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芯 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醫(yī)院 (重慶 40112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分析應用透析儀進行不同透析方式對維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從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54例,將其隨機分成三組: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18例,血液透析濾過組18例,高通量透析組18例,比對三組的各指標水平。結(jié)果:透析前,三組血清CRP、血紅蛋白、白細胞介素-6、總膽固醇、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統(tǒng)計無差異(P>0.05);透析后,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各指標未變化,其他兩組血清CRP、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低于透析前,血紅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統(tǒng)計有差異(P<0.05)。結(jié)論:血液透析濾過、高通量透析能改善維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降低血清水平。
應用透析儀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衰竭患者的常用手段,患者多出現(xiàn)微炎癥狀態(tài),增加病死風險,影響預后。針對血透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臨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需加強對微炎癥狀態(tài)的研究,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質(zhì)量[1]。基于此,本文將本院應用透析儀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資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不同透析方式的應用效果。
從本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54例,將其隨機分成三組: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18例,女性7例,男性11例,年齡25~68歲,平均(46.5±1.3)歲;原發(fā)?。汗W栊阅I病2例,多囊腎8例,高血壓腎病8例;血液透析濾過組18例,女性8例,男性10例,年齡26~68歲,平均(46.6±1.2)歲;原發(fā)病:梗阻性腎病1例,多囊腎8例,高血壓腎病9例;高通量透析組18例,女性6例,男性12例,年齡24~68歲,平均(46.4±1.4)歲;原發(fā)?。汗W栊阅I病2例,多囊腎7例,高血壓腎病9例。三組在性別、年齡等基礎(chǔ)資料上統(tǒng)計無差異(P>0.05),可以比較。
①納入標準:透析時間在3個月以上,病情穩(wěn)定,肝功能正常,半年內(nèi)未輸血;②排除標準:腫瘤患者;營養(yǎng)不良患者;糖尿病腎病患者;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3~4h,血流量為每分鐘250~300mL,透析面積為1.3m2,血液透析濾過、高通量透析組每周透析2次,每次4h,血流量為每分鐘200~250mL,透析流量為每分鐘500mL,血液透析濾過為后置換法,置換量處于18~20L之間。三組都使用4008S透析機,普通肝素抗凝,碳酸氫鹽透析液,常規(guī)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均為動靜脈內(nèi)瘺。
于清晨空腹取肘靜脈血,放于促凝管中,37?狀態(tài)下水浴后離心取血清,置于零下20?環(huán)境內(nèi)保存。檢測患者的血清CRP、血紅蛋白、白細胞介素-6、總膽固醇、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
將文中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8.0中,計量資料用(±s)的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實施卡方檢驗,P<0.05,統(tǒng)計有差異。
CRP、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總膽固醇水平低于透析前,血紅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統(tǒng)計有差異(P<0.05)。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透析后的各項指標均低于其他兩組,統(tǒng)計有差異(P<0.05)。
透析前,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的CRP為(20.32±10.45)mg/L、白細胞介素-6為(60.13±7.95)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141.74±21.84)ng/L; 高 通 量 透 析 組 的 CRP為(21.22±10.30)mg/L、白細胞介素-6為(56.05±7.14)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142.62±20.89)ng/L;血液透析濾過組的CRP為(21.55±2.41)mg/L、白細胞介素-6為(60.33±9.86)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140.65±13.51)ng/L、總膽固醇為(5.11±0.98)g/L/、血紅蛋白為(72.89±11.41)g/L。
透析后,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的CRP為(22.85±9.62)mg/L、白細胞介素-6為(65.47±5.03)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139.52±15.20)ng/L、總膽固醇為(5.26±1.51)g/L/、血紅蛋白為(80.95±11.62)g/L;高通量透析組的CRP為(9.18±1.41)mg/L、白細胞介素-6為(44.81±8.07)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93.64±12.20)ng/L、總膽固醇為(4.19±0.41)g/L/、血紅蛋白為(100.25±14.19)g/L;血液透析濾過組的CRP為(4.69±1.03)mg/L、白細胞介素-6為(30.20±9.87)ng/L、腫瘤壞死因子α為(86.05±10.41)ng/L、 總 膽 固 醇 為(3.11±1.06)g/L/、 血 紅 蛋 白 為(98.62±14.50)g/L。
分析可知,三組透析前各項指標統(tǒng)計無差異(P>0.05)。透析后,常規(guī)血液透析組各指標未變化,和透析前統(tǒng)計無差異(P>0.05);高通量透析組透析后的血清CRP、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低于透析前,血紅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統(tǒng)計有差異(P<0.05);血液透析濾過組透析后的血清
在應用透析儀維持性血液透析中,引發(fā)微炎癥狀態(tài)的因素較多,如尿毒癥、毒素積聚、透析技術(shù)缺陷等,加重血透患者病情,影響治療結(jié)果。報告顯示,血清CRP是反映微炎癥狀態(tài)的客觀指標,通過對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損傷內(nèi)皮組織,使淋巴細胞激活各種細胞因子[2]。本研究顯示,高通量透析組患者的CRP、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低于透析前,血紅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統(tǒng)計有差異(P<0.05),說明:應用透析儀進行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3,4]。應用透析儀血液透析濾過是在血透基礎(chǔ)上借助濾過膜濾過血液中的毒素,并通過對置換液的輸入,提高對流溶質(zhì)。與此同時,還能清除小分子,增強中大分子的清除性能,使得腎衰竭患者的代替治療更為顯著。應用透析儀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能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質(zhì),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現(xiàn)狀,降低感染發(fā)生率,提高生存質(zhì)量。結(jié)果顯示:單次血液透析濾過后的CRP、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水平和透析前相比降低,可能和從血液中濾過大量毒素時輸入相同置換液,濾過量大,增加中大分子物質(zhì)含量相關(guān)。透析3個月后,上述指標明顯降低,而且各項指標水平也低于高通量透析組,統(tǒng)計有差異(P<0.05),說明血液透析濾過能減輕炎癥細胞的活化,降低炎癥因子,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綜上所述,應用透析儀血液透析濾過、高通量透析能改善維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降低血清水平。