帝律令敕”。又念“禹步斗咒”:“白炁混沌灌我形,禹步相催登陽明。天回地轉步七星,躡罡履斗躋九靈。眾神助我斬妖精,惡逆摧伏邪魔驚。癲狂惡鬼膽摧傾,我今稽首得長生。急急如律令。”然后左手掐斗訣咒水,咒水用八個字:“俱帝那至俱吒娑訶”,默念七遍。以水噀向病人,并念咒:“天罡靈靈,收攝鬼神敕”。取四炁吸吹病人身上。[9]896道門人士相信,經(jīng)過此法,“狂邪自伏”。另外,在行法過程中,病人手持刀棒,屬于“邪祟兇猛”,對此則念咒后,用“金刀訣”或“神尺”朝“邪人斫去”,法師“存想”病人手中“刀劍自落”,再吸一口“罡氣”吹向病人,大喝一聲“倒”。如遇到有幻視病人,則用“鎖閉狂邪人眼目咒”,咒云:“精奔魄絕,觀風疾滅。昧明達靈,陰陽冥結。雨曜神君,誅戮妖孽。急急如律令”。如遇到病人胡言亂語,則用“鎖閉病癲人口咒”,咒云:“開天門,閉地戶。留人門,塞鬼路。正宮主,束付南山黃斑虎。關鎖患人邪祟,口不許胡亂顛狂語。北帝命令速遵依,逆命違符腰斬汝。急急如律令”。如遇到病人狂走逐人,則有“絆顛邪訣”絆倒病人,訣云:“若顛邪狂走逐人者,即行絆法局之。用左手掐北斗局邪訣,以小指從四指背過入中指,卻以中指勾定,再以大指掐掌心,藏著五指,二指伸直,右手大指掐中指中文。當空畫三畫,念天蓬大咒七遍,取西北炁隨吹三次。瞑目,存青炁三條橫亙于路上隔斷。如邪人本來,即自絆倒。即喝云:‘神將疾速縛住,任意拷訊’”。在行法中,法師要“查詢”病源,則有所謂“鞠勒顛邪訣咒”以行召考,咒云:“酆都大將曾安常,疾速與吾鞠邪強。壇前疾速通名姓,分離人鬼卻災殃。吾奉酆都大帝律令敕”。咒畢,法師“兩手開山大訣局定鞠之。面北念咒,吸北炁三口吹訣上,喝:神將與吾鞠縛拷問疾。速報應”。據(jù)云經(jīng)由此法,法師能夠得知危害病人的鬼祟究竟為何物。通常在病人初愈后,仍然給符水解穢,或貼符安鎮(zhèn)。[9]896“先生公止癲舞”與道教中“止顛邪”法術相比較,增添了更多的肢體語言,敘事意味更強烈,藝術色彩更濃郁,觀賞價值也大大提升。
藥王山廟會期間的驅病舞蹈也十分有趣、神奇。藥王山廟會流行于陜西耀縣。在耀縣城東三華里的漆水之濱,有一座北五臺山,因為唐初藥王孫思邈曾隱居于此,后改稱“藥王山”。山上建有藥王大殿,奉祀藥王。當?shù)貍髡f農歷二月初二為孫思邈升仙日,每年于此日起舉行盛大廟會,會期十天。廟會頭一天清早,當?shù)孛癖娂娂娗巴幫醮蟮?,向孫思邈恭敬呈獻精美食品。又在廟中擦拭祭器,張貼對聯(lián),懸掛紅燈,點燃香燭。還愿的民眾于廟前燃放鞭炮,敬獻賀匾,感謝藥王提供的藥方治愈家中病患。中午,人們隆重請出廟中收藏的《藥經(jīng)》,謂之“曬經(jīng)”。下午,結伴前往本地的江河湖泊,將所帶食物拋入水中,酬謝水府龍王。當?shù)孛癖娊忉?,他們之所以要酬謝龍王,是因為藥王孫思邈的大部分重要藥經(jīng)與藥方,皆為龍王所賜予。
廟會期間,高道會在殿前廣場表演一系列舞蹈。其中,“大德禁疫鬼舞”是最典型的一種驅病舞蹈。需要提及,此舞中之“大德”實指道行、德行皆卓越的高道?!按蟮隆弊畛跏欠鸾谭Q呼,至遲在唐代已成為道士的榮譽稱號。如唐昭成觀尊師張若訥就被稱為“大德”:“文明元年,屬天皇上升,卒哭之日,綸言度人,尊師入道,常有規(guī)矩,舉為‘大德’?!盵17]1493又如開元年間景龍觀法師田仙寮也被尊為“大德”:“擇仙侶之疏明,奉祖廟之禋潔,以先生為大德,實綱統(tǒng)之”[18]1522。再如趙璘《因話錄》也指出“道士”多有“大德”稱謂:“元和以來,京城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號。偶因勢得進,則得補署,遂以為頭銜,各因所業(yè)談論。取本教所業(yè),以符大德之目?!盵19]41“大德禁疫鬼舞”開始之前,由“大德”——高功率領全體道士在殿中祭拜藥王神,用香花、鮮果、香火供奉。高功法師在藥王神像前焚香發(fā)愿,啟奏藥王神,念誦祝文。祝文內容大致如是:玉華散景,九氣含煙。香云密羅,逕沖九天。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上聞帝前。令臣所啟,咸乞如言。(其一)道由心學,心假相傳。手持玉爐,心存九天。真靈下盻,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御三天。(其二)朱陽九霄,蔚藹元晶。靈風來翔,上朝玉京。流結感化,仙道克成。愿此丹禱,隨煙上升。(其三)據(jù)我們考察,高功所用祝詞應當源自道教經(jīng)典,《道門通教必用集》中就收錄很多類似祝文。舞蹈之前,在廣場上設置“罡單”,廣場周邊豎立靈幡數(shù)面,幡竿高達十米。舞蹈暖場階段,由技藝高超的道士表演“耍飛鈸”,包含雜技成分,對道士體能要求甚高?!八ow鈸”結束,舞蹈正式開始。首先,高功法師“步罡”請神召圣,舞蹈動作依照既定程式進行,營造出神靈降下凡間的神秘氣氛,莊重肅穆。然后是數(shù)名道士的自由舞蹈,有的手持法劍,有的手持法鏡——當?shù)孛癖姺Q法鏡為“照妖鏡”,有的手持法繩——法繩又被稱作“法鞭”“凈鞭”“法索”等。法繩木柄上涂飾朱漆,雕刻龍頭狀花紋,龍頭部分繪有八卦圖案。木柄下接法繩,多用苘麻、棕櫚等纖維搓成,狀如長蛇。高功行法舞蹈時即緊握龍頭,揮舞法繩,用力抽打。該節(jié)舞蹈表現(xiàn)的意義是道門高士捉妖降魔,驅除制造疫病的惡鬼邪祟。道士自由舞蹈結束,再由高功法師進入藥王大殿,祭拜藥王神,上供品,焚香,叩拜,唱贊美諸神、仙真功德的頌詞。頌詞內容很大程度直接取自道經(jīng),現(xiàn)摘錄部分內容:樂法以為妻,愛經(jīng)如珠玉。