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沙沙 陳躍 繆志金
摘要:指出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樸實閑適的鄉(xiāng)村農家生活逐漸成為人們心中的向往。對楚雄市主城區(qū)休閑農莊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休閑農莊千遍一律,模式單一,沒有體現(xiàn)彝族文化傳統(tǒng)。通過分析總結彝族文化的應用形式和應用原則,對楚雄市休閑農莊開發(fā)提出了改善建議,旨在建立一個自然與人文并存的特色農莊。
關鍵詞:楚雄市;休閑農莊;規(guī)劃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8)05-0012-04
1 引言
休閑農莊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鄉(xiāng)村民俗文化為內涵,城市居民為目標的一種休閑旅游形式[1],是在不破壞自然旅游資源的情況下而建立的新型旅游項目。休閑農莊除了生態(tài),觀賞,娛樂等,還有生產,體驗,休閑等屬性,是一種休閑旅游類型。楚雄市彝族文化頗為濃厚,有“東方人類故鄉(xiāng)”、“世界恐龍之鄉(xiāng)”、“中國彝族文化大觀園”三張名片,本文旨在以建立“彝族文化名州”、發(fā)展旅游為契機,將休閑農莊作為宣傳彝族文化的載體,在規(guī)劃中要融入彝族文化才能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吸引入的地方,促進楚雄城市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2 自然概況
楚雄市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元江水系與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地跨東經100°35′~101°48′,北緯24°30′~25°15′之間。東鄰祿豐縣,南連雙柏縣,西與南華縣和思茅市景東縣接壤,北同牟定縣毗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呈傾斜葫蘆形。市境山脈皆屬哀牢山系東麓支平余脈,多呈西北、東南走向。境內最高點是西舍路鄉(xiāng)哀牢山脈的小越墳山,海拔2916m;最低點為禮社江與彝家拉河、石羊江交匯處,海拔691m。
3 調查方法及內容
3.1 調查方法
普查與重點調查相結合:主要通過走訪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農家樂進行重點調查。
3.2 調查內容
楚雄市休閑農莊規(guī)劃、設計。
3.3 調查地點
調查范圍:紫溪彝村、尹家嘴漁村、野叢林農家樂、望福源山莊、銅鼓寨農家樂、田家大院、青魚莊、博古山莊、楚雄鼎位餐飲、福起源、福塔農家樂、山泉垂釣生態(tài)園、太陽歷彝人美食村、兄弟人家、楊氏果園山莊、黑泥灣休閑園、宏芬山莊、青峰園體驗農莊、青山湖藍莓園、青山湖農家樂、青山湖生態(tài)奶油草莓園、鑫湖田、興品火鍋燒烤休閑園、彝家寨旅游休閑度假山莊。
4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對楚雄市農家樂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在整個楚雄市農家樂分布范圍較廣,但具有代表性的農家樂不多。在調查的24個地點中,具有濃郁彝族特色的僅有2處即紫溪彝村(圖1)、太陽歷彝人美食村,占所有調查點的8.3%;有一定彝族文化融入的有2處即博古山莊(圖2)和野叢林農家樂(圖3),占所有調查點的8.3%;其余基本無彝族文化元素融入的有20處,占所有調查點的83.3%。對所調查休閑農莊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休閑農莊對環(huán)境營造關注相對較小,由于缺乏管理甚至導致部分農家樂出現(xiàn)簡陋、衰敗的現(xiàn)象,無民族風格特色(圖4)。
(2)目前楚雄市休閑農莊主要以為游客提供餐飲服務為主,其余主要以采摘、垂釣、自助燒烤等為主題來吸引游客,娛樂方式比較單一,體驗項目少,經營方式單一,并且收費較一般休閑農莊高。
(3)大部分休閑農莊內部衛(wèi)生環(huán)境不好,景觀綠化程度不夠,零散物品雜亂(圖5)。規(guī)劃布局上無整體規(guī)劃,只有供游客休憩和吃飯的建筑且比較簡陋,,缺少可供游人娛樂飲食的場地,基礎設施不完善,并且比較破舊(圖6)。若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達,則更難吸引游客。
(4)彝族文化融入的主要方式為壁畫、景觀小品等,主要采用的文化元素主要為彝族的虎文化、火文化或者彝族人民載歌載舞的壁畫等,對于其他的彝族文化元素挖掘較少,宣傳的載體也沒有充分利用,盡管建筑中出現(xiàn)了彝族民居中特色的垛木房,但也僅有太陽歷彝人美食村(圖7)使用,大量的彝族特色民居土掌房建筑、青棚建筑、茅草房建筑、“一顆印”建筑[2]等難尋蹤影。
