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
【摘要】文章從人物性格、價值取向和愛情婚姻觀入手,以對比的方式分析了《農(nóng)家寶鐵》與《拯救》兩部作品的中西女性人物形象的異同點及其背后的原因,從而增進對兩個民族、兩種文化的了解,以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國壯族文化“走出去”。
【關(guān)鍵詞】人物性格;價值取向;愛情婚姻觀;異同點;女性人物形象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廣西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立項項目“北路壯劇與康拉德小說的女性人物形象比較研究”(項目編號:KY2015LX398)和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項目“中越跨境民族民間戲劇比較研究”(批準號:15XZW040)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北路壯劇《農(nóng)家寶鐵》中的陳玉英是一位明代壯族農(nóng)家姑娘,漂亮可愛又聰明伶俐,招人喜歡。由于是家中的獨女,到了婚嫁年紀卻未見其在意,年事已高的父母難免會著急,尋思著如何將女兒嫁出去。但玉英卻不想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草率與他人成婚,于是出計讓父母以家中相傳三代的一塊寶鐵為題,對歌招婿,尋找意中人。最終,樸實誠懇的農(nóng)家青年張愛田擊敗了奸詐商人梁生意和文弱書生李文才等競爭對手,與玉英喜結(jié)良緣。按學(xué)界的分類,《拯救》屬于康拉德叢林小說系列,講述的是在西方海外殖民時期,一位被稱為“The Man of Fate”、大約35歲的西方白人林嘉德在馬來群島所發(fā)生的事,雖然這是一個明顯以男性為中心的故事,但作為該故事中唯一的白人女主人公,來自英國的伊迪絲女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上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各自的民族、文化中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各自的思維方式、行為特點和個性,具有代表性,以下將從二者人物性格、價值取向和愛情婚姻觀的異同點進行對比分析,以找出其背后的原因。
一、人物性格的異同
陳玉英不僅可愛漂亮,還是一個活潑開朗、懂禮數(shù)、有主見、聰明、自信的姑娘。在與家人、鄰里鄉(xiāng)人、同齡人、追求者的交流中,玉英應(yīng)對自如,落落大方,不見羞澀內(nèi)斂之態(tài)。進堂屋會見時,玉英從不忘記對長輩的尊敬,“父親高頭坐,女兒來拜見”(周秀苗,2014:31)。而正式對歌之前,玉英說道:“眾姐妹啊,今日我對歌征婚,需要你們做個見證啊,讓我先起個歌頭吧?!?(周秀苗,2014:37)絕不扭捏推脫。玉英的聰明、有主見、自信在其應(yīng)對嫁娶之事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過去的兩年,父母為玉英物色對象,但“有上村下寨的人來求親,她都不答應(yīng)” (周秀苗,2014:29),直到意識到父母年事已高,家中無其他兄弟姐妹,玉英才開始考慮婚嫁事宜。但她不愿意聽從父母媒妁的牽橋搭線,以旁人的眼光定夫婿,因此出計讓父母以家中相傳三代的一塊寶鐵為題,對歌招婿,“看誰對得好,對得合心意,女兒才愿跟他結(jié)成親”(周秀苗,2014:32)。并且,玉英對自己對歌也非常有信心,坦言對歌由她自己承當,高吟低唱都不會慌,“做爹娘的請莫為女兒掛肚牽腸”(周秀苗,2014:33)。最后,玉英以寶鐵為題,擺臺對唱,過程中看出了商人梁生意粗鄙、愛財?shù)谋拘院蜁钗牟藕霉γ摰臅畾猓瑪嗳贿x擇了樸實誠懇卻不失聰明的農(nóng)家青年張愛田,與之喜結(jié)連理。
