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玉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重點部署,提出一系列新變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為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切忌“一口吃個胖子”
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fā)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將污染防治作為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zhàn)之一,將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目標,圍繞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集中體現了政府加快綠色發(fā)展、提升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
但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小火慢熬”,不能火急火燎的大步跨進,更不能搞“一刀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能搞全國一個模式。
不僅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能搞“一刀切”,在其他方面也不能“一刀切”。搞發(fā)展,搞建設,不能急,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要注意與民眾溝通,推進工作要務實、有效也要接地氣。
“煤改氣”要搞,但不能讓群眾挨凍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發(fā)改委等四部門2017年9月出臺《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qū)城鎮(zhèn)清潔供暖的指導意見》,但在推行中,由于“煤改氣”成本較低、耗時更短,一些地方在環(huán)??己酥貕汉透哳~財政補貼誘惑下,不顧自身資源條件,短期內大上“煤改氣”項目。以河北省為例,按計劃到2017年10月底前要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180萬戶,但截至11月底,全省“煤改氣”用戶達230多萬戶,超過原計劃三成。
據調查統計,到目前為止,“2+26”城市實際有319萬戶完成了“煤改氣”,加上集中供暖鍋爐改氣,預計采暖季將新增天然氣需求量為50億立方米左右。平攤到120天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4200萬立方米。
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在2017年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峰值。根據海關統計,2017年1-10月份,我國天然氣進口5416.5萬噸,同比增長了24.9%。其中,LNG(液化天然氣)進口2909.2萬噸,同比增長達到47.7%。據媒體報道,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博估計,2017年全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在2300億立方米,增量3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其中煤改氣帶來的新增消費量近200億立方米。200億立方米,相當于2016年全年全國天然氣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一場“氣荒”緊隨而至,不斷蔓延。11月28日,河北省天然氣供應率先進入Ⅱ級預警,河北省政府的公告表示,該省供需缺口達10%至20%,各地市開始按照保供順序對工業(yè)、商業(yè)用戶限氣停氣。河北之外,山東、河南、陜西、寧夏、內蒙古等多地天然氣供應也出現短缺的局面。河北的‘氣荒直接的原因在于煤改氣等環(huán)保治理行動的快速推進,使得這一地區(qū)在短期內供應跟不上需求的變化,造成了天然氣供需的錯配。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原熱能工程系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強日前對記者談到,今年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簡言之,是需求側超預期規(guī)模的增長,和供應側始料未及的減少造成的。供應側,計劃中的海外資源紛紛掉鏈子。姚強對一些地區(qū)的天然氣氣源分配進行調研時發(fā)現,對于出現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時候,基本的政策應該是壓非保民(壓低非民用氣,保障民用氣),但很多地方措施不落實,未能及時制定嚴格的、詳細的、能落地的“壓非保民”措施,未能將增加的用氣量用于民用,而給了工業(yè)。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由于民用氣和非民用氣價格雙軌制,一些城市燃氣公司“趨利”,打著民用氣的名義申請到更多天然氣,之后卻將低價購得的民用氣銷售給出價更高的非民用戶使用,賺取差價,從中牟利,使本該保障民生的天然氣供給更加緊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保護環(huán)境和保證供暖,從來都不是互相矛盾、此消彼長的關系。一些地方強行煤改氣,引發(fā)民眾的不滿和抗議。不少網民反映一些地區(qū)出現“散煤拉走了,壁掛爐卻裝不上”“壁掛爐裝上了,燃氣卻進不來”的情況。燒煤取暖已被禁止,燒氣供暖卻還沒有影,一些人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生生凍著。
北方地區(qū)冬季清潔取暖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企業(yè)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耙恕弊质窃鷮嵧七M清潔取暖的重要遵循,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才能把好事辦好。
日前,環(huán)保部下發(fā)特急文件,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xù)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天際線”行動暫緩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與北京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北京市城市綜合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聯合發(fā)布《關于開展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際線專項行動的通知》。
《通知》稱,即日起,將全面清理不符合《北京市牌匾標識設置管理規(guī)范》要求的建筑物屋頂、墻體上的廣告牌匾,即:超過建筑物屋頂高度和墻體邊緣的戶外廣告、牌匾標識,垂直于建筑物墻體的戶外廣告、牌匾標識,附著于建筑物墻體的違規(guī)戶外廣告,“一店多招”、異地設置的牌匾標識,“店內店”在建筑物外墻體設置的牌匾標識,其他違反規(guī)范要求的牌匾標識。
北京市為了恢復“美麗天際線”而規(guī)范建筑物上的廣告標識,一時間形成突出的輿情。應該看到,無論贊同或是質疑,基點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大家的爭議焦點,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麗的天際線、要不要整潔的城市空間,而在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強化對牌匾的監(jiān)管職能當然沒錯,對有安全風險的廣告牌應該堅決整治,對違法私設的牌匾就應依法拆除,與天際線一起被清理的“架空線”——那些電線桿連起來的“城市蜘蛛網”,就贏得了無數點贊。而像“3層以上只能安裝一塊牌匾標識”,對于一棟體量巨大、有多個出入口的高層建筑而言,是不是有只留天際線,不接地氣的嫌疑呢?而實質上人們的討論,也是在期待更務實也更精細、更有效也更接地氣的做法。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qū)城市管理委下發(fā)“關于暫緩牌匾廣告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署名為“北京市海淀區(qū)城市管理委員會”。通知指出,海淀區(qū)現已停止拆除違規(guī)廣告牌匾,重新啟動時間另行通知。此外,通知明確提出,拆除原有牌匾與新設牌匾同步實施。
根據通知,暫停清理拆除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由于冬季氣溫寒冷,大風天氣多發(fā),氣候干燥,高空作業(yè)和著火風險較高。二是拆除工作后存在設置跟不上問題,造成群眾識別困難。通知稱,已經啟動拆除的點位要做好善后處置,確保安全,重新啟動時間另行通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