(5)一般楚雄市內的休閑農莊面積不大導致內部空間狹小但有一定的格局,城市周邊休閑農莊面積較大但缺少統(tǒng)一規(guī)劃,櫻桃、草莓、楊梅等主要以城市郊區(qū)采摘園(圖8)為主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象征彝族“送子神”的馬纓花、愛情象征的云南山茶[3]也并沒有進行廣泛種植,對于推動楚雄彝族的植物崇拜及其文化意義效果不明顯。
5 建議
5.1 生態(tài)規(guī)劃,注重環(huán)境可持續(xù)
結合原來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和土壤類型、降水條件等,規(guī)劃適宜在地塊環(huán)境中種植的作物種類,規(guī)劃建造出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農莊。轉變改造利用征服自然的思想,對自然資源持尊重敬畏的態(tài)度,結合已有地形進行合理規(guī)劃(坡度大的地方種植果樹,坡度緩的地方種植小麥等作物,坡度較緩或平地種植水稻作物),避免大規(guī)模地改變地塊內的地形條件的行為。在農莊規(guī)劃中,對于已有的水池、名木古樹或其他值得保留的事物盡量保留,而對于可能會對農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影響的事物,對其進行改進或者摒棄。
建立各種生態(tài)循環(huán)模式,節(jié)約資源,充分利用和整合生產生活中的各類資源,做到物盡其用(如“牲畜糞便——沼氣池——廚房——餐桌——喂養(yǎng)牲畜”等發(fā)展模式)。規(guī)劃采摘園,協(xié)調自然與效益的關系,形成生態(tài)上和經濟上的兩個良性循環(huán),促進經濟、生態(tài)、社會三大效益的統(tǒng)一。
5.2 以彝族文化為特色
尊重歷史、傳承文化,通過挖掘彝族文化,發(fā)揮休閑農莊在宣傳彝族文化上的價值。在城市休閑農莊建設中要依據城市歷史文化發(fā)展作為文化背景,這樣不但能夠休閑農莊的內容,同時增加了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使城市文脈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
在規(guī)劃設計中將彝族的基調顏色黑、黃、紅和圖騰崇拜、植物崇拜等元素充分運用到相應的建筑設計和裝飾中。服務接待大廳和相對大型的建筑是整個休閑農莊對外的窗口,應充分利用彝族民居中的土掌房的方式設計成具有彝族民居特色的小樓并用樓梯相互連接,完美呈現(xiàn)原汁原味的彝族民居,作為觀光餐廳等可以采用傳統(tǒng)彝族的垛木房、茅草房、青棚建筑等形式或幾種建筑類型的融合來充分表現(xiàn)彝族民居的交叉特色。景觀小品是良好宣傳彝族文化的載體,可以將各種彝族生活、文化習俗以直觀的形式表達給游客,彝族的虎文化、火塘文化獨具特色,象征吉祥如意,多福多祿寓意的葫蘆,彝族木甑子、水桶、鷹爪酒杯、三弦[4]等提供較好的設計素材,規(guī)劃設計好的休閑農莊就如一座描述彝族文化的博物館凸顯特色。
5.3 注重民俗文化
彝族民俗文化展示區(qū)可以種植有彝族代表性的山茶花及馬纓花,選擇這兩種具有一定景觀效果的植物,結合少數民族文化情懷,引進婚紗攝影、寫生基地等藝術活動,使得其具有一定的特色與時尚味道。在此居住陶冶情操,身心放松,得到浪漫的生活享受。除此以外,該區(qū)域內還可以陳設火壇、傳統(tǒng)體育競技的打陀螺、蕩秋千、扳手腕等設施以及彝族日常生活中用過的工具等。該區(qū)域就是充分將彝族文化元素運用到具體的規(guī)劃設計中,使該農莊成為展現(xiàn)當地民族風情的平臺。
5.4 注重生態(tài)養(yǎng)生
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外可以將彝族養(yǎng)生、醫(yī)療的方法融人到休閑農莊建設中,通過養(yǎng)生來增加客流量,形成“一條龍”服務。農莊中餐飲是最直接吸引顧客的方式,楚雄各種生物資源豐富,進行野生菜肴的制作,野菜采摘的方式售賣時鮮蔬菜或干燥處理的蔬菜等都將成為吸引顧客的重要方式之一。
進行農莊規(guī)劃時以當地的播撒規(guī)律和農業(yè)特色為依據,避免農莊四季一個樣或者因違背播種和收獲的時令規(guī)律而導致農莊作物成活率低、低產的損失。此外,在不同的季節(jié),依據不同種類的作物設置不同的體驗活動:播種和收獲時節(jié)可以組織有意愿的游客一起進行農事活動;果熟時可以組織采摘活動;此外還規(guī)劃出空地以供游客自行播種采收。在接待服務區(qū)的規(guī)劃設計中,也充分體現(xiàn)季節(jié)性原則,尤其是園林綠化樹種的配植,在熟悉植物生長規(guī)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植物觀賞性特征營造出季相變化,豐富農莊一年四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為農莊打造出亮麗的季節(jié)性景觀的同時,也增加了游客的體驗感。
6 景觀小品設計案例
