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伊梅
在西方哲學史上,柏拉圖被稱為哲學的羅盤。哲學奠基性工作由他開啟并定調(diào)。
與通常所認為的哲學就是由一堆抽象玄奧的理論、概念、范疇所組成的不同,柏拉圖的哲學由無數(shù)篇對話所構(gòu)成。我們稱之為哲學戲劇。《斐多》就是他眾多的哲學劇本之一。
戲劇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元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斐多》一應(yīng)俱全?!鹅扯唷分黝}是討論靈魂不朽問題,對話發(fā)生在蘇格拉底與他的眾追隨者之間,地點在雅典一所監(jiān)獄,時間是蘇格拉底的最后一天?!鹅扯唷穭?chuàng)作于蘇格拉底死后,通過伊奇與斐多之間的對話再現(xiàn)蘇格拉底的最后一天。劇本這樣開頭:
伊奇:斐多啊,蘇格拉底在監(jiān)獄里服毒那天,你和他在一起嗎?還是說,那天的事是你聽別人講的?
斐多:我和他一起在監(jiān)獄里,伊奇。
伊奇:那么我問你,他臨死是怎么個樣兒?說了些什么話?干了些什么事?哪幾個朋友和他在一起?監(jiān)獄的監(jiān)管人讓他的朋友們進監(jiān)獄嗎?還是他孤單單地死了?我很想聽聽。那天的事沒人講得清楚,只說他喝了毒藥死了,對詳細情況沒法兒知道了。
由此引出斐多通過回憶轉(zhuǎn)述那天蘇格拉底在獄中與他的一眾追隨者之間極富趣味性的對話。柏拉圖自然是知曉讀者心理的,讀者最想知道在死亡如此逼近的緊迫時刻,蘇格拉底到底怕不怕死?他也會恐懼嗎?除了耶穌死后可以復(fù)活之外,對于肉身的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總是貪生怕死的。正如蘇格拉底自己所言,“一般人都把死看作頭等壞事的”,而“我臨死不覺得悲苦是不合理的”。這道出了圣哲“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的時候不悲傷,不愁苦,從容淡定,甚至是輕松愉快的。劇中當他的追隨者克里好像有什么話要說的時候,蘇格拉底要他先講出來。克里于是說:“沒什么,蘇格拉底,只是那個照管給你毒藥的人直在跟我嘮叨,叫我警告你,盡量少說話。他說,話說多了,身上發(fā)熱,影響毒性發(fā)作;有時候,罪人要是說話太多,毒藥得喝個兩遍,甚至三遍?!碧K格拉底說:“別理他,叫他盡自己的責任,準備給我喝兩遍藥,如果有必要,就喝三遍?!憋孁c而亡的那杯毒酒在蘇格拉底眼中宛若葡萄美酒,甘之如飴。
我們要問蘇格拉底臨死的時候為什么會是這么個樣兒?那是因為他既深信也堅信一輩子追求智慧的人,追求靈魂生活的人,死亡只是除卻了肉體的枷鎖,靈魂是不死的,反得了解脫,會在另一個世界得到最大的幸福。柏拉圖就在這里點題了,即靈魂不朽問題。接下來整篇對話固然就是對靈魂不死這個預(yù)設(shè)命題進行論證。本文僅取其一“相反相生”為例。蘇格拉底說:“我們且瞧瞧相反相生是不是一切事物必然的道理。比如說,一件東西變得大一點兒了,必定是從它原先的小一點兒變成大一點兒的。”齊貝說:“對呀。”“弱一點兒是從強一點兒產(chǎn)生的。慢一點兒是從快一點兒產(chǎn)生的。不是嗎?”“是的?!薄澳敲?,比如說,醒是睡的反面,生也有個反面吧?”“當然有啊。”“反面是什么呢?”“死?!薄吧退兰仁窍喾吹膬杉?,生和死中間的變化,也無非是變過來又變過去呀!生和死不就是相反相生的嗎?”“當然是的?!?/p>
顯而易見,蘇格拉底對靈魂不死的論證既牽強又不嚴謹,帶有明顯的古希臘智者學派所慣用的修辭技巧,某物既大又小,既死又生,如莊子的“日方中方睨,人方生方死”,是名家的詭辯。這里且不去管它。
本文的目的全然不在于問題的真實性,而在于問題的意義。因為靈魂不死不是一個真假問題,因而是無法證明的,但它是一個價值問題,是一個意義問題。正如在劇本結(jié)尾處,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說,關(guān)于靈魂不死,“我想敢于有這么個信念并不錯,也是有價值的。我就為這個緣故,把這故事扯得這么長”。個人認為這應(yīng)該是《斐多》的點晴之處。柏拉圖的意圖與其說是要證明有沒有一個不死的靈魂這么一回事,不如說是要人們相信有這么一回事,要有這么一個信念。上帝存不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神的存在。這充分說明“靈魂不朽”命題無論對蘇格拉底還是柏拉圖來說,非事實判斷,而是一個價值判斷。
為什么有這么一個信念如此重要,如此有價值?因為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應(yīng)該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人到底應(yīng)該怎樣活著,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靈魂不朽命題邏輯地蘊含柏拉圖重要的哲學思想,即靈肉二元論以及靈魂高于肉體。既然靈魂是神圣的、不朽的、高于肉體的,我們應(yīng)該愛護它,關(guān)心自己的靈魂,追求精神和智慧生活。環(huán)顧現(xiàn)代人無止境追求金錢、權(quán)力等身外之物,物質(zhì)是越來越富有了,心卻無處安放,精神無家可歸。是不是應(yīng)該停下來思考一個古老而永恒的問題:肉體還是靈魂,哪一個地位更高?這也許就是今天再次重溫經(jīng)典的意義。
《斐多》因其作者柏拉圖既是哲人又是劇作家、詩人的多種可能性,中文翻譯有哲學的王太慶、劉小楓、文學的楊絳等譯本,本文以楊絳譯本為底,引文多有所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