伊迪絲,也就是特拉弗斯夫人,是一位來自西方貴族家庭,漂亮的、充滿魅力的白人女性。她居住在宏偉奢華的宮殿里,參加各種舞會晚宴,唱歌,畫畫,整天縱情于自己的世界里,不知何謂艱辛,何謂困苦。她美麗的外表和高貴的出身讓她一直是眾星拱月,被愛慕著、羨慕著以及嫉妒著。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有主見、能自己做決定的人。當她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盡管經(jīng)常被責(zé)備愛做夢、愛空想,但她還是有“the sincerity of a great passion appeared like the ideal fulfillment and the only truth of life” (康拉德, 2005: 128)。真正步入社會后,她發(fā)現(xiàn)她的夢想太理想化以至于遙不可及,因為現(xiàn)實社會是多么的復(fù)雜和世故,但她還是希望通過畢生的努力與探索去找出生活的真諦。
不僅“海大王”林嘉德和富豪紳士特拉弗斯先生對伊迪絲另眼相看,就連愛慕者之一的卡塞爾先生也對伊迪絲有求必應(yīng)。對他而言,她是一個美好的存在,漂亮,特別,獨立,知識淵博。他甚至被伊迪絲事事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深深吸引住。她絕不墨守成規(guī),不是一個過平庸生活的人,沒有什么可以束縛得了她。對于林嘉德與特拉弗斯先生的激烈爭吵,她事不關(guān)己、冷靜淡然的態(tài)度讓他非常吃驚,這不是普通女性應(yīng)有的反應(yīng),于是他更加堅定地認為伊迪絲擁有著許多別的平凡女性所沒有的獨特氣質(zhì)。相對于《農(nóng)家寶鐵》中陳玉英的青春靚麗、聰明自信,伊迪絲則是魅力非凡、成熟沉穩(wěn)、獨立自主的女性,但同時她也不墨守成規(guī),冷靜淡然。
二、價值取向的異同
陳玉英勤勞樸實、不嫌貧愛富、淡泊名利的價值取向在其挑選夫婿的過程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雖生為家中獨女,家境尚好,但玉英卻秉承了稻作民族農(nóng)家兒女勤勞樸實的作風(fēng),不分貧富貴賤,以誠待人,更不以錢財、功名作為衡量婚嫁對象的標準。在對歌招親過程中,商人梁生意一心仗著自家行商有錢而鄙視種田的張愛田,唱出“生意搞紅火,一世樂逍遙”,以博玉英歡心,豈料玉英回絕說對生意不感興趣,拿寶鐵來比秤砣完全不合她的心意,直接讓下一位來對歌。而書生李文才也同樣取笑張愛田既弄不了筆墨還“窮得叮當響”,向玉英揚言自己終可“紙上疾揮毫,博得功名高”以期其青睞,但玉英卻推辭說自己難以配得了讀書人,拿寶鐵來研磨實在也不合適,還是繼續(xù)下一位來對歌。最終,農(nóng)家青年張愛田以鋤和鐮來對歌寶鐵,并道出“拿去挖田地,夫妻笑開顏”的愿望,玉英才看到希望,稱張愛田為人聰明,對歌合了她的心意,也讓她安下了心。
伊迪絲出生于上層貴族家庭,視野開闊,見多識廣,盡享奢華生活,接觸的多是同一階層的人士,對來自下層的人表態(tài)不多,但由于受西方貴族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她潛意識里是存在著比較強烈的階級觀念的,因此,不管是家庭聚會、晚宴還是遠洋出游,她主動邀請的還是像卡塞爾先生那樣的上層紳士,就連在海上相遇,她直接交流的也是林嘉德這樣有一定身份的人。在價值取向方面,比起陳玉英的勤勞樸實、不嫌貧愛富和淡泊名利,伊迪絲帶著一定的階層等級觀念,生活在固定的貴族圈中,貧富貴賤觀念明顯。endprint
三、愛情婚姻觀的異同
陳玉英在愛情婚姻觀方面也有著自己的見解與堅持,認為女性應(yīng)該以歌傳情,自主選擇戀愛對象,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而不是聽從父母媒妁之言,輕易地選一個所謂門當戶對或者可以讓自己衣食無憂的提親人就嫁出去了。對于那些道聽途說、單純只看上自己漂亮可愛之處但對自己性情不了解之人,不管是誰,玉英都堅決不同意給其機會,盡管父母著急,但也寧缺毋濫,哪怕是下決心要找夫婿了,玉英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對歌來招婿,而招婿的標準是“對得好、對得妙、對得和心意”“聰明、通情又達理”,駁斥了商人梁生意注重錢財和書生李文才注重功名卻都忽略夫妻雙方情感基礎(chǔ)、平等相處的婚姻觀,贊同張愛田夫妻相互理解交流、共同持家生活的觀點。
