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立華
白居易看到國家政局混亂,決定急流勇退,就是主動要求做東都的閑官。如愿到任后,他寫下《中隱》一詩,表達(dá)自己樂天知命的情趣。其中提到:“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賓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p>
一年后,白居易調(diào)任河南府尹。過了幾年,又回到東都,任太子少傅分司。此時,雖說“洛中多君子”,但真正“可以恣歡言”的所剩無幾。于是,白居易在《老夫》一詩中感嘆:“誰能逐我來閑坐,時共酣歌傾一壺?!逼浒贌o聊賴的寂寞不言而喻。
開成元年秋,劉禹錫因患足疾遷任太子賓客分司。
聽到劉禹錫來洛陽的消息,白居易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兩人自早年揚州初逢之后,便酬唱不斷,堪稱“文友詩敵”。
元和十年,被貶謫多年的劉禹錫回到京師,等候新的任用。可是,由于在長安玄都觀作了一首看桃花的詩得罪了權(quán)貴,競被改任播州(今屬貴州遵義)刺史,“官雖進(jìn)而地愈遠(yuǎn)”。當(dāng)時,劉禹錫老母在堂。這一調(diào)任,簡直就是生離死別。時任御史中丞的裴度便向憲宗進(jìn)言,最終劉禹錫改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
晚年,裴度多次上表要求讓賢,以求避禍。研究顯示,這些讓賢的表文,都是由劉禹錫捉刀代擬的。大和八年,裴度到洛陽任東都留守,不久又加授中書令。劉禹錫這次到洛陽后,與白居易“日以章句交歡”,酬唱不斷。他還把自己與白居易、裴度的唱和,編成《汝洛集》一卷。
牛僧孺比劉禹錫小七歲。他登進(jìn)士第時,劉禹錫為監(jiān)察御史。牛僧孺登第之前,還曾把自己的詩作呈給劉禹錫以求延譽。因此,無論從年齡還是資歷來說,牛僧孺都是后輩。
牛僧孺雖然在政治上排擠劉禹錫,但在文學(xué)上對他還是認(rèn)可的。
一到任,“洛陽市長”牛僧孺就請劉禹錫和白居易“小飲”,還作了一首《席上贈劉夢得》的詩。詩中既有對劉禹錫才能的贊美,又表達(dá)了對宦海沉浮的曠達(dá)胸懷,以及對當(dāng)年劉禹錫為自己延譽的感恩之情,同時緊扣“小飲”的詩題,算是一首不錯的酬唱詩。
劉禹錫當(dāng)即奉和一首:“拋卻人間第一官,俗情驚怪我方安。兵符相印無心戀,洛水嵩云恣意看。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尋竿上擲身難。追呼故舊連宵飲,直到天明興未闌?!?/p>
思黯是牛僧孺的字。“人間第一官”指的是淮南節(jié)度使,其治所揚州為唐代最繁榮的商業(yè)都會。大和六年,牛僧孺兼任揚州大都督府長使、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集將相于一身。但是,他對“兵符相印無心戀”?!叭愣Α敝赶辔?,“百尋竿”比喻官位高而危險?!皵S身”即抽身求退。牛僧孺本來是迫不得已而退,劉禹錫卻贊其曠達(dá)高潔。這種以褒為貶、以揚為抑的“潛臺詞”,不愧是“詩豪”的出手。
史料記載,牛僧孺確實沒有那么清廉高潔,退居?xùn)|都之后生活依舊腐化奢靡。劉禹錫、白居易都留有詩作,諷其好色。
劉禹錫剛要上轎之時,就聽門人高聲喊道:“白老爺駕到!”巧了,白居易上門來給劉禹錫拜年了。
劉禹錫請白居易進(jìn)屋喝茶,白居易說剛吃了飯喝茶,不利于消化,建議先一起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劉禹錫問:“樂天兄是不是還要給別人拜年?”白居易說:“我今年的元日只給夢得兄一人拜年?!眱晌辉娙讼仁锹?lián)袂而行,籃輿跟在后面。走了一會,劉禹錫因足疾尚未痊愈,兩人便坐進(jìn)籃輿,比肩觀景,談笑風(fēng)生。轉(zhuǎn)了一圈,回到劉府,家宴已經(jīng)備好。見此情形,白居易吟詩一首:“暮齒忽將及,同心私自憐。漸衰宜減食,已喜更加年。紫綬行聯(lián)袂,籃輿出比肩。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
元日飲屠蘇酒,民間的風(fēng)俗次序是從年齡小的開始,所謂“要想好,大敬小”。白居易在詩中說:“我和你是同一年出生的,這歲首元日的屠蘇酒應(yīng)該誰先喝呢?”于是,劉禹錫誦詩回應(yīng):“漸入有年數(shù),喜逢新歲來。震方天籟動,寅位帝車回。門巷掃殘雪,林園驚早梅。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劉禹錫的回答是:“我和你是同一年出生的,這元日的壽酒屠蘇要讓你先喝了。”
白居易和劉禹錫兩人都是大歷七年正月出生的,白居易是正月二十。白居易問:“歲酒合誰先?”劉禹錫答:“壽酒讓先杯?!睋?jù)此可知,劉禹錫應(yīng)該比白居易早出生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