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軍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你相信嗎?也許我們忘記了第一次和雨的嬉戲,也許我們失去了對下雨的驚喜,也許,我們失去驚喜的不止是下雨……
[寫作方向]
這段材料充滿詩意,卻表達了一種來自于生活的深刻的哲思?!澳阆嘈艈幔俊薄耙苍S”以探問懸揣的口吻,啟發(fā)讀者對習焉不察的生活和漸被塵蔽的心靈進行反思和拂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單單抓“第一次”“和雨嬉戲”“失去”“驚喜”中的某個詞語聯(lián)想想象構思立意。
對材料中“失去驚喜”這一核心詞的內涵的準確理解和牢牢把握,是立意和行文的關鍵?!笆ン@喜”,就是失去對美好世界的新鮮感受、熱情領略和強烈喜悅。材料針砭時弊的情感導向十分明顯,矛頭指向功利化、快節(jié)奏的生活帶來的心靈的粗糙和生活的倦怠。行文時要抓住“失去驚喜”這一核心詞,或擺事實、講道理,或述說故事、圓合主旨??忌鷳獙κγ篮檬澜珙I略感悟的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特征進行觀照和反思,并表達積極思想和美好愿望。
方向一:淡泊物質追求。
在當今社會,這個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中,忙碌、喧囂、疲憊使大多數(shù)人的心靈冰冷了,麻木了,“美好的明天”在他們眼中只是千篇一律地不停工作、工作,整天如沒了靈魂的軀殼般活著。那美好的生活品質離他們漸行漸遠,毫無趣味、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甚至使他們誤入歧途。
方向二:豐富生活情趣。
單調庸常的生活、無休無止的物質追求等漸漸地讓我們五官遲鈍、內心粗糲、精神卑瑣,于是對生活失去了“驚喜”??梢話侀_一切煩惱與喧囂,在寧靜的午后,或品一杯濃茶,翻一翻書頁。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那濃茶,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方向三:享受生命中的驚喜。
人生如旅行,太急沒有故事,太緩沒有人生。生命中有很多和這個一樣甚或不一樣的驚喜,讓我們抱著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享受生命中這些驚喜?!笆ン@喜的不止是下雨”把帶給我們驚喜的對象推展開來。由下雨的“驚喜”,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雨后彩虹帶給我們的驚喜,看見一株幼芽破土而出的驚喜;除了這些五色斑斕的自然景象,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氣象萬千的人情事態(tài)、動人心弦的藝術世界等等,都會讓我們驚奇喜悅,贊嘆自然的神奇、生活的美好、人情的珍貴、創(chuàng)造的偉大。
[備用素材]
一、名人名言
1.生命里有著多少無法預料的時刻啊!終于明白了,我其實不必一定要苦苦追尋那一扇已經(jīng)錯過了的,只存在過往記憶里的門,往前走去,還有多少扇門等待著我去一一開啟,生命里還應該有多少不同的驚喜和盼望。——席慕容
2.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李嘉誠
3.快樂是一種等待的過程。突然而來的所謂“驚喜”,事實上叫人手足無措?!?/p>
4.完美的行為產(chǎn)生于完全的無功利之心。
——切薩雷帕韋澤
5.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覺得,對于生命持一種無憂無慮的淡泊態(tài)度,將抵償他自身的一切缺點?!ふ材匪?/p>
6.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yōu)游快活人。
——白居易
7.如果我們擁有勇氣和平靜的思想,我們即便坐在自己的棺木上猶能欣賞風景,在饑寒交迫時猶能歌唱?!房继?/p>
8.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萁?,叢山荒蕪?!喔?/p>
二、人物事例
一
金圣嘆的“火腿滋味”論
金圣嘆是江南才子的一個典型,他身上洋溢著的名士氣。金圣嘆幽默了一生,把自己的性命也作為籌碼壓在歷史的天平上。眾所周知他因犯上,受“哭廟”案牽連而被殺頭。臨刑嘆曰:“斫頭最是苦事,不意于無意中得之,亦奇。”“怪俠”金圣嘆幽默了一輩子,就是在生命的最后關頭,仍不改英雄本色。刑場上,泰然自若,向監(jiān)斬官索酒暢飲,大笑說:“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酒罷,對劊子手說,“有要事相告?!比思乙詾檫@位“怪俠”會透露出什么傳世之寶或什么驚天秘密,趕緊拿來筆墨伺候。但這位“怪俠”給了他一句哭笑不得的“秘密”:“花生米與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此技能傳下去,死而無憾也!”這是金大俠留于后世的最后一句話。這是金圣嘆留在世間的最后的幽默,只是我們讀到這則幽默時,實在無法說出自己的內心是輕松,還是沉重。
[點評]
人活得如此瀟灑,真是讓后人佩服。我讀中國歷史典籍,常常感慨于古代人物的古板與無趣。像金圣嘆這般人物,雖然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的確是寥寥可數(shù)的。
二
戈里佩雷爾曼:家徒四壁與不缺錢
俄羅斯數(shù)學家佩雷爾曼被美國克萊數(shù)學研究所授予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千年數(shù)學大獎”,但他拒絕領獎。這已不是佩雷爾曼首次將大獎拒之門外,他在2006年就曾拒領數(shù)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努力探訪佩雷爾曼棄獎的原因。佩雷爾曼緊閉家門,只在屋里對門外采訪的記者解釋說:“我不需要錢,我什么都不缺。”主角不愿露面,記者只好從鄰居那里了解佩雷爾曼的生活情況。佩雷爾曼與母親一起住在圣彼得堡郊區(qū)。2005年底,他被斯捷克洛夫數(shù)學院開除,從此靠給大學生補習所得的微薄酬勞和母親的退休金生活。一位鄰居說:“我到過他家。簡直是家徒四壁。家里只有破舊不堪的桌椅和床,還是上任租客留下的?!?/p>
[點撥]
佩雷爾曼的話與鄰居的話似乎自相矛盾,其實是他淡泊物質的體現(xiàn),不因為物質而煩惱,不因為自身的物質需求而琢磨時間。蘇東坡早就說過“寄至味于淡泊”。佩雷爾曼追求的也是“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境界,不在意物質的多寡,只求精神境界的純潔以自慰!