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澹泊正炁停,蕭然神靜默。天魔并敬護,世世受大福。(其一)郁郁家國盛,濟濟經(jīng)道興。天人同其愿,縹緲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輪升。七祖升天堂,我身白日騰。(其二)勤行奉齋戒,誦經(jīng)制六情。故得乘空飛,耀景上玉清。精心奉經(jīng)教,吐納煉五神。功德冠諸天,轉輪成上仙。(其三)藥王大殿所用的贊頌有多種,包括智慧頌、敷齋頌、大學仙頌、小學仙頌、啟堂頌、三啟頌、奉戒頌、出堂頌、解壇頌、還戒頌、沐浴東井頌等。“高道禁疫鬼舞”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道門人士向圍觀民眾派發(fā)神仙丹、鎮(zhèn)疫鬼符、禁鬼香囊、施咒法水等。當?shù)孛癖娤嘈?,這些道教物件具有神圣力量,能夠有效幫助大眾預防和治療各種疫病,并阻斷疫病的傳播途徑。
綜上可知,道門創(chuàng)制出很多驅病舞蹈,希望借此驅除病人的某種疾患,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世俗性舞蹈具有某些治病、去疾的實用功能,《呂氏春秋·古樂》《教坊記序》等文獻記載,由于氣候或環(huán)境陰暗潮濕,人們容易沾染腿部疾患,或者筋骨瑟縮不達,或者肌肉疼痛浮腫,利用舞蹈——身體的運動來通利關節(jié),則可解除某些身體疾患。道教驅病舞蹈則是由舞蹈道士作法招請上天神靈,驅除病人身體中的鬼祟,而使病人恢復健康,這與世俗所理解的舞蹈療疾功能的原理截然不同。
總之,道門創(chuàng)制出大量的道教舞蹈,希望通過這些舞蹈幫助社會大眾解決生活、工作中的難題與困境,試圖以自身特有的行為方式表達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圖。道教舞蹈正是這種無所畏懼的實踐精神的彰顯。舞蹈中所隱含的法術、道具服飾、技術套路的命名等,也往往理出有據(jù),與道教經(jīng)典之間存在著互證關系,是道教經(jīng)典的物質化、動態(tài)化表達。
[1]黃帝內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11.
[2]張君房,編.云笈七簽[M].李永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3]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M]//道藏:第6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靈寶玉鑒[M]//道藏:第10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5]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M]//道藏:第36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6]新集周公解夢書[M]//劉文英,編.中國古代的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
[7]太上靈寶五符序[M]//道藏:第6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8]王明,編.太平經(jīng)合校(上)[M].北京:中華書局,1997.
[9]道法會元[M]//道藏:第28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0]婁近垣,編撰.龍虎山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11]王士禛.廣志繹[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2]上清天心正法[M]//道藏:第10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3]清微禳卻蛟虎文檢品[M]//道藏:第28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4]馬縞.中華古今注[M].李成甲,校點.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5]川沙縣志編委會,編.川沙縣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jīng)要訣[M]//道藏:第9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7]唐故昭成觀大德張尊師墓志銘[M]//周紹良,主編.唐代墓志匯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8]題失[M]//周紹良,主編.唐代墓志匯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9]黎澤潮,校箋.因話錄校箋[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