景觀小品是指景觀中各種景觀要素的總稱。景觀小品一般體量小,但運用范圍很廣。在休閑農莊內對注重對景觀小品的運用可以保證景觀小品在滿足人們的行為習慣與心理需求的基礎上,發(fā)揮其使用價值與觀賞價值,增強彝族文化園的文化特色,拉近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同時將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到外部空間環(huán)境中去,提升休閑農莊的整體形象,取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下選取休閑農莊中常用的景觀小品進行設計,取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6.1 路燈設計
庭院燈的設計的靈感主要來自于園內的景觀植物——竹。彝族先民在圖騰崇拜中也有關于金竹的崇拜,而竹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廊中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被賦予美好的寓意。燈柱的外形與竹節(jié)相像,從燈柱延伸而出支撐著燈泡的部位又像是從竹節(jié)長出的小竹竿,明朗而有力量。底部有燈座,其帶有的冰裂紋圖案襯托出自然之妙趣。燈柱用不銹鋼材質,噴漆顏色為深黃偏暗紅色,啞光處理,與金竹的顏色類似,營造出溫暖的感覺。草坪燈的外形似盛開的花朵,外部“花瓣”的位置裝飾著彝族的刺繡圖案,將傳統(tǒng)元素與現(xiàn)代氣息相融合,增添了公園的趣味性(圖9、圖10)。
6.2 涼亭設計
涼亭的設計一般要從材料與周圍景觀的關系來考慮。亭為簡樸的四角亭,每一根柱子均由五根小木柱組合而成,柱子的底座由石材構成。橫梁之間的間隔用小木頭搭建出規(guī)則的菱形網,頂部用天然紅茅草來裝飾。天然的紅茅草具有長達30年的使用壽命,草色偏紅,搭建出來的茅草亭具有古樸厚重的韻味。茅草亭一般與水體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質樸、靜謐的氛圍(圖11)。
6.3 座椅設計
設計靈感來源于彝族的彈弦樂器一月琴。月琴在楚雄州是一種常見的彝族彈弦樂器。本次設計將座椅的設計定位為路邊的休閑座椅,選擇音箱部位為八邊形的月琴為模板,將其抽象化,與座椅的使用功能相結合。在材料選擇方面,椅條選用木塑材料,椅腳部分選擇石材,其他部位均用不銹鋼(圖12)。
6.4 垃圾箱設計
垃圾箱的設計首先應考慮人的因素,即怎樣才能讓
人覺得方便、適宜,其次考慮其外形是否美觀。垃圾箱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規(guī)則五邊形。在傳統(tǒng)彝族刺繡中,對于圖案造型的傾向性有兩種:一種是傾向于寫實的,一種是傾向于寫意的[5]。馬纓花的圖案是一種常見的元素,觀賞馬纓花的寫意造型,其花瓣是有規(guī)則的五邊形組成,秀氣靈巧。在垃圾箱的造型設計上,追求既有適用性又具備美感,以馬纓花的五邊形花瓣造型作為模板,組合成分類回收垃圾箱(圖13)。
6.5 導向標識牌設計
休閑農莊一般面積較大,良好的導向標識牌可以快速引導人們前往目的地,是人們用來明確行動路線的工具。本次設計靈感源自火把的形狀以及彝族人民對火的崇拜。設計簡潔明快,整體呈抽象化的火把形,既有現(xiàn)代感,又有文化特色。面板的材料考慮方面以木塑材料優(yōu)先,木塑材料繼承了木材和塑料的優(yōu)點,還具有木材本身并不具備的一些優(yōu)點,如防潮、耐酸堿、耐高溫、易加工等特點[6]。木的質感和觸感給人以古樸親切、自然舒適的感覺。文字運用識別性強的黑體烙印在面板上(圖14)。
7 結語
昆明、楚雄、大理、麗江、迪慶形成了滇西重要的民族旅游路線,大理古城、麗江古城,迪慶獨克宗古城歷史悠久,分別將白族、納西族、藏族文化融入到整個古城建設甚至整個城市建設中,在推動旅游的同時也對本民族的文化起到宣傳的作用。相對而言,楚雄的彝人古鎮(zhèn)建設時間相對較短,旅游開發(fā)還不夠充分,若能通過楚雄休閑農莊作為有力補充,運用民族文化特色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造規(guī)劃設計,力求達到富有創(chuàng)意、令人舒適滿意的效果,從而推動楚雄旅游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隆偉.海南省發(fā)展休閑農莊的對策分析[J].熱帶農業(yè)科技,2012,35(1):51~52.
[2]李明峰.彝族建筑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3]裴盛基,淮虎銀.民族植物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2007.
[4]楊甫旺,李德勝.楚雄彝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2011.
[5]李秀婷.楚雄州彝族手工刺繡設計與制作[R].楚雄:楚雄彝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協(xié)會,2007.
[6]邵雯.木塑材料在現(xiàn)代城市景觀小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