三
小提琴伴隨他一生endprint
愛因斯坦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畢竟,愛因斯坦是一位科學家,他頭腦中轉動著他的科學創(chuàng)造。但他放不下小提琴。于是,專業(yè)音樂家不可能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在他身上出現(xiàn)了:演奏樂曲時,愛因斯坦常去思考未知領域的科學問題。其妹瑪雅回憶:“在演奏中有時他會突然停下,激動宣布,我找到了它!”這個“它”,不是琴弦上的莫扎特音符,而是物理學科的發(fā)現(xiàn)??梢韵胍?,在悠揚琴聲中,大科學家猶有神明啟示,又似靈感降臨,一個個看似枯燥的公式數(shù)字以及天書一般的闡釋,在完全不搭調的音符涌動中昭示給了世界?;蛟S,他那曠世“相對論”也不無琴聲的催發(fā)吧。
[點評]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有其美好而豐富的生活情趣。愛因斯坦喜歡拉小提琴,人們時常可以聽到他拉莫扎特的奏鳴曲;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業(yè)余時間鐘情于千姿百態(tài)的仙人掌和仙人球的栽培。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是藝術的“道具”,又不啻為一支科學的“魔杖”,支撐著他的偉大的科學進程。
[佳作示范]
麥田絕唱
謝子洋
偶然與同學談論起水稻與麥子的區(qū)別,而同學竟然認為兩者為一物。我猛然想起了母親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忘了自己是莊稼人?!?/p>
似乎走得太遠太長,我?guī)缀蹩煲糇约菏莻€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了。小時候跟隨父輩一起去田中勞動,收了油菜,又播種下水稻的秧苗。排完田溝的水又拔起成熟的花生,在割麥的歡聲笑語中收獲最后一批山芋,準備冬封大地期盼來年的五谷輪回。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歡夏秋兩季。因為可以肆無忌憚地在田埂中奔跑,瘋鬧。聞著陣陣麥香,我知道那是代表成熟的喜悅。
在收獲麥子之前,我們這里是還要播種一輪水稻的。春末夏初之際,播下種子,待到成熟夏末秋初之際,再可以種一輪麥子。夏天仿佛是最有魔力的季節(jié),所有作物都在烈日下吸飽養(yǎng)分茁壯成長。看著滿田的水稻和麥浪,會感到那就是眾神賜予莊稼人的希望與福祉。
我喜歡在水稻插秧時跟著大人們到田里去,坐在一種名叫“秧馬”的工具上插秧,我哪里是插秧,不過是坐在秧馬上在水里搖來晃去。說不定還會把大人們剛插好的秧苗給弄斷。你望著排列得像士兵一樣的水稻苗,仿佛就能看到碗中晶瑩潔白的飯粒。
我也喜歡在麥子成熟的時候去田里參與收割。大人們用鐮刀而我用手。有時候麥子的芒針會戳破我的手,有的還會鉆進我衣服里調皮地跟我捉迷藏。所以男人們打著赤膊上陣,在捆成一堆堆的麥子里,印染了他們滴下的汗珠。女人們在家做飯,犒勞辛苦了一天的男人。麥收的喜悅彌漫在空氣中,等到夕陽西下,門口的路燈亮起,炊煙散去,世俗而溫暖,畫面仿佛停止了流轉。
后來,田荒蕪了,都種上了樹。后來,人都走了。緊閉的大門,毫無生機。
當年插秧和收麥時的歡聲笑語,一時間竟成了絕唱。多年后的我讀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想到他在新疆菜籽溝辦了一個木壘書院,又設立了一個菜子溝文學獎。我覺得這才是中國的最高文學獎。
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渴望奔跑在滾滾稔熟的金黃的麥浪中。我正感到我確實存在于這精神的底部。那莽蒼的荒原正枯木逢春,欣欣向榮。我想起了王開嶺在《精神明亮的人》一書中所寫的一句話:“這個世界的終結,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嗚咽?!?/p>
[評點]
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地寫到“不要因為走得太快,而忘記為何出發(fā)”,提醒我們要關注內心的豐盈,切合題意。作者的敘述很干凈,沒有華麗的鋪陳,但有張力。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滲透了情感。沒有新奇的構思,但是讀完讓人內心舒暢。作者只是抑制不住激動把自己想傾吐的心聲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了。由于是傾吐心聲,全文語言流暢如明麗的小溪,處處閃耀著動人的光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