與陳玉英一樣,伊迪絲也崇尚戀愛自由,追求平等的婚姻生活,但她不完全依附于婚姻,即便結(jié)婚了,也還遵照內(nèi)心的聲音,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由于出身的優(yōu)勢,伊迪絲在擇偶方面掌握著主動權(quán),來自上層社會的她自然關(guān)注的也是同樣階級的男士。從人們的津津樂道中,她知道了出身名門的特拉弗斯先生,他不可測知的種種讓她相信他對生活是有熱忱與激情的,并且在她看來他還是一個會為生活付出的人。于是,她選擇與他成婚,即便是她沒完全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出于對他的喜歡還是出于對他作為同類人的認同。但后來她對他卻不抱任何期待,因為她發(fā)現(xiàn)他只熱衷于他的事業(yè)和前途,對她關(guān)心甚少。然而,雖然她對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是很滿意,但她也只是對丈夫失望而已,對生活還是有所向往,她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去打擾她的丈夫,更不讓她的丈夫干擾她的決定。
四、異同的原因
壯鄉(xiāng)姑娘陳玉英和英國伊迪絲女士在人物性格、價值取向和愛情婚姻觀方面的異同除了受當時社會時代背景的影響和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側(cè)重,實際上兩位女主人公的異同是中西文化在宇宙觀、價值觀、人生觀、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體現(xiàn)。學(xué)者陳勇在總結(jié)國學(xué)大師錢穆先生的論文中提到,中國文化是典型的大陸農(nóng)耕文化,倡導(dǎo)天人合一、順應(yīng)自然的宇宙哲學(xué)觀,而西方文化則為地道的濱海商業(yè)文化,強調(diào)天人對應(yīng)、征服自然的宇宙哲學(xué)觀,這是中西文化的一個明顯差異。此外,中國文化以外勢中心和相互依靠為特征,重視集體主義,強調(diào)個體在群體中的價值,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強調(diào)“君子求財,取之有道”,應(yīng)該“重義輕利”;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和自我為核心,崇尚個人主義,強調(diào)獨立人格,西方文化的價值觀以個人主義為基礎(chǔ),唯利是圖,重利輕義。因此,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陳玉英不僅活潑開朗,聰明自信,更是一位勤勞樸實、不嫌貧愛富、淡泊名利、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姑娘;伊迪絲熏陶在西方文化中,形成了獨立自主、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有著比較強烈的階級觀念,她也崇尚戀愛自由,追求平等的婚姻生活,但卻不完全依附于婚姻。
五、結(jié)論
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北路壯劇《農(nóng)家寶鐵》與康拉德小說《拯救》兩部作品在文學(xué)類型、作家地位、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手法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甚至可以說看似是完全沒有聯(lián)系,但是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人物性格、價值取向和愛情婚姻觀方面還是存在著眾多相同點的。中西文化差異、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產(chǎn)生的異同點有利于讀者加深對中西兩個民族、兩種文化的了解,從而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國壯族文化在全世界的交流與傳播。
【參考文獻】
[1]Conrad, J.The Rescue [M].Gloucestershire, UK: Dodo Press, 2005.
[2]陳淳,劉象愚.比較文學(xué)概論(第2版) [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集團,2015.
[3]陳勇.從錢穆的中西文化比較看他的民族文化觀 [J].中國文化研究,1994(01):22-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